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线粒体敏感性钾离子通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冠心病,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
线粒体敏感性钾离子通道论文文献综述
孙朝阳,周坤,马翔[1](2019)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开放剂改善冠心病大鼠模型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mito KATP)开放剂改善冠心病大鼠模型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不造模且不给予二氮嗪药物干预)、假手术组(仅切皮不进行造模手术)、模型组(制作冠心病大鼠模型,但不给予二氮嗪药物干预)和药物组(制作冠心病大鼠模型,给予二氮嗪药物3 mg/kg干预),每组10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测定各组血管生成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 RNA及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同时比较各组大鼠细胞内的乳酸脱氢酶、线粒体膜电位(MMP)和细胞死亡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者t检验。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大鼠FGF-2[(100. 21±12. 33)×103vs (120. 43±10. 33)×103IU]与VEGF [(163. 31±9. 33)×10~3vs (181. 33±11. 13)×10~3IU]m RNA转录水平、FGF-2 [(0. 69±0. 33) vs (1. 32±0. 33)与VEGF [(0. 68±0. 33) vs (1. 20±0. 13)]表达水平、乳酸脱氢酶[(49. 32±3. 51) vs (156. 12±10. 18) U/L]表达均显着降低(P <0. 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细胞死亡率显着降低[(30. 32±3. 48)%vs (66. 12±3. 23)%],而荧光强度显着增加[(780. 12±9. 20) vs (220. 24±6. 15),P<0. 05]。结论 mito KATP通道开放剂可通过促进冠心病大鼠血管FGF-2和VEGF增加,增强乳酸脱氢酶活性,降低MMP、细胞死亡率和冠心病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损伤。(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高丹[2](2015)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在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后修复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过程,常由冠心病导致的冠脉狭窄或闭塞引起。当供给心肌的血流量减少时,细胞从血液中摄取的氧减少,导致心肌细胞的有氧代谢减弱,ATP生成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维持正常功能的需要。同时,代谢废物也不能够被有效的清除,引起组织酸中毒、钙超载、ROS蓄积等,导致心肌受损,心脏功能减退。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mitoK-ATP)广泛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当细胞内ATP浓度明显降低,如组织发生缺氧,代谢受到抑制,ATP合成受阻或大量分解时,会引起该通道的开放。我们基于mitoK-ATP通道的生理功能和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推测开放mitoK-ATP通道可能是通过保护线粒体结构的完整和维持线粒体功能的稳定,使细胞在缺血、缺氧条件下的氧化磷酸化效能增强,减轻组织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等,发挥心脏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给予异丙肾上腺素的方法,模拟临床上因冠心病导致冠脉狭窄或闭塞造成的心肌缺血,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探讨mitoK-ATP通道在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后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首先,本实验通过制备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模型来探究开放mitoK-ATP通道对心肌缺血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分别从对大鼠心脏的大体标本检测(TTC染色)以及对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学检测(HE染色)两个方面,对各组心脏组织的损伤情况进行评估。证明了开放mitoK-ATP通道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次,通过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的检测,证明开放mitoK-ATP通道可以通过减少细胞凋亡来保护心肌抵抗缺血、缺氧损伤。接下来,我们验证了Kir6.2亚基的表达情况,其表达量代表细胞内mitoK-ATP通道的开放程度。结果证明了给予mitoK-ATP通道开放剂能够提高Kir6.2亚基的表达水平,以促进mitoK-ATP通道的开放,发挥心脏保护作用。最后,本实验为了进一步探讨mitoK-ATP通道对心肌缺血后保护作用的机制,检测了能够反映组织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重要标记物Nitrotyrosine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凋亡通路的关键蛋白酶活性Caspase-3的表达水平,证明开放mitoK-ATP通道可以减轻组织ROS的氧化损伤、降低活性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凋亡的发生。综上所述,本实验通过制备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探究mitoK-ATP通道对心肌缺血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阐明了mitoK-ATP通道能够通过减少组织ROS的蓄积以减轻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从而保护心脏。(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05-01)
叶治[3](2009)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及活性氧介导七氟醚迟发型脑保护作用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上常见的严重颅脑外伤手术、控制性降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的病人都具有潜在脑缺血的可能。例如:为便于脑动脉瘤手术实施和减少术中出血,常将脑动脉血管短暂夹闭,然而随着受阻血管血流的恢复,往往会导致局部性脑组织缺血/再灌注(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I/R)损伤。而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医生不仅关心术中的神经系统的保护,更关心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探求脑缺血损失的发病机制、减轻脑缺血性损伤、降低脑缺血性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已成为近年来神经科学领域广大工作者致力的研究目标。与脑缺血预处理相似,吸入麻醉药预处理与缺血损伤之间也有短暂的重要联系,包括两个重要时期:预处理早期阶段,即中断预处理刺激后5 min~2 h出现;第二个保护时期,延迟预处理期,出现在预处理刺激停止后12~24 h,并可持续24至72 h。已有研究证实七氟醚具有早期预处理的脑保护效应,在大鼠海马脑片模型中,反复吸入七氟醚(每天一次持续30 min,连续4天)能够诱导迟发型脑保护作用。目前,仍未知单次给予七氟醚是否能够诱导迟发型脑保护效应,值得进一步研究。大量研究证实,线粒体内膜ATP敏感钾通道(mitochondrial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s,mitoK_(ATP)),是吸入麻醉药预处理产生心肌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而脑组织的mitoK_(ATP)通道蛋白浓度是心肌含量的6~7倍。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mitoK_(ATP)通道参与了七氟醚的迟发型脑保护作用。开放后的mitoK_(ATP)通道如何进一步介导脑保护作用?现在认为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可能作为一种关键的细胞内信息物质,介导缺血缺氧预处理和mitoK_(ATP)开放剂预处理的心肌及脑保护作用。因此本课题探讨脑遭受缺血再灌注损伤前24 h,单次给予60 min七氟醚预处理是否产生迟发型脑保护效应,以及mitoK_(ATP)通道及ROS的作用。本课题首先通过观察缺血后大鼠的神经功能及测定脑梗塞容积百分比,并通过HE染色评定CA1区神经元形态学改变,明确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SD大鼠产生迟发型的脑保护作用;其次第二部分通过加入特异性mitoK_(ATP)通道阻断剂及ROS清除剂,观察缺血后大鼠的神经功能及测定脑梗塞容积百分比和缺血侧项叶皮层神经元PKC-ε和-δ两种同功酶的膜转位变化,探讨七氟醚迟发型脑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mitoK_(ATP)通道和ROS所介导的,且PKCε和δ是否作为mitoK_(ATP)通道的下游靶点参与了七氟醚迟发型脑保护效应;之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p38MAPK信号通路可能也为mitoK_(ATP)通道的下游蛋白信号分子,参与了七氟醚诱导迟发型脑保护中的作用;随后,通过检测缺血后胞浆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的释放和Caspase-3活性变化,以及TUNEL染色等证实七氟醚迟发型预处理可以通过mitoK_(ATP)通道及ROS介导,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的凋亡,明确七氟醚迟发型脑保护机制;最后通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组缺血侧皮层神经元线粒体通透转运通道(MPTP)开放程度,Western-blot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证实了激活和开放mitoK_(ATP)通道在七氟醚抑制MPTP开放发挥迟发型脑保护效应中起到重要作用。结果证实:(1)缺血前24h,短暂的予以2.4%及4.0%的七氟醚预处理可增强大鼠耐受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产生显着的迟发型脑保护效应,但短时间高浓度(4.0%)吸入七氟醚有引起动脉血pH值及MAP降低的趋势。(2)mitoK_(ATP)通道和活性氧介导七氟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迟发型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KC-ε转位激活有关,但PKC-ε转位激活仅发生于脑保护的早期相,提示可能有其他的信号通路机制参与七氟醚迟发型脑保护作用。(3)七氟醚可以诱导大脑皮层磷酸化p38MAPK表达的增加,且p38MAPK可能做为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下游通路,参与了七氟醚预处理的迟发型脑保护作用。(4)七氟醚通过抑制缺血后细胞色素c释放、Caspase-3的激活以及神经元的凋亡发挥迟发型脑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mitoK_(ATP))以及活性氧有关。(5)七氟醚预处理能通过激活mitoK_(ATP)通道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MPTP开放发挥迟发型脑保护作用。总之,脑缺血缺氧所致的神经元损伤并非是单一的病理生理过程,而是一系列复杂的生化级联反应。七氟醚的脑保护作用也并非单一作用于上述的某一环节,而是多位点、多途径、交互作用的结果。第一部分七氟醚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迟发型脑保护作用目的观察缺血前24 h单次予以2.4%或4.0%的七氟醚(sevoflurane,Sevo)60 min是否产生迟发型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60只,体重250~280 g,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2.4%七氟醚组(Sevol组),4.0%七氟醚组(Sevo2组)。七氟醚预处理组在制备MCAO模型前24h,吸入浓度为2.4%或4.0%七氟醚+氧气60 min;而S组和IR组在制备MCAO模型前24 h,吸入浓度为100%氧气60 min。24 h后用10%水合氯醛(300~350mg/kg)麻醉大鼠后,分离右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结扎颈外动脉和颈总动脉近端,经颈总动脉向颈内动脉插入栓线,放置到大脑前动脉起始部,阻断大脑中动脉。S组只分离血管,不阻断大脑中动脉的血流。缺血2 h,再灌注6,24,72 h后,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观察动物神经行为学改变、TTC染色法测大鼠脑梗死容积百分比。额外取12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IR组,Sevo1组,Sevo2组。均用4.0%七氟醚(氧流量4.0 L/min)动物麻醉面罩吸入诱导麻醉,2.4%七氟醚(氧流量1.5~2.0 L/min)面罩持续吸入维持麻醉深度。分离、暴露右侧股动脉,动脉置管后缝合局部皮肤。停用七氟醚,待大鼠清醒后,放入七氟醚麻醉预处理箱内,接好持续动脉测压,体温测量装置。Sevo1组,Sevo2组通过麻醉气体挥发罐持续输入含有2.4%或4.0%七氟醚的O_2(4L/min),而IR组持续输入100%的纯氧。叁组大鼠均保留自主呼吸。在七氟醚或氧气预处理前5 min以及结束时抽取动脉血检测动脉血气、血糖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体温(T)等参数。结果IR组缺血2 h,再灌注6,24,72 h后,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分别为4(2~6),4(3~6)及4(3~6),脑梗死容积百分比分别为22.6±4.0%,33.7±4.3%,31.1±3.4%。与IR组相比,缺血2 h,再灌注6,24,72h后,Sevo1组和Sevo2组均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及显着减少脑梗死面积(P<0.05),神经功能缺陷评分Sevo1组分别为2(1~5),3(1~4),3(2~5),Sevo2组分别为2(1~4),3(2~4),3(1~5)。脑梗死容积百分比Sevo1组分别为:14.3±3.5%,23.4±4.7%,25.7±3.0%;Sevo2组分别为:15.6±4.5%,23.8±3.7%,27.1±4.0%。但Sevo1组与Sevo2组之间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及脑梗死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相比较,Sevo1组,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糖(BS)以及血流动力学参数(MAP,HR),体温(T)均无显着差异;但Sevo2组pH值较IR组及Sevo1组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前24 h,短暂的七氟醚预处理可增强大鼠耐受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产生显着的迟发型脑保护效应。短时间高浓度吸入七氟醚有引起动脉血pH值及MAP降低的趋势。第二部分PKCε参与七氟醚预处理诱导的迟发型脑保护作用及mitoK_(ATP)通道和ROS的影响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迟发型脑保护作用和对PKC-ε,δ转位激活的影响以及与mitoK_(ATP)通道和活性氧(ROS)生成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体质量220~300 g,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occlusion,MCAO)并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预处理组(Sevo组)、mitoK_(ATP)通道阻断剂5-羟葵酸盐(5-HD)+七氟醚(5-HD+Sevo组)、ROS清除剂2-硫基丙酰氨基乙酸(2-MPG)+七氟醚(MPG+Sevo组)和单纯5-HD组及MPG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阻闭右侧大脑中动脉2 h,再灌注6,24和72 h。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I/R):吸入100%纯氧60min,24 h后行大脑中动脉阻闭(MCAO),缺血2 h,再灌注6,24,和72 h;七氟醚组(Sevo):制备MCAO模型前24 h,吸入浓度为2.4%七氟醚+97.6%氧气60 min;5-HD+Sevo组:七氟醚预处理之前30 min,腹腔内注射mitoK_(ATP)通道阻断剂5-羟葵酸盐(5-HD)40mg/kg,余同七氟醚组;MPG+七氟醚组(MPG+Sevo):七氟醚预处理之前30 min,经尾静脉予以ROS清除剂MPG 20 mg/kg,余同七氟醚组;单纯5-HD组:吸入氧气前30 min,腹腔内注射mitoK_(ATP)通道阻断剂5-羟葵酸盐(5-HD)40 mg/kg,余同I/R组;单纯MPG组(MPG):吸入氧气前30 min,尾静脉给予MPG 20 mg/kg,余同I/R组。缺血2h,再灌注6,24和72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并取脑组织,运用TTC染色测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再灌注6,24 h后运用Western-Blot法测定PKC-ε,δ膜转位水平。结果I/R组相比,七氟醚能明显改善缺血后的神经功能,减小脑梗死面积,而发挥迟发型脑保护作用(P<0.05),七氟醚预处理前30 min腹腔内注射mitoK_(ATP)通道阻断剂5-羟葵酸盐(5-HD)(40 mg/kg)或尾静脉给予ROS清除剂2-硫基丙酰氨基乙酸(2-MPG)(20 mg/kg)能拮抗七氟醚迟发型脑保护效应(P<0.05),单独使用5-HD及MPG则无明显影响(P>0.05)。I/R组,MPG+Sevo组,MPG组之间脑梗死容积以及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I/R组相比,七氟醚显着促进PKC-ε,而非PKC-δ的膜转位激活,且仅发生于再灌注后6 h(P<0.05),七氟醚的此效应同样可以被mitoK_(ATP)通道阻断剂5-羟葵酸盐(5-HD)或ROS清除剂2-MPG所废止。结论mitoK_(ATP)通道和活性氧介导七氟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迟发型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KC-ε转位激活有关。第三部分p38MAPK参与七氟醚预处理迟发型脑保护效应及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的作用目的研究七氟醚迟发型预处理对大鼠皮层脑组织p38蛋白磷酸化激活的影响以及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两部分,A)40只SD实验大鼠结束七氟醚预处理前0 h及七氟醚预处理后2 h、6 h、12 h、24 h、3 d,7d通过Western-bolt法检测p-p38MAPK表达情况;B)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缺血再灌注组(I/R)、七氟醚组(Sevo)、5-HD+七氟醚组(5-HD+Sevo)、SB 203580+七氟醚组、单纯SB 203580(SB)和单纯5-HD组(5-HD)。缺血2 h,再灌注24后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TTC法检测脑梗死容积百分比以及Western-bolt法检测缺血侧顶叶皮层神经元磷酸化p38MAPK(p-p38MAPK)的水平。结果A):与对照组(七氟醚预处理前,即0 h)相比较,吸入七氟醚后2 h,p38MAPK磷酸化(p-p38MARK)明显增加,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p-p38MARK表达也逐渐增强,于再灌注后24 h达到高峰,并可至少持续3 d,再灌注7 d后基本回落至初始水平。B)与I/R组相比较,七氟醚预处理组能显着改善大鼠缺血后神经功能和明显减小脑梗死面积,但是七氟醚预处理前使用5-HD及SB203580干预,可以取消七氟醚预处理的脑保护作用。而与I/R组相比较,单独使用5-HD及SB203580对实验结果无明显影响。结论七氟醚可以诱导大脑皮层磷酸化p38MAPK表达的增加,且p38MAPK可能做为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下游通路,参与了七氟醚预处理的迟发型脑保护作用。第四部分七氟醚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凋亡、Caspase-3激活以及细胞色素c释放的影响。方法利用MACO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以酶活性测定、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TUNEL法对Caspase-3活性变化和激活、细胞色素c释放以及神经元凋亡进行规律性观察。结果缺血2 h,再灌注6,24,72 h后,假手术组(Sham)胞浆未见明显的细胞色素C释放及活性Caspase-3。与Sham组相比较,缺血再灌注组(I/R)细胞色素C胞浆释放及活性Caspase-3明显增加。与I/R组相比较,七氟醚预处理显着减少细胞色素C的胞浆释放及活性Caspase-3增加。七氟醚预处理前给与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mitoK_(ATP))抑制剂5-HD以及活性氧(ROS)清除剂2-MPG,可以废除七氟醚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及活性Caspase-3增加的效应(P<0.05),但与I/R组相比较,单纯给与5-HD及2-MPG,对缺血后各时点细胞色素C的胞浆释放无明显影响。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使用TUNEL法检测凋亡神经元显示,与I/R组相比,七氟醚能明显减少缺血后神经元的凋亡,同样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mitoK_(ATP))抑制剂5-HD以及活性氧(ROS)清除剂2-MPG,可以废除七氟醚抑制神经元凋亡的效应。结论七氟醚通过抑制缺血后细胞色素c释放、Caspase-3的激活以及神经元的凋亡发挥迟发型脑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mitoK_(ATP))以及活性氧有关。第五部分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损伤组(I/R组):吸入纯氧60 min,24h后行大脑中动脉阻塞2 h,再灌注24 h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七氟醚预处理组(Sevo组):缺血前24 h吸入2.4%七氟醚60 min;5-HD+Sevo组:腹腔内注射5-HD 40 mg/kg,30 min后同Sevo组。5-HD组:腹腔内注射5-HD 40 mg/kg,30 min后同I/R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组缺血侧皮层神经元线粒体通透转运通道(MPTP)开放程度,Western-blot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I/R组线粒体(_(max) A_(520)—_(min) A_(520))呈现快速下降,且比假手术组更为显着(P<0.05);与I/R组相比较,七氟醚预处理组(Sevo)能缓解Ca~(2+)诱导的(_(max)A_(520)—_(min)A_(520))的下降(P<0.05);但七氟醚预处理前腹腔内注射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特异性抑制剂5-HD 40mg/kg,可取消七氟醚的此作用,而单独使用5-HD则无影响。同样,与I/R组比较,七氟醚可明显增加bcl-2蛋白表达(P<0.05);七氟醚预处理前使用5-HD,可以取消七氟醚增加bcl-2蛋白表达的效应(P<0.05);除假手术组外,各组间Bax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预处理能通过激活mitoK_(ATP)通道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MPTP开放发挥迟发型脑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9-05-01)
方能新[4](2008)在《七氟烷缺血后处理的离体大鼠心肌保护作用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和叁磷酸腺苷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相关性的信号转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模型,观察七氟烷缺血后处理(IPO)对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研究七氟烷IPO信号转导通路中蛋白激酶B(PKB/Akt)-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对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和线粒体钾离子敏感性叁磷酸腺苷通道(mK_(ATP)通道)影响,探讨mK_(ATP)通道和mPTP作用的相关性。方法120只雄性Wistar大鼠,体重270g~325g,随机分为8组,每组15只。8组分别为:Control组(空白对照,不加任何干扰因素)、ISCH组(心肌缺血未行保护措施)、ISCH+ATR组(心肌缺血+苍术甙(ATR))、ISCH+5—HD组(心肌缺血+5-羟癸酸(5-HD))、Vehicle组(心肌缺血+溶剂二甲亚砜(DMSO))、IPO组(心肌缺血+七氟烷缺血后处理)、IPO+5-HD组(心肌缺血+七氟烷IPO+5—HD)、IPO+ATR(心肌缺血+七氟烷IPO+5—ATR)。2.5%戊巴比妥钠(5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股静脉注射肝素1000 U/kg抗凝。开胸,取下心脏放入4℃改良Krebs-Henseleit(K—H)液中,主动脉插管悬挂心脏于Langendorff灌流装置上,用K—H缓冲液行主动脉逆行灌流(灌注压为10.67 kPa)。连接压力换能器至PowerLab多导生理监测仪,以Chart 5 forWindows软件实时观察并分析左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压力上升变化最大速率(±dP/dt_(max))、心率(HR)。记录平衡20 min、再灌注15 min和60 min冠脉流量,并保存心肌灌注流出液。K-H缓冲液灌注自主跳动的心脏20 min,以达到平衡的目的(baseline),继之以停灌注40 min以达到实验性缺血(global ischemia)的目的。Control组未行其他处理,只是时间匹配。ISCH组全心缺血40min,未给其它干预措施。ISCH+ATR组再灌注伊始给予ATR 20μM/L,15 min后复灌45 min。ISCH+5HD组再灌注伊始给予5-HD 15μM/L,15 min后复灌45 min。Vehicle组全心缺血40 min后给予DMSO,15 min后复灌45 min。IPO组在复灌起始阶段,给予七氟烷1.0 MAC(2.0vol%)15 min行麻醉药缺血后处理。七氟烷通过Isotec 3麻醉气体蒸发罐(Datex-Ohmeda)平衡缓冲液。以Datex气体检测仪持续监测缓冲液中七氟烷浓度,以保证进入主动脉灌注液的七氟烷浓度维持在2.0%(vol/vol)(1.0 MAC,大鼠,37℃)。再灌注前10 min,将1.0 MAC七氟烷充入K-H液中,以饱和缓冲液。复灌15 min后更换无七氟烷K-H液续灌45 min。IPO+5-HD组和IPO+ATR组,为分别复合使用七氟烷+5-HD及复合使用七氟烷+ATR,方法同前。用2,3,5-氯叁苯四唑(TTC)染色法确定心肌梗死区面积。用Image J 1.37行图像分析,砖红色为正常区域,灰白色为梗死区域。梗死面积由左室总坏死区占左室总切片区的百分数来界定。复灌60 min,取左心室组织石蜡包埋并切片,标本行TUNEL染色,计算凋亡指数(AI)。分别在心脏灌流平衡20 min,再灌注60 min收集心脏流出液并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采用组织匀浆法分离心肌细胞胞浆和线粒体。采用蛋白印迹分析(Western Blot)法分析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细胞色素C(Cyt C)的线粒体和胞浆含量、磷酸化蛋白激酶B(p-PKB/Akt)和PKB/Akt的比率以及磷酸化-糖原合成激酶3β(p-GSK3β)和GSK3β的比率。结果由血流动力学参数可知,各组基础值之间差异不显着。和基础值相比,缺血后的各组LVDP,±dp/dt,HR和CF均显着性下降(P<0.05)。和对照组比,其它实验组的LVDP,±dp/dt,HR和CF均显着性下降(P<0.05)。和七氟烷IPO组比,除对照组除外其它各组缺血后LVDP、±dp/dt、HR和CF均显着性下降(P<0.05)。和对照组比,ISCH组、IPO组复灌后心脏灌注流出液的LDH、CK-MB和cTnI均显着升高(p<0.05);和ISCH组比,IPO组复灌后心脏灌注流出液的LDH、CK-MB和cTnI均显着降低(p<0.05)。和基础值比,对照组K-H液灌流120 min的LDH、CK-MB和cTnI未发现显着变化(p>0.05),ISCH和IPO组复灌60 min的LDH、CK-MB和cTnI均显着升高(p<0.05)。Control组TTC染色未见明显的梗死区。与ISCH组比,各实验组的TTC染色显示的梗死区占左室总面积的百分数显着升高(P<0.05)。和ISCH比,Control组、IPO组和IPO+5-HD组的AI显着降低(P<0.05);和Control组比,其它实验组的AI值均显着增高(P<0.05):和IPO比,除Control组外其它各组AI值显着升高(P<0.05)。和Control组比,除Vehicle和IPO组外,其它各组Bcl-2值均显着性下降(P<0.05);和ISCH组比,Control、Vehicle和IPO组值显着上升(P<0.05);和IPO组比,除Control组外,其它各组均显着降低(P<0.05)。和Control比,除IPO组外,其它各组线粒体中的Cyt C含量均显着性降低(P<0.05);和ISCH比,Control组、IPO组和IPO+5-HD组线粒体中的Cyt C含量均显着增高(P<0.05);和IPO比,Control组线粒体的Cyt C值显着增高(P<0.05),而其它各实验组线粒体中的Cyt C含量显着下降(P<0.05)。和Control比,各试验组胞浆中Cyt C含量均显着性升高(P<0.05);和ISCH比,Control组、IPO组和IPO+5-HD组胞浆中的Cyt C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和IPO比,Control组线粒体的Cyt C值显着降低(P<0.05),其它各实验组胞浆中的Cyt C含量显着上升(P<0.05)。和Control组比,其它实验组的p-AKT/AKT比率显着增高(P<0.05);和ISCH组比,IPO组和IPO+5—HD组显着增高。与Control组比,其它各实验组的p-GSK3β/GSK3β比率显著升高(P<0.05);与ISCH组比,ISCH+ATR和IPO+ATR显着降低P<0.05),而IPO和IPO+5-HD显着上升P<0.05)。结论七氟烷缺血后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有保护作用;七氟烷缺血后处理可减轻心肌细胞凋亡和坏死:PKB/Akt-GSK3β可能是七氟烷缺血后处理重要信号转导途径之一;七氟烷缺血后处理时,mK_(ATP)对调节mPTP的功能方面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期刊2008-03-01)
赵翚,董海龙,熊利泽,路志红,孙静[5](2007)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参与远程预处理对大鼠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在远程预处理对大鼠脑保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n=10):①RPC+NS组,行远程预处理前15min,给予生理盐水1mL静脉注射,远程预处理1h后行MCAO;②RPC+5-HD组,行远程预处理前15min给予5-羟基葵酸盐(5-HD)10mg/kg静脉注射,远程预处理后1h行MCAO;③DIAZ组,MCAO前30min给予二氮嗪(DIAZ)5mg/kg腹腔注射;④DMSO组,MCAO前30min给予5g/LDMSO.所有大鼠行MCAO模型阻闭120min恢复再灌注,观察再灌注后24h时神经功能损害并取大脑行TTC染色测量脑梗死容积百分比.结果:①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再灌注24h后神经功能障碍评分,RPC+NS组和DIAZ组与RPC+5-HD组和DMSO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RPC+5-HD组和DMSO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脑梗死容积百分比:再灌注24h后脑梗死容积百分比RPC+NS组[(16.3±2.9)%,P=0.00]和DIAZ组[(17.5±8.9)%,P=0.00]明显小于RPC+5-HD组(46.1±10.1)%和DMSO组(36.4±10.9)%,而DMSO组和RPC+5-HD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16),RPC+NS组和DIAZ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47).结论:线粒体敏感性钾离子通道阻断剂可阻断远程预处理保护作用,提示线粒体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参与远程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耐受的形成机制.(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18期)
李景东,崔天盆[6](2006)在《肌膜与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对缺血预适应小鼠心肌保护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研究心肌肌膜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在缺血预适应(IP)对小鼠体外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梗死范围、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Langendorff小鼠心脏灌注系统同步记录C57BL/6小鼠心脏心电图、左心室发展压和左心室压发展速率。选用特异性心肌肌膜KA+TP阻断剂HMR109830μmol/L和特异性心肌线粒体KA+TP阻断剂5HD500μmol/L。分对照组、IP组、IP加HMR1098组和IP加5HD组。IP组稳定16min后,行2个循环的IP,缺血2min和再灌注5min;然后缺血20min和再灌注45min,对照组无IP。在45min再灌注结束后,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P组能显着降低心肌梗死范围,分别为(38·1±1·82)%和(29·4±2·71)%(P<0·05),但对心律失常积分和心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与IP组相比,IP加HMR1098组和IP加5HD组能显着增加心肌梗死范围和降低心功能,心肌梗死范围分别为(45·6±4·7)%和(51·1±5·2)%,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P对小鼠体外心脏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心肌肌膜和线粒体KA+TP在IP后I/R损伤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心肌梗死范围可作为IP保护心肌的可靠指标,但要慎重对待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变化。(本文来源于《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期刊2006年09期)
线粒体敏感性钾离子通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过程,常由冠心病导致的冠脉狭窄或闭塞引起。当供给心肌的血流量减少时,细胞从血液中摄取的氧减少,导致心肌细胞的有氧代谢减弱,ATP生成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维持正常功能的需要。同时,代谢废物也不能够被有效的清除,引起组织酸中毒、钙超载、ROS蓄积等,导致心肌受损,心脏功能减退。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mitoK-ATP)广泛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当细胞内ATP浓度明显降低,如组织发生缺氧,代谢受到抑制,ATP合成受阻或大量分解时,会引起该通道的开放。我们基于mitoK-ATP通道的生理功能和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推测开放mitoK-ATP通道可能是通过保护线粒体结构的完整和维持线粒体功能的稳定,使细胞在缺血、缺氧条件下的氧化磷酸化效能增强,减轻组织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等,发挥心脏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给予异丙肾上腺素的方法,模拟临床上因冠心病导致冠脉狭窄或闭塞造成的心肌缺血,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探讨mitoK-ATP通道在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后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首先,本实验通过制备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模型来探究开放mitoK-ATP通道对心肌缺血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分别从对大鼠心脏的大体标本检测(TTC染色)以及对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学检测(HE染色)两个方面,对各组心脏组织的损伤情况进行评估。证明了开放mitoK-ATP通道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次,通过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的检测,证明开放mitoK-ATP通道可以通过减少细胞凋亡来保护心肌抵抗缺血、缺氧损伤。接下来,我们验证了Kir6.2亚基的表达情况,其表达量代表细胞内mitoK-ATP通道的开放程度。结果证明了给予mitoK-ATP通道开放剂能够提高Kir6.2亚基的表达水平,以促进mitoK-ATP通道的开放,发挥心脏保护作用。最后,本实验为了进一步探讨mitoK-ATP通道对心肌缺血后保护作用的机制,检测了能够反映组织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的重要标记物Nitrotyrosine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凋亡通路的关键蛋白酶活性Caspase-3的表达水平,证明开放mitoK-ATP通道可以减轻组织ROS的氧化损伤、降低活性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凋亡的发生。综上所述,本实验通过制备大鼠心肌缺血模型,探究mitoK-ATP通道对心肌缺血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阐明了mitoK-ATP通道能够通过减少组织ROS的蓄积以减轻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从而保护心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线粒体敏感性钾离子通道论文参考文献
[1].孙朝阳,周坤,马翔.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开放剂改善冠心病大鼠模型心肌氧化应激损伤的分子机制[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9
[2].高丹.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在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后修复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5
[3].叶治.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及活性氧介导七氟醚迟发型脑保护作用机制探讨[D].中南大学.2009
[4].方能新.七氟烷缺血后处理的离体大鼠心肌保护作用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和叁磷酸腺苷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相关性的信号转导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
[5].赵翚,董海龙,熊利泽,路志红,孙静.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参与远程预处理对大鼠脑保护作用的机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
[6].李景东,崔天盆.肌膜与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对缺血预适应小鼠心肌保护的对比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6
标签:冠心病; 心肌氧化应激损伤; 线粒体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