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321300
摘要:目的:对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均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标准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具有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他汀类药物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疗效观察;慢性心力衰竭;他汀类药物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的终末期阶段,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综合征,易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当前药物治疗是治疗该疾病的常用临床治疗手段,本文就主要针对此予以简单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9:21,患者的年龄分布在51岁到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25.6)岁,患者的病程分布在1年到13年之前,平均病程为(7.13.2)年;观察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8:22,患者的年龄处于5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75.8)岁,患者的病程为1.5~12年,平均病程为(7.33.5)年;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标准治疗方案开展治疗,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到β受体阻滞剂、强心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胆固醇受体拮抗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1]。
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普伐他汀进行治疗,1天给药1次,1次的给药剂量为20毫克。
1.3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NYHA分级将所有患者的心功能分为Ⅰ、Ⅱ、Ⅲ、Ⅳ级4个等级;其中Ⅰ级表示的含义是:日常活动中患者无呼吸困难、乏力等心力衰竭症状;Ⅱ级表示的含义是:日常活动中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难、乏力等心力衰竭症状;Ⅲ级表示的含义是:低于日常活动量的状况下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难、乏力等心力衰竭症状;Ⅳ级表示的含义是:休息时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难、乏力等心力衰竭症状。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的处理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7.0实施处理,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对比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Ⅰ级(例/%)Ⅱ级(例/%)Ⅲ级(例/%)Ⅳ(例/%)Ⅰ级(例/%)Ⅱ级(例/%)Ⅲ级(例/%)Ⅳ(例/%)
对照组500/0.027/54.021/42.02/4.06/12.029/58.014/28.01/2.0
观察组500/0.026/52.022/44.02/4.015/30.025/50.010/20.00/0.0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临床恶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如果该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将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有效治疗该疾病受到了广大医学界的高度关注。
他汀类药物改善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主要是通过抑制患者体内炎性因子释放来实现的;他汀类药物能够对患者骨髓干细胞的功能、活力进行充分调动,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开展治疗,对于患者病情的进展具有减缓作用,对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长期为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开展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状态,改善其体内的缺氧状态,对于其心脏功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对于扩张型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来说,应用他汀类药物开展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的降脂作用,对于降低患者心肌炎性反应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作用,与其他相关的药物相比,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肌细胞肥大现象,尤其是在心肌细胞当中,患者的心肌功能与其胆固醇的含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患者胆固醇含量的明显升高,会对其细胞膜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其体内的钙离子转运等收到影响,若为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开展治疗,能够促进其体内胆固醇含量的明显降低,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肌细胞功能[2]。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汤玮,杨勇,刘惠亮.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24(6):427-429.
[2]李拥军.正确认识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关于CORONA研究的思考[J].临床荟萃,2014,19(11):672-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