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红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红能力,超常派现,股权再融资,大股东持股比率
分红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赵莉[1](2019)在《分红能力、超常派现与股权再融资》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选取沪深两市主板A股现金股利分配水平超过分红能力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对上市公司的分红能力、超常派现与股权再融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的超常派现是为进行股权再融资而采取的一种主动财务策略;实施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中,在主动超常派现的财务策略实施过程中,前期通过现金股利发放付出的现金资源越多,则后期通过股权再融资获得的回报越丰厚;在大股东持股比率超过50%的强势大股东控制类上市公司中,前期现金股利发放额与后期股权再融资募集资金额之间的相关关系更加显着,即大股东是否具有绝对控股地位对上市公司的主动超常派现财务策略的实施效果存在显着影响。文章的研究结论对规范上市公司的分红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商业会计》期刊2019年22期)
董添[2](2019)在《269家公司计划现金分红》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市公司计划现金分红的队伍继续扩大。3月20日晚,天华超净、亚太科技、中国巨石等公司发布2018年利润分配预案,全部为现金分红。截至目前,272家公司披露了2018年度利润分配预案,269家公司计划现金分红。其中,56家公司计划转增股份,8家公司计划送股(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期刊2019-03-21)
刘银玲,高霞[3](2018)在《平安保险公司现金分红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为例,从分红政策、每股收益、股利发放比率、分红公司数量和金额以及同行业比较等方面剖析了其现金分红情况,发现了不妥之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未来公司现金分红能力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18年17期)
刘秀[4](2018)在《我国医药上市公司分红能力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股利分配是投资者获得收益回报的重要途径,又与公司未来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备受管理层、投资者及监管部门叁方的关注。尤其是股利分配形式之一的的现金股利,不仅向股东直接输送利益,更涉及到股东与管理层之间代理成本的问题,证监会针对现金股利问题也出台了多项规定。为了进一步探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能力的情况,本文旨在构建一套分红能力评估体系。股利信号理论、股利生命周期理论以及优序融资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笔者阅读和梳理了现金股利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对影响现金股利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并从众多影响因素中筛选出决定分红能力的因素,最后总结为10个方面:盈利能力、盈利的稳定性、营运能力、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可供分配的资产、公司的投资计划、成长能力、公司规模及行业特征。本文运用独立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对各因素的衡量指标进行了筛选,保证本文所选取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接下来,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保证了权重一定程度上的客观性。最终构建了框架式的公司分红能力评估体系。本文对所设计的评估体系的有效性进行了说明,并运用该评估体系对医药上市公司的分红情况和分红能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本文结论,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8-05-20)
周彦伶[5](2017)在《A公司现金分红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媒行业作为我国现代文化产业,对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起着充实和引导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国家就开始高度重视文化体制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文化产业振兴》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十二五”时期,国家更是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建设。“十叁五”规划纲要也提出推进文化业态创新,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对文化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讲话,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鼓舞和引导下,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不断增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经成为电视剧制播第一、电影银幕数第一,电影市场世界领先,一批文化精品力作引起强烈反响。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多头并举,中国品牌、中国声音、中国形象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这为传媒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A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民营传媒公司之一,主要经营电视节目、广告、演艺活动和影视剧。从2012年凭借“泰囧”跻身成为我国第二大电影公司,到2014年“港囧”的惊人票房,再到2016年从华谊兄弟挖到周星驰结成新伙伴,当《美人鱼》以33.92亿的成绩问鼎今年国产冠军,并大幅刷新国内影史记录时,其中最大的收益者就是A公司。因此,A公司作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也应当重新审视公司的现金分红能力以及公司执行的股利政策。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违反我国监管部口关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能对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重新定位,特别是确定公司是否具备现金分红能力及公司的股利政策还受到当前哪些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先了解A公司目前的现金分红状况,进而结合我国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政策要求,通过利润流,自由现金流,分析A公司过去的分红是否合理,通过剩余自由现金判断A公司在未来是否存在可持续分红的能力,最后利用财务指标分析法得出其分红存在的财务问题。通过内外因分析得出A公司分红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对A公司进行现金分红提供建议。(本文来源于《长沙理工大学》期刊2017-12-21)
谢德仁,张梅[6](2016)在《论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重构——兼析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分红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深入分析了商业银行现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错误,提出应将与吸收存款、提取存款及支付存款利息直接相关的现金流量从现行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中调整出来,重新分类计入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之中。基于商业银行重构前后的现金流量表,本文利用我国A股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对它们的可持续分红能力进行了解析。本文发现,即使是按照重构前的现金流量表,也有半数以上的商业银行存在庞氏分红现象,其中还有4家同时出现庞氏利息现象;而按照重构后的现金流量表,则全部16家上市商业银行都处于严重的双庞氏状态。因此,在过去十余年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是没有可持续分红能力和短期分红能力的。至于我国商业银行未来期间的可持续分红能力如何,则有待观察获得贷款的那些主体的资产结构及其未来现金流量创造能力。(本文来源于《会计研究》期刊2016年03期)
肖玉航[7](2015)在《提高分红能力才是股市当务之急》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推出国企重组与员工持股计划的中国中冶(SH601618),A、H股价同时重挫,其中香港市场公布当日,中国中冶H股(HK01618)重挫16.08%,A股跌停。这与市场中的小盘股与非国有股票重组股疯狂上涨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么目前市场对国企重组为何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华工商时报》期刊2015-12-16)
廖珂[8](2015)在《现金股利的“庞氏循环”——来自上市公司分红能力、现金股利以及投资活动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2001-2013年A股上市公司的分红能力的测算以及先进股利的实际发放情况,分析了现金股利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影响。虽然现金股利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过度投资,但资本市场上也存在长期自由现金匮乏企业通过发放现金股利获得外部融资便利,从而得以提升后续投资活动水平的混同均衡。现金股利是这类企业迎合监管及投资者,也是其依赖外部融资进行投资扩张的重要一环。因此,强制性的现金股利政策并不一定能够缓解企业的"圈钱行为"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本文来源于《投资研究》期刊2015年08期)
彭忆,李佩[9](2015)在《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常认为,公司的现金分红能力取决于公司经营产生的当期利润及以往的留存收益。但由于会计利润并非"现金",而实现利润的刚性分红要求使得市场上存有"庞式分红"现象。那么,如何衡量公司的实际分红能力?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能力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能力不仅受到企业留存收益的约束,同时也受到源自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产生的现金量的限制,二者同时作用,决定了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和现金分红的多寡。(本文来源于《会计师》期刊2015年01期)
涂必玉[10](2014)在《庞氏分红之理论辨析——读《企业分红能力之理论研究》有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内跨学科研究方兴未艾。本属同胞兄弟学科的经济、金融和管理学更是呈现殊途同归之势。但是,令人揪心的是,经济学家把本用于测度企业短期支付能力的流动性指标——营运资本与权益资本、债务资本等量齐观。金融学家置企业得到的上游资金——应付账款于不顾,仅以应收账款替代商业信用的全部,并用以度量企业群信用融资状况及其影响。一叶障目、望文生义固然不对。财务专家对金融学专用词汇的生搬硬套,如出一辙。近见谢先生"庞氏分红"说及其论证,感慨万千,为力挽专用科学名词之滥殇狂澜,本文从庞氏分红概念之出发点、落脚点着手,据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交易费用理论、契约理论,以及信号传递理论进行研究,以正视听。(本文来源于《财会学习》期刊2014年11期)
分红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市公司计划现金分红的队伍继续扩大。3月20日晚,天华超净、亚太科技、中国巨石等公司发布2018年利润分配预案,全部为现金分红。截至目前,272家公司披露了2018年度利润分配预案,269家公司计划现金分红。其中,56家公司计划转增股份,8家公司计划送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红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赵莉.分红能力、超常派现与股权再融资[J].商业会计.2019
[2].董添.269家公司计划现金分红[N].中国证券报.2019
[3].刘银玲,高霞.平安保险公司现金分红能力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
[4].刘秀.我国医药上市公司分红能力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D].黑龙江大学.2018
[5].周彦伶.A公司现金分红能力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7
[6].谢德仁,张梅.论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的重构——兼析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分红能力[J].会计研究.2016
[7].肖玉航.提高分红能力才是股市当务之急[N].中华工商时报.2015
[8].廖珂.现金股利的“庞氏循环”——来自上市公司分红能力、现金股利以及投资活动的经验证据[J].投资研究.2015
[9].彭忆,李佩.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能力研究[J].会计师.2015
[10].涂必玉.庞氏分红之理论辨析——读《企业分红能力之理论研究》有感[J].财会学习.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