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颖一:中国改革能走多远?

钱颖一:中国改革能走多远?

一、钱颖一:中国改革能走多远?(论文文献综述)

萧冬连[1](2020)在《关于改革开放史研究的若干问题——答《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问》文中认为萧冬连老师是中国当代史、改革开放史研究专家,近年在本刊发表的相关文章,不少被《新华文摘》《新华文摘网络版》、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以及地方党史刊物转载。而萧老师关于改革开放史研究的专着——《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以一个历史学者的视角,通过揭示重大事件的经纬,对"中国改革何以能够突破种种约束越过市场化转轨的临界点,并保持经济超预期的高增长"这个问题作了阐释。作者将1978年至1992年的经济改革定义为"探路之役",所谓探路,既是对改革目标的探索,也是对过渡路径的探索。该书出版后,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中华读书报、中国新闻周刊、经济观察报、凤凰网等媒体作了长篇采访报道,入选《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新京报》《南方都市报》、腾讯华文好书等机构2019年度好书榜,并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优秀原创学术图书奖"。那么,这本书与已有的相关着作有些什么不同?作者对中国经济改革史有哪些自己独特的观察?近期,本刊编辑部就这些问题对萧老师进行了采访,现将访谈内容整理如下。

封丽霞[2](2020)在《国家治理转型的纵向维度——基于央地关系改革的法治化视角》文中提出央地关系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个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央地关系改革采取的是一种渐进式实验主义思路,权力的上收与下放整体上呈现"弱制度化"的特点。现实当中,央地关系的改革与调整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运动式治理、专项治理、压力型治理等非常规手段,尽管能够快速解决一些久拖不决的治理难题,但是并没有实现对传统国家治理模式的突破,也难以有效避免央地关系的"统死放乱"怪圈和周期性震荡。欲实现国家纵向治理的现代化转型与升级,必须加强以国家法治为中心的央地关系制度建设,以央地关系法治化来提升国家的整体治理能力。如此才能从国家制度建设层面维护中央权威,也才能真正形成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地方治理。

杨梦洁[3](2017)在《中国新闻社对外报道特色研究 ——以2013年至2017年两会报道为例》文中提出中国新闻社是我国大陆当前仅有的两家新闻通讯社之一,1952年中国新闻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中宣部和国务院曾在共同下发的文件中将中国新闻社定位成面向港澳台、海外华文媒体发稿的国家级通讯社。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中国新闻社特殊的成立背景、理念和定位,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新闻报道风格。每年三月召开的全国两会既是我国国内的最高议事场,也是世界各国观察、研判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走向的重要窗口。中国新闻社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中央六大外宣媒体之一,承担着走进海外舆论场的责任和使命。基于全国两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本文选取中国新闻社两会对外报道中的标志性新闻产品——文字电讯通稿进行分析,以此考察中国新闻社对外报道的特色。本文首先对中国新闻社及其对外报道做了简单的概述,分析了中国新闻社的定位,并分三个阶段对其对外报道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在本文的研究重点——中国新闻社对外报道特色的分析上,本文二、三章对中国新闻社2013年至2017年两会对外报道进行抽样统计,分别从宏观的内容形式和微观的文本写作两部分进行分析,找出中国新闻社对外报道在内容和文本上的特点。第四章根据前文的总结与分析,围绕中国新闻社对外发展方向进行探讨,即继续坚持对外报道中的特色优势:“软”“硬”新闻兼具;注重人文关怀;语言通俗、态度客观。同时,第四章还对中国新闻社对外报道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找出解决方式,寻找中国新闻社对外报道更长远的发展方向。

金田林[4](2017)在《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验证据》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经济增长,引领中国经济总量高歌猛进,跻身世界前列。然而,经济增长并非均衡地发生在中国不同区域,而是呈现了较为明显的区域分化格局。东部地区依托政策红利和外贸红利,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群,走上了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道路,城市规模分布不断优化,有力地推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重要的国民经济增长极。然而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相对滞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城镇化发展并不均衡,区域内部大中小城市之间发展并不协调,阻碍了要素在城市之间的高效集聚,阻滞了产业集聚与区域空间功能分工的形成,拖累了地区经济增长。基于以上认识,笔者探讨了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阐释了城市规模分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和传导机制,拓展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边界,丰富了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的内涵,建立了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逻辑关系,辨识了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从而为我国优化城市规模分布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启示。本文以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归纳的方法抽象研究主题,采取逻辑演绎的方法推理论证,结合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笔者首先通过梳理和归纳学术界有关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演化过程与文献研究脉络,构建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全景式理论视图,在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后我们从制度背景、政治基础、运行机理和传导机制四个维度构建了城市规模分布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其次,我们从城市规模分布演进的历史脉络入手,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发展演变的总体脉络和总体特征,然后引入数据,对中国近年来的城市规模分布现状与特征性事实进行完整地描述和梳理,从而得出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特征。再次,我们对城市规模分布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这一核心命题进行实证检验,我们以城市生产集中度指标为核心解释变量,运用1994-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检验其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验证本文的核心命题;然后进一步分地我们研究了城市规模分布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我们从空间功能分工的视角研究传导机制,尝试构建区域空间功能分工指数,将其与城市生产集中度的交互项分工引入计量方程,探讨城市分布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具体实现路径。最后,结合本文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提出了优化城市规模分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内容,其中也蕴含着本文的创新之处:(1)城市规模分布是城市化发展道路选择的结果,而城市规模分布演化则会型塑并强化区域城市关系,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绩效,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规模分布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是:一方面,当首位(省会)城市在区域内部集中了政治经济的双重优势时,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的首位城市偏向扭曲了城市之间的相对要素价格体系,并在首位城市的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的作用下,这种行政扭曲效应不断强化了首位城市的要素集聚效应,导致首位城市逐渐蜕变为区域内部的要素“抽水机”,从而导致了首位城市经济增长的扩散与辐射效应被阻断,区域经济增长绩效走向恶化;另一方面,当省区内部出现了有别于首位(省会)城市的政治或经济中心时,两个城市之间获取省级政治资源配置偏好的影响力较为均衡,城市之间的发展更多地依靠市场原则基础上的自由竞争规律,而要素流动在自由竞争规律的引领下,选择按照真实边际收益高低在不同城市的不同产业之间进行布局,而不同城市之间形成的基于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差异的互相竞争关系,引致区域经济增长。(2)城市规模分布通过影响城市之间的空间功能分工状态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成为城市规模分布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其逻辑关系是:一方面,当城市规模分布呈现“单核”状态时,政府通过行政干预与财税补贴不断提升首位城市内部企业与要素迁出的机会成本,抑制区域空间功能分工,从而削弱非首位城市形成集聚中心的能力,引致要素与企业空间集聚效率的损失,导致区域经济增长绩效的恶化;另一方面,当城市规模分布呈现“双核”或“多核”时,不同城市之间基于要素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能够形成充分的职能分工,中心城市承担区域的科研创新、生产性服务、金融租赁、创意设计和管理服务等高端化分工职能,而其他外围城市承担加工制造、装配组合等中低端分工职能。这种基于服务业与制造业差异化的空间分工协同集聚形式,符合了要素产业配置和空间配置的优化要求,能够驱动区域经济的优化发展。(3)利用1994-2015年中国356个地级区域数据汇总而成的省际动态面板数据,以城市集中度指标为核心变量,实证检验了中国省际城市规模分布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第一,首位城市生产集中度过于集中的城市规模分布状态对于区域经济增长而言是不利的,将生产集中程度扩展到区域内部的两个甚至四个城市时,则发现了其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是较为有利的;第二,进一步地我们发现,当区域内部的生产活动主要集聚在两个城市和四个城市时,首位城市与次首位城市的差距越小,首位城市及第二位城市与第三、四位排序城市之间的规模差距越大,则越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这意味着在“双核”或“多核”的城市规模分布状态中,首位城市与次首位城市的规模应保持在相对势均力敌的范围,但应该与第三、四位城市形成一定差距,从而形成一种既互有差别但又能协同发展的城市体系;第三,更进一步地,我们发现了,首位城市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倒U型”关系,在分样本回归中,我们发现了东部地区呈现的“双核”或“多核”的城市规模分布状态中,首位城市生产集中度的拐点大约在0.2121附近,中西部地区呈现的“单核“城市规模分布状态中,首位城市生产集中度的拐点大约在0.3020附近。(4)利用1994-2015年中国277个地级市的数据,我们测算了中国23个省区的区域空间功能分工程度,并进一步检验了城市规模分布通过区域空间功能分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单核”的城市规模分布会通过抑制区域空间功能分工优化的方式阻碍区域经济增长,而“双核”或“多核”的城市规模分布则通过促进区域空间功能分工优化的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第二,区域空间功能分工的演进过程能够抑制首位城市无序增长与过于庞大,驱动区域内部的经济协调发展。

许成钢[5](2017)在《官僚体制中的激励机制问题》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讨论在官僚体制中,如何解决各级官僚的激励机制问题,促进社会的改革和经济的增长;在不同的司法制度下,如何解决所有的人(官僚、企业、个人)守法的激励机制问题;在不同的财政金融制度中,如何解决官僚、企业高管和企业家们与创业、投资相关的激励机制问题。对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揭示的一个共同点是,在面对多项复杂任务时,官僚体制在解决激励机制问题时会遇到根本性的困难。

王君超[6](2016)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论文内容力求从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创新出发,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去辩证地看待和分析“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问题,特别是探索我国国家治理与西方治理理论之间的传承与联系,夯实它的学理基础,从而将长期以来聚焦于政府体系的研究视角,拓展到政府-市场-社会这个更宏观的国家层面。中国经济的发展“奇迹”源于制度创新,新一轮制度创新的核心是“国家治理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制高点就是国家治理创新,现代化治理观是理论创新的方向,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是第五个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维度分析包括“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理论”、“国家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治理理论”三大理论体系。国家治理体系的“圈层结构”理论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可以按照功能类别和重要程度,细分为文化价值体系、制度规则体系和技术工具体系三个圈层。现代国家的主体结构可以划分为政府、市场与社会,它们分别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制度、组织和治理机制构成。在新历史时期,国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的内涵在当代中国日益丰富,除了统治和管理这一基本职能外,更加强调国家制度的契约精神,更加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更加强调“元治理”和“多中心社会”。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治理是一个比较模糊、具有广泛意义的概念。“治理”可以是一种“制度安排”,“治理”也可以是一种“组织”,“治理”还可以是一种“管理机制”。新制度经济学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来研究治理问题。组织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实现有效治理,有效治理离不开组织创新。委托代理模型本来设计用来分析私人缔约当事人,例如公司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但是它也被用来模拟官员和公共机构,可以用来分析政府和公共部门组织的治理问题。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治市场治理模型包括:投票制度、政党政治、利益集团、政府官僚制度和宪政的经济分析。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标志着20世纪西方自由主义主导了国家治理的历史方向,但新自由主义政策在转型国家和拉美国家的“失败试验”表明,21世纪的国家治理、特别是发展型国家的国家治理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从实践来看,中国的国家治理变迁和改革是一个从传统到现代,从一元到多元,由国家和政府逐步向市场和社会放权的过程。我国的国家治理改革也在走一条渐进式的发展道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理想模式和现实路径之间有很大差距。国家治理告别斯大林模式,确立新权威模式后,正面临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新战略转换期。着眼于未来,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既要有来自于传统的历史继承性,也要有来自于国际社会和全球化时代的新治理元素。毫无疑问,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不会退回“大一统体制”,只能是以“弱”三元结构为立足点稳扎稳打地进一步深化改革,包括重塑制度价值体系,警惕发展型国家陷阱和确立强社会-强国家-强政府的三强模式。为此,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探讨。

邹统钎,郭晓霞[7](2016)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探究》文中研究表明立足于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现状,从国家公园广义角度出发,通过对近20年来相关文献的回顾,从管理机制、经营机制、财政机制、法律环境、社区参与机制5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国家公园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关学者对国外国家公园的管理体系、规划体系以及相关政策体系的综述。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建立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实现对国家自然和文化遗产地更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的政策号召。从宏观与微观2个层次,着重于"条"与"块"的体制构建,提出基于中国现有的风景名胜区体系以及保护区体系,设置发挥外部沟通交流,内部引导协调、监督等主要功能的国家公园中央垂直管理机构,并结合属地化管理的体制模式,实现"一地一牌一机构";在相关利益主体协调方面,主张借鉴国外的公园咨询委员会(Park Advisory Committee,PAC)的协同共管模式。

章婧昳[8](2016)在《公车改革政策实施中的利益主体博弈分析与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文中指出我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经历了艰难、漫长的历程,公务用车的制度化建设更是一波三折,其震荡几乎涉及各个层级的政府或公务机构,因此也成为社会各界多年来密切关注的热点话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曾三次推行党政机关公车改革,但一直是举步维艰,改革范围仅局限于部分省(区)的部分地市个别部门的试点,每次改革方案所引起的诸多争议也备受瞩目。2014年7月16日,中央正式发布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和指导意见,酝酿多年的公车改革终于拉开帷幕。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也是第一个“试水”公车改革的省份,历经20多年的改革起伏——从基层自发性车改到货币化车改再到多元化车改三个阶段,一些好的改革模式也被许多地方政府采纳。在本轮车改中,广东省又是全国最先发布公车改革方案和实施意见的省份。可见,广东省是全国公车改革发展最为持续和充分的地区之一。本文以广东省1993至2015年间实施以货币化模式为主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经验过程作为样本,通过这一改革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探讨推动或制约车改的各种因素,为本轮全国上下更好地全面开展公车改革提供借鉴。本文尝试从新的研究视角,剖析公车改革的复杂性及其低效的困境根源;通过运用利益、利益相关者和博弈等理论,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中利益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厘清公务用车制度的发展脉络,透过对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互动,探索围绕公车制度问题产生的复杂利益关系,构建了“确定利益相关者—明确利益相关者目标—剖析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情况—寻求利益协调的途径”的公车改革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通过分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公车使用者、公车司机、一般公务员和公众之间的利益冲突,解析了广东省公车改革中包含的讨价还价博弈、监督博弈、有限次博弈和羊群效应博弈等,从而得出利益失衡是公车改革一直举步维艰的症结所在,只有以利益为基础的制度建设才是最有效的。本文建议通过运用经济杠杆、行政管理杠杆、政府监管和舆论监督等手段来协调公车改革中的种种利益矛盾,进而为稳健科学地推动本轮公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志浩[9](2016)在《央地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文中研究说明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税体制在治国安邦中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财政制度安排体现和承载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等方面的基本关系。在复杂的央地关系中,围绕财政-税收展开的权责斗争,一直处于焦点问题的前列。可以说,一部国家改革史,就是一部波澜起伏的财政史。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建国以来有过多次“收权—放权”的循环。当过度放权导致经济秩序混乱、不利于管控时,中央就倾向于收权整顿;反之,因集权过度而导致经济结构僵化、流动性低而导致社会发展放缓时,中央就重新放权以搞活市场。尽管有“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各种批评,但这些举措仍使得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国民经济总体状况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自1994年中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后,中央政府重新夺回经济话语权,而地方财权大大缩水。受市场化改革驱动,地方政府建设热情高涨,但建设资金需求与可用财力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迫切需要拓宽融资渠道,增强投资能力。而国家《预算法》一直没有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在这一现实矛盾下,诸多地方政府绕开法律红线,通过银行信贷、债券、信托、理财、资产债券化、融资租赁等多种渠道寻求资金支持,事实上形成了政府的强大举债能力。无论对于中央还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债务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融资筹集到大量资金,成为经济建设和城乡发展的显着推进器,地方繁荣与活力的累加,客观上也做大做强了中央政府的实力与底气,中央乐见其成;另一方面,融资规模的快速扩张,使得地方财政风险日益加大,中央兜底的意愿下降,困难凸显。最终,在经济下行和结构转型的新常态下,中央政府开始强力约束地方债务扩张,并通过多种政策组合,试图重建央地财政关系,实现治理体系和能力的升级换代。本文正是试图从央地关系的核心视角,来重新理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事实,理解贯穿其中的制度约束、行动选择和治理逻辑。就理论关切而言,本文的重心不是描绘当下地方政府债务的确切规模以及治理路径,而是其背后央地关系的演化和博弈逻辑。在研究方法选择上,本文主要采用经验分析与规范假设并重、解释为主而解读为辅的演绎推理方法以及多阶层—多偏好的行动逻辑观察方法。本文遵循事实与学理互证,单视角与多视角叠加,历史与现实并重,宏观思考微观切入、微观进去宏观出来的多元化思考模式,层层追问,力图在理论研究和对策应用上皆有斩获。同时,本文尽力节制习见的善恶价值判断,不对地方债务的发生及规模进行道德审判,而是回到历史和事实本身,梳理央地关系的行动逻辑及其动力机制,将地方政府债务的发生与防控,还原为现实世界的多因素复杂互动。在研究策略选择上,本文试图将财经事件与社会变革整合研究,将地方债务的生成逻辑拓展到更广阔的学理空间中。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部分,一是政府债务规模的分析,多由财政或经济学研究者完成;二是债务风险应对的应用分析,多由实务政府工作者完成。本文希望通过政治学视角的介入以及基于对历史、制度和各方行动逻辑的梳理分析,能够丰富和拓展对这一议题的理解,探讨建立跨学科综合视野的可能及路径。在写作结构上,本文做了一些尝试,将改革历程与博弈过程融合,通过文本安排来呈现某种动态结构,用“找钱-分钱、缺钱-借钱、借钱-赚钱、邀功-赖账、土地-信用、脱缰-重构”这六组核心概念,重新建立了理解地方政府债务从早期到后期,从小借小用到可能失控的分析框架。这六组概念既勾画了地方政府债务发生的时间顺序和空间格局,也提供了理解这种格局的制度动因。“找钱-分钱”是财政问题中央地关系的核心;“缺钱-借钱”诠释了借债兴起的早期逻辑;“借钱-赚钱”则是地方政府从被动转向主动的扩展行动;“邀功-赖账”形成了借债的内在动力;“土地-信用”则构成了债务做大的外在支撑;“脱缰-重构”给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债务的判断及其治理路径。这六组核心概念表现出的时空-结构张力,构成了本文解剖地方政府债务的央地视角。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文献回顾与述评,梳理了政府债务学术研究的西方脉络,展现了中国学术界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理论探寻,还带入了央地财经高官的政策表态。第二章是学理基础,辨析了从央地视角解释地方政府财政行为的四种经典理论,包括“收权-放权”策略调整的改革视角、地方政府相互竞争的激励视角、财政联邦主义的分权视角和实验主义治理的实践视角。第三章以“找钱-分钱:财税改革中的央地博弈”为题,再现了1993、2001年一大一小两次财税改革的时空背景,运用亲历者回忆录的素材,对地方政府两次作弊的典型案例,勾画了央地博弈的鲜活画面。第四章以“缺钱-借钱:分税制与早期债务的形成”为题,着重回答了早期乡镇债务兴起的逻辑。第五章以“借钱-赚钱:融资工具创新与地方债务走高”为题,将经济改革新时期的地方债务激增,理解为融资工具创新。第六章以“邀功-赖账:地方政府债务攀升的正反激励”为题,对地方债务攀升的官僚集团行动给予了学理解释。第七章以“土地-信用:地方政府债务的杠杆放大”为题,描绘了地方债务最终走到惊险高度,依靠的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财政和政府效用,它在释放治理风险的同时,也为中国发展和城市焕然一新做出了重要积极的贡献。第八章以“脱缰-重构:债务治理中的央地关系新格局”为题,解读单一制架构的中央政府如何在逆境下挽回局面的出牌路数。最终的结语,简要讨论了驱动中国经济奇迹的竞争性地方政府,走到了由盛而衰的新拐点。针对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风险问题,本文认为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改变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不对等的局面,争取做到权责相匹配;完善官员考核与激励机制,打破GDP至上论;不断拓宽地方政府合法举债渠道,授予地方政府以发债权,保证投融资机制健康运转;规范债务管理机制,完善监督机制,实施预算硬约束,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

蒋华林[10](2015)在《从“条块分割”到“块块分割”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竞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短时间内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呈现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奇迹”。与解释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一样,学术界出现了若干关于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及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或因果解释。但现有研究更多是在中央政府管理体制的宏观层面进行的,对地方政府(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关注不够。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社会转型),使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教育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可以说,如果离开了对地方政府的考虑,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解将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准确的,可能也是难以想象的。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制度分析法、博弈论方法和方法论个人主义等研究方法,围绕为什么要从地方政府来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演化历程);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表现及效应):是什么原因导致地方政府采取块块分割策略行为(制度分析);以及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调整地方政府行为模式(规范竞争秩序)等问题展开研究。其根本目的旨在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块块分割”形成的演化路径、表现及效应,并给予其生成与存在的制度性因素解释,为理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一个基于地方政府竞争的新的解释框架。我国高等教育从“条块分割”到“块块分割”的演化,从根本上说是地方分权的结果。经过多次放权—收权反复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持续推进地方分权,地方政府的权限持续扩大。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实施以来,“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正式确立并不断强化,地方政府获得了越来越大的高等教育管理权限,形成了以省级行政区为边界的高等教育块块化发展格局。高等教育逐步由以中央政府的条条管理为主、条块分割体制,演化为以地方政府的块块管理为主、块块分割格局。高等教育“块块分割”克服了“条块分割”的弊端,但其本身又存在“诺斯悖论”和“双重效应”:一方面,高等教育“块块分割”激励地方政府重视辖区高等教育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为创造“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奇迹”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第一,各省区基本形成了各自比较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第二,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各省区高等教育规模显着增长;第三,区域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空前紧密;第四,区域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取得积极成效。但另一方面,“块块分割”又产生若干新的问题和矛盾:第一,区域高等教育差距不减反增,高等教育公平受到极大威胁;第二,存在大量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明显损害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第三,高等教育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极大阻碍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第四,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下降,高等教育国家能力受到损害。高等教育“块块分割”格局形成的根本制度因素在于政治集权下的地方分权改革、地方政府为晋升而博弈、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制度建设滞后的三重作用。在三重作用之下,地方政府之问展开了囚徒困境式的激烈高等教育竞争。首先,政治集权下的地方分权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承包人,成为与地方利益直接相关的独立利益主体,集辖区高等教育发展的责任主体、利益主体和管理主体于一身,直接管控和介入辖区高等教育发展,成为辖区高等教育竞争主体;其次,只有晋升才是地方政府官员利益的最大化。参加晋升锦标赛的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成为中央政府的晋升候选人并在零和博弈的晋升中胜出,只能理性地采取非合作标尺竞争搏取高等教育发展政绩,机会主义地追求自我利益,阻碍高等教育区域专业分工与合作:第三,中央政府关于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相关制度建设滞后,协同乏力,不能有效规制地方政府进行块块分割的消极竞争行为,从而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块块分割式发展模式。可以说,正是地方分权、晋升博弈与约束乏力的联合打破了“条块分割”,催生了“块块分割”。事实上,高等教育“块块分割”具有深刻的博弈内涵。运用囚徒困境机制设计的晋升锦标赛,使地方政府只能理性地选择分割而不是协调发展策略。数学模型分析表明,高等教育投资高速增长、规模过快扩张等现象,实质上是地方政府之间基于理性决策和晋升锦标赛而采取块块分割策略的博弈结果。中央政府的调控是否有效,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是否采取块块分割的博弈策略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地方政府竞争与高等教育“块块分割”的逻辑联系,要克服块块分割弊端,处理好块块高等教育发展关系,必须规范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秩序。为此,要在把握效率与公平兼顾、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和保障高等教育国家能力三条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加强块块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制度建设,加快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政府治理体系,以及在深化联合开放中构建起新型的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合关系等制度建设举措,使协调而不是分割成为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占优策略,成为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从而形成有助于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地方政府关系及区域高等教育关系新格局。高等教育块块化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常态”,地方政府之间将面临着更加尖锐的竞争搏斗。但“块块分割”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恒常态”,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实现政校分开,落实高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主体地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破除对各区域、各层次高等教育内在联系的分割。

二、钱颖一:中国改革能走多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钱颖一:中国改革能走多远?(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改革开放史研究的若干问题——答《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问(论文提纲范文)

(2)国家治理转型的纵向维度——基于央地关系改革的法治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变革中的央地关系
    (一)中央集权与国家治理的逻辑起点
    (二)改革开放之后的权力“下放”
    (三)市场经济目标下的选择性集权
    (四)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集权与分权并行
二、理解央地关系的当代中国特色
    (一)一个最难进行规范性概括的问题
    (二)我国央地关系的特点与运行逻辑
        1.“党的领导”是理解央地关系的基本入口
        2. 以发展为目标的渐进式实验主义思路
        3. 权力上收与下放的技术策略
三、央地关系法治化与国家纵向治理能力的提升
    (一)走出央地关系改革的“内卷化”怪圈
    (二)加强央地关系的国家法治建设

(3)中国新闻社对外报道特色研究 ——以2013年至2017年两会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中国新闻社及其对外报道
    1.1 中国新闻社概况
        1.1.1 中国新闻社简介
        1.1.2 中国新闻社定位分析
    1.2 中国新闻社的对外报道
        1.2.1 成立初期
        1.2.2 业务拓展期
        1.2.3 融合发展期
第2章 中国新闻社两会对外报道内容特点
    2.1 内容形式的抽样统计
        2.1.1 样本的选择
        2.1.2 内容设置
        2.1.3 内容倾向
        2.1.4 消息来源偏向
    2.2 内容表现特点
        2.2.1 抓时政人物的软角度
        2.2.2 民间声音表达充分
        2.2.3 善于讲述人物故事
        2.2.4 敏感问题不失声
        2.2.5 报道态度客观
        2.2.6 报道题材广泛
第3章 中国新闻社两会对外报道文本特点
    3.1 新闻标题的制作
        3.1.1 丰富的辞格运用
        3.1.2 口语化表达
    3.2 导语表达方式多样
        3.2.1 引语式
        3.2.2 设问式
        3.2.3 其他类型
    3.3 注重细节描写
    3.4 引语的使用
        3.4.1 善用直接引语
        3.4.2 引述动词平实
第4章 对中国新闻社对外报道的展望
    4.1 继续保持对外报道的特色优势
        4.1.1 “软”“硬”新闻兼具
        4.1.2 注重人文关怀
        4.1.3 语言通俗态度客观
    4.2 布局社交平台抓住新一代华人受众
    4.3 加强与华文媒体的合作与往来
    4.4 增加深度报道深耕海外中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2.1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演进
        2.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的理论脉络
        2.1.2 区域经济学视角的理论梳理
        2.1.3 空间经济学视角的理论进展
    2.2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文献梳理
        2.2.1 经济空间集聚相关文献
        2.2.2 城市规模分布的相关文献
        2.2.3 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
    2.3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评述
        2.3.1 研究视角丰富,但缺乏城市规模分布视角
        2.3.2 文献数量众多,但研究的边界仍然需拓展
        2.3.3 研究内容多样,但体系性与综合性稍欠缺
第三章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制度基础
        3.1.1 向地方分权的威权主义
        3.1.2 激励扭曲与地方政府干预资源配置的首位城市偏好
        3.1.3 城市行政级别与资源配置的谈判能力
    3.2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运行机理
        3.2.1 集聚还是离散:一个基本框架
        3.2.2 行政扭曲与城市规模分布演化:来自中国的故事
        3.2.3 城市规模分布演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绩效差异
    3.3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传导机制
        3.3.1 地租扭曲与“低价工业化”
        3.3.2 准入歧视与劳动力价格扭曲
        3.3.3 分工抑制、城市规模分布失衡与区域经济增长绩效差异
    3.4 小结
第四章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一个历史视角考察
    4.1 中国城市分布历史事实及其演进特征
        4.1.1 近现代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特征:1840-1949
        4.1.2 建国后中国城市分布特征:1949-1978
        4.1.3 改革开放后城市分布特征:1978-2015
    4.2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演变与区域发展战略选择
        4.2.1 赶超战略时期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演进逻辑:以“一五”计划为例
        4.2.2 备战备荒战略时期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特征:以“三线建设”为例
        4.2.3 对外开放战略时期中国城市分布特征:以“改革试验区”为例
    4.3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演化的现状与特征性事实
        4.3.1 中国城市GDP规模的空间分布及其演进
        4.3.2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演进特征
        4.3.3 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特征性事实
第五章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5.1 引言
    5.2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5.2.1 数据来源
        5.2.2 变量选取
        5.2.3 实证策略与方法
    5.3 全样本实证检验结果及其解释
        5.3.1 城市规模分布与省际经济增长的关系
        5.3.2 城市规模分布与省际经济增长的关系进一步检验
        5.3.3 首位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再检验
    5.4 分样本实证检验结果及其解释
        5.4.1 城市规模分布的区域特征
        5.4.2 东部地区城市规模分布与省际经济增长的关系
        5.4.3 中西部地区城市规模分布与省际经济增长的关系
        5.4.4 稳健性检验与进一步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6.1 引言与问题提出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6.2.1 区域空间功能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6.2.2 区域空间功能分工与城市规模分布的关系
    6.3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与实证策略
        6.3.1 样本说明与变量选取
        6.3.2 数据来源
        6.3.3 实证策略
    6.4 计量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6.4.1 城市规模分布与空间功能分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检验
        6.4.2 城市规模分布与空间功能分工的关系的检验
        6.4.3 稳健性检验
        6.4.4 进一步地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优化城市规模分布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增长的政策建议
    7.1 优化官员激励体系,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7.1.1 拓宽政绩考核渠道,形成差异化激励
        7.1.2 完善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7.1.3 规范政府行为边界,构建城市公平增长基础
    7.2 完善城市体系规划,引导城市差异竞争
        7.2.1 明确首位城市地位,调整首位城市定位
        7.2.2 构建城市体系网络,促进城市差异发展
        7.2.3 疏通增长扩散机制,优化要素集聚效率
    7.3 深化空间功能分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7.3.1 限制首位城市土地财政补贴,约束首位城市“低价工业化”
        7.3.2 强化中小城市软硬件建设,夯实产业集聚的基础条件
        7.3.3 构建城市体系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形成空间功能分工
第八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1 结论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5)官僚体制中的激励机制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对中国官僚制度的分析
2 对司法制度的研究
3 软预算约束理论:解释制度与创新及中国面对的经济问题
4 结束语:三个方面的共性

(6)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价值和意义
        (一)选题的缘由
        (二)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学问题
        (一)政治经济学的演变
        (二)要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三)政治经济学分析需要转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政治经济学分析的方法
    三、相关研究情况
    四、逻辑思路和基本架构
    五、主要内容、基本观点、创新和不足
        (一)主要内容
        (二)基本观点
        (三)创新和不足
引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一、过渡模型
    二、“弱”三元结构
    三、三强模式
第一章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理论
    一、作为西方学术概念的治理
        (一)“治理”的内涵及其产生和发展
        (二)不同的学科和角度对治理的理解不同
        (三)20 世纪末的治理和国家治理强调多元、秩序和控制的统一
    二、中国对“治理”的理解
        (一)一般意义上的“治理”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和重要文献对现代治理的应用
        (三)在我国把握“治理”含义的两个关键点
    三、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一)国家治理
        (二)国家治理体系
        (三)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第二章 国家理论与治理模型比较分析
    一、国家和现代国家的概念
        (一)现代国家的含义
        (二)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
    二、社会契约国家模型
    三、国家、阶级和剥削模型
    四、新古典国家模型
    五、国家治理的三元模型
第三章 新制度经济学治理理论
    一、交易成本、治理结构与国家治理
        (一)交易成本与治理结构
        (二)市场制、混合制和分层制:对治理结构的分析
        (三)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二、组织与治理
        (一)组织与治理
        (二)有效治理的组织理论
        (三)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三、委托代理与治理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公司和公共部门治理结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三)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四、公共选择理论与治理
        (一)政治市场模型与治理
        (二)公共资源、集体选择与自主治理
        (三)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第四章 西方自由主义与国家治理
    一、复杂社会的自由主义
        (一)复杂自由
        (二)复杂自由主义
    二、西方自由主义与国家治理
        (一)古典自由主义与国家治理
        (二)新自由主义与国家治理
        (三)新古典自由主义与国家治理
        (四)全球化时代世界面临新一轮的政策调整
    三、俄罗斯新自由主义政策转轨的教训
        (一)苏联解体和俄罗斯转轨的历史进程回顾
        (二)国外学者关于俄、中改革比较与绩效评价
        (三)俄罗斯转轨的教训
第五章 转型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治理(体系)
        (一)特殊地缘环境造就超稳定的“大一统”治理模式
        (二)传统社会的公共需求与国家治理体系
        (三)外部冲击下传统治理体系的瓦解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探索
    二、建国后的国家治理(体系)
        (一)全能主义单位制与一元化治理体系
        (二)以解构与重建为基本特征的国家治理体系变革
结论与讨论 走向未来的三强模式
    一、重塑制度价值体系
    二、警惕发展型国家陷阱
    三、强社会-强国家-强政府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A1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附录A2 我发表过的相关学术论文

(8)公车改革政策实施中的利益主体博弈分析与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公车改革利益博弈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利益及其含义
    (二)利益与博弈论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四)问题场域
二、公车制度改革中的相关利益分析
    (一)利益的表现形式
    (二)利益矛盾的根源
三、公车改革中的利益相关分析模型
    (一)构建利益相关者模型
    (二)利益相关者模型综合指标体系库
    (三)应用利益相关者模型进行公车改革实践的评价与思考
四、公车改革中的利益博弈过程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一)自主探索期的利益博弈:自下而上的公车改革
    (二)改革铺开期的利益博弈:自上而下的货币化车改模式全面推开
五、公车改革政策实施的利益整合与规则重构
    (一)利益整合:合作博弈的选择
    (二)规则重构:深入推进地方政府公车改革的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央地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第一节 政府债务学术研究的西方脉络
    第二节 中国学术界的地方政府债务研究进展
    第三节 央地财经高官的问题认知与政策表态
第二章 解释地方政府行为的央地关系理论
    第一节 “收权-放权”的策略调整
    第二节 财政联邦主义的解释模型
    第三节 地方政府竞争的分析视角
    第四节 中央管控下的地方改革实验
    第五节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找钱-分钱:财税改革中的央地博弈
    第一节 分税制以前的央地财政关系
    第二节 从“分灶吃饭”到分税制的制度变迁
        一、地方政府在放权模式下的自利空间
        二、分税制改革实施预案中的央地分歧
        三、央地围绕税收基准年的博弈
    第三节 分税制进程中的所得税制改革
        一、地方政府应对新税制的策略改进
        二、央地围绕新利益焦点的再次较量
第四章 缺钱-借钱:分税制与早期债务的形成
    第一节 分税制运行中的“财权—事权不对等”
    第二节 分税制下地方债务产生的两重路径
        一、收支缺口放大
        二、还债责任上移
    第三节 从乡镇政府看早期政府债务
        一、财权-事权不对等的典型层级
        二、早期乡镇债务的实际发生路线
第五章 借钱-赚钱:融资工具创新与地方债务走高
    第一节 改革新阶段中央与地方的治理合谋
        一、中央政府对地方债务的支持立场
        二、地方政府的本位主义借债需求
    第二节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兴盛
        一、中央政府的引导鼓励
        二、地方政府的内在驱动
        三、央地妥协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试点
    第三节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制度需求
        一、分税制改革后的税制与税率设计
        二、在财政和银行之外寻求融资安排
    第四节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制度供给
        一、作为一种商业模式的城投债
        二、自筹自用融资工具再考量
        三、投融资平台的功能再探索
第六章 邀功-赖账:官僚集团集体行动的正反激励
    第一节 债务累积的体制环境
        一、地区间竞争激励
        二、“以结果论英雄”
        三、轮转和任期短期化
    第二节 权责脱节的预算软约束
        一、债权关系的三重软约束
        二、非健全的债务人人格
        三、寻租与创租的道德风险
    第三节 债务问题复杂参与主体分析
        一、多层级政府的不同政治权衡
        二、政府多部门之间的不同管理诉求
        三、债务市场多主体的不同逐利途径
第七章 土地-信用:杠杆效应刺激地方债务激增
    第一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财政与信用
        一、地方政府推进城市化的“最初信用”
        二、土地财政的本质探讨
        三、土地财政的问题与风险
    第二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中国特色
        一、举债主体和渠道多元化
        二、债务资金来源形式多样性
        三、承债主体由县、乡级向地市级转换
        四、城市建设类债务和隐形负债比重较大
    第四节 地方政府债务急剧扩张的风险信号
第八章 脱缰-重构:治理债务扩张中的央地关系新格局
    第一节 出手:中央政府治理债务扩张的政策措施
    第二节 治标:约束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机制选择
        一、对地方政府债务核心问题的新界定
        二、急策:推进债务置换计划
        三、缓策:推动地方债务管理改革
    第三节 取经:借鉴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国际经验
    第四节 治本:建构“财权-事权对等”的央地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10)从“条块分割”到“块块分割”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论
    1.1 问题提出:应对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新常态
    1.2 选题背景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2 基本概念与研究述评
    2.1 基本概念
    2.2 文献研究
    2.3 文献评述
3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的理论基础
    3.1 地方政府竞争的基础理论
    3.2 地方政府行为的理性假设
    3.3 地方政府竞争的外部性
4 高等教育从“条块分割”到“块块分割”的演化路径——地方分权的视角
    4.1 地方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职能与权限的演化
    4.2 “条块分割”高等教育格局的形成与演化
    4.3 “块块分割”高等教育格局的形成与演化
5 高等教育“块块分割”的表现及效应
    5.1 “块块分割”的主要表现
    5.2 “块块分割”的效应分析
6 高等教育“块块分割”的制度分析——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
    6.1 职责所在:高等教育是地方分权下区域发包的重要内容
    6.2 担纲操盘:地方政府直接介入辖区高等教育发展
    6.3 利益驱动:高等教育是地方政府之重要利益所在
    6.4 晋升博弈:高等教育是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竞争的重要领域
    6.5 约束乏力: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制度建设滞后
7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块块分割”形成的微观解释
    7.1 中央政府调控缺位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
    7.2 中央政府强力调控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
    7.3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行为的实证研究
    7.4 囚徒困境式晋升锦标赛的博弈分析
8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的基本原则与治理对策
    8.1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的基本原则
    8.2 规范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的基本对策
9 结论与讨论
    9.1 基本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学研究、学术会议
附录3 图表目录

四、钱颖一:中国改革能走多远?(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改革开放史研究的若干问题——答《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问[J]. 萧冬连. 中共党史研究, 2020(02)
  • [2]国家治理转型的纵向维度——基于央地关系改革的法治化视角[J]. 封丽霞. 东方法学, 2020(02)
  • [3]中国新闻社对外报道特色研究 ——以2013年至2017年两会报道为例[D]. 杨梦洁. 河北大学, 2017(02)
  • [4]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验证据[D]. 金田林. 西北大学, 2017(06)
  • [5]官僚体制中的激励机制问题[J]. 许成钢. 经济学报, 2017(02)
  • [6]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 王君超.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7]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探究[J]. 邹统钎,郭晓霞.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6(03)
  • [8]公车改革政策实施中的利益主体博弈分析与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D]. 章婧昳. 兰州大学, 2016(08)
  • [9]央地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扩张[D]. 王志浩. 南京大学, 2016(03)
  • [10]从“条块分割”到“块块分割”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竞争研究[D]. 蒋华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钱颖一:中国改革能走多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