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热演化史论文-余坤,琚宜文,钱锦,戚宇,黄骋

构造热演化史论文-余坤,琚宜文,钱锦,戚宇,黄骋

导读:本文包含了构造热演化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沁水盆地,煤系气,生烃期,构造热演化

构造热演化史论文文献综述

余坤,琚宜文,钱锦,戚宇,黄骋[1](2018)在《沁水盆地中东部煤系构造热演化及其煤系气成藏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镜质组反射率、古热流法及盆地模拟技术恢复了华北地区沁水盆地中东部晚古生代以来的构造沉降史、热演化史及生烃排烃史,讨论了其对煤系气的生成和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沁水盆地中东部煤系气的生成明显受构造热演化控制,总体划分为五个阶段(图1):(1)晚石炭世至晚叁迭世末研究区进入第一次快速沉降阶段,在晚叁迭世末地层达到了最大埋深,可达4300 m左右。该阶段研(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八)——专题36:沉积盆地矿产资源综合勘察、专题37:盆地动力学与能源》期刊2018-10-21)

程雪梅[2](2018)在《滇西点苍山深变质杂岩晚期剥露的构造—热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印支地块东部边界的哀牢山-红河走滑断层带,其在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与后碰撞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沿该走滑断层带发育了多个孤立出现的狭长深变质杂岩体,其中点苍山变质杂岩即是发育在该走滑断层带上的四个变质杂岩体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及详细的野外地质观测的基础上,对点苍山深变质岩石变形-变质作用和剥露过程开展了相关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OM)、阴极发光(CL)、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电子探针(EMP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结合~(40)Ar-~(39)Ar构造热年代学技术等手段,重点对晚期迭加低温糜棱岩的显微构造、变形矿物晶格优选定向和矿物相成分鉴定、变形温压条件估算、变形矿物含水性实验及点苍山变质杂岩剥露冷却史等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综合分析。所有的研究结果表明:(1)点苍山深变质杂岩新生代以来经历了四期变质-变形作用,即早期高温峰期变质阶段(M1)和高温左行剪切变质-变形阶段(M2),随后发生了迭加低温退变质-变形作用阶段(M3)和依次的脆性变形作用阶段(M4),并伴随着区域性伸展和点苍山变质杂岩的剥露过程;(2)迭加低温变形-变质出现在韧-脆性转换过程中,即在钾长石的摩擦-粘滑转化带(约450℃)条件下;(3)在同构造剪切迭加低温变形-变质过程中,流体非常活跃,以及出现强烈的低温动态重结晶作用和/或破裂-微破裂作用导致的岩石中主要组成矿物强烈细粒化,并进一步致使应变局部化(如微剪切带发育)。该过程常常伴随着岩石强度的降低,且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影响着岩石的整体流变特性;(4)晚期广泛发育的迭加低温变质-变形作用出现在10.24±0.14Ma之后,伴随着降温降压、快速剥露及冷却,与印支地块和印度板块之间的差异性地块旋转和伸展相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8-05-01)

唐世林[3](2018)在《东濮凹陷现今地温场及构造—热演化历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濮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南部,是渤海湾盆地最具有勘探潜力的凹陷之一。针对东濮凹陷现今地温场和构造-热演化史研究薄弱,制约着烃源岩成熟度演化史及深层沙叁段的资源潜力评价。因此,本文利用了192个岩石热导率数据和673个试油温度数据,计算得到了东濮凹陷的现今地温梯度;并利用了18个裂变径迹数据和287个镜质体反射率数据恢复了东濮凹陷新生代的构造-热演化史,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地球化学参数,使用先进的盆地模拟技术恢复了东濮凹陷沙叁段烃源岩成熟度史。研究结果表明:(1)东濮凹陷现今地温梯度在28.9~40.2°C/km之间,平均为31.6°C/km,大地热流在55.8~73.1mW/m~2之间,平均为64.7mW/m~2,表现出构造稳定区和非稳定区之间的中温型地温场特征,其分布表现为中央隆起带及西部斜坡带地温梯度高,东、西部次凹地温梯度低的特点。(2)东濮凹陷新生代经历了4个构造-热演化阶段:(1)50~42Ma:初始裂陷阶段,地温梯度由42°C/km快速增加到48°C/km,在42Ma达到第一次地温梯度峰值;(2)42~33Ma:第一次热沉降阶段,地温梯度由峰值48°C/km快速下降到40°C/km;(3)33~27Ma:快速裂陷阶段,地温梯度由40°C/km持续上升到43°C/km,在27Ma地温梯度达到第二次峰值;(4)27~0Ma:第二次热沉降阶段,地温梯度由第二次峰值43°C/km持续下降到现今的32°C/km左右。(3)东濮凹陷烃源岩成熟度演化史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沙叁段4个亚段烃源岩在西部次凹孟岗集的长垣东洼陷和海通集的南河家洼陷存在二次生烃,且沙叁段叁亚段在中央隆起的徐集断凸也存在二次生烃,沙叁段一亚段在中央隆起的卫城-文明寨断凸在二次生烃、沙叁段二亚段在中央隆起的桥口断凸存在二次生烃现象,这些地区的烃源岩成熟度演化受现今地温场控制。另外,在东营组沉积末期,东、西部次凹和中央隆起带大部分地区的沙叁段叁亚段、沙叁段四亚段达到高-过成熟阶段;而沙叁段一亚段、沙叁段二亚段只是在东、西部次凹部分地区(孟岗集和海通集洼陷)达到高成熟阶段,中央隆起烃源岩成熟度只达到低-中成熟阶段,之后不存在二次生烃地区的烃源岩成熟度演化受东营组沉积末期的古地温场控制。根据研究成果可以得出东濮凹陷油气勘探重点应围绕沙叁段叁亚段、沙叁段四亚段烃源岩,以东部次凹(葛岗集洼陷、前梨园洼陷)、西部次凹(海通集洼陷、卫城-柳屯洼陷)相接的中央隆起(桥口-白庙断凸,徐集断凸,文留断凸)地区,以及西部次凹(海通集洼陷、前梨园洼陷)相接的西部斜坡带地区为主要勘探目的区进行。本论文研究成果可以为该区的油气勘探决策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庞玉茂,张训华,郭兴伟,肖国林,朱晓青[4](2017)在《南黄海北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热演化史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盆地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控制和影响着浅部的构造热演化过程,针对南黄海北部中、新生界断陷盆地,将地球动力学模拟技术与传统古温标法相结合,对研究区中、新生代伸展断陷期演化以来的构造热演化史进行了研究.对基于改进McKenzie模型的数值模拟的原理、方法和过程进行了探讨,包括理论与计算构造沉降趋势拟合、伸展系数计算与误差校正、模拟参数定义及一维模拟结果的叁维初步应用等方面.研究表明,南黄海北部盆地中生代以来伴随裂陷拉张过程其古热流整体呈现升高趋势,至晚白垩世末到古新世期间最高可达80 mW·m~(-2),古地温梯度最高可达49℃/km,部分单井构造沉降史模拟结果显示多期拉张特征,裂后期热流持续降低,至渐新世末到中新世热流约为65 mW·m~(-2),与现今热流值相当.利用一维数值模拟获取的相应参数及热史恢复结果,对盆地的古地温场进行了叁维模拟恢复,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和成果对于盆地构造演化、油气资源评价及成藏模拟等均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徐小刚[5](2017)在《渭北隆起构造—热演化与晚期差异隆升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渭北隆起与秦岭造山带隔渭河断陷相邻,其构造热演化尤其是晚中生代以来的差异隆升过程一直是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盆-山”关系研究和油气勘探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采用野外地质构造剖面勘察、地震剖面解释与构造热年代学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了渭北隆起区加里东晚期与燕山中期挤压冲断变形的迭加复合关系、构造分区特征和晚中生代的构造热事件及其后期差异抬升冷却过程-剥蚀改造状况,探讨阐释了渭北隆起后期差异隆升过程与相邻构造带活动的关系。主要取得如下成果认识:(1)野外露头剖面勘察与地震剖面解释相结合的构造分析结果表明,渭北隆起区至少经历了受控于北秦岭加里东晚期和燕山中期两次不同性质造山事件的挤压冲断变形,加里东晚期韧-脆性褶断变形层系主要残存于圣人桥-潼关断裂以南,燕山中期脆性褶断变形层系可向北扩展至灵台-黄陵断裂;后期的差异抬升和渭河断陷的迭加改造作用最终铸成了渭北隆起区东、西分段和南、北分带的构造单元分区特征。(2)镜质体反射率数据分析与井剖面沉降埋藏-热演化史模拟的研究结果表明,渭北隆起区经历了早白垩世(140~120Ma)与盆地区域近乎同步的燕山中期构造热事件,相应的地温梯度达到40~50℃/km,明显大于现今地温梯度(29.4℃/km);研究区前新生代沉积埋藏条件与构造热事件的共同作用,不仅造成该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层系普遍达到了高或过成熟热演化阶段(Ro>1.8~2.4%),同时表现出“中北部高、东南缘低和西段局部构造-岩浆活动热异常”的热演化程度差异分区特征。(3)裂变径迹年龄统计分布及其差异分区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渭北隆起区晚中生代以来至少经历了叁期构造抬升冷却事件,主要发生在早中侏罗世174~168Ma的燕山早期、早白垩世晚期116~100Ma的燕山中晚期和始新世-渐新世39~27Ma以来的喜山中晚期;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抬升冷却过程总体表现出西南部较早(155~65Ma)、东北部较晚(66~32Ma)的时-空差异分区特点。(4)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模拟与差异抬升速率分析结果表明,渭北隆起燕山中晚期以来的构造抬升过程总体呈现出早期(120~65Ma)较快(56~61m/Ma)、中期(65~30Ma)缓慢(5~10m/Ma)和晚期(30~5Ma以来)最快(67~85m/Ma)的差异抬升特点。其中,渭北隆起内带的早期(120~110Ma)、中期(110~40Ma)和晚期(40~17Ma以来)的抬升速率分别接近56m/Ma、5m/Ma和67m/Ma;渭北隆起外带的早期(120~65Ma)、中期(65~30Ma)和晚期(30Ma~5以来)的抬升速率分别接近61m/Ma、10m/Ma和85m/Ma。(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7-06-30)

庞玉茂[6](2017)在《基于CSDP-2井的南黄海中部隆起构造热演化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部隆起作为南黄海盆地面积最大的构造单元,是区域构造演化研究的关键区域,也是当前盆地资源调查的潜力区。基于南黄海中部隆起的第一口全取心深钻CSDP-2井,通过系统的岩心描述、分析测试、测井及地震解释等综合分析,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模拟技术,对中部隆起的埋藏史和构造热演化史进行了研究。CSDP-2井第一阶段钻探依次揭示新近系、叁迭系、二迭系、石炭系及泥盆系部分地层。在地层格架建立、地震解释及剥蚀量计算的基础上,恢复了地层埋藏史。研究表明,中部隆起区在晚泥盆纪陆相沉积基础上,石炭纪开始海侵并转为海相沉积为主,但沉积速率较低,二迭纪早期沉积速率显着加快,早二迭世末期区域隆升及海退形成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进入叁迭纪受印支运动影响,中部隆起处于挤压构造背景之下,CSDP-2井在二迭系泥岩段钻遇的地层滑脱面,推断为该期逆冲构造作用的结果,中-晚白垩世开始,中部隆起长期处于隆升剥蚀阶段,声波时差法计算的剥蚀厚度为1220m,镜质体反射率法估算的剥蚀厚度为1400m,直至新近纪时期全区的整体拗陷沉降,开始发育了一套未固结的松散沉积层。CSDP-2井测井揭示的恒温带深度约为80m,温度为15.8℃,中性点深度大致在1100m附近,现今地温梯度平均值变化范围在24.11~24.28℃/km。通过古地温梯度法、流体包裹体测温及磷灰石裂变径迹随机反演等对中部隆起热演化史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晚古生界在石炭纪末期古地温在40℃左右,早二迭世有一期显着的升温过程并随后趋于平稳。至二迭纪末期存在短暂升温过程,叁迭纪整体较为稳定,快速的升温过程出现在晚叁迭世至早中侏罗世,此时中部隆起尚未发生大规模隆升剥蚀作用,地层厚度大,镜质体反射率模拟得到的石炭系最高古地温可达190℃,二迭系最高古地温可达170℃,最高古热流可达126mW/m~2,古地温梯度法计算得到的二迭系最高古地温梯度为59℃/km,远高于现今地温梯度。晚侏罗世开始的区域抬升引起古地温及热流均呈下降趋势,但早白垩世期间的盆地整体裂陷发育及陆相沉积速率的加快引起古热流及古地温小幅回升,至中-晚白垩世剥蚀速率加快,古地温持续降低,而古热流直到白垩纪末期盆地裂陷发育基本结束之后才开始下降。二迭系砂岩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史反演结果显示其早白垩世期间尚未进入部分退火带,古地温约为100~140℃,与包裹体测温结果一致。热史反演结果反映两期明显的快速降温过程,自晚白垩世至古新世早期为一期冷却事件,古地温下降到约80℃,之后为缓慢降温过程,至渐新世末期进入另一期快速冷却过程,并持续到中新世早期。新近纪以来,古地温缓慢升高至现今地温状态。基于改进的McKenzie拉张模型理论,将地球动力学模拟技术与传统古温标法相结合,对南黄海北部坳陷进行构造热演化史研究,表明中部隆起和北部坳陷作为同属南黄海盆地的二级构造单元,其白垩纪以来的热史演化趋势具有一致性,整体表现为伸展断陷盆地的热史演化趋势特征,即裂陷期古热流逐渐增高,进入裂后期古热流开始降低,差异在于中部隆起古热流整体较北部坳陷低,前者晚白垩世末期最高约为70 mW/m~2,而北部坳陷古新世早期可达71.7~75.5 mW/m~2,最高可达80mW/m~2。(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7-06-01)

李庶波,王岳军[7](2016)在《华南东部中-新生代构造热演化格局的裂变径迹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燕山期,华南大陆经历了强烈的构造岩浆作用。发育大面积中生代花岗质岩石。这些岩石目前已广泛出露地表,表明自中生代以来至少有千米量级的上覆盖层被剥露去顶,华南中-新生代地貌特征变化与山脉隆升幅度有相当规模。前人对华南中生代的构造岩浆作用、变形序列及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大量的探讨(Wang et al.,2013)。但对于华南东部中生代以来的地貌格局及时空格架等方面研究相当薄弱,就华南对南海打开和物源供给影响研究相对不足。这一方面不利于对华南东部构造岩浆带隆升剥(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七)——专题15:中央造山系构造演化、专题16:华南大陆构造、专题17:中亚造山带与成矿》期刊2016-10-15)

尹宏伟,邱楠生,刘绍文,王勤,刘大永[8](2016)在《构造热演化与页岩气的改造和保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重点开展了中国南方典型盆地构造热演化特征及页岩气形成的地质背景的研究,初步开展了构造改造对页岩储层物性和页岩气赋存形式的影响的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有:(1)以全面调研及大量野外地质调查为基础,结合地球物理资料解释与分析,多尺度详细剖析下扬子地区的构造特征,盆地演化及其对关键暗色页岩分布与保存的影响,揭示江阴-无锡滑脱褶皱带为相对稳定区块;(2)以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及室内扫描电镜观测为基础,结合挤压构造活动数值模拟,探索了构造改造对下扬子页岩储集空间的影响,揭示了强烈的挤压、剪切会严重破坏页岩中的孔洞结构,但断层活动影响的范围有限,褶皱冲断带内的宽缓向斜页岩气保存条件较好;(3)Ro以及新获得的低温热年代学测试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热历史可大致以260 Ma为界分为P2末期之前的热流升高阶段和之后的热流降低阶段及随后的低热流发展阶段,晚二迭世峨眉山地幔柱和中晚叁迭世以来前陆盆地演化是四川盆地热演化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6年10期)

郭子奇[9](2016)在《西非地区宽扎盆地构造热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以西非地区宽扎盆地深水区作为主要研究区,将盐下烃源岩作为研究的主要层系,通过一维盆地模拟技术,结合地震资料和基础地质资料,对宽扎盆地的构造演化史、沉积埋藏史和热演化史进行恢复,并对盐下烃源岩成熟度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评价。论文采用平衡剖面法对其构造演化史进行恢复;采用正反演相结合的方法恢复宽扎盆地的埋藏史;采用构造热演化法和古温标法相结合的方法,恢复宽扎盆地的热演化史,并计算盐下烃源岩的成熟度,主要工作量和结论如下:结合宽扎盆地构造演化史和沉积埋藏史恢复结果,分析了各时期构造演化特征:断陷期(140Ma-131Ma)和坳陷期(131Ma-123Ma)沉积速率较大,此时物源充足,盆地处于快速沉积过程;阿普特期盐岩沉积(123Ma-110Ma)初始厚度约600m,在后期演化过程中由于构造作用而形成挤压区和伸展区;漂移期(110Ma-OMa)沉积很缓慢,沉积速率20-40m/my之间;漂移期后期沉积速率增加到约80m/my,是由于盆地陆上部分抬升剥蚀,导致了大量陆源碎屑沉积。宽扎盆地单井热演化模拟结果表明,主体宽扎西部坳陷带北部盐下层系处于高—过成熟阶段,以生气为主;南部处于中—高成熟阶段,以生油为主;主体宽扎东部坳陷带北部盐下层系处于中—高成熟阶段,以生油为主;南部处于低—高成熟阶段,以生油为主。本格拉次盆盐下层系热演化程度很高,对现今油气藏形成贡献不大。(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6-05-01)

喻顺,陈文,孙敬博,尹继元,张斌[10](2015)在《库车盆地北缘构造热演化及隆升剥蚀历史-来自(U-Th)/He低温热年代学的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天山是中亚造山带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新生代构造热演化及隆升剥露史研究是认识中亚造山带构造变形过程与机制的关键。中新生代以来天山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导致了天山地区存在多阶段、多期次的隆升剥蚀事件,前人根据不整合面的发育(张良臣等,1985)、裂变径迹技术(杨庚等,1995;杨树锋等,2003;杜治利等,2007;王彦斌等,2001;贾承造等,2003;马前等,2006;杜治利等,2007;Wang et al.,2009;Hendrix et al.,1994;Sobel et al.,1997;Dumitru et al.,2001;Grave et al.,2013)、周缘盆地的沉积速率和磁性地层学(Windley et al.,1990;Yin e t al.,1998;Sun et al.,2004,2009;Charreau et al.,2006;Huang et al.,2006)及GPS测量(Abdrakhmatov et al.,1996)等不同方法研究了天山地区隆升剥蚀事件,并对天山地区构造热演化及隆升剥蚀史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为热年代学技术研究天山地区隆升剥蚀提供了基础。另外,天山地区晚中新世快速隆升剥蚀已被山前盆地内磁性地层、岩石磁及生长地层等多种证据证实(Huang et al.,2006,Sun et al.,2004,2009;Zhang et al.,2014;Yu et al.,2014;喻顺等;2014),然而在天山造山带少有该期隆升剥蚀事件的年代学证据。(本文来源于《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七)——专题62同位素热年代学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专题63地震震源物理研究前沿》期刊2015-10-10)

构造热演化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印支地块东部边界的哀牢山-红河走滑断层带,其在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与后碰撞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沿该走滑断层带发育了多个孤立出现的狭长深变质杂岩体,其中点苍山变质杂岩即是发育在该走滑断层带上的四个变质杂岩体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及详细的野外地质观测的基础上,对点苍山深变质岩石变形-变质作用和剥露过程开展了相关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OM)、阴极发光(CL)、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电子探针(EMP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结合~(40)Ar-~(39)Ar构造热年代学技术等手段,重点对晚期迭加低温糜棱岩的显微构造、变形矿物晶格优选定向和矿物相成分鉴定、变形温压条件估算、变形矿物含水性实验及点苍山变质杂岩剥露冷却史等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综合分析。所有的研究结果表明:(1)点苍山深变质杂岩新生代以来经历了四期变质-变形作用,即早期高温峰期变质阶段(M1)和高温左行剪切变质-变形阶段(M2),随后发生了迭加低温退变质-变形作用阶段(M3)和依次的脆性变形作用阶段(M4),并伴随着区域性伸展和点苍山变质杂岩的剥露过程;(2)迭加低温变形-变质出现在韧-脆性转换过程中,即在钾长石的摩擦-粘滑转化带(约450℃)条件下;(3)在同构造剪切迭加低温变形-变质过程中,流体非常活跃,以及出现强烈的低温动态重结晶作用和/或破裂-微破裂作用导致的岩石中主要组成矿物强烈细粒化,并进一步致使应变局部化(如微剪切带发育)。该过程常常伴随着岩石强度的降低,且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影响着岩石的整体流变特性;(4)晚期广泛发育的迭加低温变质-变形作用出现在10.24±0.14Ma之后,伴随着降温降压、快速剥露及冷却,与印支地块和印度板块之间的差异性地块旋转和伸展相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构造热演化史论文参考文献

[1].余坤,琚宜文,钱锦,戚宇,黄骋.沁水盆地中东部煤系构造热演化及其煤系气成藏响应[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八)——专题36:沉积盆地矿产资源综合勘察、专题37:盆地动力学与能源.2018

[2].程雪梅.滇西点苍山深变质杂岩晚期剥露的构造—热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8

[3].唐世林.东濮凹陷现今地温场及构造—热演化历史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

[4].庞玉茂,张训华,郭兴伟,肖国林,朱晓青.南黄海北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热演化史模拟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7

[5].徐小刚.渭北隆起构造—热演化与晚期差异隆升过程研究[D].西北大学.2017

[6].庞玉茂.基于CSDP-2井的南黄海中部隆起构造热演化史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

[7].李庶波,王岳军.华南东部中-新生代构造热演化格局的裂变径迹记录[C].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七)——专题15:中央造山系构造演化、专题16:华南大陆构造、专题17:中亚造山带与成矿.2016

[8].尹宏伟,邱楠生,刘绍文,王勤,刘大永.构造热演化与页岩气的改造和保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

[9].郭子奇.西非地区宽扎盆地构造热演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10].喻顺,陈文,孙敬博,尹继元,张斌.库车盆地北缘构造热演化及隆升剥蚀历史-来自(U-Th)/He低温热年代学的制约[C].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七)——专题62同位素热年代学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专题63地震震源物理研究前沿.2015

标签:;  ;  ;  ;  

构造热演化史论文-余坤,琚宜文,钱锦,戚宇,黄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