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组构论文-牛永斌,齐永安,胡斌,宋慧波,邢智峰

遗迹组构论文-牛永斌,齐永安,胡斌,宋慧波,邢智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遗迹组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遗迹组构,遗迹学,遗迹化石,第15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

遗迹组构论文文献综述

牛永斌,齐永安,胡斌,宋慧波,邢智峰[1](2019)在《遗迹组构的精细分析功能及其应用:第15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第15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于2019年4月26日至5月9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顺利召开。从口头报告、展板、野外地质考察及专题讨论等方面可以得出遗迹学理论取得的新进展及其应用主要集中于4个方面:(1)遗迹组构内涵的外延和精细分析功能的完善,为沉积微环境分析、成因地层学解译和油气水储集层的精细表征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用的工作方法;(2)遗迹化石在古生态、古气候等研究中的应用已成为遗迹学的重要工作领域,旨在通过研究古生物丰富的行为学、埋藏学特征,解译(古)生物与沉积物的相互作用,揭示遗迹化石发育段的古生态与古气候特征,进而搭建古生物学、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之间的桥梁;(3)遗迹化石在重大地质事件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应用,特别是为研究生物大灭绝后生态恢复期因没有矿化骨骼而无法保存为实体化石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信息载体,同时也为研究生物复苏期生态系统状况和大地构造-沉积环境条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4)新技术和新方法正在遗迹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必将推动遗迹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生产应用的快速发展。(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璐,陆廷清,郭溦,李爽,陈泉均[2](2019)在《川西南峨眉山地区上白垩统夹关组遗迹组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西南峨眉山地区上白垩统夹关组由一套厚层到块状中、细砂岩组成,夹有少量粉砂岩和泥岩,底部有砾岩。本组地层中发育有丰富的遗迹化石,共识别出9属11种。根据遗迹化石的分布情况,划分出了5种遗迹组构,即:Palaeophycus遗迹组构、Arenicolites遗迹组构、Skolithos遗迹组构、Planolites遗迹组构和Scoyenia遗迹组构;结合它们所分布岩层的沉积特征,认为前叁者分别分布于河流环境中水动力强的边滩下部、水动力中等到较强的边滩中上部和边滩向堤岸过渡的环境,后两者分布于水动力较弱的天然堤环境。(本文来源于《古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牛永斌,胡亚洲,高文秀,董小波,崔胜利[3](2018)在《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叁段遗迹组构及沉积演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叁段碳酸盐岩中遗迹化石丰富。在对野外露头实地观测的基础上,利用室内切片、薄片分析等对研究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叁段遗迹化石、遗迹组构及沉积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叁段共鉴定出遗迹化石类型7属10种。(2)根据遗迹化石的分子组成、产状、共生关系、丰度与分异度以及生物扰动的程度,结合沉积学特征分析,共识别出遗迹组构4种:Psilonichnus遗迹组构主要发育在潮上带与潮间带上部(高潮坪)低能的沉积环境;Thalassinoides遗迹组构代表潮间带中-下部和台内滩等高能沉积环境;Helminthopsis遗迹组构反映局限碳酸盐岩台地内的舄湖和开阔台地内的滩间海等较低能的沉积环境。Helminthopsis-Chondrites遗迹组构揭示开阔碳酸盐岩台地中滩间海-台内洼地等非常低能的沉积环境。(3)建立了研究区马家沟组叁段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在层序格架内对遗迹组构和沉积微环境的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解译出研究区马家沟组叁段经历了两次区域性的海侵—海退;综合岩石类型、岩石序列组合、沉积构造、生物化石、遗迹化石组合、遗迹组构等资料,建立了研究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叁段各遗迹组构与沉积微环境的叁维相模式。这对研究华北奥陶系沉积环境与沉积演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牛永斌,胡亚洲[4](2016)在《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叁段遗迹组构及沉积环境演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豫西北焦作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中遗迹化石发育大量的遗迹化石。在对野外露头观测的基础上,利用室内切片、薄片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豫西北焦作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叁段遗迹化石、遗迹组构及沉积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叁段共鉴定出遗迹化石7属10种,其中居住迹2属3种:Psilonichnus upsilon、Thalssinoides callianassa、Thalassinoides horizontalis,进食迹3属3种:Chondrites intricatus、Palaeophycus tubularis、Planolites montanus,牧食迹2属4种:Helminthopsis abeli、Helminthopsis ichnosp.、Helminthopsis hieroglyphica、Gordia molassica;(2)根据不同层位遗迹化石的分子组成、产状、共生关系、阶层分布、丰度与分异度以及生物扰动指数,结合沉积学特征,在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叁种种共识别处遗迹组构4种:(1)Psilonichnus遗迹组构,主要发育在潮上带和潮间带上部(高潮坪),这些低能的环境中。(2)Thalassinoides遗迹组构,主要发育在潮间带中-下部和台内滩等高能沉积环境;(3)Helminthposis遗迹组构,主要发育在局限碳酸盐岩台地内的舄湖和开阔台地内的滩间海等较低能的沉积环境;(4)Helminthposis-Chondrites遗迹组构,发育在开阔碳酸盐岩台地中滩间海-台内洼地等非常低能的沉积环境。这四种遗迹组构在垂向上随着海平面的变化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表现为从下到上由Psilonichnus→Thalassinoides→Helminthposis→Thalassinoides→Helminthposis→Helminthposis-Chondrites→Helminthposis的变化。(3)建立了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叁段的层序地层格架,表现为从高位体系域(HST)→海侵体系域(TST)→高位体系域(HST)→海侵体系域(TST)→高位体系域(HST)的变化,并在层序格架内对遗迹组构和沉积环境的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叁段沉积环境由以潮间带→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舄湖为特征的局限碳酸盐岩台地相变化为以台内滩→滩间海-台内洼地为特征的开阔碳酸盐岩台地相。研究结果表明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叁段经历了两次区域性的海侵-海退;综合区域地质背景、岩石类型、岩石序列组合、沉积构造、生物化石、遗迹化石组合以及遗迹组构等资料,参考Tucker(1974)提出的非常适合华北盆地的碳酸盐岩沉积模式,建立了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叁段各遗迹组构与沉积微环境的叁维相模式。(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9-23)

高文秀[5](2016)在《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叁段遗迹组构的精细特征及演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叁段碳酸盐岩中遗迹化石发育丰富。在对野外露头实地观测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切片、薄片分析等技术手段对研究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叁段遗迹化石、遗迹组构及沉积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叁段共鉴定出遗迹化石类型7属10种;(2)按照遗迹化石的分子构成、产状、共生关系、丰度与分异度以及生物扰动的等级,结合沉积学特征分析,共识别出遗迹组构4种:(1)Psilonichnus遗迹组构主要发育在低能的潮上带与潮间带上部(高潮坪)的沉积环境。(2)Thalassinoides遗迹组构代表高能的潮间带中-下部和台内滩等沉积环境;(3)Helminthopsis遗迹组构反映局限碳酸盐岩台地内的舄湖和开阔台地内的滩间海等较低能的沉积环境;(4)Helminthopsis-Chondrites遗迹组构揭示开阔碳酸盐岩台地中的滩间海-台内洼地等非常低能的沉积环境;(3)通过对豫西奥陶系马家沟组遗迹组构的精细描述以及在相同沉积环境中往往出现相同的遗迹组构,在旋回性性沉积作用的影响下,相同类型的遗迹化石在垂向层序上的重复出露可以指示周期性变化特点,将遗迹组构类型置入地层格架内进行分别研究,从而分析归纳出地层格架下遗迹组构的发育特征。(4)通过对遗迹组构发育特征的精细描述和沉积古环境分析,解译出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叁段经过了两次海侵、海退的沉积演化规律,建立了研究区各遗迹组构与沉积微环境的垂向演化序列以及沉积相叁维模式;这可为研究华北奥陶系沉积环境与沉积演化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1)

宋慧波,王芳,胡斌[6](2015)在《晋中南地区上石炭统—下二迭统太原组碳酸盐岩中遗迹组构及其沉积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晋中南地区上石炭统—下二迭统太原组是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其中碳酸盐岩中发育丰富的遗迹化石。通过对山西太原西山和陵川附城一带露头剖面遗迹化石的详细观察、鉴定与分析,共识别出10个遗迹属、14个遗迹种,其生态类型包括进食迹10种、觅食迹和居住迹各2种。基于各灰岩层中遗迹化石的组成、产状、大小、潜穴充填物的成分及颜色、宿主岩的岩性等特征,建立了4种遗迹组构及其沉积环境分布模式:类型A:大型ZoophycosThalassinoides遗迹组构,出现于海湾(舄湖)及潮坪沉积环境;类型B:大型Zoophycos-Planolites遗迹组构,发育在海平面至正常天气浪基面附近区域的浅海上部沉积环境或水体浅且较平静的局限碳酸盐岩台地环境;类型C:中型Zoophycos-Teichichnus遗迹组构,主要产生在正常天气浪基面之下、风暴浪基面之上的浅海中部沉积环境;类型D:小型Zoophycos-Chondrites遗迹组构,形成于风暴浪基面之下、水体较深且贫氧的浅海下部沉积环境。这一成果可以为精细研究本区太原组的沉积环境变迁史提供重要的生物学信息,也可为煤与煤层气的生成环境提供生物学记录方面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宋慧波,胡斌[7](2015)在《华北下二迭统太原组碳酸盐岩中遗迹组构及其沉积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北地区下二迭统太原组是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其中碳酸盐岩中发育丰富的遗迹化石。通过对山西太原西山和陵川附城以及河南焦作和禹州一带露头剖面上遗迹化石的研究,共识别出14个遗迹属、18个遗迹种,其中常见进食迹(Fodinichnia)主要是Zoophycosbrianeus,Zoophycosvillae,Zoophycosaff.cauda-galli,Zoophycosisp.1,Zoophycosisp.2,Teichichnus rectus,Rhizocoralliμmisp.,Chondritesisp.,Planolitesisp.,Palaeophycusheberti和d Taenidiμmsatanassi;觅食迹(Pascichnia)包括Dichasialichnusjiaozuoensis,Gordia marina,Helminthopsisisp.和Nereitesisp.;居住迹(Domichnia)有Thalassinoidessuevicus,Ophiomorphaisp.和Skolithosisp.。基于各灰岩层中遗迹化石的组成、产状、大小、丰度和分异度、生物扰动强度,尤其是单个遗迹化石的大小、埋藏深度和Zoophycos潜穴充填物的成分及颜色,结合宿主岩的岩性和沉积特征,识别出以下4种遗迹组构类型:类型A为大型Zoophycos-Thalassinoides遗迹组构,主要出现在层面上或层面附近,属于表层梯阶遗迹组构,形成于局限海湾(或舄湖)及潮坪沉积环境;类型B为大型Zoophycos-Planolites遗迹组构,大多出现在层面以下15cm厚的沉积物中,属于浅层梯阶遗迹组构,主要发育在浅海上部沉积环境;类型C为中型Zoophycos-Teichichnus遗迹组构,一般分布在层面以下15~20cm厚的沉积物中,属于中层梯阶遗迹组构,主要产生在正常天气浪基面之下至风暴浪基面之上的浅海中-上部沉积环境;类型D为小型Zoophycos-Chondrites遗迹组构,常分布于层面以下25~30cm厚的沉积物中,属于深层梯阶遗迹组构,出现在风暴浪基面之下、水体较深且贫氧的浅海下部沉积环境。基于上述4种遗迹组构的组成及其沉积环境分布特点,提出了华北盆地下二迭统太原组碳酸盐岩中遗迹组构的沉积环境模式(图1)。这一成果可以为精细研究本区太原组的区域对比及其沉积环境变迁史提供重要的生物学信息,也可为煤与煤层气的生成环境提供生物学记录方面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24)

刘江艳[8](2015)在《碎屑沉积物中的遗迹组构在岩心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84年Bromley和Ekdale首次提出遗迹组构概念至今,遗迹组构已逐渐成为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最初Bromley和Ekdale将遗迹组构定义为"由不同规模的生物扰动造成的沉积物结构以及内部构造特征",1996年他们在原始定义上添加了"生物侵蚀"一词,使得遗迹组构的概念更加完善。遗迹组构既包括无法辨认的生物扰动构造,也包括可识别、可鉴定的遗迹化石。在对遗迹组构已开展的大量研究中,很多文献侧重于对基于野外露头所开展的遗迹组构的基本概念、形成环境、具体特征进行大量探讨,整体上偏向于对遗迹学基本原理的描述,但却很少涉及到遗迹组构在岩心研究中的实际应用。了解遗迹组构基本原理固然重要,但更需要重视的应该是实用遗迹学,岩心资料是地下情况最真实的反映,在实际野外工作及实验室研究过程中如何合理应用岩心资料提取出有效的遗迹组构信息,并进一步开展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油藏描述等其他方面的深入研究,是应用遗迹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内容。该文通过综述碎屑沉积物中的遗迹化石在岩心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及进展,对遗迹组构在解释岩石的古沉积环境方面的实际应用,尤其是在岩心研究过程中的应用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遗迹组构可以提供关于生物活动的底层性质、沉积速率、沉积环境的含氧状况等指示生物沉积背景的参数信息;层序地层学家也可以从反复出现的遗迹组构模式中提取出向上变深或向上变浅的层序的趋势;而从储层的角度来看,生物扰动作用对成岩作用早期流体流动的影响正日益显着,它可以增大淋滤作用或减少胶结作用,进而改变储层质量,控制储层微观非均质性。与大多数其他的实验室研究和野外技术一样,遗迹组构研究不该被作为一个孤立的工具来使用,遗迹组构的信息应该应用于沉积学的所有范围内,这样它才能更好的提供有关沉积过程、古水深及层序地层学的详细环境信息。(本文来源于《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24)

张立军,胡斌,齐永安,宋慧波,郑伟[9](2015)在《连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遗迹组构研究:第13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第13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于2015年5月14日—21日在日本高知大学召开。从会议报告、展板和野外地质考察可以看出:(1)遗迹化石的演化古生态学和复杂遗迹化石的古生态学、埋藏学精细分析将是未来遗迹学的研究热点;(2)遗迹化石的正确分类命名及其形态功能和古环境分析依然是遗迹学的基础和主要内容;(3)新遗迹学展示了巨大的生命力,成为了将今论古的重要钥匙;(4)叁维动画模拟未来将推动遗迹学、生态学的科学普及;(5)遗迹组构在油气勘探应用中已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学科交叉和高新技术测试方法、跨越多学科的思维路线将是遗迹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王芳[10](2015)在《晋中南地区上石炭统—下二迭统太原组碳酸盐岩中遗迹组构及其沉积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晋中南地区上石炭统-下二迭统太原组是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其中碳酸盐岩中发育丰富的遗迹化石。通过对山西太原西山和陵川附城一带露头剖面遗迹化石的详细观察、鉴定与分析,共识别出10个遗迹属、14个遗迹种,其生态类型包括进食迹10种、觅食迹和居住迹各2种。基于各灰岩层中遗迹化石的组成、产状、大小、潜穴充填物的成分及颜色、宿主岩的岩性等特征,建立了4种遗迹组构及其沉积环境分布模式:类型A—大型Zoophycos-Thalassinoides遗迹组构,出现于海湾(舄湖)及潮坪沉积环境;类型B—大型Zoophycos-Planolites遗迹组构,发育在海平面至正常天气浪基面附近区域的浅海上部沉积环境或水体浅且较平静的局限碳酸盐岩台地环境;类型C—中型Zoophycos-Teichichnus遗迹组构,主要产生在正常天气浪基面之下、风暴浪基面之上的浅海中部沉积环境;类型D—小型Zoophycos-Chondrites遗迹组构,形成于风暴浪基面之下、水体较深且贫氧的浅海下部沉积环境。这一成果可以为精细研究本区太原组的沉积环境变迁史提供重要的生物学信息,也可为煤与煤层气的生成环境提供生物学记录方面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期刊2015-04-15)

遗迹组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川西南峨眉山地区上白垩统夹关组由一套厚层到块状中、细砂岩组成,夹有少量粉砂岩和泥岩,底部有砾岩。本组地层中发育有丰富的遗迹化石,共识别出9属11种。根据遗迹化石的分布情况,划分出了5种遗迹组构,即:Palaeophycus遗迹组构、Arenicolites遗迹组构、Skolithos遗迹组构、Planolites遗迹组构和Scoyenia遗迹组构;结合它们所分布岩层的沉积特征,认为前叁者分别分布于河流环境中水动力强的边滩下部、水动力中等到较强的边滩中上部和边滩向堤岸过渡的环境,后两者分布于水动力较弱的天然堤环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遗迹组构论文参考文献

[1].牛永斌,齐永安,胡斌,宋慧波,邢智峰.遗迹组构的精细分析功能及其应用:第15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综述[J].古地理学报.2019

[2].陈璐,陆廷清,郭溦,李爽,陈泉均.川西南峨眉山地区上白垩统夹关组遗迹组构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古生物学报.2019

[3].牛永斌,胡亚洲,高文秀,董小波,崔胜利.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叁段遗迹组构及沉积演化规律[J].地质学报.2018

[4].牛永斌,胡亚洲.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叁段遗迹组构及沉积环境演化规律[C].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6

[5].高文秀.豫西北奥陶系马家沟组叁段遗迹组构的精细特征及演化规律[D].河南理工大学.2016

[6].宋慧波,王芳,胡斌.晋中南地区上石炭统—下二迭统太原组碳酸盐岩中遗迹组构及其沉积环境[J].沉积学报.2015

[7].宋慧波,胡斌.华北下二迭统太原组碳酸盐岩中遗迹组构及其沉积环境[C].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2015

[8].刘江艳.碎屑沉积物中的遗迹组构在岩心研究中的应用[C].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2015

[9].张立军,胡斌,齐永安,宋慧波,郑伟.连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遗迹组构研究:第13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综述[J].古地理学报.2015

[10].王芳.晋中南地区上石炭统—下二迭统太原组碳酸盐岩中遗迹组构及其沉积环境[D].河南理工大学.2015

标签:;  ;  ;  ;  

遗迹组构论文-牛永斌,齐永安,胡斌,宋慧波,邢智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