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短时暴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短时强降水,暴雨天气,气象服务
短时暴雨论文文献综述
张锦程[1](2019)在《短时强降水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服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形势的加剧,气象条件变化也变得愈加复杂。气象服务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繁荣稳定带来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作为短时强降水和暴雨多发国家,强化气象服务能力有助于降低极端气象环境下的影响和危害。本文就短时强降水和暴雨气象条件进行系统性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提高气象服务水平的有效措施,希望为短时强降水和暴雨天气的预警和防范工作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21期)
肖光梁,陈传雷,龙晓慧,陈光辉,才奎志[2](2019)在《辽宁省短时暴雨和大暴雨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暴雨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定义,分别定义短时暴雨和短时大暴雨。利用辽宁2010—2018年5—10月1587个自动站逐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短时暴雨、大暴雨空间分布特征和多尺度时间特征,从而得到短时暴雨、大暴雨的高发区、易发时段,并做简单天气学判断。结果表明:短时大暴雨高发区域位于辽宁东南沿海地区,可能是东北冷涡与北上气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相互配合,导致辽宁省沿海地区易出现强度大、范围广和持续时间长的暴雨天气过程有重要关系;短时暴雨、大暴雨旬变化呈现"凸"字形结构,短时暴雨从5月上旬至10月上旬都可能发生,呈现单峰型特征。短时大暴雨显着增强从7月上旬开始,8月下旬后短时大暴雨急剧减少。短时暴雨、大暴雨日变化均呈现"两峰一谷"特征。短时暴雨以夜雨居多,可能与夜间西南急流加强有关。短时暴雨00—08时高发区域最为密集,活跃地区为阜新—朝阳、抚顺—盘锦—葫芦岛和辽宁东南部。短时大暴雨00—08时高发地区为辽宁西部、东部和东南部。(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雅斌,罗慧,赵荣,薛谌彬,冉令坤[3](2019)在《西安致灾短时暴雨中尺度与动力指数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同化多普勒雷达资料的WRF模式、地面加密观测、卫星云图和NCEP再分析资料等,分析总结2015年8月3日、2016年7月24日西安两次致灾短时暴雨过程环境条件、中尺度系统及动力因子指数特征。结果表明:关中处于稳定少动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上干下湿、午后低层大气超绝热状态,为短时暴雨提供了热力条件。西风槽与近地层切变线是暴雨直接影响系统。伴随冷锋过境,午后西北方向咸阳、铜川一带地面偏北风跃增是短时暴雨有利触发因子,强降水位于地面3 h正变压中心至东侧大梯度区附近。短时暴雨对流云团距离北部高空急流相对较远,无斜压叶状云系特征,降水对上升气流拖曳作用明显,云团TBB中心降至-65℃以下后,周边出现最大雨强。暴雨云团内部,霰粒子含量最大,冰粒子比其他粒子偏少一个量级以上,最强上升运动在霰粒子中心上方-30℃层附近、接近雪粒子中心;伴随整层雨水、霰和雪粒子含量5倍以上突增出现短时暴雨,雪粒子比雨水、霰粒子开始增多时段偏晚约1 h,其含量峰值与最大雨强同步。两次短时暴雨环境条件和中尺度特征差异明显。"0803"过程为切变线冷区暴雨,高空西风急流范围大、位置偏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弱,西风槽后偏北冷空气活跃,偏南水汽输送弱,关中地区中下层存在明显能量锋区和对称不稳定;云团内部冰相粒子明显偏多,雪粒子相对霰粒子占比偏高,冷空气入侵有利于冰相粒子快速生长;暴雨位于能量锋区和对流云团边缘、TBB最大梯度区附近。"0724"过程为切变线暖区暴雨,高空急流范围小、位置偏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盛,偏北冷空气弱,偏南水汽输送明显,关中地区中下层为位势不稳定;云团内部冰粒子偏少,雪粒子相对霰粒子占比低;暴雨位于对流云团内部、TBB中心附近。定义的垂直螺旋度指数VHI和散度垂直通量指数DVFI对暴雨落区预报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大暴雨位于动力指数异常大值中心趋于集中且稳定少动的区域附近,动力指数小于200、中心分散且大值持续时间短的区域,降水不明显。(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栾晨,王承伟,廖留峰,张月[4](2019)在《黑龙江省α中尺度短时暴雨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析2017年8月6-7日高空、地面、自动站雨量等观测资料及NCEP FNL 1°×1°逐6 h再分析资料发现,本次短时暴雨天气过程是由于台风阻挡,低层低值系统移动缓慢,维持时间长且强度较强,配合低层暖脊及高空弱冷槽的不稳定层结条件和来自日本海洋面上的偏南水汽输送,在低压中心附近生成的α中尺度对流云团所产生的强对流天气,造成了黑龙江省南部短时间内暴雨级别的强降水。(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气象》期刊2019年03期)
蒙军,徐良军,彭波,李启芬,周文钰[5](2019)在《2012—2015年安顺市短时暴雨时空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利用2012—2015年区域自动站小时降雨资料对安顺市短时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天气学概念模型、物理量指数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安顺市有5个短时暴雨大值区,其中有4个位于安顺市海拔高度梯度较大的区域;②安顺市的短时暴雨全天均可发生,主要集中在5—6月,且有典型的夜雨特征;③短时暴雨发生期间,水汽主要在对流层中层和边界层辐合,在对流层低层辐散,使得水汽能够长时间的积累;④短时暴雨发生期间大气长时间处于对流不稳定状态,为短时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能量和动力条件。(本文来源于《中低纬山地气象》期刊2019年03期)
周芯玉,廖菲,胡东明[6](2019)在《利用风廓线雷达对广东前汛期短时强降水类暴雨过程低空风场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暴雨中尺度系统,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对2012—2014年发生在广东前汛期的短时强降水的暴雨过程临近时次的低空急流强度、低空急流高度、低空急流指数以及各层垂直风切变等物理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广东前汛期,86%的暴雨过程都会有短时强降水的出现;(2)2 km高度以下最大风速呈正态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10~21 m/s之间,60%以上的强降水发生前3小时低空急流便已经存在,且随着强降水的临近,低空急流的比例逐渐增大,超过80%的过程强降水出现时有低空急流相配合;(3)暴雨发生前低空急流强度基本维持,最低高度逐渐降低。强降水出现时次,低空急流表现出逐渐加强的特征,最低高度也明显下降,从而导致低空急流指数I增大;(4)地面到不同等压面的垂直风切变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其中强降水发生时地面到925 hPa垂直风切变相较于暴雨发生前有所增大,而地面到850 hPa及700 hPa垂直风切变在强降水发生时则表现出下降的特征;(5)选取暴雨发生前各类物理量的中值作为暴雨发生的阈值,则低空急流强度在13.5 m/s左右,最低高度为1 km左右,低空急流指数I为6×10-3s-1左右,地面到925hPa、850 hPa以及700 hPa之间的垂直风切变分别在7.3×10-3s-1、6×10-3s-1以及4×10-3s-1左右。(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毕旭,王丽,张雅斌,雷晓英,罗慧[7](2019)在《陕西秦岭北麓致灾短时暴雨特征及预警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加密观测资料分析2015年8月3日和2016年7月24日西安近年来灾害最严重的两次暴雨过程,总结陕西秦岭北麓致灾短时暴雨特征及其次生灾害预警技术。结果表明:关中处于稳定少动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前期高温、上干下湿层结和午后低层超绝热状态,为短时暴雨提供了有利发展环境,西风槽与近地层切变线是暴雨直接影响系统。伴随冷锋过境,午后西北方向咸阳、铜川一带地面偏北风跃增是短时暴雨有利触发因子。暴雨位于地面3 h正变压中心至东侧大梯度区、切变线交汇点南侧,对流云团之间TBB梯度大值区附近。伴随TBB中心降至-65℃以下,周边出现最大雨强。不稳定层结和低层超绝热状态下,跟踪研判雷达上秦岭北麓沿山一带快速发展增强、回波中心像素点反射率大于60 dBz的孤立单体,可提前2 h以上发布短时暴雨预警。对于秦岭北麓洪灾高风险区,在强降水发生有利环境条件下,敏感时段要提前尽早发布暴雨预警信号,宁空勿漏,宁高勿低。基于强降水时空高分辨精细估计驱动的GAST模型数值模拟分析,为山洪灾害精细化预警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19年02期)
汪海恒,彭霁霁,龙红梅[8](2019)在《短时强降水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服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越来越复杂,一次短时强降水暴雨天气的研究对控制地方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在诸多气候灾害中,强降水暴雨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针对现阶段暴雨检测系统、预警系统的安装现状提出必要的改进措施,为今后预防强降水暴雨气候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李思然[9](2019)在《2018年7月16日兴安盟短时暴雨天气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高低空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等方面,分析了2018年7月16日出现在内蒙古兴安盟短时暴雨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本次短时暴雨过程是由副热带高压和短波槽共同作用产生的,在低层有明显的低空急流,并在兴安盟中部地区形成切变线,兴安盟正处于低空急流的左侧区域,将渤海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充沛的水汽条件是兴安盟地区产生暴雨的重要原因;"列车效应"也是此次暴雨过程的特点之一,高效率的降水和降水时间长导致了暴雨的出现。(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9年01期)
张洁新,张红军[10](2019)在《一次局地短时暴雨过程GNSS资料水汽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2015年7月28日发生在辽宁西部北票市和中部台安县的局地短时暴雨天气过程的GNSS水汽资料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700hPa切变线是影响本次短时暴雨的主要动力系统,辽宁省北部的对流有效位能达到1000J/kg。当北票市生成的对流系统经过台安县时,对流系统主要沿着系统的长轴方向移动,从而导致台安县出现暴雨。GNSS水汽资料显示北票市和台安县出现暴雨期间大气可降水量(PWV)均达到55mm,由于北票市仅受一次对流系统的影响,因此出现降水前PWV明显增加,而PWV减小后降水相应减弱的现象。而台安县受28日下午降水的影响,在前段降水结束后5 h又出现增加的现象,这说明水汽条件转好,非常有利于再次出现强降水。GNSS/PWV水汽资料能够更好地体现局地水汽特征,同时反映暴雨过程中水汽条件的演变,为判断降水是否再次发生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南国博览》期刊2019年01期)
短时暴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暴雨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定义,分别定义短时暴雨和短时大暴雨。利用辽宁2010—2018年5—10月1587个自动站逐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短时暴雨、大暴雨空间分布特征和多尺度时间特征,从而得到短时暴雨、大暴雨的高发区、易发时段,并做简单天气学判断。结果表明:短时大暴雨高发区域位于辽宁东南沿海地区,可能是东北冷涡与北上气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相互配合,导致辽宁省沿海地区易出现强度大、范围广和持续时间长的暴雨天气过程有重要关系;短时暴雨、大暴雨旬变化呈现"凸"字形结构,短时暴雨从5月上旬至10月上旬都可能发生,呈现单峰型特征。短时大暴雨显着增强从7月上旬开始,8月下旬后短时大暴雨急剧减少。短时暴雨、大暴雨日变化均呈现"两峰一谷"特征。短时暴雨以夜雨居多,可能与夜间西南急流加强有关。短时暴雨00—08时高发区域最为密集,活跃地区为阜新—朝阳、抚顺—盘锦—葫芦岛和辽宁东南部。短时大暴雨00—08时高发地区为辽宁西部、东部和东南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短时暴雨论文参考文献
[1].张锦程.短时强降水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服务分析[J].农家参谋.2019
[2].肖光梁,陈传雷,龙晓慧,陈光辉,才奎志.辽宁省短时暴雨和大暴雨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9
[3].张雅斌,罗慧,赵荣,薛谌彬,冉令坤.西安致灾短时暴雨中尺度与动力指数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19
[4].栾晨,王承伟,廖留峰,张月.黑龙江省α中尺度短时暴雨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J].黑龙江气象.2019
[5].蒙军,徐良军,彭波,李启芬,周文钰.2012—2015年安顺市短时暴雨时空分布[J].中低纬山地气象.2019
[6].周芯玉,廖菲,胡东明.利用风廓线雷达对广东前汛期短时强降水类暴雨过程低空风场特征的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19
[7].毕旭,王丽,张雅斌,雷晓英,罗慧.陕西秦岭北麓致灾短时暴雨特征及预警技术[J].灾害学.2019
[8].汪海恒,彭霁霁,龙红梅.短时强降水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服务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
[9].李思然.2018年7月16日兴安盟短时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南方农机.2019
[10].张洁新,张红军.一次局地短时暴雨过程GNSS资料水汽特征分析[J].南国博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