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串珠藻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串珠藻目,psaA基因,适应性进化,共进化
串珠藻目论文文献综述
巩超彦,南芳茹,冯佳,吕俊平,刘琪[1](2019)在《串珠藻目植物psaA基因的适应性进化及共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串珠藻目是淡水红藻中最重要的类群。psaA基因是植物叶绿体中进行光调节的重要基因,编码光系统Ⅰ反应中心跨膜复合物的中心蛋白A,又称P700脱辅基蛋白A,承担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构成植物光系统Ⅰ的中心架构。为了探究串珠藻目植物适应特殊生存环境的分子水平机制,选取串珠藻目及一些相近类群淡水红藻的psaA基因42条,并采用PAML4.8软件中的位点模型、分支模型和分支-位点模型,对选取类群的psaA基因进行了适应性进化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内类群聚集为9个分支,其中,分支A为假枝藻属,分支B为Nocturama属,分支C为西斯藻属,分支D为连珠藻,分支E为胶串珠藻,分支F为熊野藻属,分支G为串珠藻属,分支H为暗紫红毛菜,分支I为红索藻属;(2)没有在位点模型和分支-位点模型中检测到有统计学意义的正选择位点,提示该基因处于强烈的负选择作用之下并具有保守性;(3)基于详细的解析数据和氨基酸对的相关系数统计出共进化组(对)5组(20对),序列中所有共进化氨基酸对的平均距离27.808 6?,标准差12.325 2,基于氨基酸疏水相关性值统计出的共进化组(对)5组(12对),基于氨基酸分子量相关值统计出的共进化组(对)5组(15对),其中共有11对共进化氨基酸同疏水性、分子量都显着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psaA基因在串珠藻目植物中是非常保守的,比较适用于属及以上分类单元群体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同时,基于ω比值检验基因适应性进化具有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吉莉,陈乐,冯佳,谢树莲[2](2013)在《基于SSU序列的串珠藻目植物系统发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18SrDNA基因(SSU)序列,构建了串珠藻目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SSU基因序列片段长度为1 871bp,核苷酸变异位点有709个,占序列长度的38%;其中简约信息位点有169个,占序列长度的9%。用最大似然法、邻接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的系统树拓扑结构基本一致,都显示红索藻目的2个属独立于串珠藻目成单独分支,支持红索藻目的建立;胶串珠藻独立于其他串珠藻组植物,支持将其单独分组;数据同时支持将扭曲组和杂生组合并,建立Kumanoa属;但多芒组、绿色组、沼生组等因分子序列数据涉及的种类较少,其系统关系的确定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李强,吉莉,谢树莲[3](2010)在《串珠藻目植物的系统发育-基于rbcL序列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范围内报道的全部串珠藻目种类均生活于淡水中,而在淡水红藻中,70%约有130种属于串珠藻目。研究以目前获取的来自世界各大洲串珠藻目植物43种的rbcL基因序列,结合其形态和生物地理特征,构建了该目的系统发育关系,以期探讨整个串珠藻目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发生途径,进而为研究该目以至淡水红藻的起源提供基本资料。运用PAUP*4.0b10和MrBayes 3.0b4等软件对43种串珠藻目植物的叶绿体DNA rbcL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探讨了其主要分类群的系统演化关系。用最大简约法、邻接法和贝叶斯分析方法构建的系统树基本一致,结果显示:(1)基于分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红索藻目植物均独立于串珠藻目植物,构成一个单独的分支,支持红索藻目的建立。(2)鱼子菜科属于串珠藻目植物中较为进化的类群。(3)串珠藻属扭曲组与杂生组的差异度较小,结合其形态特点,倾向于将杂生组并入扭曲组。(4)串珠藻科属于串珠藻目中最大的科,包括较多的种类,其系统关系也较为复杂。因此,串珠藻科系统发育关系的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结合更多的分子数据和形态学特征加以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李强,吉莉,姚戈,冯佳,谢树莲[4](2009)在《串珠藻目植物的系统发育-基于rbcL序列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范围内报道的全部串珠藻目种类均生活于淡水中,而在淡水红藻中,70%约有130种属于串珠藻目。研究以目前获取的来自世界各大洲串珠藻目植物43种的rbcL基因序列,结合其形态和生物地理特征,构建了该目的系统发育关系,以期探讨整个串珠藻目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及发生途径,进而为研究该目以至淡水红藻的起源提供基本资料。运用(本文来源于《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期刊2009-11-15)
吉莉,谢树莲,冯佳[5](2008)在《中国串珠藻目植物区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串珠藻目植物已报道2科,5属,40种,区系分析的结果包括9种分布区类型,其中以中国特有分布占绝对优势,有15种,占38.5%,温带性质明显,种类达到84.6%.种类数的分布以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较为丰富,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分布相对较贫乏,特有种的分布也以华东和西南地区为多.(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姚戈[6](2007)在《串珠藻目分子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串珠藻属属于红藻门,真红藻纲,串珠藻目,串珠藻科,是一个具有明显特征的自然类群。目前已报道的全部种类均生活在淡水中,作为串珠藻科的模式属,是串珠藻科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属。作为海陆演变过程中残留在淡水中的孑遗植物,对环境因子要求特殊,分布区域封闭,特有种多,对研究地球环境的变化及生物自身的演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文简要描述了串珠藻属的形态特征及生活史,以及在中国的区系分布,包括已记录的串珠藻属植物2亚属,7组,26种(含变种)。回顾了串珠藻属的建立及其所含类群的研究历史,归纳了目前在串珠藻属系统发育与进化研究中常用的分子标记方法,其中包括核基因组的18S rDNA、26S rDNA和ITS序列,叶绿体基因组的rbcL序列,线粒体基因组的cox2-3序列,以及新兴的ISSR技术。结果表明,ITS序列多适用于种群分化及相近种间遗传分析,ISSR标记适用于种下分类群间及同一种群不同个体间基因多态性分析,cox2-3序列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用于同一种群不同个体间的基因多态性分析,而18S rDNA与rbcL序列既可用于种间关系分析,又可用于更高水平分析的构建系统树。这些分子标记已被证明在研究串珠藻目系统地理、物种起源和散布机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在国内采得9株串珠藻的叶绿体基因组rbcL序列,结合Genebank获得的21株串珠藻rbcL序列,通过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与邻接法建立了系统发育树,与形态学相结合探究串珠藻属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国内采得串珠藻分属串珠藻组与扭曲组进化分支上,与基于形态特征的分类结果相一致,各样本均与国外同种具有很高的序列相似性。串珠藻属轮节发育良好,果胞对称,果孢子体定形,是一个具有明显特征的类群,分子系统分析呈现多系起源的系统发育关系。在各种系统树上,串珠藻组各物种并未聚在同一分支上,弧形串珠藻,洪洞串珠藻,长柄串珠藻与内卷串珠藻,博雷串珠藻形成姐妹群的关系,而采自不同国家的鸭形串珠藻未形成单一分支。胶串珠藻分支与串珠藻组其它物种形成两大分支,在各种系统树上,两分支自展支持率皆较低,结合多变的形态证据分析,基本可以断定串珠藻组是一个多系起源,演化进程较长的分类单位。此外,MP,ML与NJ系统树都支持绿色组与扭曲组位于同一进化分支,位于进化树最基部的位置,但其单源关系的自展支持率普遍不高,而在Bayesian树中两组分别位于两个分支。其进化地位有待结合更多的标本进一步探讨。沼生组和刚毛组在不同的系统树中进化地位不同,但都支持沼生组与串珠藻组有较近的亲缘关系。rbcL序列在1282bp的片段中含有366个简约信息位点,进化速率较慢,已被证明在串珠藻种间及更高水平分析中,是一个有效的分子标记。利用多个序列联合开展系统发育研究,将会更好地反映真实的系统发生史。(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07-06-01)
谢树莲[7](2007)在《串珠藻目(红藻门)基于形态学证据的系统发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串珠藻目的16个分类单位加上外类群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8个性状作为研究基础,得到18×17的数值矩阵,以分支分类学的方法对串珠藻目的系统发育过程进行分析.采用4种方法进行分支分析,其中以最大同步法的运算结果最为合理,分支图最大步长为269,最小步长为35,实际步长为47,简约系数为0.0513.在串珠藻目中,以红索藻科最为原始,它向两个方向演化,其中一大支随着受精丝的明显膨大,演化出串珠藻科;另一大支则有更多的形态特征发生变化,配子体中出现假薄壁组织,中轴节处产生有定数的分枝,出现发达的外皮层,精子囊以精子囊群的方式成块状或带状出现,果孢子体生于外皮层内部,演化出鱼子菜科和裸管藻科.在串珠藻科中,以串珠藻属的串珠藻组较为原始,而假枝藻属和托氏藻属则较为进化.(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2期)
姚戈,谢树莲[8](2007)在《串珠藻目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串珠藻目(Batrachospermales)是淡水红藻中最主要的类群。近年来,应用DNA序列分析探讨串珠藻目的系统发育,并与传统的形态学和生态学特征相结合,为串珠藻目系统学研究拓展了新的思路。本文回顾了串珠藻目的建立及其所含类群的研究历史,归纳了目前在串珠藻目系统发育与进化研究中常用的分子标记方法,其中包括核基因组的18S rDNA、26S rDNA和ITS序列,叶绿体基因组的rbcL序列,线粒体基因组的cox2-3序列,以及新兴的ISSR技术,并对各种分子标记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做了评述。结果表明,ITS序列多适用于种群分化及相近种间遗传分析,ISSR标记适用于种下分类群间及同一种群不同个体间基因多态性分析,cox2-3序列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用于同一种群不同个体间的基因多态性分析,而18S rDNA与rbcL序列既可用于种间关系分析,又可用于更高水平分析的构建系统树。这些分子标记已被证明在研究串珠藻目系统地理、物种起源和散布机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本文对串珠藻目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也进行了概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植物学通报》期刊2007年02期)
姚戈,谢树莲[9](2006)在《串珠藻目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串珠藻目(Batrachospermales)属红藻门,真红藻纲,是一个具有明显特征的自然类群。目前已报道的全部种类均生活在淡水中,而在淡水红藻中,70%的种类属于串珠藻目。(本文来源于《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暨第九届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08-01)
串珠藻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18SrDNA基因(SSU)序列,构建了串珠藻目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SSU基因序列片段长度为1 871bp,核苷酸变异位点有709个,占序列长度的38%;其中简约信息位点有169个,占序列长度的9%。用最大似然法、邻接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的系统树拓扑结构基本一致,都显示红索藻目的2个属独立于串珠藻目成单独分支,支持红索藻目的建立;胶串珠藻独立于其他串珠藻组植物,支持将其单独分组;数据同时支持将扭曲组和杂生组合并,建立Kumanoa属;但多芒组、绿色组、沼生组等因分子序列数据涉及的种类较少,其系统关系的确定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串珠藻目论文参考文献
[1].巩超彦,南芳茹,冯佳,吕俊平,刘琪.串珠藻目植物psaA基因的适应性进化及共进化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吉莉,陈乐,冯佳,谢树莲.基于SSU序列的串珠藻目植物系统发育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3
[3].李强,吉莉,谢树莲.串珠藻目植物的系统发育-基于rbcL序列的证据[J].水生生物学报.2010
[4].李强,吉莉,姚戈,冯佳,谢树莲.串珠藻目植物的系统发育-基于rbcL序列的证据[C].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2009
[5].吉莉,谢树莲,冯佳.中国串珠藻目植物区系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6].姚戈.串珠藻目分子系统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7
[7].谢树莲.串珠藻目(红藻门)基于形态学证据的系统发育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8].姚戈,谢树莲.串珠藻目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2007
[9].姚戈,谢树莲.串珠藻目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C].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暨第九届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