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挥发油包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乳结消颗粒,挥发油,提取,β-环糊精包合
挥发油包合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森,刘明,李更生,郭中华,刘伟伟[1](2019)在《正交试验法优选乳结消颗粒混合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选乳结消颗粒中混合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提油量为指标,考察加水量、蒸馏时间、药材粉碎度对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综合评分,考察挥发油与β-环糊精(β-CD)投料比、加水量和搅拌时间对包合工艺影响,并对挥发油包合物进行TLC及UV鉴别。结果:挥发油提取最佳工艺为加水10倍量,蒸馏提取3 h;最佳包合工艺采用水饱和法,β-CD:挥发油8∶1,10倍量水,包合温度40℃,搅拌包合1 h。结论:挥发油被β-CD包合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包合工艺稳定可行,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19年12期)
马小双,张锐乖,李文艳[2](2019)在《草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草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考察其表征和稳定性。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草果挥发油,以提取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用饱和水溶液法进行草果挥发油的包合,以β-环糊精为壁材,以包合率和包合产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草果挥发油最佳的包合工艺条件。使用薄层色谱法(TLC)、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显微成像法对包合效果进行了评价,并考察了包合物在强光、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优草果挥发油提取条件为蒸馏时间6 h、液比1∶8、浸泡时间1.5 h。最佳草果挥发油包合工艺条件为草果挥发油与β-环糊精体积比为1∶10、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1.5 h、β-环糊精与水的体积比为1∶10。通过用TLC、UV和显微成像法表征分析后,形成草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并通过稳定性考察,其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湿稳定性。试验得出的最佳提取挥发油工艺和草果挥发油包合工艺操作简便,提取率高,包合物稳定性好。(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22期)
李珊珊,向平,汤鹏宇,陈青[3](2019)在《香薷挥发油与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优化及其包合物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贵州省药用植物香薷新鲜地上部分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水溶液法制备香薷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其包合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包合工艺为:投料比为挥发油∶β-环糊精=1∶6. 31(m L∶g),包合时间242 min(4 h),包合温度59. 8℃。利用UV、IR、DSC和电镜扫描(SEM)对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香薷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已经形成。研究可为贵州省药用植物资源香薷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22期)
杜正彩,齐彪,张明哲,韦燕霞,李丽洁[4](2019)在《肉桂挥发油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选肉桂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在对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3个因素,优选出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以包合物含油率、包合率及包合物得率为指标,考察β-CD和水比例、挥发油和β-CD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4个因素,优选挥发油β-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并用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及质量评价。结果:肉桂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肉桂加8倍量的水浸泡1 h,提取5 h;最佳β-环糊精包合工艺为β-CD和水比例为1∶10,肉桂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为1∶6,在包合温度为50℃下包合1.5 h。2项挥发油包合物验证实验证明挥发油包合物已经形成。结论:肉桂挥发油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效果佳、重复性好。(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艳军,吴静[5](2019)在《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制备祖卡木颗粒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祖卡木颗粒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以羟丙基-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料油比、搅拌温度、搅拌时间为影响因素,以包合率与收得率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进行实验设计,利用响应面法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分析,获得最佳的制备条件。结果:优选出包合物制备的最佳工艺:料油比为9∶1;搅拌温度为40℃;搅拌时间为130 min。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包合效果综合评价的实际值与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理论值比较接近,且挥发油的稳定性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药学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刘道群,国大亮,赵宇,刘岩,宋秀宁[6](2019)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芹菜籽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芹菜籽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工艺,并对包合物进行表征及评价。[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包合芹菜籽挥发油,以丁苯酞的包合率、载药量为评价指标,计算综合评分OD值。对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和芹菜籽挥发油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比例进行单因素考察,并设计叁因素五水平的星点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多元线性、二项式及叁项式拟合,采用效应面法筛选出的最佳包合工艺进行验证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包合物中丁苯酞的含量,采用紫外扫描法(UV)、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芹菜籽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芹菜籽挥发油包合物的最优制备工艺为:芹菜籽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比例2∶25、包合温度为44.5℃、包合时间167 min。此包合工艺制备的挥发油包合物包合率为78.95%,包合物中丁苯酞质量分数为2.982 mg/g。表征结果显示芹菜籽挥发油被羟丙基-β-环糊精成功包合。[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芹菜籽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优化,此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罗梓欣,张杨,韩慧玲,陈林锦,王宝华[7](2019)在《通络祛痛膏中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通络祛痛膏挥发油-HP-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并进行鉴定。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通络祛痛膏挥发油,以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收率为指标,并根据上述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用正交试验考察通络祛痛膏挥发油与HP-β-CD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对包合工艺的影响。用薄层色谱(TLC)和紫外(uv)对包合物进行鉴定。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挥发油/HP-β-CD为1∶15;包合温度为30℃;包合时间为1 h;挥发油收率为43.86%,包合物收率为90.25%,综合评分为57.776;TLC、uv检测包合物已经形成。结论该方法简单合理可行,通络祛痛膏挥发油经包合后,溶解性和稳定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9年09期)
王晓娟,王魁麟,陆兆光,汪天明[8](2019)在《姜黄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稳定性及其抗真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姜黄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并对包合物进行稳定性及抗真菌活性研究。方法以包合物收率和姜黄挥发油包合率为综合评价指标,筛选出姜黄挥发油HP-β-CD包合物的最佳制备方法,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该制备方法的工艺参数。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薄层鉴别、显微鉴别对包合物进行表征分析,并考察包合物在光照、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稳定性,同时对姜黄挥发油及其包合物的抗真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研磨法为最佳制备方法,其最优包合工艺参数为HP-β-CD与姜黄挥发油比例8∶1 (g·m L~(-1)), HP-β-CD与水比例4∶1 (g·m L~(-1)),研磨时间60 min。包合物收率为95.2%(RSD=1.37%, n=3),姜黄挥发油包合率为85.6%(RSD=1.20%, n=3); 4种表征实验均表明包合物已生成,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姜黄挥发油及其包合物对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黄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8μL·m L~(-1)和0.4μL·m L~(-1)。结论将姜黄挥发油制备成HP-β-CD包合物,工艺稳定可行,且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该研究为其医院制剂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于亚田,王智群,冯建安,黄嫣,李希[9](2019)在《基于Box-Behnken及PCA-G1-熵权法优选青香乳康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选青香乳康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方法运用Box-Behnken优化青香乳康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基于PCA-G1-熵权法和L9(34)正交设计,采用胶体磨法,以芳香水中油水比、油β-环糊精比和研磨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包合率以及包合物的收得率为评价指标,优选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结果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0 h,加水量为10倍,提取6 h。挥发油的最佳包合工艺为芳香水中油水比1∶80,每毫升挥发油中加入6 gβ-环糊精,研磨30 min。在此条件下,分别进行3批验证试验,试验数据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优选的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稳定可行,为大生产提供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15期)
王红芳,李国川,陈层层,桑雨梅,徐贵涛[10](2019)在《利肝隆颗粒组分挥发油提取、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利肝隆颗粒组分(郁金、当归、茵陈)挥发油提取、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以加水量、药材粒度、蒸馏时间为影响因素,挥发油收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饱和水溶液法制备β-环糊精包合物,以包合温度、搅拌时间、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影响因素,包合物含油率、收率及包合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包合工艺。通过TLC、SEM、XRD法进行验证。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粒度≥2.5目(孔径7.9 mm),加水量12倍,蒸馏时间8 h,挥发油收率0.60%;最佳包合工艺为包合温度35℃,搅拌时间90 min,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1∶6,包合物含油率14.95%,收率80.02%,包合率89.12%。所得包合物包合状态良好。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利肝隆颗粒组分挥发油提取和后续β-环糊精包合。(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9年06期)
挥发油包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草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考察其表征和稳定性。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草果挥发油,以提取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用饱和水溶液法进行草果挥发油的包合,以β-环糊精为壁材,以包合率和包合产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草果挥发油最佳的包合工艺条件。使用薄层色谱法(TLC)、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显微成像法对包合效果进行了评价,并考察了包合物在强光、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优草果挥发油提取条件为蒸馏时间6 h、液比1∶8、浸泡时间1.5 h。最佳草果挥发油包合工艺条件为草果挥发油与β-环糊精体积比为1∶10、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1.5 h、β-环糊精与水的体积比为1∶10。通过用TLC、UV和显微成像法表征分析后,形成草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并通过稳定性考察,其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湿稳定性。试验得出的最佳提取挥发油工艺和草果挥发油包合工艺操作简便,提取率高,包合物稳定性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挥发油包合论文参考文献
[1].王慧森,刘明,李更生,郭中华,刘伟伟.正交试验法优选乳结消颗粒混合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J].中国药师.2019
[2].马小双,张锐乖,李文艳.草果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评价[J].绿色科技.2019
[3].李珊珊,向平,汤鹏宇,陈青.香薷挥发油与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优化及其包合物的表征[J].广州化工.2019
[4].杜正彩,齐彪,张明哲,韦燕霞,李丽洁.肉桂挥发油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5].张艳军,吴静.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制备祖卡木颗粒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9
[6].刘道群,国大亮,赵宇,刘岩,宋秀宁.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芹菜籽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J].天津中医药.2019
[7].罗梓欣,张杨,韩慧玲,陈林锦,王宝华.通络祛痛膏中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鉴定[J].时珍国医国药.2019
[8].王晓娟,王魁麟,陆兆光,汪天明.姜黄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稳定性及其抗真菌活性[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9
[9].于亚田,王智群,冯建安,黄嫣,李希.基于Box-Behnken及PCA-G1-熵权法优选青香乳康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J].中草药.2019
[10].王红芳,李国川,陈层层,桑雨梅,徐贵涛.利肝隆颗粒组分挥发油提取、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优化[J].中成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