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建设有关建议

电力市场建设有关建议

广西能建宏湖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从研习建立优先发电、优先购电制度,实现“两个确保”政策的内容出发,探讨了该政策的实施对于各省电力市场建设的影响。研究表明,“两个确保”政策将挤出省内电力市场化交易的规模,并且可能增加部分省份电网企业的财务责任,给当地财政带来一定的压力,从而影响省级电力市场建设。基于此,本文提出:缩小优先购电价格的确保范围,全国统筹可再生能源消纳义务,建立普遍服务基金,打破省份边界,建立区域性电力市场。

关键词:优先发电;优先购电;电力市场;交易规模;财务责任

引言

一个国家的经济转型定位目标是由当期需要解决的社会发展主要矛盾所决定的。回顾我国社会发展与改革进程,历次时代转型均符合这个规律,使今日的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多领域科学技术领先世界。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物质严重短缺,生产力严重低下,国家与人民的生存与脱贫是主要发展目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基础和技术严重落后,主要发展目标是实现基本小康社会,当时经济发展需要的三要素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突破瓶颈的唯一路径。今天,绿色能源发展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要求是从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主要矛盾,环境约束成为社会发展的瓶颈,质量提高、效益提升和发展动能转换是促进绿色发展,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由上述可见,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断调整与适应的过程,是体制机制与市场关系的相互促进与完善的过程,也是加大国内外开放力度、不断融入更大经济发展空间的过程。

1把握三个基本原则

1.1坚持电改9号文及配套文件明确的改革方向。要充分体现市场主体自主意愿,逐步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1.2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的原则。要充分考虑体制现状,尊重历史实际,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统筹兼顾市场化目标与非市场化目标,合理选择市场化手段与非市场化手段使用边界。

1.3以坚持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进一步建立清洁高效的能源保障体系,在努力增加社会总体福利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机制实现各方利益合理分配。

2处理好三个关键关系

2.1正确认识电力中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关系

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都是电力市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中长期市场是现货市场运作的基础,现货市场是中长期市场的有力补充,二者功能互补,紧密耦合,不可分割。

中长期交易定位于促进和引导能源规划建设、稳定市场供需、帮助市场主体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现货交易定位于平衡中长期交易与实际负荷之间的偏差,提高电力市场竞争效率。

根据国家电改政策要求,结合实践经验,南方电力市场建设应坚持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补充的原则。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应在电力市场体系的整体框架下统筹考虑,与中长期市场建设充分协同,相应设计和开发现货市场功能。

2.2妥善处理跨省市场与省内市场的关系

跨省市场定位于资源配置型市场,主要任务是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和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跨省中长期市场通过“协议+市场”机制,保障执行国家指令性计划、政府间协议,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电力扶贫、清洁能源发展等重点任务,保障电力供应和跨省优先发电计划足额执行。跨省现货市场则进一步挖掘输电能力,以增量交易方式促进省间余缺调剂、促进清洁能源在更大范围有效消纳,同时发现市场价格信号,引导和促进市场化交易。

省内市场定位于电力平衡型市场,主要任务是优化省内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需平衡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省内中长期市场有助于规避风险,中长期交易合约有助于统筹指导燃料采购和水库运行计划,强化约束发用电行为,保障供需平衡,服务实体经济有序发展,为现货市场准备基础条件。省内现货市场定位于解决运行偏差,适应清洁能源波动,促进系统安全优化运行。

在市场衔接过程中,跨省交易优先安排并优先结算,省内市场以跨省市场形成的电量、电价等交易结果作为交易组织的边界条件。

2.3规范明确交易机构与调度机构的关系

交易机构与调度机构按照职责界面做好衔接,共同组织开展中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

交易机构负责与市场交易密切相关的环节,交易平台作为公司对市场主体服务的窗口,在市场注册、交易申报、交易组织、交易结算、信息发布等环节为市场主体提供相关服务,并与电网的调度、营销、财务等系统实现对接;调度机构负责现货交易与电网运行密切相关的环节,负责安全校核、现货交易组织、辅助服务等工作。

3能源转型是经济转型的关键

人类文明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如今的生态文明,生产形态从刀耕火种到小手工业形态,到大工业时代,再到如今的信息与智能互联时代,促进人类社会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是技术突变带来的能源利用方式的不断转变。当前,可利用的能量载体趋于多样化,将一次能源形式转换成二次能源形式,以及二次能源各种形式的互相转换均出现了大跨越式发展,智能互联网与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是改变了人类对能源转换利用方式的根本性变化,能源集中供应基地将与分布式、移动式能源站(点)相结合。人类经济、生活活动以及生产方式因此而产生相适应的新业态。显然,这一切本质上就是人类技术创新的结果,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能源转型创新发展演化的结果。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能源转型是实现现代经济产业系统的必要条件。当前,能源转型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环境约束条件下的科技创新与市场化体制改革,促进建立双向可互动、多源可互补、稳定可调节的供应体系和高效节约的消费体系,这是与现代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能源体系主要内容。要建设现代能源体系、实现能源转型发展,就要推进落实能源四个革命。能源四个革命分别是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应革命、能源技术革命和能源体制革命。能源消费革命是能源转型发展的切入点,是通过市场机制,将能源终端纳入现代能源系统,集成消费、供应及其双向响应,实现绿色、智慧利用,提髙能源利用效率。能源供应革命是能源转型发展的核心,是以加快实现电能对煤炭替代、清洁能源对油气化石能源替代为途径,促进能源供应集中与分布式结合、多元化能源综合梯级可循坏利用,实现人类摆脱能源总量、环境约束的终极目标,由此带来传统能源生产企业从组织体系、管理模式、体制机制、生产业态的渐变式革命。能源技术革命是能源转型发展的手段与催化剂,以技术创新推动能源系统信息化与智能化,实现多种能源在四维时空以及供应与消费链上的互济互补,供需弹性平衡,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益。能源体制革命是能源转型发展的推动力。将电力消费用户纳入市场主体,成为启动并活跃市场主体的“鲶鱼”,回归电力商品交易本质,促使能源生产供应传统企业不再依赖市场垄断、资源垄断或价格垄断,努力适应新技术与市场环境下的供需关系,让市场发现能源各品种以时序、位置为变量的价格函数,促使政府部门加快建立完善的市场规则和监管机制,保障市场公平、公正有序竞争。对电力行业而言,能源四个革命就是促进电力供应侧企业以精准服务终端消费为目的,实现有效投资、绿色运营,鼓励终端用户改变能源利用方式,加快全产业链的节能、提效、绿色能源消费的转型和全社会智能化建设步伐。

4新能源并网对电力市场的影响

4.1新能源并网对发电成本的影响

在任何一个供电系统中,电力需求每天都在变化,并且每天24h的电力需求都有波动。为满足实时变化的电力需求,需要各类电厂协调有序地满足不同负荷的需求。由于电力系统要求实时供需平衡,需要时刻有某些常规发电厂处于“热备用”的状态,以便能立即启动并网,保证用户供电。由此,新能源的并网将导致电网扩容,以提供更多的备用容量,从而增加了新能源并网的发电成本。同时,由于常规能源发电承担了大量的调峰任务,常规发电的成本也随之增加。不过,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以及新能源发电技术越来越成熟,新能源对电网的不利影响也将减小,其发电成本也会逐渐下降。

4.2新能源并网对政策的影响

当前,新能源发电的技术并不成熟,只是出于初步发展阶段。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其发电成本并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增加,只有采取政策上的扶持,新能源才会发展起来,才能真正达到减排减CO2的目的。纵观世界各国的政策,有以下几种趋势。

1)新能源配额制度。在这一制度中,若电网公司购买新能源发电的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多出的部分由国家补贴。

2)绿色电力优先并网。新能源发电有优先并入电网的权利,同时规定风电为市场上最低的价格,其他新能源发电的价格随风电价格的改变而变化。

3)收购剩余电力。电力公司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与其系统相连的用户的新能源发电的剩余电力。

4.3新能源并网对需求侧价格响应的影响

电力系统的电价与新能源发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新能源发电量的大幅度增加会改变电力系统的总负荷,进而改变电价,由此而影响用户的用电时间。也就是说,新能源发电量大时,电价降低,用户用电量增多;发电量小时,电价上升,用户用电量减小。这样,新能源发电与负荷将保持一致。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的总发电量和总的电力负荷将改变用户对电能的需求,同时也会促进电力市场的竞争。

5加快提升四个重点能力

5.1加强理论研究,强化顶层设计

要充分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内实际特点,厘清国内电力市场建设约束条件,找准市场功能定位,指导电力市场建设。特别是要适应国情,在市场建设中妥善满足诸多非市场化目标诉求,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力市场建设方案,选择合理可行的改革路径,保持小步走、不停步。

5.2加快平台建设,促进市场融合

随着电力市场建设的推进,交易品种不断丰富,市场主体迅速增加,需要建立统一的电力交易平台,满足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交易等各个交易品种的要求,并不断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和可靠性,确保交易组织、交易出清、交易结算、信息披露的安全性和效率,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用户体验。

5.3提升监管能力,防范市场风险

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步入深水区,在国家层面亟须规范市场管理权责,提升市场监管能力,建立常态化的风险识别和风险防控机制,及时发现市场运营中的风险,确保市场健康发展。

5.4规范市场运作,服务社会发展

一是规范交易机构运作,不断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工作。二是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加快电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全国统一的电力交易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做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工作。

结语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电力体制的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由于我国国情不同于英、美等发达国家,电网的发展程度也不可与之同日而语,照搬他们的改革模式,短时间内在我国是不能实现的。但是很多发达国家在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都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我们应该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摸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电力工业的道路,推进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而新能源发电是必然趋势,在市场化的同时,为引入新能源发电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

参考文献

[1]齐新宇.普遍服务与电力零售竞争[J].财经研究,2004(1).

[2]张冰.电力普遍服务成本补偿机制的经济分析研究[J].四川水力发电,2007(4).

[3]王俊豪、高伟娜.中国电力产业的普遍服务及其管制政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1).

[4]唐敏.普遍服务的法理基础与制度建构———以电力产业为例[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12(1).

标签:;  ;  ;  

电力市场建设有关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