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产减值准备论文-安卓

银行资产减值准备论文-安卓

导读:本文包含了银行资产减值准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广发银行,资产减值,上市银行,北京银行

银行资产减值准备论文文献综述

安卓[1](2016)在《广发银行“惨烈”年报:资产减值准备大幅计提 净利下滑24.7%》一文中研究指出银行的日子究竟过得有多难?广发银行告诉你。日前,广发银行在其官网发布2015年度报告,截至2015年末,广发银行总资产18365.87亿元,较年初增幅11.44%;总负债17390.47亿元,较年初增幅11.43%;实现营业收入547.35亿元(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16-05-05)

陈玉媛[2](2013)在《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探析——以花旗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争议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递延所得税资产是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期税法上不允许会计扣除,允许以后在税前扣除)产生的,影响企业未来期间所得税的金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包含的范围,主要是会计上多计提了费用或者少确认了收入的那些项目。比较常见的一些例子包括:会计多计提折旧;售后回购(会计当期不确认收入,但税法确认)、资产减值(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都是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的)等等。一、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明确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3年31期)

王舒[3](2013)在《商业银行施行资产减值准备制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金融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商业银行财务报表质量的提高要求股改商业银行需要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根据谨慎性原则,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资产减值准备制度的执行尚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本文分析商业银行施行资产减值准备制度执行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可能措施。(本文来源于《商》期刊2013年17期)

陆露,邵晓辉[4](2012)在《基于预期损失模型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以房地产业银行贷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预期损失模型的优势在于对标的金融工具或资产在会计存续期间的预期信用损失能进行持续评估,由此使得预期信用损失的所有变动信息都会在会计计量损益中得到全面反映。虽然预期损失模型在理论上具有优越性,但在会计实务中却存在诸多限制,要使新的金融工具减值计提准则能有效地实行,必须构建有利于准则实施的会计环境。(本文来源于《财会月刊》期刊2012年23期)

刘宇[5](2012)在《XX银行信用卡资产减值准备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银行业的资产减值准备主要是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而信用卡作为新兴的银行个人业务,其风险表现及管理模式有别于传统银行业务,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办法却差异很大。随着国内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日益发展壮大和信用卡风险资产规模的日益增大,信用卡已经成为各家银行个人业务的重心,信用卡市场也成为传统四大国有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争夺个人业务的主要战场。截至2011年底,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重新又批出了新的信用卡牌照,又有数家银行加入信用卡市场争夺的行列。信用卡高风险高收益的特质,表现在信用卡产品规模效应上,规模增大时,则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逐渐的表露出来,而各家银行均有建立信用卡业务减值准备管理体系,以保持信用卡业务的竞争力,维护金融资产安全,各银行都采取了对包括系统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进行必要的资金准备。由于国内对银行业资产减值准备的研究基本集中于传统银行业务领域,未有成熟方法对信用卡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计提与确认,而是将传统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式简单移植到信用卡产品上,从而引发某银行信用卡中心内部对信用卡业务风险大小的计量展开争论,因此,就这一争论进行案例分析有着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论文结合了资产减值准备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从会计准则的要求上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涉及到的计提基数、计提比例、调整机制等问题进行一一阐述,为XX银行信用卡业务减值准备进行案例分析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分析依据。其次,在详细描述XX银行信用卡的行业背景和基本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该卡中心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过程,基于XX银行信用卡中心内部关于计提基数和计提比例的争论,对案例展开了研究与分析。最后,论文就XX银行信用卡资产减值准备的确定过程和计提结果所涉及到的一些关键问题领域展开分析、并对信用卡业务计提的调整机制进行合理性的确认,试图从中发现信用卡业务所面临的风险,并对其进行管控,为信用卡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确认机制提供有益的借鉴。通过准确计提信用卡业务资产减值,促进信用卡业务发展和防范整体市场风险。(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2-04-01)

雷霞[6](2011)在《资产减值准备在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中的实际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金融业的核心是银行,银行对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银行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完成自己的发展。银行的正常运行对国家的发展、金融业的稳定、非金融系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金融危机中屡现的银行造假等行为也对经济决策者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保证银行的发展同时也要关注银行的资产真实性,特别是资产减值的充分性等,这是会计原则中的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同时也是稳定社会和经济的重要因素。这也是本文的立足点,本文将从这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相关行业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会计师》期刊2011年02期)

李琼玲[7](2008)在《DCF计提银行资产减值准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新的千年以来,我国对金融业,尤其是对银行的关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因为银行的稳健运行不仅关系到银行自身的发展,更涉及到公众对于银行体系的信心,关系到整个银行体系的生存、国家的金融以及国民经济的稳定。准确计提银行资产减值准备,对正确评估银行价值,全面反映其经营现状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各商业银行已建立起以五级分类为主的计提方式,但仍然存在计提不准的情况,并暴露出现行计提方法的一些弊端。因此,研究新的计提方式以代替或修正现有的计提制度便十分必要。本文分为六个章节。全文在对我国银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现状、银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理论基础及我国目前各商业银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准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进DCF计提减值准备方法;将DCF计提与传统计提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根据DCF方法计提减值准备的优、劣势,提出了建立健全完备的方法体系、引进社会中介机构、提高风险监控人员素质、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以及做好现有方法向DCF方法过渡等五项推进措施。本文是DCF方法用于银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一次尝试,从理论上和实证上对DCF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肯定。(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8-05-01)

任谷[8](2007)在《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对商业银行风险评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关于资产减值准备规定的变化是准则一大特点。对银行业而言,资产减值准备的变化将会为银行的风险管理产生巨大影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按照《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性和流动性等状况进行评级。新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是否会对该体系产生影响?在新准则下,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应该进行怎样的完善?这些正是本文研究的主题。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求资产减值准备的变革是否影响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首先,确定本文研究的银行和评级指标。其次,依据旧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下商业银行的数据计算评级指标值。同时整理旧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科目的金额。最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评级指标值差异和资产减值准备差异之间的关系。在肯定新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准备的变化将影响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的前提下,利用申农的信息量概念模型,建立新的商业银行风险评级模型。然后按照新的模型,对2003年到2005年目标银行的风险状况做出新的评价。(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7-04-01)

徐振东[9](2007)在《健全资产减值准备制度 强化银行全程风险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健全银行资产减值准备制度的基本缘由银行业务发展进程中带来的风险损失可分为叁个层次,即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其中,预期损失是正常情况下银行在一定时期可预见的平均损失,这类损失一般通过调整业务定价和提取相应准备金来覆盖,可从银行当期收益中扣除;商业银行建立风险拨备制度,对银行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分别提取一般准备(本文来源于《国际金融》期刊2007年03期)

周明[10](2006)在《商业银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现状、成因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金融企业根据谨慎性原则,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减值准备的计提,面临企业管理者追求经营业绩、资产减值确认标准和计量标准模糊、会计环境局限和税收政策矛盾等问题。针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存在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其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减值准备计提可操作性、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引进社会中介机构等治理措施。(本文来源于《经济师》期刊2006年12期)

银行资产减值准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当期税法上不允许会计扣除,允许以后在税前扣除)产生的,影响企业未来期间所得税的金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包含的范围,主要是会计上多计提了费用或者少确认了收入的那些项目。比较常见的一些例子包括:会计多计提折旧;售后回购(会计当期不确认收入,但税法确认)、资产减值(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都是当期不允许税前扣除的)等等。一、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明确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银行资产减值准备论文参考文献

[1].安卓.广发银行“惨烈”年报:资产减值准备大幅计提净利下滑24.7%[N].第一财经日报.2016

[2].陈玉媛.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准备探析——以花旗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争议案为例[J].财会通讯.2013

[3].王舒.商业银行施行资产减值准备制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商.2013

[4].陆露,邵晓辉.基于预期损失模型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以房地产业银行贷款为例[J].财会月刊.2012

[5].刘宇.XX银行信用卡资产减值准备案例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

[6].雷霞.资产减值准备在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中的实际应用[J].会计师.2011

[7].李琼玲.DCF计提银行资产减值准备研究[D].重庆大学.2008

[8].任谷.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对商业银行风险评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

[9].徐振东.健全资产减值准备制度强化银行全程风险管理[J].国际金融.2007

[10].周明.商业银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现状、成因及对策[J].经济师.2006

标签:;  ;  ;  ;  

银行资产减值准备论文-安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