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认同变迁论文-刘红梅

政治认同变迁论文-刘红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政治认同变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族地区,政治认同,70年变迁

政治认同变迁论文文献综述

刘红梅[1](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青海民族地区政治认同的变迁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政治认同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民族地区政治认同度在各个时期的变化轨迹,在此探析基础上提炼梳理70年民族地区增强政治认同的经验与启示,由此提出,应当从明确政治认同的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发展民族经济、强化执政的价值追求、制度运作、增强民族工作成效、整合党的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疏解,进而提升民族地区对党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度。(本文来源于《攀登》期刊2019年05期)

袁同成,潘海飞[2](2018)在《场景变迁与政治社会化——异地班维族学生国家认同建构成效及机理的回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包括疆内初中班、内地新疆高中班等在内的异地办班民族教育政策体系,大部分异地班新疆学生由此升入内地高校就读,其中多数是维吾尔族学生。回溯研究发现,异地班就学经历,使得这些维族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内嵌在不断变换的场景中,而场景本身亦是国家制度化建构的产物,他们的国家认同建构即是在制度化的场景下,学校师生之间、学生与社区环境之间、学生与原生家庭之间紧密互构的结果。其中学校作为最主要的社会化主体,其爱国主义教育成效对国家认同建构的影响显着,但是各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内高班阶段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最高,对国家认同的影响也最高;大学阶段居于第二,但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居于第叁;内初班阶段爱国主义教育成效位列第叁,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居于第二;小学期间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最差,对国家认同的影响也最低。各阶段爱国主义教育及作用的不同源于外部场景、教师及学生之间互动模式及效果的差异。此外,社区、家庭两种社会化主体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影响也不容小觑。因此,我们应进一步营造良好场景,以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基于有利"场景",形成"主体间性"的正确国家观念,充分发挥民族教育政策在学生政治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教育学术月刊》期刊2018年10期)

曾楠[3](2018)在《“公”与“私”之变:政治认同的变迁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公"与"私"的论争是贯穿利益问题的主线。政治认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考察其变迁历程,归根结底离不开"公"与"私"之变的历史探究。揆诸东西方的"公"与"私"之变,大致呈现"私益充公"→"公益化私"→"公私确证"的变迁历程。考量政治认同在自我特性认可、他者世界归属、权力权威遵从向度的表征,得出政治认同相应呈现附魅与蛰伏→祛魅与虚妄→理性与自觉的存续形态。从"谁之认同"的主体性哲学视界澄明,可以得出,"自在的群体形态"→"自为的个体形态"→"自由的类形态"是其认同表征下相应主体样态的呈现。(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赵卓煜[4](2017)在《京族文化、政治认同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京族作为跨国民族,在越南、中国、柬埔寨、法国和美国等国都有分布。中国京族是中国的一个国内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大家庭56个成员中的一员。越南京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是组成越南民族的54个越南国内民族之一。中越两国的京族是同源异流的两个不同民族,尽管双方在历史文化上存在一定联系。本文以中国和越南的京族为研究对象,不涉及其他国家的京族。京族祖先的文化认同在古代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大约在西晋时确立了稳定的中国汉文化认同,并一直持续到近代。在政治认同方面,京族祖先先后经历了认同当地土着部落首领领导、认同中国王朝统治和认同越南王朝统治的变化。越南独立后,京族作为一个越南国内民族于1256年初步形成,随后“越南是独立国家”的政治认同意识也逐步产生。在近代,受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和居住国主体民族主导的民族国家构建过程的双重影响,中越两国京族逐步形成了内涵各不相同的双层民族认同,即在国家民族层面上分别认同“中华民族”和“越南民族”,在国内民族层面上分别认同“中国京族”和“越南京族”。京族的文化和政治认同也相应发生变化。研究京族文化、政治认同变迁,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有利于促进民族认同理论研究、中华文化圈研究走向深入。能够为中国构建民族国家提供借鉴,有利于促进中越两国关系健康发展。依据京族文化、政治认同变迁的阶段性,论文主体部分划分为四章。第一章阐述京族祖先确立汉文化认同和对中国王朝统治的政治认同过程。在这一阶段里,由于中国王朝的直接管辖,汉文化在越南北部强势传播,京族祖先的文化认同,经历了从雒文化、到瓯雒文化、再到越文化、最后到汉文化的认同变迁。政治认同则经历从认同雒人首领统治、到认同瓯雒首领统治,最后到认同中国王朝统治的变迁过程。上述变迁的发生,既有中国王朝推行强制同化政策的原因,也有京族祖先受先进汉文化吸引主动学习的原因。从秦到唐,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对民族融合采取积极引导的立场,去除强制同化因素,它们推行的一系列具体政策对今天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仍有一定借鉴意义。第二章阐述从越南独立到京族初步形成前夕,京族祖先的政治和文化认同状况。这一时期,京族祖先在文化上仍坚持汉文化认同,但在政治认同上把自己视为与北方宋朝政权并立的中国南朝,认同心理发生了微妙变化。这一时期中国汉文化仍然在越南持续深入传播,越南在政治发展轨迹、官方意识形态、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与中国高度相似,但中越两国文化的统一性并未导致两国政治上的统一。这种事实表明实现政治统一的关键不是文化统一,而是强势政治实体的主观上的统一意愿和抉择。第叁章阐述京族初步形成后,京族在近代之前的政治和文化认同状况。这一时期越南京族在政治认同上,面对内部和中国之外的周边时强调自己是中国正统,是不同于北方中国王朝(“北国”)的独立的“南国”。面对中国王朝时,虽然基于现实生存需要称臣朝贡,但仍坚持自己是“华”不是“夷”,不愿被矮化。文化认同方面,则一如既往地坚持中国汉文化认同,越南的儒学、佛教和诗歌文学等都带有浓郁的汉文化特色。元明时期移居中国的京族移民,在政治认同方面拥护中国王朝的正统地位,在文化认同方面认同中国汉文化,在迁居中国后迅速与当地汉族融合。事实表明,“正统论”思想对促进国家民族的内部整合有积极作用。第四章阐述近现代中越两国京族分别形成各自内涵不同的双层民族认同的过程。在这一阶段里,中越京族在西方民族主义思想影响下,积极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近代的国家民族意识开始萌发并不断强化,最终在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中形成了内涵不同的双层民族认同。双层民族认同的形成,使中越两国京族在政治上分别认同各自所属的国家,在文化上形成了对各自国家民族文化和京族传统文化的双层文化认同。内涵不同的双层认同形成,证明跨国民族的前途是分化为不同的同源异流民族。结论部分概括回顾了京族祖先文化、政治认同变迁的具体过程,总结了变迁发生的原因。分析了近现代京族双层民族认同的形成过程,指出了双层民族认同的不同内涵和跨国民族京族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强世功[5](2016)在《国家认同与文化政治——香港人的身份变迁与价值认同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香港回归无疑触及国家认同问题。传统帝制中国的政治认同建立在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基础上,而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从传统"文明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一方面要发展出在多元民族基础上塑造了"中华民族"或"中国人"的概念,从而奠定现代国家的民族认同基础;另一方面要发展出现代国籍法,对文化意义和基于血缘的民族意义的"中国人"的概念加以改造,发展出"中国公民"、"海外华侨"、"海外华人"等法律上严格界定的身份概念。香港回归以来,香港居民不仅触及(本文来源于《法律文化研究》期刊2016年00期)

杨冬磊[6](2016)在《浅析“台湾人认同”政治文化意涵的历史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人认同"既是台湾民众的一种自发性的群体认同,也是台湾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战结束以来,受到台湾内外政治结构演变的影响,"台湾人认同"的体系文化、过程文化、政策文化意涵也在发生着持续的变迁。无论是"国家认同"的"脱中国化",还是政治参与的"民主化",亦或是政策选择的"务实化","台湾人认同"意涵的变迁,不仅形塑了台湾政治文化有别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亚文化特征,也深刻地影响着战后台湾政治结构的演变。(本文来源于《现代台湾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雷丛丛[7](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变迁及经验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认同是社会政治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状况既能够反映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直接体现。大学生积极的政治认同有助于执政党在青年中发挥影响力,增强党的合法性基础,又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了解大学生政治认同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情况,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政治心理的把握,防止大学生由于政治敏感点被激发而引起的大规模社会事件对社会稳定的冲击。大学生政治认同以不同历史阶段的背景为影响因素呈现出不同的主题演变。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政治认同呈现出两个阶段的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受当时拨乱反正的政治形势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呈现出批判反思和政治热情回升的趋势,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大学生就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甚至出现了信仰危机,这与当时西方自由化思潮的影响紧密相关。90年代初期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全社会的眼光集聚到经济领域,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理智、务实的一面,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绩效认同显着。进入21世纪,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这一时期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表现为以民生本位和社会公正为主导的公民权利认同成为共识。通过大学生政治认同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表现可以看出,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根本原因,社会政治形势是直接原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引导是重要保障,社会文化思潮是重要原因,因此,国家要继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高校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高校教育的第一位。(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6-05-01)

黄继朝[8](2016)在《政治转型以来台湾民众的体系认同变迁问题——基于政治社会化视角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转型以来,台湾民众的体系认同发生了显着变化。李登辉、陈水扁时期推行"去中国化"长达年,致使小部分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观逐渐异化,"台湾认同"的乡土20认同观逐渐强化。在多元政治社会化的复杂影响下,更多发生体系认同变化的台湾人因国家认同迷失,转而依赖乡土认同的归属感。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分析,作为政治文化变迁的主要内容,体系认同变迁既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又离不开政治环境的作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政治社会化的连续性问题。(本文来源于《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黄波粼[9](2015)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建构——以新中国成立前后翁文灏的政治心理变迁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前后翁文灏的政治心理变迁为中心来检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建构。新中国成立前后,翁文灏的政治心理变迁经历了几个阶段:勉为其难为国民党服务、认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学习经典建构政治认同、安居乐政增强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与实践上体现出来的先进性,使翁文灏的政治情感逐步从国民党转向中国共产党。政治情感是政治认同的基础,基于此,翁文灏建构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本文来源于《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邹赞[10](2015)在《政治文化视域下的新疆屯垦历史变迁与兵团人身份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屯垦戍边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化改革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高度计划管理体制形成了急剧张力,兵团人口结构的变迁导致兵团人的主体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兵团屯垦戍边认同的代际差异也致使新疆当代屯垦文化的主体性遭遇困境,兵团的特定历史境遇迫切要求建构一种适合外在情境变迁的文化认同,而借助于市场经济体制影响下的文化再现与当代文化生产,书写、重构有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疆屯垦戍边的历史记忆,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表意实践。兵团人的身份认同是构建多民族地区国家认同的重要力量,关系到边疆文化安全和国家的总体安全战略。(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5年04期)

政治认同变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包括疆内初中班、内地新疆高中班等在内的异地办班民族教育政策体系,大部分异地班新疆学生由此升入内地高校就读,其中多数是维吾尔族学生。回溯研究发现,异地班就学经历,使得这些维族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内嵌在不断变换的场景中,而场景本身亦是国家制度化建构的产物,他们的国家认同建构即是在制度化的场景下,学校师生之间、学生与社区环境之间、学生与原生家庭之间紧密互构的结果。其中学校作为最主要的社会化主体,其爱国主义教育成效对国家认同建构的影响显着,但是各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内高班阶段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最高,对国家认同的影响也最高;大学阶段居于第二,但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居于第叁;内初班阶段爱国主义教育成效位列第叁,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居于第二;小学期间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最差,对国家认同的影响也最低。各阶段爱国主义教育及作用的不同源于外部场景、教师及学生之间互动模式及效果的差异。此外,社区、家庭两种社会化主体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影响也不容小觑。因此,我们应进一步营造良好场景,以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基于有利"场景",形成"主体间性"的正确国家观念,充分发挥民族教育政策在学生政治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治认同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1].刘红梅.新中国成立70年青海民族地区政治认同的变迁与启示[J].攀登.2019

[2].袁同成,潘海飞.场景变迁与政治社会化——异地班维族学生国家认同建构成效及机理的回溯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8

[3].曾楠.“公”与“私”之变:政治认同的变迁考察[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赵卓煜.京族文化、政治认同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5].强世功.国家认同与文化政治——香港人的身份变迁与价值认同变迁[J].法律文化研究.2016

[6].杨冬磊.浅析“台湾人认同”政治文化意涵的历史变迁[J].现代台湾研究.2016

[7].雷丛丛.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变迁及经验启示[D].郑州大学.2016

[8].黄继朝.政治转型以来台湾民众的体系认同变迁问题——基于政治社会化视角的分析[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

[9].黄波粼.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建构——以新中国成立前后翁文灏的政治心理变迁为中心[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

[10].邹赞.政治文化视域下的新疆屯垦历史变迁与兵团人身份认同[J].浙江学刊.2015

标签:;  ;  ;  

政治认同变迁论文-刘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