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论文-曾苏

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论文-曾苏

导读:本文包含了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药物代谢,药物动力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曾苏[1](2019)在《2018年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2018年批准的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个资助项目进行分析和分类,总结其重要研究方向,为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科研人员撰写和评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提供参考,以期为我国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研究提出和选出高水平项目,从而加快追赶国际先进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9年04期)

刘昌孝[2](2018)在《发展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迎接生物技术发展新时代的挑战》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发展角度回顾药物代谢(DM)与药物动力学(PK)研究进展,证明DM-PK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新药设计、药物制剂研发、药品质量控制等药物研究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实验药理学、分子药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和毒理学以及临床治疗学和临床药理学等多个医学领域广泛应用,DM-PK是桥接以上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学科。近40年国内学者在药代动力学的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方面作出贡献,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和具有中医理论特色(本文来源于《药学进展》期刊2018年08期)

余露山,毕惠嫦,郝海平,黄民,曾苏[3](2016)在《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析及其基础研究的发展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2010—2015年获批的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DM/PK)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分析,总结我国DM/PK研究取得的进展,展望其重要研究方向,为DM/PK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药学进展》期刊2016年05期)

刘昌孝,王广基,钟大放,刘克辛,胡卓汉[4](2009)在《我国近年来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86年建立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以来的20多年间,我国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发展迅速,研究队伍、研究水平、研究条件极大提高,与国际差距明显缩小。2005年杭州国际药物代谢会议,2006年大连第八次全国药代会议以及2008年上海的第二次亚太药代国际会议均显示了我国这一学科的发展特点,也得到国际外源性化学物质代谢学术委员会(ISSX)的重视,叁次会议都在ISSX通信刊物上报道。(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10-23)

吴晋[5](2009)在《同位素标记技术在新药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方面的应用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是新药研发中非常有价值的工具,尤其是在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方面相关的科题。由同位素标记(一般用~(14)C or~3H)化合物所衍生出的实验数据可以提供定性与定量相关的资料,这是在研究动物与人体代谢有关且极为的重要的。具体而言,使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14)C-标记)在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中,能够提供物料平衡的数据,以及生物吸收有用度,器官与组织分布;排泄的速度与途径;性别差异,代谢产物的数量,分布与多少等等。同时,使用同位素标记的药物在动物与人体中的代谢产物特性也可以准确无误的研究出来。(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10-23)

朱鹤云[6](2009)在《吲哒帕胺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建立了测定人全血中吲哒帕胺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全血样品经液—液萃取后,以甲醇—水—甲酸(75:25:0.5,v/v/v)作为流动相,流速为0.7 mL·min-1, Zorbax Extand C18柱(150×4.6 mm, I.D.5μm分离,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366→m/z 132(吲哒帕胺)和m/z 256→m/z 167(内标苯海拉明)。该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5.0~600 ng·mL-1,定量下限为5.0 ng·mL-1,空白全血中内源性物质不干扰吲哒帕胺和内标(苯海拉明)的测定,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3.5%,准确度为98.7%-105.4%。应用该方法测定了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口服吲哒帕胺片和寿比山(吲哒帕胺片)后不同时刻全血中吲哒帕胺的浓度。结果表明,吲哒帕胺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2.首次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了吲达帕胺在大鼠、比格犬、人体内的代谢。使用甲醇—水(40:60,v/v)作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L·min-1, Zorbax Extand C18柱(150×4.6 mm, I.D.5μm进行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进行负离子检测,检测方式为一级、二级全扫描及选择离子监测方式。在大鼠体内发现8种代谢产物,在比格犬体内发现3种代谢产物,在人体内发现3种代谢产物,比较了吲哒帕胺在大鼠、比格犬和人体内代谢的种属差异。3.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了吲达帕胺与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用药时吲达帕胺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全血样品经液—液萃取后,以甲醇—水—甲酸(75:25:0.2,v/v/v)为流动相,采用Zorbax Extand C18柱(150×4.6 mm,I.D.5μm)分离,通过APCI源离子阱质谱,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366→m/z 132(吲哒帕胺)和m/z 256→m/z 167(内标苯海拉明)。该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5.0~1500 ng·mL-1,定量下限为5.0 ng·mL-1,空白全血中内源性物质不干扰吲哒帕胺和内标(苯海拉明)的测定,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1%,准确度为95.7%~101.2%。应用该方法测定了12只大鼠两种服药方式后不同时刻全血中吲哒帕胺的浓度。结果表明,吲哒帕胺与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应用时马来酸依那普利不影响吲哒帕胺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联合用药无拮抗作用,因此吲哒帕胺的剂量无需调整。(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期刊2009-05-15)

胡艳玲[7](2009)在《阿奇霉素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奇霉素(azithromycin)为半合成的十五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药物。本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进行阿奇霉素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采用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法(LC/ESI-MSn)进行阿奇霉素在大鼠、比格犬和人体内的代谢研究。1.阿奇霉素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本文建立了专属、灵敏的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奇霉素的浓度,并用于受试者口服阿奇霉素后的生物等效性研究。血浆样品以克拉霉素作为内标,经液-液萃取后,以甲醇-水-甲酸(75:25:0.5,v/v/v)作为流动相,采用Zorbax Eclipse XDB C8柱分离,通过电喷雾离子化串联质谱,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375→m/z 591(阿奇霉素)和m/z 748→m/z 158(内标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的线性范围为1.0-1000 ng/mL,定量下限为1.0 ng/mL25名健康受试者口服含阿奇霉素0.5 g的阿奇霉素颗粒(受试制剂Ⅰ)、阿奇霉素片(受试制剂Ⅱ)和阿奇霉素片(参比制剂)后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1.9±0.6)、(1.9±0.7)和(1.8±0.6)h;Cmax分别为(441.0±129.5)、(421.7±142.8)和(426.2±128.1)ng/mL;t1/2分别为(48.0±10.7)、(44.8±8.0)和(45.6±9.8)h。用梯形法计算,AUC0-t分别为(4564.6±1312.0)、(4743.1±1616.1)和(4654.6±1489.4)ng·h/mL;AUC0-∞分别为(5224.6±1529.7)、(5373.4±1854.7)和(5278.7±1675.9)ng·h/mL。以AUC0-t计算,阿奇霉素颗粒和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9.7±14.0)和(101.8±13.8)%。根据双单侧检验结果,证明阿奇霉素颗粒(受试制剂Ⅰ)和阿奇霉素片(受试制剂Ⅱ)与阿奇霉素片(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2.阿奇霉素的药物代谢研究利用化学合成法制备得到3种并购买到1种阿奇霉素代谢产物对照品,分别为去红霉糖阿奇霉素、3'-N-去甲基阿奇霉素、9a-N-去甲基阿奇霉素和9a-N-去甲基去红霉糖阿奇霉素,通过电喷雾离子化质谱和核磁共振光谱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并总结出阿奇霉素及其代谢产物的ESI质谱断裂规律,以此为基础推测阿奇霉素未知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本文采用LC/ESI-MSn分析方法进行阿奇霉素在大鼠和比格犬体内的代谢研究,并且首次研究了其在中国人体内的代谢情况。结果共发现11种代谢产物,10种为已知代谢产物,1种为首次发现的代谢产物,共确证了4种阿奇霉素主要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其中3种为首次确证的结构(去红霉糖阿奇霉素、3'-N-去甲基阿奇霉素和9a-N-去甲基去红霉糖阿奇霉素)。健康受试者口服阿奇霉素片500 mg,收集不同时间的尿液样品进行分析,除原形药物外共发现8种代谢产物。阿奇霉素在人体内主要代谢生成3'-N-去甲基去红霉糖阿奇霉素、3'-N-去甲基,9a-N-去甲基阿奇霉素、3'-N-双去甲基阿奇霉素、9a-N-去甲基阿奇霉素、3”-O-去甲基阿奇霉素、3'-N-去甲基阿奇霉素、阿奇霉素内酯环部分单羟基化代谢产物和阿奇霉素胺基糖部分单羟基化代谢产物。综合以上结果,阿奇霉素在人体内有4种主要代谢途径,包括O-去甲基、N-去甲基、N-去甲基后去红霉糖和羟基化。大鼠与人体内的代谢情况相似,仅多了1种去红霉糖阿奇霉素代谢产物。在比格犬体内发现了2种人和大鼠体内未检测到的代谢产物,分别为9a-N-去甲基去红霉糖阿奇霉素和本试验中首次发现的Ⅱ相的阿奇霉素胺基糖部分硫酸化代谢产物。(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期刊2009-05-01)

杨信怡,游雪甫,吴镭[8](2008)在《“十五”期间NSFC资助的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项目简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总结了"十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领域研究项目的资助情况,分析了这些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特点,简单地总结了不足,并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2008年04期)

刘昌孝[9](2006)在《中国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学会20年的发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This report introduced recent 20-year progress on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studies in China. Drug Metabolism Committee. Chinese Pharmacological Association which is also called "China Society for study of Xenobiotics (ChSSX)" society established in 1986, and hold 7 national meetings up-today. National a d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activities are major academic exchanges of this society. Drug metabolic pathways, enzymes and enzyme complexe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metabolism of drug and xenobioties. New analytical methods and new instrumentation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he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drugs and their metabolites. In order to practice studies on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本文来源于《第八次全国药物与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期刊2006-10-01)

刘昌孝[10](2004)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自20世纪70年代Horning等进行开创性研究工作以来,经过30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各种商品化仪器相继面世,应用日益广泛。LC/MS技术实际上是以质谱为检测手段的色谱技术,它集液相色谱的高分离能力与质谱的高灵敏度、高定性专属性于一体,为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研究中其他方法所不能取代的有效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4-04-01)

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发展角度回顾药物代谢(DM)与药物动力学(PK)研究进展,证明DM-PK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新药设计、药物制剂研发、药品质量控制等药物研究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实验药理学、分子药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和毒理学以及临床治疗学和临床药理学等多个医学领域广泛应用,DM-PK是桥接以上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学科。近40年国内学者在药代动力学的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方面作出贡献,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和具有中医理论特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曾苏.2018年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简介[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

[2].刘昌孝.发展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迎接生物技术发展新时代的挑战[J].药学进展.2018

[3].余露山,毕惠嫦,郝海平,黄民,曾苏.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析及其基础研究的发展与展望[J].药学进展.2016

[4].刘昌孝,王广基,钟大放,刘克辛,胡卓汉.我国近年来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C].第九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5].吴晋.同位素标记技术在新药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方面的应用与研究[C].第九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6].朱鹤云.吲哒帕胺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

[7].胡艳玲.阿奇霉素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

[8].杨信怡,游雪甫,吴镭.“十五”期间NSFC资助的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项目简析[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

[9].刘昌孝.中国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学会20年的发展(英文)[C].第八次全国药物与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摘要.2006

[10].刘昌孝.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C].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04

标签:;  ;  ;  ;  

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论文-曾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