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通约性论文-高龙

不可通约性论文-高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不可通约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库恩,不可通约性,语言学,翻译学

不可通约性论文文献综述

高龙[1](2019)在《浅析库恩的不可通约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库恩的不可通约性概念是库恩科学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使库恩饱受争议的一个概念。想要了解不可通约性概念就要了解其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所有内涵。本文通过历史研究法和比较法等方法试图对不可通约性这一概念进行浅析。(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1期)

佟超[2](2019)在《论教育学的不可通约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活动虽然伴随人类发展始终,但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合理性身份一直以来却备受质疑,如何对教育学的科学性进行澄清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学界需要面对的问题。“不可通约性”是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与费耶阿本德在1962年共同提出的概念,此概念与我们熟知的“范式”概念一起组成了库恩科学进步观的基础。虽然不可通约性理论从产生至今争议不断,但其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对于科学进步观的重要意义确是不可忽视的。对教育学的不可通约性进行研究分析,对于教育学的科学性澄清有着重要意义。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对其进行分析,对教育史、比较教育学等教育学二级学科的学科建设也有着很大的理论价值。可以确切地说,我们当前正处在一个“教育学范式转型时期”,如何理性面对教育学这些从根本上不可通约的范式转型并积极给予应答,将是我们未来长久需要面对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不可通约性理论在教育学领域的表现,首先确定了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不可通约性理论的相关文献,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之后对不可通约性概念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厘清,对不可通约性理论的四个主要层次进行了概括,并对不可通约性与范式这两个相生相伴的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从教育语言的不可通约性、教育目的的不可通约性、教育方法的不可通约性等几个方面对教育上不可通约现象进行了概述。最后对教育学范式的发展史进行了廓清,明确了我们当前正处在“教育范式转型时期”,概括了“教育范式转型时期”的表现,总结了学习走向泛在化和智能化、全纳性与个性化相结合、多元性与复杂性交织、重申人文性等教育学在“范式转型”时期的特点,并对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教育范式转型”继而给予应答做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大鹏[3](2019)在《两种文化与不可通约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传播要做的就是在科学共同体与公众之间(借由媒体)实现通约性,让科学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子集。1959年英国科学家和小说家C·P·斯诺在剑桥大学的演讲中提出了"两种文化"的命题,其论点是"整个西方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被名义上分成两种文化,即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对解决世界上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障碍。这个命(本文来源于《青年》期刊2019年12期)

孙亚君[4](2019)在《论“动物权利”中伤害与裨益的不可通约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新的伦理学,汤姆·里根(Tom Regan)的"动物权利"不单单是"革命的",也是"精粹的"。在实践上,这种特征突出地表现在里根关于"轻伤害原则"与"副作用"的阐述中。本文在考察两者内涵的基础上,确定了权利论的一个关键预设,即"伤害"与"裨益"的不可通约性,后者构成权利论与功利论的一种根本区别。分析指出,里根的这个预设不但是合乎逻辑的,也是合乎理性的。进而,伤害与裨益的不可通约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为"放任自然"的实践策略提供了稳固的根据,并对环境管理方式的潜在危险具有强大的矫枉力,但同时也暴露了其应对某些生态问题的局限性。环境伦理学的进一步的完善应该以此为出发点。(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通讯》期刊2019年03期)

施爱东[5](2019)在《学术与生活的不可通约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若将民俗学与民俗生活的对话关系划分为五个层级,就会发现任意一个层级的学术成果都只能在同一层级,或与相邻上下两个层级之间进行有效对话。前沿学术的跨层流动不仅表现为时间上的延滞,还表现为数量不断减少、信息大幅递减的特征。理论民俗学若要下沉到生活实践当中,必须经由理论接受,以及常规科学的应用,再通过学术周圈的扩散,落实到地方文化圈,才有可能进入第四层级民俗精英的视野。所谓"学术与生活的不可通约性",既包括跨层对话的不可通约,也包括学术介入生活的空洞无力。学术和生活本来就是不可通约的两个世界,学术工作者既不要对学术干预生活寄予过高的美好期许,也不必为学术妨碍生活背负过重的伦理包袱。学者与民众的关系没有技巧可言,只有生活中坦诚友善,思想上求同存异。(本文来源于《民族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马凯臻[6](2018)在《生命与存在:陶瓷艺术批评的不可通约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陶瓷艺术批评的现实困境不是简单的失语与缺席,而是批评方向的迷失。当下的陶瓷艺术批评从话语的使用到文本的呈现,基本是在美术、设计等异域批评环境中生成的。所以,这种批评往往是站在异域立场,对陶瓷艺术的反身观照,这种我与他者之间具有可通约性的批评文本,其目光只能在艺术的普遍规律层面上进行"艺术概论"式扫描,它难以深入至"陶瓷之所以为陶瓷"的内部体系中实现高适配度的批评,也不可能衍生出合乎陶瓷艺术本质属性的评价体系建构。它以其不知"我是谁"的暧昧性,从根本上不能对陶瓷艺术的身份及其形成机理进行准确描述,遑论对其深入而准确的批评。本文认为:无论陶瓷艺术批评的体系如何繁芜与庞杂,有一个基本观照点不可更易,即不可通约性。(本文来源于《陶瓷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董志伟[7](2018)在《库恩早期不可通约性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纠正不可通约性意味着不可比性的误解,库恩最近对不相容性进行了新的解释。这包括科学革命(种类理论)的语言学理论,认知探索语言学习过程(类比双语)和关于科学发展理性的认识论讨论(进化认识论)。本文的重点是回顾库恩在消除相对主义方面所做的努力,突出了他新的不可通约性的见解和难题。最后,我建议通过了解工具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理性概念来克服库恩的一些困难。库恩在原始的不可通约性版本中声称科学家在科学革命之后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因此他的很多读者认为库恩的论文意味着范式之间的不可比性,指控他走向相对主义[1],库恩为了纠正这些误解从以上叁个方面来进行新的解释。(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8年24期)

李静涵[8](2017)在《翻译伦理的多元性和不可通约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伦理具备多元性和不可通约性两个关键特征。翻译伦理多元之间是不可直接比较的,简单来说,并不存在不同翻译伦理排序的统一标准。翻译伦理所产生的冲突,并不是对和错抑或善与恶这种对立面的冲突,甚至无法借助"普世"这一翻译伦理作为解决冲突的有效途径,这是由于翻译伦理唯一性的缺失,不同翻译伦理只可对不同价值取向予以表明。本文着重探讨翻译伦理的多元性和不可通约性。(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7年Z1期)

洪治纲[9](2017)在《论文学的不可通约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做学生时,读林语堂先生的作品,我发现《吾国与吾民》《孔子的智慧》《京华烟云》等一些很重要的作品,都是用英文创作的,而且这些作品在当时的《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曾长期位于前列,但我们读到的中文版却是由别人翻译的。后来,读哈金的《南京安魂曲》,发现这部小说的中文版也是别人翻译的。对此,我颇有些纳闷:这两位作家都是双语写作的高手,特别是林语堂先生,其中文写作可谓炉(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7年08期)

张鷟,曹毅哲[10](2017)在《论范式理论下的不可通约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范式"理论的提出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科学发展的理解,不同的科学共同体持有不同的范式,具有不同的观察视角。"不可通约性"问题的问世引起了学界极大的争议,甚至把库恩看作一个相对主义者。笔者从库恩的范式理论出发,把观察与理论的关系解读为这样几个层次:旧事实与旧理论;新事实与旧理论;旧事实与新理论;新事实与新理论。通过这些方面的考察来谈论库恩的不可通约性,论证库恩并非一个相对主义者。(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不可通约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教育活动虽然伴随人类发展始终,但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合理性身份一直以来却备受质疑,如何对教育学的科学性进行澄清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学界需要面对的问题。“不可通约性”是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与费耶阿本德在1962年共同提出的概念,此概念与我们熟知的“范式”概念一起组成了库恩科学进步观的基础。虽然不可通约性理论从产生至今争议不断,但其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对于科学进步观的重要意义确是不可忽视的。对教育学的不可通约性进行研究分析,对于教育学的科学性澄清有着重要意义。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对其进行分析,对教育史、比较教育学等教育学二级学科的学科建设也有着很大的理论价值。可以确切地说,我们当前正处在一个“教育学范式转型时期”,如何理性面对教育学这些从根本上不可通约的范式转型并积极给予应答,将是我们未来长久需要面对的问题。本研究立足于不可通约性理论在教育学领域的表现,首先确定了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不可通约性理论的相关文献,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之后对不可通约性概念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厘清,对不可通约性理论的四个主要层次进行了概括,并对不可通约性与范式这两个相生相伴的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从教育语言的不可通约性、教育目的的不可通约性、教育方法的不可通约性等几个方面对教育上不可通约现象进行了概述。最后对教育学范式的发展史进行了廓清,明确了我们当前正处在“教育范式转型时期”,概括了“教育范式转型时期”的表现,总结了学习走向泛在化和智能化、全纳性与个性化相结合、多元性与复杂性交织、重申人文性等教育学在“范式转型”时期的特点,并对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教育范式转型”继而给予应答做出了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可通约性论文参考文献

[1].高龙.浅析库恩的不可通约性[J].现代交际.2019

[2].佟超.论教育学的不可通约性[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3].王大鹏.两种文化与不可通约性[J].青年.2019

[4].孙亚君.论“动物权利”中伤害与裨益的不可通约性[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

[5].施爱东.学术与生活的不可通约性[J].民族文学研究.2019

[6].马凯臻.生命与存在:陶瓷艺术批评的不可通约性[J].陶瓷研究.2018

[7].董志伟.库恩早期不可通约性的探索[J].智库时代.2018

[8].李静涵.翻译伦理的多元性和不可通约性[J].文教资料.2017

[9].洪治纲.论文学的不可通约性[J].文艺争鸣.2017

[10].张鷟,曹毅哲.论范式理论下的不可通约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标签:;  ;  ;  ;  

不可通约性论文-高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