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李重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诗歌音韵,识音,识诗
李重华论文文献综述
郁薇薇[1](2018)在《李重华的诗歌声韵论及其价值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李重华的诗歌声韵论具有与前人不同的显着特点,一是认为诗情与诗音密切相关,提出悲喜之情"随音以出"之论,从审美感情的角度强调音韵声律之重要。二是提出"识诗"必先"识音"之论,认为诗之艺术效果与音节密切相关,因而读者必须善于"识音"。李重华的诗歌声韵论突破了沈约、刘勰、钟嵘等人的诗韵观,不但推进了古代诗歌声韵论的发展和深化,而且对于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昭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郁薇薇,吴建民[2](2018)在《试论李重华“诗有叁要”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李重华在清代诗坛别树一帜。他提出"诗有叁要"的诗学观点,即发窍于音、征色于象、运神于意,对诗歌音韵声律、设色构象和立意内蕴及其间相互关系有独到的见解。对于诗歌的音韵声律,他崇尚"天籁",主张初学者从悟音入手,而又不拘泥于音律的规律。对于诗歌的设色构象,他重视写景在赋比兴手法中的作用。对于诗歌的立意内蕴,他追求以"神"运意的境界。(本文来源于《皖西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石昭[3](2016)在《清初苏州诗论家群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诗学集群或流派是历史的产物。以叶燮为代表的清初苏州诗论家群体的诗学思想,其生成与演变进程也不是由某个单一因素促成的,而是在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中由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是清朝的鼎盛时期,也是所谓“集大成”的清代诗学的发轫期。就地域来分,清代诗话的作者以江、浙一带为最多,梁启超先生在《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一文中便描述了以江苏的苏、常、松、太和浙江的杭、嘉、湖一带为清代诗学的最盛。本文以清初苏州诗论家群体为研究对象,并选择以叶燮、沈德潜、薛雪、李重华为代表进行研究。在清初的苏州文坛和诗学园地,这是一个半自觉或不自觉的诗学集群,即以叶燮为代表的、由叶燮等四人构成的清初苏州诗学集群。这是一个由地缘、师缘、学缘构成的、前后相续的、在诗学观念上具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诗学集群。本论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说明本论文撰写之目的和研究方法,并概述清初苏州诗论家群体的研究现状与问题。第一章,先从苏州诗学的历史背景及清初诗学的地域格局两个方面介绍苏州在清代何以成为中国诗学的重镇,之后从着述活动和特色两个方面,宏观的介绍以叶燮为源头的清初苏州诗论家群体;第二章,笔者从研究对象的思想着手。中国古典诗学以儒家的古典诗学为正统,道家和后来传入的佛教为补充。儒、道、释叁水分流亦叁川汇一,共同体现着传统诗学的价值观。以叶燮为首的清初苏州诗论家群体也不例外,只是在思想的生成与结构中灌注了他们人格体验、自我修炼与文艺襟怀。基于此,笔者从儒家思想、与佛学的关联以及儒、道、释之互动叁个角度论述四位诗论家的思想维度。第叁章,从主、客体之本以及二者联系之“气”论阐述研究对象对于诗歌创作理论的独到见解。第四章,笔者分别分析叶燮等四位诗论家对于诗歌之美境的不同认识,最终厘清其审美基调。第五章,论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叶燮与沈德潜的文学史观,主要包括诗歌的源流正变、盛衰、文学发展论等方面。余论部分,从叶燮独特的知性品格以及沈德潜、薛雪、李重华各自的影响、传承与发展和叶燮、沈德潜与其他诗论家对于诗学观念的辩驳叁个方面补充说明四位诗论家独具之特性、历史地位与影响,进而对这个清初苏州诗论家群体进行梳理与总结。以上可知,面对这个诗学集群,我们只有充分考虑到它的历史渊源、精神姿态、言说构造,才能够更为深入地洞见其本源与特色及其实绩,为后来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6-05-01)
李重华[4](2010)在《李重华的作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岁月》期刊2010年10期)
王松涛[5](2009)在《李重华诗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李重华是清代中期重要诗人、诗论家。本文采用传统文献学的方法,从李重华《贞一斋集》与《贞一斋诗说》切入,结合其所着《诗传附义》,在大量搜集梳理文史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以兼重李重华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的研究方法,从整体系统层面对李重华诗学思想进行了细致研究。论文共分为五章,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李重华研究史及本文的选题意义。第一章“李重华生平、交游考述”。生平部分,考察了李重华的生平经历,勾勒出比较详细的人生轨迹;对李重华卒年作了补正;考辨李重华充一统志编修及京师结社的时间问题。交游考部分,按照李重华生平经历,分为吴江时期、京师时期、游历时期叁个阶段。依据史传及地方文献等资料,简介交游人物生平,并从《贞一斋集》、《贞一斋诗说》及交游者所着诗文集中,找出有关诗文补充说明,以期从交游角度来进一步了解李重华的生平事迹及其诗学思想形成之影响人物。第二章“李重华诗学思想宗旨”。分别论述了李重华“诗有叁要”、“诗有五长”及“诗教”、“六义”主张各自内涵及相互关系。李重华“叁要”说主张“意立而象与音随之”。针对初学者,提倡从悟音入手,但又不可执着于音律所限定的规律,崇尚“天籁”;重视写景在赋、比、兴手法运用中的作用;追求以神运之、“意在言外”的境界。“五长”说推重以神、气运之的创作,但并不反对以巧、词、事运之。李重华崇尚“天籁”之音,主张创作以神运之,但要以温柔敦厚之诗教为本。第叁章“李重华论历代诗”。本章分为叁节,分别考察了李重华对汉魏六朝诗、唐诗、宋元明诗的认识和评述。第一节主要论述了李重华对汉魏六朝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乐府及七言诗作家作品的评论。第二节主要讨论了李重华关于唐代五七言古诗、五七言律诗、五七言绝句及乐府的批评。第叁节考察了李重华有关宋元明诗的评价。李重华对历代诗歌的评价,贯穿着其诗学思想宗旨。在以“六义”为旨归的前提下,他肯定诗歌的变化发展,不以时代论优劣,主张日出日新,自成一家。第四章“李重华论诗歌题材及其创作实践”。本章择取《贞一斋集》中拟古诗、咏物诗、咏史诗叁类题材作为典型个案,并结合《贞一斋诗说》中相关论述,分析李重华在拟古诗、咏物诗、咏史诗创作中体现出的诗学思想。第五章“李重华论历代选本与诗学理论着作”。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考察了李重华对《文选》、唐人选唐诗、《诗归》等历代选本的评价。第二节主要讨论李重华对《诗品》、《二十四诗品》及《沧浪诗话》的评价。(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9-04-10)
容本镇[6](1996)在《鲁西、李重华比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鲁西生活在南国边陲,李重毕生活在北国边疆,相距千山万水,且素无交往,互不认识。但两人都是诗人,又都是学者;两人都在高校任教,又都是副教授;鲁西生于1942年,李重华生于1943年,也属于同一辈人;两人都历经数十年风雨沉浮,命途多舛,对文学的挚爱与追求始(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社会科学》期刊1996年04期)
李重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李重华在清代诗坛别树一帜。他提出"诗有叁要"的诗学观点,即发窍于音、征色于象、运神于意,对诗歌音韵声律、设色构象和立意内蕴及其间相互关系有独到的见解。对于诗歌的音韵声律,他崇尚"天籁",主张初学者从悟音入手,而又不拘泥于音律的规律。对于诗歌的设色构象,他重视写景在赋比兴手法中的作用。对于诗歌的立意内蕴,他追求以"神"运意的境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李重华论文参考文献
[1].郁薇薇.李重华的诗歌声韵论及其价值意义[J].昭通学院学报.2018
[2].郁薇薇,吴建民.试论李重华“诗有叁要”说[J].皖西学院学报.2018
[3].石昭.清初苏州诗论家群体研究[D].苏州大学.2016
[4].李重华.李重华的作品[J].岁月.2010
[5].王松涛.李重华诗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9
[6].容本镇.鲁西、李重华比较论[J].齐齐哈尔社会科学.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