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生活方式论文-李义萌

郊区生活方式论文-李义萌

导读:本文包含了郊区生活方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城市郊区小城镇,生活方式,居住活动形态,居住空间形态

郊区生活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李义萌[1](2019)在《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居民生活方式改变及其适应性居住空间形态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近几年加大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历程的深入,在小城镇的社会经济领域中发生了诸多变化,从小城镇居民的视角出发,最本质的变化是其生活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对于大城市郊区小城镇的居民,由于独特的区位条件,其快速城镇化所带来的生活方式变化更为显着。同时,居民生活方式上的转变引发了负面的社会问题,这种问题和矛盾通过空间生产机制作用于城镇空间,使社会生活矛盾延伸到城镇空间领域,形成一系列的城镇空间问题。本文基于"社会-空间"统一体思想,以生活方式与居住空间形态的辩证统一关系为研究视角,选取武汉市郊区汪集镇为例,以适合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居民新的居住生活方式为出发点,对其居住空间形态模式进行构建,以期为小城镇居住形态提供绿色可持续的规划范式,避免小城镇居住空间问题,有助于实现小城镇居民"市民化"的健康过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小城镇规划)》期刊2019-10-19)

塔娜,柴彦威,关美宝[2](2015)在《北京郊区居民日常生活方式的行为测度与空间—行为互动》一文中研究指出郊区化及其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成为近年来城市研究的重要议题。时空行为研究认为推动日常生活方式的郊区化是解决郊区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与空间问题的根本措施。从日常生活方式的角度出发,需要利用多维度时空行为指标刻画群体的生活方式类型以分析郊区居民的空间—行为互动机制。本文采用活动空间和出行频率指标构建个体日常生活方式的行为测度方法,并基于2012年在北京上地—清河地区进行的GPS调查数据将郊区居民划分为"空间排斥"、"本地化"、"郊区性"、"两极化"、"城市依赖"五种日常生活方式类型。研究发现不同日常生活方式群体在活动分布、活动频率和交通方式上存在差异;并通过多项logistic模型分析郊区化对于个体日常生活方式的影响,发现工作日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受到性别、收入、年龄和工作时长等社会经济属性的影响。同时郊区设施配置直接影响着居民对郊区空间的利用程度,土地混合利用、商业设施密度提高更有可能实现日常生活的郊区化。日常生活方式的行为测度方法有助于分析郊区居民日常行为的复杂性,为理解郊区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为构建城市研究的空间—行为互动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李享[3](2013)在《农村老年人休闲生活方式研究——以北京郊区农村调查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当他们温饱问题基本解决,闲暇时间充裕,又多处于子女外出务工、常年分离的生活状况下,其精神慰藉问题凸显,甚至会导致相关的精神或躯体疾患,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文章以北京郊区农村老年人为调查研究对象,从休闲的视角考察其生活方式。调查研究表明,农村老年人普遍缺乏现代意义上的休闲意识,多以各种劳作方式来打发闲暇时间,休闲活动半径较小,休闲方式简单、传统,休闲要求低,休闲满意度高。(本文来源于《中国休闲研究学术报告2012》期刊2013-08-01)

欧阳萍[4](2011)在《论通勤生活方式与伦敦的郊区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勤生活方式是城市郊区化的基本特征之一。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前期,许多伦敦市民已经开始采取通勤生活方式,每天往返于居住地和工作场所之间,即工作在城市中心区而居住在城市中心外围的郊区。通勤生活方式的出现和日益普遍,从特定角度说明了近代意义上的郊区起源于英国伦敦。(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霍冉[5](2009)在《当代美国郊区生活方式及其对郊区家庭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郊区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始于19世纪20年代的美国郊区化,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程,二战后,美国郊区化达到高潮,至今郊区中产阶级生活方式仍然是与城市生活方式截然不同的美国人民所普遍向往的生活方式。因此,美国郊区化从一开始就引起了学术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并形成了大量与郊区化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战后以来美国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世界的霸主地位,第叁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技术创新为郊区化的推进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在全社会普遍向往郊区田园生活的推动下和英国田园城市运动的影响之下,房地产商适时地把握住开发郊区住宅的时机,中产阶级则因其相对雄厚的经济实力捷足先登。郊区已成为美国最典型的空间结构。由于国内外学者对战后美国郊区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结论,因而对郊区化的讨论和研究依然在继续。在美国,中产阶级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归类。二战后的美国城市历史,是郊区化不断演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中产阶级不断壮大的过程,1970年美国郊区人口首次超过了市区人口,中产阶级向郊区涌进促进了郊区的超前发展,正是他们的集聚使郊区产生了更强的中产阶级凝聚力,吸引了更多追求优越生活质量和优美生活环境的中产阶级,逐渐地,“郊区”似乎开始等同于“中产阶级”,享受郊区生活成为成功人士的外部象征,郊区成为中产阶级向往的最理想的居住地。美国的郊区化给郊区生活带来了重要影响,无论从生活状态还是意识形态,对儿童和妇女的家庭地位,甚至休闲方式都是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郊区化有力地推动战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其最大的受益者是郊区及其居民,其次非城市地区的小城镇。但郊区的发展以牺牲城市中心区及以资源巨大消耗为代价的,后发展的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应予回避这种负面影响。可以说这样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该客观正确的去看待这种影响。(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鲁艳[6](2009)在《传承与适应—“内力—外力”交互作用下拉萨郊区居民生活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立足于西部大开发以来西藏地区发生巨大变迁的宏观背景,以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拉萨市近郊的一个农村社区——帕尔村为切入点,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社区研究的方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描述研究和历史比较分析,探讨了在政府推动力、市场经济、外来文化等外力作用之下,一个传统藏族社区社会生活的现状及其变迁。通过全文的解析,可以看到帕尔村人的传统文化一方面承受着现代化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理性大面积接触所引发的变迁。村民生活中的种种行为选择以及变通,一方面是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对外来文明不断适应的过程。这种不断的传承与适应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变迁的过程,通过研究可以看到这种变迁既是深刻的也是广泛的,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和延续,也有在新的环境条件下的调适和适应。本文认为,一个社区的生活方式就构成了这个社区的文化,外来文化只有通过与本土传统文化发生互动,经过“地方性知识”的过滤和改造之后,才能引起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发生变迁。即当由政府主导、市场经济、外来文化等外部动力大量渗入时,帕尔村居民借助于传统的知识框架与其发生互动,作为相应的行为选择,并逐步将日常生活的经验系统化,将新知识转化为可以理解的知识,从而重构地方社会的文化体系。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导论,论述了研究对象及研究主题的选择,回顾了前人的相关研究,并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构架。第二章为社区概况,着重突出了帕尔村城市近郊社区的地理特点。第叁章为帕尔村人的物质生活,通过对帕尔村人的民居、饮食、服饰等现状的描述,并与以往的研究进行历史比较分析,探讨了外来文化进入到帕尔村社区,与本土传统文化发生互动,进而引起当地居民的物质生活发生变化。第四章为帕尔村人的经济生活,通过对帕尔村富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经济生活进行描述,重点突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对帕尔村的影响及其所带来的变化。同时还分析探讨了帕尔村居民在经济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传统性。第五章是帕尔村人的婚姻制度,通过对帕尔村人的婚姻状况、婚姻关系建立的过程与传统婚姻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凸显帕尔村人的婚姻制度处于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的时代性特点。第六章关注帕尔村人的家庭与生育,通过对帕尔村人家庭类型、家庭规模、理想子女数目、子女性别、生育目的等几个方面的量化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帕尔村人的家庭结构出现核心化、家庭规模呈现小型化趋势,生育文化一定程度地受国家政策、城市化等外来文化的影响,大部分居民倾向于少生,但仍然存在养儿防老的传统心理。第七章是帕尔村人的精神生活,通过帕尔村人的宗教生活和文化教育,探析在外来现代文化与本土传统文化交互作用下,帕尔村人的精神生活发生的变化。第八章为讨论分析部分,对以上观点进行了总结,突出了外来文化通过与地方传统文化发生互动,居民作出能动反应,并使其生活方式逐步发生变迁的思想。(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09-03-01)

张东冬[7](2002)在《“择郊而居”还是“固守老城”?》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城市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城市大范围扩张以及特大城市的迅速扩大等现象日益成为时代变迁的焦点。根据联合国组织的调查统计分析,当一个国家的人口城市化率超过30%以后,城市化的进程将会明显加快,直至50%后将会放慢。中国广大城市基本上都处在一个急速的城市(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02-03-20)

郊区生活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郊区化及其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成为近年来城市研究的重要议题。时空行为研究认为推动日常生活方式的郊区化是解决郊区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与空间问题的根本措施。从日常生活方式的角度出发,需要利用多维度时空行为指标刻画群体的生活方式类型以分析郊区居民的空间—行为互动机制。本文采用活动空间和出行频率指标构建个体日常生活方式的行为测度方法,并基于2012年在北京上地—清河地区进行的GPS调查数据将郊区居民划分为"空间排斥"、"本地化"、"郊区性"、"两极化"、"城市依赖"五种日常生活方式类型。研究发现不同日常生活方式群体在活动分布、活动频率和交通方式上存在差异;并通过多项logistic模型分析郊区化对于个体日常生活方式的影响,发现工作日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受到性别、收入、年龄和工作时长等社会经济属性的影响。同时郊区设施配置直接影响着居民对郊区空间的利用程度,土地混合利用、商业设施密度提高更有可能实现日常生活的郊区化。日常生活方式的行为测度方法有助于分析郊区居民日常行为的复杂性,为理解郊区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为构建城市研究的空间—行为互动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郊区生活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1].李义萌.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居民生活方式改变及其适应性居住空间形态探究[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小城镇规划).2019

[2].塔娜,柴彦威,关美宝.北京郊区居民日常生活方式的行为测度与空间—行为互动[J].地理学报.2015

[3].李享.农村老年人休闲生活方式研究——以北京郊区农村调查为例[C].中国休闲研究学术报告2012.2013

[4].欧阳萍.论通勤生活方式与伦敦的郊区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5].霍冉.当代美国郊区生活方式及其对郊区家庭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9

[6].鲁艳.传承与适应—“内力—外力”交互作用下拉萨郊区居民生活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

[7].张东冬.“择郊而居”还是“固守老城”?[N].经济日报.2002

标签:;  ;  ;  ;  

郊区生活方式论文-李义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