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互补资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互补资产,技术创新绩效,临空产业
互补资产论文文献综述
方晓波,王静瑶[1](2019)在《郑州临空产业互补资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郑州临空产业集群内156家具有临空产业特征的企业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采集数据,运用基本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其互补资产体系现状,同时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其互补资产可获取度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提升郑州临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本文来源于《创新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吴东,杨洋,朱培忠[2](2019)在《互补资产专用性、关系治理与商业模式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业模式设计正在成为企业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本研究从互补资产视角出发,基于178家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补资产专用性对商业模式设计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互补资产专用性越高,商业模式设计的新颖性越低,商业模式设计的效率性则不受影响;(2)互补资产专用性对商业模式设计新颖性的影响受到关系治理的正向调节,互补资产专用性对商业模式设计效率性的影响受到关系治理的负向调节。本研究的管理启示是,企业需要充分考量专用性互补资产在商业模式设计中的作用,并且更加重视关系治理这类社会性、非经济因素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科研管理》期刊2019年03期)
史志刚,周丽萍[3](2018)在《互补资产、沉淀性冗余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补资产和沉淀性冗余资源对企业绩效均有影响,但多数文献将二者分离,忽视了沉淀性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文章以2013——201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了互补资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另外也对沉淀性冗余资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互补资产与沉淀性冗余资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发现其二者对企业绩效的提升起一定的促进作用;沉淀性冗余资源对互补资产与企业绩效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制造企业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不断识别挖掘内部资源,增强不同类型资源的糅合利用可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资产评估》期刊2018年12期)
李广荣,陈红[4](2018)在《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互补资产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11—2017年我国制造业96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引入互补资产调节变量,对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存在倒"U"型关系.互补资产正向调节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当实施较低程度的多元化战略时,企业投入制造和人力专业化互补资产会给企业绩效带来较大幅度的提升;当实施较高程度的多元化战略时,企业投入市场专业化互补资产会较大幅度地提升企业绩效.(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史志刚[5](2018)在《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的绩效影响研究——互补资产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6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不同互补资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呈正向相关关系;市场互补资产和人力互补资产均正向调节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在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时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和调整专业化互补资产可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本文来源于《现代营销(下旬刊)》期刊2018年06期)
邵晓琳[6](2018)在《互补资产视角下的公司跨界创业影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供需双方都发生了显着变化,技术、产业融合和消费者体验升级使得企业竞争环境呈现非线性特征。“跨界”成为各行各业在位企业应时刻审视和准备的、主动或被动的战略选择。既然“跨界”必然涉及两个行业的企业,那么谁会成为主动跨界的一方面谁又只能陷入被“跨界”的境地呢?已有的跨界创业研究大多采取资源观或制度观单一视角,从传统的业务相关性和合法性视角出发进行预测,忽视了企业和行业的互补资产特性、企业对互补资产的战略性管理对不同阶段的跨界创业战略的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对阿里巴巴在物流行业长达十一年的跨界活动的纵向嵌入式案例研究,运用能力相关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行业架构理论,从互补资产管理视角,研究了公司跨界创业战略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共演模型,以期初步创建公司跨界创业理论并对企业跨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提出公司跨界创业活动受到行业架构中互补资产的流动性和互补性、企业战略对互补资产的要求、企业自身互补资产特性的共同影响。公司跨界创业活动会反作用于行业架构、企业战略和企业资源能力的状态,构成下一阶段公司跨界创业的内外部环境的起点,企业应根据不同阶段的情境因素决定是否跨界并选择跨界策略(遵循、解构、控制、建构),旨在通过跨界建立行业架构优势。(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6-01)
史志刚[7](2018)在《互补资产对制造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非沉淀性冗余资源调节作用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17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互补资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互补资产与企业绩效呈正向相关关系;非沉淀性冗余资源正向调节互补资产和企业绩效间关系。在高度竞争、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中不断挖掘内部资源,加强不同类型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崔海龙,杜俊义[8](2016)在《企业互补资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实体经济整体走势疲软,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由要素导向阶段和投资导向阶段向创新导向阶段转变的时期。然而,从现有文献来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大多是从组织学习、知识管理的角度进行的,研究视角较单一,从新的互补资产的视角来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已成为未来的一个方向。基于资源学派的理论范式,以中国部分技术创新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互补资产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互补资产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显着的正向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6年28期)
姚慎,简洁[9](2016)在《浅析开放式创新全过程中互补资产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进行开放式创新从而获取技术创新所需的关键资源成为企业获得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外部互补资产的获取变成一个影响开放式创新全过程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对企业如何利用互补资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式创新模式,提出开放式创新企业利用互补资产战略决策流程与互补资产影响开放式创新全过程概念模型,旨在回答企业如何在开放式创新中利用互补资产获取有利地位这一重要问题。对于开放式的创新实践,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期刊2016年19期)
王文华,梁平,张卓[10](2015)在《技术资产与互补资产协同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互补资产理论和协同管理理论,实证研究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技术资产与互补资产的协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资产与人力资产、市场资产和组织资产具有显着的协同效应,技术资产与生产资产具有显着的负协同效应。从协同效应角度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面临的资产配置问题,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全面创新管理实践提供有价值的管理启示。(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5年22期)
互补资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商业模式设计正在成为企业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本研究从互补资产视角出发,基于178家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补资产专用性对商业模式设计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互补资产专用性越高,商业模式设计的新颖性越低,商业模式设计的效率性则不受影响;(2)互补资产专用性对商业模式设计新颖性的影响受到关系治理的正向调节,互补资产专用性对商业模式设计效率性的影响受到关系治理的负向调节。本研究的管理启示是,企业需要充分考量专用性互补资产在商业模式设计中的作用,并且更加重视关系治理这类社会性、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互补资产论文参考文献
[1].方晓波,王静瑶.郑州临空产业互补资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创新科技.2019
[2].吴东,杨洋,朱培忠.互补资产专用性、关系治理与商业模式设计[J].科研管理.2019
[3].史志刚,周丽萍.互补资产、沉淀性冗余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资产评估.2018
[4].李广荣,陈红.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互补资产的调节作用[J].河南科学.2018
[5].史志刚.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的绩效影响研究——互补资产的调节作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
[6].邵晓琳.互补资产视角下的公司跨界创业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8
[7].史志刚.互补资产对制造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非沉淀性冗余资源调节作用视角[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
[8].崔海龙,杜俊义.企业互补资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
[9].姚慎,简洁.浅析开放式创新全过程中互补资产的作用[J].当代经济.2016
[10].王文华,梁平,张卓.技术资产与互补资产协同效应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