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极模论文-赵巧莲,李崇银,李琳

偶极模论文-赵巧莲,李崇银,李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偶极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冬季海平面气压异常,经向偶极模,西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大气响应

偶极模论文文献综述

赵巧莲,李崇银,李琳[1](2013)在《东亚经向型气压异常偶极模与冬季北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温的关系及其数值模拟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进一步从资料分析和大气环流模式的敏感性试验,对西北太平洋海温异常与亚太中高纬度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异常经向偶极模的关系及影响进行了研究。资料分析表明,对应冬季亚太地区海平面气压的经向(ME)型偶极模,西北太平洋中高纬度海温异常的影响存在两个重要关键区。尤其是(40°N~55°N,150°E~160°W)海区的海温异常与冬季东亚经向型气压偶极模指数IME有明显正相关,(20°N~35°N,125°E~170°W)海区的海温异常与指数IME有明显负相关。而上述两个关键海区的SSTA对经向型振荡模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热通量异常的作用。敏感性模拟试验清楚表明,西北太平洋关键区的海温异常对亚洲—太平洋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场的经向偶极模有一定影响。区域1(42°N~62°N,145°E~165°W)的负异常相对于其自身的正异常来说,对亚太地区海平面气压场的负经向偶极模贡献更大,而区域2[(22°N~42°N,135°E~175°E)和(26°N~42°N,175°E~170°W)]的正异常相对区域1的负异常来说对负经向偶极模的贡献更大一些。但是,单独区域1的负异常海温和单独区域2的正异常海温影响下的海平面气压场响应的负经向偶极模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位置偏移。当存在区域1的负异常海温和区域2的正异常海温相互匹配的情况下,亚洲—太平洋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场的负经向偶极模特征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3年02期)

赵巧莲,李崇银[2](2012)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异常偶极模与我国冬季气候异常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和各标准等压面的位势场、风场,以及我国160站的降水和温度资料,研究了亚洲—太平洋(20°N~70°N,40°E~120°W)地区(简称亚太地区)冬季(12~2月)海平面气压异常偶极型振荡(偶极模)的时间变化特征,以及该异常偶极模与我国冬季气候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近半个世纪以来,亚太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场异常以经向型(ME)偶极模负异常和纬向型(ZO)偶极模正异常为主,其中又以ZO正异常发生的频数较高。对应ME模,其各空间层的高度场异常形势和高度场与MEI(经向型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布形势十分类似;对应ZO模则主要表现为与阿留申地区高相关中心的一致性特征,说明阿留申低压的变化对其起着重要作用。ME模与我国冬季东部的降水异常和气温异常关系密切,ZO模仅对东北地区的降水异常有影响,因为ZO模的异常对我国上空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一结果同我们传统上在冬季比较关注纬向气压差的变化(即ZO模)有些相左,提示我们在冬季更要关注ME模的情况。大气环流形势的分析表明,MEI正异常时,即西伯利亚—蒙古冷高压的北半部气压异常偏高,副热带西北太平洋地区气压偏低时,利于东亚大槽的加深加强,东亚冬季风因而也会偏强;但是由于此时我国东部主要为下沉气流控制,暖湿气流难于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国境内,从而造成此时冬季我国东部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反之,当MEI负位相时,大气环流异常利于造成我国东部大范围的冬季降水。(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2年01期)

晏红明,李崇银,周文[3](2009)在《南印度洋副热带偶极模在ENSO事件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印度洋副热带偶极模(Subtropical Dipole Pattern,SDP)是印度洋存在的另一种很明显的偶极型海温差异现象,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均有十分明显的表现.而目前有关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赤道印度洋地区,针对南印度洋地区的工作还比较少,特别是有关南印度洋海温与ENSO(EI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事件关系的研究.本文初步探讨了年际尺度上南印度洋副热带偶极型海温变化差异与ENSO事件的关系,发现SDP与ENSO事件有密切的联系,SDP事件就像连接正负ENSO位相转换的一个中间环节,SDP事件前后期ENSO的位相刚好完全相反.进一步,本文通过分析SDP事件前后期海温、高低层风、低层辐合辐散、高空云量和辐射等的变化特征研究了南印度洋偶极型海温异常在ENSO事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SDP在ENSO事件中的作用不仅涉及海气相互作用的正负反馈过程,还与热带和副热带大气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特别是与东南印度洋海温变化所引起的异常纬向风由赤道印度洋向赤道太平洋传播的过程等有十分直接的关系;同时,SDP对ENSO事件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大尺度平均气流随季节的变换.(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09年10期)

陈微,邢名欣,任刚,王科,杜晓宇[4](2009)在《光子晶体微腔中高偏振单偶极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角晶格排列的光子晶体微腔中的偶极模式是简并的,通过改变其晶格的对称性可以消除模式简并.晶格的整体形变破坏了晶格对称性从而影响光场的分布,同时还改变了电磁场的偏振分布.晶格整体形变使得简并的偶极模式分离成x极和y极偶极模式.通过计算分析发现分离后的模式具有良好的偏振特性,从而为实现单偏振光子晶体激光器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途径.文中针对光子晶体薄板结构的微腔,主要计算了偶极模中x极偶极模式在不同拉伸时以及不同填充因子情况下的Q值,并分别计算了x极和y极偶极模式中辐射场的偏振特性,其中x极偶极模中得到的Ex与Ey分量的强度之比为44,y极偶极模中得到Ey与Ex分量的强度之比为27,故通过晶格的整体形变可以得到很好的高偏振单偶极模.(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郑婉华,邢名欣,任刚,杜晓宇,王科[5](2007)在《单偶极模光子晶体激光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半个世纪前,激光的发明,将人类带入光通信、光存储、光显示的高科技文明中,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激光的要求更高,比如低阈值、高效率、高亮度、高速、小体积、好的模式特性等,这些要求在现有的传统激光器理论及技术中是难以达到的,但是当人们将光子晶体的理论与现有激光物理和技术相结合,则有望突破传统激光器的性能瓶颈,比如,提高(本文来源于《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09-01)

肖子牛,梁红丽[6](2006)在《2004年夏季经向型雨带及其与印度洋偶极模异常海温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2004年夏季降水为南北向雨带分布的异常特点,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可能造成2004年准经向降水分布的海温场、高度场及水汽输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夏季降水呈纬向分布的2003年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东,中国大陆中纬度地区东部为异常偏东水汽输送,西部为异常偏西的水汽输送,东、西风在110°E形成南北向交界,有利于形成南北经向型的水汽辐合和降水分布。而在2003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偏西,在长江以南形成稳定的带状副高,有利于雨带长时间稳定在副高北侧的淮河流域,同时中国大陆35°N以南地区为异常偏西水汽输送,以北地区为异常偏东的水汽输送,正、负异常纬向风形成东西向交界,有利于形成东西纬向型的水汽辐合和带状降水分布。对海温状况的分析发现,虽然2003年和2004年太平洋异常海温信号较弱,但印度洋和中国大陆近海海温却有明显的差异,2004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海温北高南低,西印度洋海温异常偏冷,赤道热带印度洋海温呈东暖西冷的偶极模负相位特征。而在2003年淮河强降水发生同期,西北太平洋异常海温南高北低,西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赤道热带印度洋海温呈东冷西暖的偶极模正相位特征。因此,印度洋异常海温偶极模的不同相位可能是造成2003、2004年中国夏季降水不同雨带分布型的重要原因。利用中国160个代表站1950~1999的降水资料,进一步分析了印度洋偶极模不同相位异常海温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发现,印度洋偶极模正相位有利于中国南方降水的西移和北方降水的东进,趋向于形成东西纬向型降水分布;而印度洋偶极模负相位有利于中国南方降水的东退和北方降水的西移,趋向于形成南北经向型降水分布。(本文来源于《大气科学》期刊2006年05期)

冯学敬,屠恺元,朱寄萍[7](1982)在《一种新颖传输线——偶极模传输线》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传输线技术发展到今天已趋成熟。不仅其传输理论和结构种类已为人们所熟知,而且就电缆和波导产品的品种规格而言,也多得不可胜数。例如传输TEM模的对称电缆和同轴电缆分别广泛地被用于中频(MF)、高频(HF)和甚高频(VHF)的传输中。传输TE和TM模的波导被用于超高频(SHF)以及更高的频段。它们都在本身所适合的频率范围内,发挥着良好的作用。然而,在(本文来源于《传输线技术》期刊1982年05期)

偶极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全球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和各标准等压面的位势场、风场,以及我国160站的降水和温度资料,研究了亚洲—太平洋(20°N~70°N,40°E~120°W)地区(简称亚太地区)冬季(12~2月)海平面气压异常偶极型振荡(偶极模)的时间变化特征,以及该异常偶极模与我国冬季气候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近半个世纪以来,亚太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场异常以经向型(ME)偶极模负异常和纬向型(ZO)偶极模正异常为主,其中又以ZO正异常发生的频数较高。对应ME模,其各空间层的高度场异常形势和高度场与MEI(经向型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布形势十分类似;对应ZO模则主要表现为与阿留申地区高相关中心的一致性特征,说明阿留申低压的变化对其起着重要作用。ME模与我国冬季东部的降水异常和气温异常关系密切,ZO模仅对东北地区的降水异常有影响,因为ZO模的异常对我国上空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一结果同我们传统上在冬季比较关注纬向气压差的变化(即ZO模)有些相左,提示我们在冬季更要关注ME模的情况。大气环流形势的分析表明,MEI正异常时,即西伯利亚—蒙古冷高压的北半部气压异常偏高,副热带西北太平洋地区气压偏低时,利于东亚大槽的加深加强,东亚冬季风因而也会偏强;但是由于此时我国东部主要为下沉气流控制,暖湿气流难于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国境内,从而造成此时冬季我国东部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偏少。反之,当MEI负位相时,大气环流异常利于造成我国东部大范围的冬季降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偶极模论文参考文献

[1].赵巧莲,李崇银,李琳.东亚经向型气压异常偶极模与冬季北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温的关系及其数值模拟试验[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3

[2].赵巧莲,李崇银.亚洲—太平洋地区冬季海平面气压异常偶极模与我国冬季气候异常的关系[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2

[3].晏红明,李崇银,周文.南印度洋副热带偶极模在ENSO事件中的作用[J].地球物理学报.2009

[4].陈微,邢名欣,任刚,王科,杜晓宇.光子晶体微腔中高偏振单偶极模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9

[5].郑婉华,邢名欣,任刚,杜晓宇,王科.单偶极模光子晶体激光器的研究[C].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7

[6].肖子牛,梁红丽.2004年夏季经向型雨带及其与印度洋偶极模异常海温的关系[J].大气科学.2006

[7].冯学敬,屠恺元,朱寄萍.一种新颖传输线——偶极模传输线[J].传输线技术.1982

标签:;  ;  ;  ;  

偶极模论文-赵巧莲,李崇银,李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