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运输论文-李朝鹏,张国刚

信号运输论文-李朝鹏,张国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信号运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动旅客运输,无人驾驶,站台门,信号系统

信号运输论文文献综述

李朝鹏,张国刚[1](2019)在《自动旅客运输系统站台门与信号系统接口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站台门与信号系统的联动是轨道交通线路保障正常运行的重要接口之一。针对自动旅客运输(APM)系统项目中灵活编组、灵活泊位以及可单门控制的新需求,对站台门与信号系统的接口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该方案通过硬线接口和网络通信接口相结合控制站台门的开、关门动作,并采用冗余的通信设计,提升了APM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盛文洁,王续博,周嘉[2](2019)在《两路信号控制的液滴单向运输数字微流控芯片》一文中研究指出介质上的电润湿(EWOD)数字微流控芯片的设计中,随着电极数量的增加,需要更多的控制信号,引出导线的设计复杂程度将会显着增加。根据接触线理论,提出一种运输方向上非对称的电极设计,使液滴两侧的电极同时加电压时,施加在液滴两侧的电润湿力不平衡,液滴向指定方向驱动。该新型器件只需两个信号即可实现液滴长距离、大规模的单向运输。通过COMSOL仿真软件对器件在电压作用下液滴受力和运动情况进行了表征,并制作及测试芯片对其功能进行了验证。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两个驱动信号的重复交替,能够在一维路径上稳定地实现单向运输。(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9年08期)

周东平[3](2019)在《探讨铁路信号微机联锁在铁路运输自动化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铁路交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自动化和安全程度的要求非常高,传统的车站铁路信号联锁装置可靠性不足。目前,计算机联锁系统在车站铁路信号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论文分析铁路信号微机联锁系统的构成与安全设计,研究铁路信号微机联锁在铁路运输自动化中的作用,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9年11期)

马俊杰,郭凤丹,王兴军,侯蕾[4](2019)在《生长素合成、运输和信号转导调控植物胚胎早期发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生长素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激素之一。被子植物的胚胎发育从双受精开始到种子成熟要经历一系列事件,包括合子激活、细胞分裂与分化、极性建立、模式形成、器官发生、储藏物质积累等重要过程。本文综述了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和信号转导在植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概括了生长素在胚胎发育早期的动态分布,以及生长素合成、运输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突变对植物胚胎发育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曹俊燕[5](2019)在《ErbB信号通路调控大脑皮层病理性激活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潜能及其与神经元间蛋白质运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是神经系统疾病病灶的重要生理特征,也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新疗法的重要靶点。ErbB信号通路是调控星形胶质细胞病理性激活的重要分子机制。我们前期研究发现,ErbB信号通路诱导的病理性活化星形胶质细胞能够自我更新,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物;Gerdes等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存在物质传输,由此推测ErbB信号通路可能对于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化或者转分化能力以及与神经元的物质交流起着调控作用。因此我们通过构建条件性控制的转基因小鼠模型特异在星形胶质细胞过表达ErbB2,在体持续性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内ErbB信号通路,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利用遗传学细胞谱系示踪手段追踪其命运,利用蛋白跟踪手段研究其物质交流。结果表明:成年小鼠前额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后不能转分化成神经元,但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能够转运EGFP蛋白质到神经元,而上调ErbB信号通路能够抑制这种细胞行为。总之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ErbB信号通路调控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后的多种细胞行为,包括干细胞特征的维持、细胞物质转运能力等,为靶向星形胶质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发提供重要的实验证据。(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荚文祥,陆阳,许崇,魏振春[6](2018)在《矿井机车运输信号系统的Event-B建模与验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编制联锁表难以保证联锁表的准确性,而且单纯依靠人工检查联锁表中每个表项的正确性也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文章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利用形式化Event-B方法对机车运输信号平面布置图、进路联锁表和机车车辆运输信号设计规范进行建模,模型生成的证明义务通过与否验证了进路联锁表建立过程是否符合平面布置图和设计规范的要求,利用该种思路解决了人工检查联锁表存在的效率低和不确定性等问题。(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李春强[7](2018)在《浅谈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设计与运输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轨道交通的概念出发,探讨轨道交通的信号设计内容。以此为基础分析轨道运输功能。希望借助于本文的研究,可以提高人们对轨道信号工程的了解程度,实现轨道信号系统的科学有序运行。(本文来源于《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期刊2018年24期)

金造权[8](2018)在《试论铁路信号微机联锁在铁路运输自动化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铁路运输领域不断取得喜人成果,铁路行车安全高效、自动化程度的受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基于此,本文就铁路信号微机联锁系统构成与安全设计展开分析,并详细论述了铁路信号微机联锁在铁路运输自动化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8年06期)

李瑞年,王瑞峰[9](2018)在《铁路运输通信网络入侵信号检测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铁路运输通信网络入侵信号的检测,能够有效降低入侵信号对铁路通信网络的不利影响。对入侵信号的检测,需要识别铁路运输网络入侵信号特征,构建信号均值和方差特征矩阵,完成入侵信号的检测。传统方法建立入侵信号特征模型,并通过将访问信号特征与入侵信号特征模型进行匹配,但忽略了构建信号方差特征矩阵,导致信号检测精度偏低。提出基于差分特性的铁路运输网络入侵信号检测方法,根据网络入侵信号特征确定入侵信号相似度阈值,构建入侵信号检测模型,利用铁路运输通信网络链路RSS的均值和方差作为检测特征,通过均值和方差特征矩阵,对访问铁路运输通信网络信号的差分变化进行描述,并以此作为特征信号完成铁路运输网络入侵信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提高检测的准确度,降低漏检和误检的概率,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8年03期)

马麟[10](2018)在《大件运输液压平板受力的微弱信号提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件运输重心监测通常使用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终端,由于大件平板车的液压平板特殊结构、工作环境恶劣等原因,通常使用电阻式应变片作为其采集传感器,对液压载物平板各相应受力点进行数据采集,其中考虑到载物平板受力范围、传感器正常采集范围和传感器抗温湿度能力等因素,工程上通常选择使用金属丝电阻式应变片作为大件运输平板重心监测的受力传感器。然而由于金属丝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偏低、传感器供电不稳定、大件运输过程中车板的振动和数据传输线路的扰动等原因,使得采集到的数据过于微弱,难以提取,从而不能准确的计算出载物平板的重心位置,因此数据的准确性是大件运输平板重心监测的关键所在,对其微弱信号的准确提取是整个研究的首要任务。现有的微弱提取方法有滤波放大法、锁定相敏放大法、小波去噪、混沌理论和随机共振等方法,滤波放大法和锁定相敏放大法主要用于信噪比高于0d B的信号提取,小波去噪主要用于信噪比高于0d B的瞬时信号提取,混沌理论则主要是针对信号幅值较小的信号检测,随机共振则主要是提取信噪比较低的周期性微弱信号,经过实验研究和计算研究,发现大件平板运输重心位置监测的信号属于信噪比低于0d B的直流信号,因此以上处理微弱信号的方法均不能直接用于提取大件平板运输重心位置监测的微弱信号。针对以上方法的不足,结合研究信号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多尺度的同步自适应随机共振法对大件运输平板重心位置监测的微弱信号进行提取。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完成了以下内容:(1)分析了液压载物平板受力特性,包括常用液压平板大件运输车的准载统计、载物平板结构分析,根据大件载物平板支撑点位置选取合适的受力采集点,将金属丝应变片组合电路安装在所选受力采集点,根据各个受力采集点的供电电压、受力、应变之间的数学关系,推导出各个采集点的电压信号大小。(2)研究了传感器信号特征,其中包括支撑受力采集点的选择,结合各液压支撑点受力情况,综合分析各类应变片的采集范围、采集精度、抗干扰能力,从而选择金属丝电阻式应变片设计全桥式应变片电路作为采集终端电路,进而选择AD7606作为采集和模数转换芯片,降低了温飘和湿度等干扰对信号的影响,根据操作要求,选择了无线传输、设计了相应的驱动电路,并将采集终端电路运用到实验时,通过示波器对信号进行观察分析,为后续算法研究提供了明确的信号特征分析。(3)针对研究信号特点,研究了锁定相敏放大法、小波变换法和传统随机共振法等专门处理微弱信号算法的特点和优缺点,依据液压大件平板车重心监测的微弱信号特征,提出了基于小波多尺度的同步自适应随机共振法对信号进行提取,根据所分析的信号特征,模拟仿真信号,基于各提取算法仿真模型,从仿真结果上验证基于小波多尺度的同步自适应随机共振法的优越性,即可提取信号的信噪比下限更低,操作更加方便。(4)通过静态应变仪和大件重心检测系统装置验证了基于小波多尺度的同步自适应随机共振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可以准确提取噪声均方根为0.5491左右的大件受力微弱信号。将基于小波多尺度的同步自适应随机共振法移植到上位机软件,对经下位机采集和传输后得到的实际信号进行处理,实验数据表明: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该算法和设计出的硬件电路达到了预期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期刊2018-03-01)

信号运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质上的电润湿(EWOD)数字微流控芯片的设计中,随着电极数量的增加,需要更多的控制信号,引出导线的设计复杂程度将会显着增加。根据接触线理论,提出一种运输方向上非对称的电极设计,使液滴两侧的电极同时加电压时,施加在液滴两侧的电润湿力不平衡,液滴向指定方向驱动。该新型器件只需两个信号即可实现液滴长距离、大规模的单向运输。通过COMSOL仿真软件对器件在电压作用下液滴受力和运动情况进行了表征,并制作及测试芯片对其功能进行了验证。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两个驱动信号的重复交替,能够在一维路径上稳定地实现单向运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号运输论文参考文献

[1].李朝鹏,张国刚.自动旅客运输系统站台门与信号系统接口设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

[2].盛文洁,王续博,周嘉.两路信号控制的液滴单向运输数字微流控芯片[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9

[3].周东平.探讨铁路信号微机联锁在铁路运输自动化中的作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

[4].马俊杰,郭凤丹,王兴军,侯蕾.生长素合成、运输和信号转导调控植物胚胎早期发育[J].植物生理学报.2019

[5].曹俊燕.ErbB信号通路调控大脑皮层病理性激活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潜能及其与神经元间蛋白质运输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6].荚文祥,陆阳,许崇,魏振春.矿井机车运输信号系统的Event-B建模与验证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李春强.浅谈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设计与运输管理[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

[8].金造权.试论铁路信号微机联锁在铁路运输自动化中的作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8

[9].李瑞年,王瑞峰.铁路运输通信网络入侵信号检测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8

[10].马麟.大件运输液压平板受力的微弱信号提取研究[D].西华大学.2018

标签:;  ;  ;  ;  

信号运输论文-李朝鹏,张国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