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招待会翻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图式理论,文化缺省,招待会口译,补偿策略
招待会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宋文娇[1](2019)在《图式理论视角下总理招待会汉英口译中的文化缺省及翻译补偿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全球化逐渐成为当前国际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对外交往日益密切。中国每年召开的“两会”总理招待会成为国内外重大国际事务。在总理招待会中口译员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和任务。中国有丰富的语言文化遗产,讲者在招待会上使用大量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时会省略与其意向听众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对译文听众构成文化缺省成分。文化缺省是口译过程中最耗费精力、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译员不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听懂源语,结合笔记将源语图式转化为目标语,转达言语内容,同时还需要重构文化图式、处理文化因素,转化为能为目标语听众能够理解的文化图式,由此导致的误译和漏译现象屡见不鲜。很多专家学者研究文化缺省现象,并在研究基础上提供多种补偿策略,但多集中在笔译领域,在口译领域涉及较少。对此,笔者在图式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图式理论下中英内容(文化)图式的叁种关系:文化对等、文化重迭、文化冲突,以2013年至2018年“两会”总理招待会汉英口译转录文本为语料,研究总理招待会中汉英口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补偿策略。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说明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阐述研究的可行性。第二章是文献综述,笔者分别从文化缺省及其翻译补偿策略的相关研究和图式理论在口译方面的研究两方面进行综述。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笔者确立了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第叁章是理论框架,笔者对本研究中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解释,并介绍图式理论下中英文化图式的叁种关系。图式理论解释了文化缺省现象的生成机制,对文化缺省及翻译补偿策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四章中笔者先总结出招待会口译的特点:即时性、时政性和内容广泛性等,并分析出这些特点对译者补偿文化缺省增加的难度。接着笔者分析总理招待会中的文化缺省现象,将可能导致文化缺省的表达进行了分类。第五章笔者结合译例重点研究在中英叁种文化图式关系下,在总理招待会汉英口译中译者补偿文化缺省所使用的策略,包括直译、套译、释义、增益、归化和重构。本研究中总结出的这些实际可行的翻译补偿策略将进一步拓展图式理论在口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及应用领域。最后笔者陈述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期待日后更多有经验的研究者就这一问题展开更加成熟的探索。(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张敏,郎勇[2](2019)在《生态翻译学叁维视角下口译译者主体性研究——以2018年“两会”总理招待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译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与口译特殊环境的相互适应与相互选择,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处于各种语言和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的焦点之上,只有充分发挥主体性,正确处理好口译生态环境下的双语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成功完成源语发言人和译语听者之间的动态交际工作,才能确保口译过程的顺畅进行,即通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构建和谐健康的口译生态系统。(本文来源于《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孙一文[3](2018)在《从张璐在招待会上的翻译来观“解殖民化”现象对翻译实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解殖民化"这一概念是针对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概念而言的。自一战和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着整个世界。西方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各个方面均遥遥领先。同样,由于西方霸权思想的影响,以英美为代表的国家主导着世界的语言和文化,英语以及英语文化便成了强势文化,落后国家的语言和文化成了弱势文化,或者被称为"他语言"或"他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都深深影响着翻译实践,但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以及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解殖民化"现象开始出现,以传播中国文化为主导的翻译实践不断涌现。本篇就以美女翻译张璐在招待会上的翻译为例,探讨"解殖民化"现象对翻译实践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32期)
关群莉[4](2018)在《从释意理论角度浅析招待会翻译中所应用的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将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也显着提高,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每年,由中国政府主持召开的招待会都会吸引许多的中外来参加和报导会议。招待会是中国政府与国内外各大知名媒体公开交流的场合,是一个非常正式严肃的场合。会议主讲人在会议上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看作是代表着中国政府的观点和意见,因此对于口译的准确性要求非常严格,这对译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通常,为了更加准确、得体、充分地译出讲话人所讲的内容,口译员会采取一些翻译策略来达到上述目的。本论文采用描述性和解释性的研究方法,从释意理论角度出发,根据其核心内容之一——叁角模型中的“脱离语言外壳”,分析和探讨在2016和2017年招待会中译员采取了哪些策略来“脱离语言外壳”以抓住讲话者的真正意思。本论文旨在为译员和口译专业学生在口译实践方面提供一些指导。通过分析2016和2017年招待会口译材料中的一些例子,本论文作者总结出了译员在招待会中常采用的策略:信息解释,信息增补,信息省略,信息整合,句子重组和意译。总而言之,从释意理论角度研究招待会口译策略是个有意义的尝试。译员可在口译实践中参考本论文所总结的策略,以取得更好的翻译效果。(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8-05-28)
胡晶[5](2017)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口译研究——以2017年总理招待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总理招待会口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们纷纷用各种各样的翻译理论来分析和指导口译实践。生态翻译学是中国本土新兴的翻译理论,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基础,从叁维转换的角度来探析2017年总理招待会口译,以期证明生态翻译学对口译实践的指导性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18期)
程永伟[6](2017)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在口译中的体现——以历年“两会”中外招待会的现场口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新兴的生态翻译学十分关注"译者主体性"这个概念,生态翻译学将翻译置于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重新审视,译者一方面是翻译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另一方面又在翻译过程中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原则,充分发挥主体性意识,适应并改变翻译生态环境。细究历年"两会"中外招待会的现场口译,可以看出各位译者都积极地发挥了主体性意识,让自己融入这个环境中,去适应甚至是改变这个生态环境,让其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本文来源于《攀枝花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柯英姿[7](2017)在《修辞学视角下的总理招待会修辞翻译策略研究——以2013年李克强全国人大招待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即俗称的"两会")是中国一年一度的政治盛事,全国人大新闻会议(即俗称的总理招待会)上的交传也倍受口译领域人员的关注。关于总理招待会的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口译质量上,但本文将对总理招待会上的修辞手段进行研究。本文从修辞学的视角出发,以2013年的李克强总理两会招待会为例,分析两会招待会中修辞手段使用的特点,译员所使用的修辞手段翻译方法及效果,最终总结出两会招待会的修辞手段翻译策略。本文旨在提高译员的修辞手段翻译质量,从而提高口译质量。(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7年15期)
王志宏[8](2016)在《政治性话语中概念隐喻的认知模式及翻译策略——以李克强总理在招待会上发言的中英文版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概念隐喻在政治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传达与劝说功能。在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与Mandelblit的认知翻译说的指导下,考察了李克强总理在招待会上的中英文发言内容,发现其中多处使用了概念隐喻,涵盖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在翻译这些概念隐喻时,译员需识别概念隐喻在源语和目标语之间是否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意象,相应选择从隐喻到隐喻、从隐喻到明喻、从隐喻到非隐喻等翻译策略,从而在政治性话语中恰当地表达概念隐喻所揭示的政治意图和观点。(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10期)
郝苗[9](2016)在《目的论指导下外交口译中模糊语的翻译策略——以政府招待会口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以政府招待会口译为例,探讨外交口译中词汇层面模糊语的翻译策略。通过对政府招待会口译语料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口译员对词汇层面模糊语的翻译采用了以模糊译模糊、以精确译模糊、以空白译模糊等不同的翻译策略,不同策略的选择并不是随机的,而是以目的论为指导,以实现翻译目的为最终目标。(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6年14期)
苏虎典[10](2016)在《翻译目的论视角下招待会口译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招待会面对的是中外和听众,口译在信息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2010-2014年总理答问的口译实例为语料,从翻译目的论视角对招待会的口译策略进行了分析,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读天下》期刊2016年13期)
招待会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口译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与口译特殊环境的相互适应与相互选择,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处于各种语言和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的焦点之上,只有充分发挥主体性,正确处理好口译生态环境下的双语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成功完成源语发言人和译语听者之间的动态交际工作,才能确保口译过程的顺畅进行,即通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构建和谐健康的口译生态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招待会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1].宋文娇.图式理论视角下总理招待会汉英口译中的文化缺省及翻译补偿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2].张敏,郎勇.生态翻译学叁维视角下口译译者主体性研究——以2018年“两会”总理招待会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3].孙一文.从张璐在招待会上的翻译来观“解殖民化”现象对翻译实践的影响[J].北方文学.2018
[4].关群莉.从释意理论角度浅析招待会翻译中所应用的策略[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
[5].胡晶.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口译研究——以2017年总理招待会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
[6].程永伟.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在口译中的体现——以历年“两会”中外招待会的现场口译为例[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7
[7].柯英姿.修辞学视角下的总理招待会修辞翻译策略研究——以2013年李克强全国人大招待会为例[J].校园英语.2017
[8].王志宏.政治性话语中概念隐喻的认知模式及翻译策略——以李克强总理在招待会上发言的中英文版本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
[9].郝苗.目的论指导下外交口译中模糊语的翻译策略——以政府招待会口译为例[J].海外英语.2016
[10].苏虎典.翻译目的论视角下招待会口译策略分析[J].读天下.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