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冻害论文-郭斌,郑智礼,杨飞,姚建忠,赵娟

霜冻害论文-郭斌,郑智礼,杨飞,姚建忠,赵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霜冻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疆杨,晚霜冻害,冻害程度,保存率

霜冻害论文文献综述

郭斌,郑智礼,杨飞,姚建忠,赵娟[1](2019)在《晋北半干旱风沙区新疆杨晚霜冻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晋北半干旱风沙区林带内新造新疆杨为研究对象,2017年春季采用漏斗状覆膜抗旱技术进行造林,2018年4月气温出现剧烈变化,进一步探讨晚霜造成的冻害。结果表明:晚霜造成新造新疆杨树干基部距地面约2 cm处产生大小不等的韧皮部坏死斑,70%以上的坏死斑朝向为西南方向;林带内不同位置新疆杨的冻害程度和保存率差异显着;林带内树势强的新造新疆杨具有较强的抗冻性;树高12 m左右的林带内,距林带8 m以上更适宜新造林。建议在晋北半干旱风沙区营造新疆杨林,可在树干基部堆土,能有效降低冻害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关静,高士义,宋世宗[2](2019)在《晚霜冻害对黄淮海小麦玉米双机收小麦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晚霜冻害对小麦生产造成的损失,对由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主持的黄淮海小麦玉米双机收籽粒模式小麦试验参试品种的抗寒性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为小麦玉米双机收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晚霜冻害对不同种性小麦产量影响亦不相同,弱春性品种减产范围在31.5%~34.3%,半冬性品种减产范围在39.1%~49.5%。为此,重视和加强种质资源的原始创新,改进育种方法和手段,加快培育筛选适用于小麦玉米双机收籽粒的优质专用晚播早熟抵抗不同自然灾害新品种选育已成为种业的重要选育目标。(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10期)

夏权[3](2019)在《基于最优子集的白银市玉米春霜冻害预报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充分考虑玉米关键生育期耐寒程度动态变化的基础上,以最低地温负距平为主要指标划分其冻害等级,分析霜冻形成的物理机制,采用CSC双评分准则进行预报因子优选,运用最优子集法分县建立白银市最低地温预报方程,各县区预报方程均通过了0.01水平的显着性检验。从预报效果来看,拟合率为81.8%~87.8%,试报准确率分别为白银83.3%、景泰79.6%、靖远85.7%、会宁71.4%,结合玉米春霜冻害动态等级指标,实现了对玉米春霜冻害等级的预报预警,达到了预期目标,为开展春玉米关键生育期冻害农业气象服务提供了更为客观准确的信息和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9期)

张中原[4](2019)在《小麦晚霜冻害的形成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晚霜冻害是豫东地区小麦生产上重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从生产实践上看,晚霜冻害发生频率高,小麦减产严重。睢县小麦晚霜冻害重发年份受冻地块为60%~70%,一般减产率在30%~40%,严重地块甚至颗粒无收,严重影响了睢县小麦产量。(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9年28期)

董晓红,郭银英,梁晶,陈芳媛[5](2019)在《豫西丘陵小麦晚霜冻害发生特点及预防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豫西丘陵渑池县小麦晚霜冻害发生症状、特点,对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补救和预防措施,在豫西及同类丘陵山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9期)

周勍,孔洋,胡丹丹[6](2019)在《镇江地区茶园霜冻害等级预报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镇江市丹徒区1951—2015年65年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谷阳茶场2012—2016年3、4月份小气候站观测资料,研究镇江地区霜冻害发生的气候特征和茶园小气候的变化特点,建立潜在夜间防霜的茶树冠层极端最低气温和气温变化趋势的预测模型,并结合茶树霜冻害指标,进一步建立茶园霜冻害等级的预报预测系统,从而根据霜冻害等级,指导茶农合理开展茶园霜冻的防范工作,有效降低霜冻危害给茶园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17期)

许彦平,万信,贾建英,姚晓红,王晨冰[7](2019)在《北京7号桃树(Prunus armeniaca)盛花期霜冻害指标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北京7号桃树为研究对象,低温强度为主导指标、≤0℃温度持续时间为辅助指标,建立桃树盛花期霜冻害指标体系。采用大田试验,低温霜箱模拟,并结合霜冻历史调查资料分析的方法,得到北京7号桃盛花期花器发生轻霜冻(受冻率≤30%)、中霜冻(受冻率31%~60%)、重霜冻(受冻率61%~80%)和特重霜冻(受冻率≥81%)不同强度霜冻灾害的温度指标分别为最低气温≥-1.8、-1.9~-3.2、-3.3~-4.1、≤-4.2℃;气温≤0℃持续时间分别为≤2.6、2.7~5.2、5.3~7.0、≥7.1h。(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11期)

赵国轩,赵鹏飞,金建猛,赵国建,杨丹丹[8](2019)在《小麦晚霜冻害品种抗性筛选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由于天气变暖、栽培方式变化等原因,倒春寒发生日益频繁。本试验通过对34个近年审定的小麦品种进行晚霜冻害抗性筛选,筛选出3个小麦新品种适合在开封推广种植。(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8期)

党宏忠,冯金超,董瑞香,却晓娥,王檬檬[9](2019)在《晚霜冻害对黄土区苹果树水分利用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明确晚霜冻害对苹果树生长季水分利用能力影响的程度与机理。[方法]利用热扩散技术(TDP)对黄土区苹果树未发生霜冻年和霜冻年主要生长季边材液流速率(J_s)开展连续监测,并同步观测净辐射(R_n)、气温(T_a)等气象因子,计算大气水分亏缺(VPD)等变量。通过对比、相关分析阐明晚霜冻害对苹果树水分利用能力的影响。[结果]霜冻发生后,当日午间液流速率最大值(J_(s-max))比霜冻前数日内的最大值降低9%~27%,苹果树水分利用能力(J_(s-max)/VPD)在霜冻后的数日内连续下降。霜冻后当年(2018)生长季平均液流速率比未发生霜冻年(2017)同期下降35%。在整个生长季内,液流速率日平均值(J_(s-mean))与R_n、VPD均具有显着的指数关系,但在相同的R_n或VPD水平下,霜冻年的J_(s-mean)显着低于未发生霜冻年。[结论]严重低温霜冻和霜冻后快速升温共同导致了苹果树生长季水分利用能力的显着下降。研究结果为认识霜冻对苹果树水分生理的影响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张敏,张军绪,令娟丽[10](2019)在《岐山县小麦晚霜冻害发生原因及防御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陕西省岐山县2018年小麦晚霜冻害发生症状进行调查,从冻害发生的气候因素、主栽品种抗寒性差、播种环节把关不严、田间管理比较粗放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系统地提出了小麦晚霜冻害的防御措施,包括选育抗寒品种、坚持配方施肥原则、提高播种质量、抓好冬前麦田管理等,以降低冻害所造成的损失。(本文来源于《基层农技推广》期刊2019年07期)

霜冻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晚霜冻害对小麦生产造成的损失,对由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主持的黄淮海小麦玉米双机收籽粒模式小麦试验参试品种的抗寒性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为小麦玉米双机收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晚霜冻害对不同种性小麦产量影响亦不相同,弱春性品种减产范围在31.5%~34.3%,半冬性品种减产范围在39.1%~49.5%。为此,重视和加强种质资源的原始创新,改进育种方法和手段,加快培育筛选适用于小麦玉米双机收籽粒的优质专用晚播早熟抵抗不同自然灾害新品种选育已成为种业的重要选育目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霜冻害论文参考文献

[1].郭斌,郑智礼,杨飞,姚建忠,赵娟.晋北半干旱风沙区新疆杨晚霜冻害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关静,高士义,宋世宗.晚霜冻害对黄淮海小麦玉米双机收小麦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9

[3].夏权.基于最优子集的白银市玉米春霜冻害预报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

[4].张中原.小麦晚霜冻害的形成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J].河南农业.2019

[5].董晓红,郭银英,梁晶,陈芳媛.豫西丘陵小麦晚霜冻害发生特点及预防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19

[6].周勍,孔洋,胡丹丹.镇江地区茶园霜冻害等级预报模型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9

[7].许彦平,万信,贾建英,姚晓红,王晨冰.北京7号桃树(Prunusarmeniaca)盛花期霜冻害指标试验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

[8].赵国轩,赵鹏飞,金建猛,赵国建,杨丹丹.小麦晚霜冻害品种抗性筛选试验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9

[9].党宏忠,冯金超,董瑞香,却晓娥,王檬檬.晚霜冻害对黄土区苹果树水分利用能力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9

[10].张敏,张军绪,令娟丽.岐山县小麦晚霜冻害发生原因及防御措施[J].基层农技推广.2019

标签:;  ;  ;  ;  

霜冻害论文-郭斌,郑智礼,杨飞,姚建忠,赵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