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乳脂脂肪酸组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饲料添加剂,肉羊,脂肪品质,抗氧化物
乳脂脂肪酸组成论文文献综述
刘旺景,敖长金,丁赫,哈斯额尔敦,丹妮[1](2018)在《不同饲料添加剂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料添加剂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选取30只健康、体重[(42.5±3.1)kg]相近的6月龄杜寒杂交F1代肉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G1组)试验羊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G2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沙葱粉的基础饲粮,沙葱粉按照每只每天20 g的量添加,试验组(G3组)试验羊饲喂添加了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基础饲粮,微生物发酵饲料按照每只每天100 g的量添加。试验期为75 d,其中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为60 d。在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3只羊进行屠宰,分别从肾脏周围、腹部皮下以及尾部采集脂肪样品,测定其脂肪酸组成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显示:与G1组相比,1)G2组和G3组肉羊平均日增重显着提高(P<0.05),料重比显着降低(P<0.05);2)G2组肾周、腹部皮下以及尾部脂肪组织中亚油酸(C18∶2cis-6)、α-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6 PUFA的含量以及PUFA/饱和脂肪酸(SFA)的值显着提高(P<0.05),硬脂酸(C18∶0)的含量显着降低(P<0.05),G3组腹部皮下和尾部脂肪组织中DHA的含量显着提高(P<0.05),肾周脂肪组织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C18∶0的含量显着降低(P<0.05);3)G2组和G3组尾部脂肪组织中n-6 PUFA的含量以及n-6/n-3的值显着提高(P<0.05),G2组肾周脂肪组织中n-3 PUFA的含量显着提高(P<0.05),G3组肾周脂肪组织中PUFA/SFA的值显着降低(P<0.05);4)G2组和G3组腹部皮下和肾周脂肪组织中SOD的活性显着提高(P<0.05),MDA的含量显着降低(P<0.05);5)肉羊腹部皮下(R2=0.967)、尾部(R2=0.965)和肾周脂肪组织(R2=0.992)中M DA含量和SOD活性与PUFA沉积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P<0.001),其中MDA对多元回归方程的贡献为负增加,而SOD为正增加。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和微生物发酵饲料均能够提高舍饲杜寒杂交肉羊的生长性能;饲粮中添加沙葱粉可有效改善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并可提高脂肪氧化稳定性,改善脂肪品质;饲粮中添加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改善效果欠佳,但可提高脂肪的氧化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丹妮[2](2018)在《粗饲料品质对奶牛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饲喂不同日粮的奶牛乳腺组织为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探讨奶牛乳腺组织差异基因的表达,测序结果提示PPARG途径在不同日粮组间有明显的差异,结合乳中脂肪酸的变化推测PPARG途径的变化与乳脂的合成有关联。因此,通过腺病毒介导的RNA干扰、过表达以及外源添加长链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验证PPARG基因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对脂肪合成的影响及其机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本试验研究了奶牛饲喂不同粗饲料和精粗比的日粮后,乳中脂肪酸及乳腺组织转录水平的差异。试验采取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30头体重相近、泌乳中期的经产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饲喂3种日粮,即混合粗饲料组(MF),精粗比为46:54;高精料秸秆组(CS1),精粗比为65:35;低精料秸秆组(CS2),精粗比为46:54。试验包括3周的预饲期和9周的正式试验期,每3周为一个试验周期。每个试验周期采集乳样,试验期最后一天采集乳腺组织样品。结果显示,CS2组与MF组的乳脂率无差异(P>0.05),但CS2组乳中长链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C18:3含量显着高于MF组,而从头合成的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则显着低于混合粗饲料组(P<0.05);乳腺组织内PPARG调控途径的差异表达基因为CS2组高于MF组转录丰度,推测在乳腺脂肪酸的代谢过程中PPARG发挥一定作用。2.通过腺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研究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PPARG基因表达量的降低对乳脂合成的影响。本试验中腺病毒干扰乳腺细胞后PPARG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下降55%,说明对PPARG活性干扰成功。PPARG被干扰后,ACACA、FASN、SCD、ACSL1、AGPAT6、GPAM、LPIN1等乳脂合成相关基因显着下调(P<0.05),转录因子SREBF1和PPARA表达量显着下调(P<0.05),而FABP3及DGAT1表达量显着提高(P<0.05)。细胞内甘油叁酯的含量没有显着变化(P>0.05)。3.通过腺病毒过表达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PPARG基因后,其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说明过表达病毒构建成功。过表达PPARG后ACACA、FASN、SCD、ACSL1、AGPAT6、DGAT1、GPAM、LPIN1以及PPARA等乳脂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显着上调(P<0.05),而LPL、CD36和FABP3无变化(P>0.05)。此外,细胞内甘油叁酯含量增加明显(P<0.05)。4.脂肪酸是PPARG的天然配体,本试验研究了混合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对PPARG和乳脂合成基因的影响。通过不同浓度C16:0、C18:0、C18:1、C18:2及C18:3长链脂肪酸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筛选了不抑制细胞活性的添加浓度。本试验将脂肪酸分为混合饱和脂肪酸组(SFA)和混合不饱和脂肪酸组(UFA),SFA组脂肪酸浓度为C18:0 50μM和C16:0 100μM,UFA组脂肪酸浓度为C18:1 75μM,C18:2 100μM和C18:3 3μM。添加UFA和SFA均会抑制细胞内ACACA、FASN、SCD、FABP3以及SREBF1基因表达量(P<0.05);此外,SFA显着下调CD36、ACSL1、DGAT1、GPAM、PPARA(P<0.05),UFA对这些基因无影响。外源添加UFA或SFA都会明显提高细胞内甘油叁酯的含量以及PPARG的蛋白表达量(P<0.05)。5.在PPARG干扰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添加UFA或SFA会明显影响乳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其中ACACA、FASN、FABP3、LPIN1受到抑制(P<0.05),而CD36和ACSL1则显着提高(P<0.05)。UFA显着提高甘油叁酯合成相关基因、PPARG以及PPARA表达量,并抑制SCD和SREBF1基因的表达(P<0.05)。PPARG表达量较低时外源脂肪酸对细胞内甘油叁酯含量及PPARG蛋白表达没有影响(P>0.05)。6.PPARG过表达的奶牛乳腺细胞中添加UFA或SFA会下调ACACA、FASN和SREBF1的mRNA水平(P<0.01),上调CD36、DGAT1、GPAM和PPARG的表达量(P<0.05)。饱和脂肪酸明显促进SCD、LPL、ACSL1、FABP3、AGPAT6以及LPIN1的表达量(P<0.01),而不饱和脂肪酸组对这些基因无促进效果此外,PPARG表达量较高时,长链脂肪酸会提高细胞内PPARG蛋白表达以及甘油叁酯的合成量(P<0.05)。总之,相比优质混合粗饲料,以低劣质秸秆为粗饲料的日粮组奶牛乳腺摄取更多长链脂肪酸,并抑制脂肪酸从头合成。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的体外试验显示转录因子PPARG是奶牛乳腺中脂肪酸代谢过程的关键调控因子,参与调控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去饱和、甘油叁酯的生成等过程。长链脂肪酸激活PPARG活性,激活的PPARG参与长链脂肪酸对脂肪酸从头合成基因的抑制过程,并且提高细胞内甘油叁酯的含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于全平,王贤东,漆雯雯,祈居中,马江飞[3](2016)在《饲喂不同钙、磷水平饲粮对泌乳期伊犁马乳成分、乳脂脂肪酸组成和马驹生长发育、血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不同钙、磷水平饲粮对泌乳期伊犁马乳成分、乳脂脂肪酸组成及马驹生长发育、血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伊犁马钙、磷营养提供参考。选取年龄、体重和胎次接近的处于第2泌乳月末的伊犁马25匹,根据母马体重和马驹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5匹。5组马匹饲粮钙、磷水平分别设为45.0、30.0 g/d(Ⅰ组),48.5、32.0 g/d(Ⅱ组),52.0、34.0 g/d(Ⅲ组),55.5、36.0 g/d(Ⅳ组),59.0、38.0 g/d(Ⅴ组)。试验为期90 d,每30 d为1个试验周期。结果显示:饲粮钙、磷水平显着影响每次平均挤奶量及估计日产奶量(P<0.05),对乳中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乳总固形物含量无显着影响(P>0.05)。Ⅲ组每次平均挤奶量分别比Ⅰ和Ⅳ组提高了20.65%(P<0.05)和15.22%(P<0.05),而Ⅲ组乳中钙含量比Ⅰ组低21.54%(P<0.05)。不同钙、磷水平饲粮对乳脂中肉豆蔻脑酸(C14∶1)、棕榈油酸(C16∶1)、亚油酸(C18∶2n6c)、花生酸(C20∶0)、顺-11-二十碳烯酸(C20∶1)和α-亚麻酸(C18∶3n3)的含量均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饲粮钙、磷水平的增加,乳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母马饲喂不同钙、磷水平饲粮对马驹体重、体长、体高和管围等生长发育指标以及血浆钙、磷、甲状旁腺素、骨钙素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而胸围则随着饲粮钙、磷水平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下降。Ⅰ组马驹血浆降钙素含量显着高于Ⅱ、Ⅲ和Ⅳ组(P<0.05),分别增加34.24%、24.89%和23.64%。由此得出,增加饲粮钙、磷水平可提高伊犁马的产奶量,但使乳中钙含量降低;饲粮钙、磷水平不影响乳成分,但增加乳脂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减少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由于乳中钙含量降低,导致马驹血浆降钙素含量下降、胸围发育较慢。(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潘奕鸥,王薇薇,李爱科,张卫卫,韩四海[4](2016)在《阿魏酸对ob/ob小鼠脂肪沉积及腹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阿魏酸对ob/ob小鼠脂肪沉积和腹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5周龄的雄性ob/ob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25%和0.50%阿魏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9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0.25%和0.50%的阿魏酸显着降低了ob/ob小鼠的总增重、腹脂率(P<0.05),显着降低了血清甘油叁酯及肝脏甘油叁酯和总胆固醇水平(P<0.05),减少了肝脏脂滴积累,显着降低了腹脂中棕榈油酸和油酸的含量(P<0.05),显着降低了腹脂中棕榈油酸/棕榈酸和油酸/硬脂酸(P<0.05)。由此得出,阿魏酸可以抑制ob/ob小鼠的脂肪沉积,改善其腹脂脂肪酸组成,减重降脂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郭勇庆,邹杨,徐晓锋,杨占山,曹志军[5](2016)在《日粮中不同比例小麦替代玉米对奶牛乳脂合成和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8头泌乳时间为(84±17)d,体重为(569±47)kg的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研究了日粮中不同比例小麦替代玉米对奶牛乳脂合成和乳脂脂肪酸(FA)组成的影响。采用重复4×4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含不同比例粉碎小麦(GW)和粉碎玉米(GC)的日粮,4个处理组分别为(DM基础):W0组(0%GW+27.9%GC),W9.6组(9.6%GW+19.2%GC),W19.2组(19.2%GW+9.6%GC)和W28.8组(28.8%GW+0%GC)。结果表明:随着日粮中小麦比例的增加,瘤胃p H值线性降低(P=0.01);产奶量未受显着影响,平均为27.1 kg/d;乳脂率(P=0.02)、乳脂产量(P=0.02)和3.5%乳脂校正乳(FCM)(P=0.05)产量呈线性降低趋势;乳脂FA(g/100 g总FA)中C16∶0呈线性(P<0.01)和二次曲线增加(P<0.01),而C18∶0和FA>C16呈线性(P<0.01)和二次(P=0.03和0.01)曲线降低;C8∶0(P=0.01)、C15∶0(P=0.06)、C16∶1(P=0.01)和C18∶1n9t(P=0.10)呈线性增加趋势,而C14∶0(P=0.09)和C18∶2n6c(P=0.08)呈线性降低趋势;与W0和W9.6组相比,W19.2和W28.8组乳脂C16∶0、C16∶1及C16∶0与C16∶1之和显着增加(P<0.01),而C18∶0显着降低(P<0.01)。结果提示:奶牛日粮中可用适当比例的粉碎小麦来替代玉米,替代比例不宜超过日粮DM的19.2%;高比例小麦日粮饲喂奶牛(W28.8组)可引起瘤胃p H值和乳脂率下降,进一步引起乳脂FA组成发生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粮油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双金,敖力格日玛,敖长金[6](2015)在《苏尼特羊体脂脂肪酸组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了解年龄、育肥及解剖部位对苏尼特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有效利用羊油脂提供依据。本研究从苏尼特左旗改良站种羊场放牧群中选取当年(1岁)、1.5岁和成年(3岁)羯羊各6只,育肥群中选取6只肥羔,进行屠宰测试,并分别采集尾油、板油、网油和胸椎上方皮下脂肪样品;同时采集草场混合牧草样品和育肥饲粮样品,并分别检测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放牧饲粮的n-6/n-3为2.205,低于育肥饲粮(8.779);(2)随着年龄的增加苏尼特羊净肉率和胴体脂肪率极显着提高(P<0.05),但1.5岁羊与成年羊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3)随着年龄的增长苏尼特羊体脂中:1中链饱和脂肪酸(MCFA)组成上升(P<0.05)。2n-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组成下降(P<0.05)。3c18∶0组成和c4∶0等短链饱和脂肪酸(SCFA)组成上升(P<0.05)。4c18∶1c9组成下降(P<0.01)。5n-6/n-3和S/U上升(P>0.05);(4)育肥使苏尼特羊体脂中:1MCFA组成上升(P<0.05)。2n-3PUFA组成下降(P<0.05),n-6/n-3提高(P<0.05)。3c18∶0组成(P<0.05)和SCFA组成(P<0.01)上升。同时使c18∶1c9组成下降(P<0.01);(5)在部位间:1饱和脂肪酸,网油和板油c18∶0组成高而c16∶0组成低(P<0.01),相反皮下脂肪c16∶0组成高而c18∶0组成低(P<0.01),相比之下,尾油上述2种脂肪酸组成则相对都较低(P<0.01)。2不饱和脂肪酸,尾油c18∶1c9(P<0.01)和n-3PUFA(P<0.05)组成高,而n-6PUFA组成低(P<0.05)。网油中n-6PUFA组成高,而c18∶1c9组成低。板油和皮下脂肪中上述3种脂肪酸组成则均很低。3皮下脂肪中MCFA组成显着高于其他3个脂肪组织(P<0.01),而其他3个脂肪组织之间则无显着差异(P>0.05)。4n-6/n-3为尾油(1.512)<皮下脂肪(2.435)<板油<(2.468)<网油(2.675)(P<0.05)。说明,放牧组饲粮具有n-3PUFA营养特性,而育肥组饲粮则具有n-6PUFA营养特性;苏尼特肉羊早期生长发育速度显着高于后期,而且体脂沉积量也最佳;苏尼特羊体脂具有n-3PUFA营养特性,但年龄和育肥使体脂n-3PUFA营养特性明显降低;尾油PUFA的营养价值要明显高于网油和板油,最差的是皮下脂肪。另外,从脂肪酸对其风味的贡献看,尾油更优于其他3个脂肪组织,其中最差的也是皮下脂肪。(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梁贤威,张双双,韦升菊,梁辛,杨承剑[7](2014)在《饲粮中添加葵花籽油和茶油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及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葵花籽油和茶油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及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32头健康泌乳水牛(平均年龄为6.0岁,平均体重为620 kg),按产奶量(9 kg/d以上)、泌乳期(处于泌乳中期)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2周,正试期4周。基础饲料由精料和粗料组成。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在试验组的精料中分别添加4%的葵花籽油(葵花籽油组)、4%的茶油(茶油组)、2%的葵花籽油+2%的茶油(混合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产奶量均显着下降(P<0.05),乳脂率均显着提高(P<0.05),乳脂产量、乳蛋白率和乳糖率则无显着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葵花籽油组、茶油组和混合组的乳总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5.22%、7.95%和6.17%,其中茶油组和混合组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与对照组相比,葵花籽油组乳脂中cis9,trans11-C18∶2[共轭亚油酸(CLA)]的含量提高了44.54%(P<0.05),混合组乳脂中trans11-C18∶1的含量提高了22.68%(P<0.05)。葵花籽油组、混合组乳脂中C18∶2的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葵花籽油组、茶油组和混合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饱和脂肪酸(SFA)均比对照组提高,且葵花籽油组和混合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混合组的PUFA/SFA最高。各组水牛的血液总胆固醇、甘油叁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葡萄糖、总蛋白、尿素氮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差异不显着(P>0.05)。由此得出,泌乳水牛饲粮中添加精料饲喂量4%的葵花籽油、4%的茶油或2%的葵花籽油+2%的茶油合均可提高乳脂率和乳脂中CLA的含量,但会导致产奶量降低;优化乳脂脂肪酸组成上,以葵花籽油和茶油的混合添加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4年12期)
双金[8](2014)在《富含α-亚麻酸油籽对肉羊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微生物区系和体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鉴于动物饲粮α-亚麻酸来源中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首先从内蒙古当地产的众多植物中筛选富含α-亚麻酸油籽。然后选取12只1周岁蒙古羊羯羊,体重为32.50±1.71 kg,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采用基础饲粮(无油籽),试验组饲喂富含α-亚麻酸油籽分别采用生粒(生粒组)、熟粒(熟粒组)和粉碎(粉碎组)3种不同的处理方式。试验包括3个连续的4×4拉丁方试验,各拉丁方试验中油籽添加水平分别为75、150和225 g/d。采用同一批试验肉羊,依次进行。每个拉丁方试验60 d,并分为4期,每期15 d,由5 d适应期、7 d预试期和3 d正试期组成。试验全期180 d。试验研究1:富含α-亚麻酸油籽对肉羊瘤胃微生物区系脂肪酸组成及发酵功能的影响。(1)瘤胃微生物区系脂肪酸组成:1)在处理内,随添加水平的增加,瘤胃PB区分及R区分中USFA组成均在增加(P<0.01)。与此同时,奇数碳原子脂肪酸组成在下降(P<0.01)。另外,其ω-6/ω-3值也都在下降(P<0.01);在处理间,瘤胃PB区分及R区分中USFA组成为粉碎组>生粒组>对照组>熟粒组(P<0.01)。说明粉碎组饲粮中USFA最容易被瘤胃微生物摄入并氢化,而熟粒组则受此影响最小。而且,微生物摄入并氢化的程度,随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加剧。相反,微生物自身合成脂肪酸的水平则在减少。2)饲喂后时间,从饲喂之前(或饲喂后18 h)至饲喂后1.5 h每个处理组瘤胃PB及R区分中USFA组成均在增加(P<0.01)。相反,饲喂后时间的推移则均在下降(P<0.01),而且饲喂后1.5 h~6 h间的降幅要大于饲喂6 h~12 h间的降幅(P<0.01)。说明,饲喂后6 h内的氢化程度远比饲喂6 h后。3)PB区分及R区分中,USFA组成为P>B>R(P<0.01)。而奇数碳原子脂肪酸组成为B>P>R区分(P<0.01)。R区分的ω-6/ω-3值都明显大于PB区分(P<0.01),而P及B区分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表明从摄入并氢化游离脂肪酸的数量来看,纤毛虫明显要多于细菌,而从合成脂肪酸的能力来讲则细菌要明显强于纤毛虫。同时纤毛虫和细菌所合成的脂肪酸会通过某种方式转移至R区分中,且与饲粮脂肪酸浓度呈反比。另外,纤毛虫和细菌对游离态c18:3n3的摄入并氢化的速度要快于c18:2n6。4)从P区分中未检出CLA,而B区分中CLA组成明显要高于R区分(P<0.01)。而且BR区分中CLA组成与饲粮脂肪含量、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及c18:2n6含量之间存在成正比关系。(2)瘤胃发酵功能:1)瘤胃pH值,随饲喂后时间的推移其pH值均在先下降后逐渐上升(P<0.01)。处理间为粉碎组>生粒组>熟粒组>对照组(P<0.01)。添加水平间为225克>150克>75克(P<0.05)。2)瘤胃纤毛虫数量,随着饲喂后时间的推移,其纤毛虫数量均在逐渐下降(P<0.05),与瘤胃pH值的变化正相反。在处理间为熟粒组>生粒组>对照组>粉碎组。在处理内,随着添加水平的增加除熟粒组外其余组都在下降。3)油籽瘤胃降解率,各发酵时间点粉碎组各养分的瘤胃降解率均极显着高于熟粒组和生粒组(P<0.01)。4)饲粮各养分表观消化率,在处理间均为熟粒组>对照组>粉碎组>生粒组。总之熟粒处理的油籽在改善肉羊瘤胃发酵环境和提高饲粮养分表观消化率上效果较好。试验研究2:富含α-亚麻酸油籽与肉羊血清脂蛋白和脂肪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1)油籽对肉羊血清中脂蛋白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处理间,熟粒组血清HDLc和APO-A浓度以及HDLc相对含量均高于生粒组和粉碎组(P<0.01),而生粒与粉碎组的又高于对照组(P<0.01);在水平间,随着饲喂水平的增加,HDLc和APO-A血清浓度均在增加(P<0.01);在时间点之间,从饲喂油籽后1.5 h到18 h都经历了下降上升再下降的波浪式过程,其中,VLDLc和APO-A血清浓度的差异极显着(P<0.01),LDLc差异不显着(P>0.05),其余生化指标的差异均显着(P<0.05)。(2)油籽对肉羊血清中脂肪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处理间,熟粒组血清INS和HSL含量高于生粒组和粉碎组(P<0.01),最低的是对照组(P<0.01),而FAS含量的差异则与此正相反。对照组血清HMGR含量高于熟粒组和粉碎组(P<0.01),最低的是生粒组(P<0.01)。而血清ACCase含量为对照组>粉碎组>生粒组>熟粒组(P<0.01);在时间点之间,叁个试验组血清FAS、ACCase和HMGR水平由饲喂后1.5 h到7 h,由高到低下降明显(P<0.01),而从7 h到18 h,均显示逐渐上升趋势,对照组的则与此正相反。血清HSL和INS水平的时间变化则与FAS、ACCase和HMGR水平的时间变化正相反。总之,试用油籽可强化机体HDLc营养的同时,极大地消弱LDLc对机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使肉羊血清中脂肪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而其中,熟粒组其效果更加明显。试验研究3:富含α-亚麻酸油籽对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体脂ω-6/ω-3值,处理间为对照组(12.81)>粉碎组(4.72)>生粒组(3.21)>熟粒组(1.63)(P<0.01),部位间则为皮下脂肪(3.64)>板油(3.52)>网油(3.05)>尾油(2.69)(P<0.05);皮下脂肪MCFA高于其他3个脂肪组织(P<0.01)。网油和板油c18:0组成高而c16:0组成低(P<0.01),相反,皮下脂肪则c16:0组成高而c18:0组成低(P<0.01)。尾油中c18:1c9组成高,而c18:1t9和c18:2t6组成低。相反,网油和板油中则c18:1t9和c18:2t6组成高,而c18:1c9组成低。总之,尾油PUFA的营养价值要明显高于网油和板油,最差的是皮下脂肪。脂肪酸的风味,尾油最高,皮下脂肪最差。结论:油籽最佳处理方式为熟粒处理,最佳添加水平为150 g/d~225 g/d。(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4-10-01)
双金,黎明,敖力格日玛,侯先志,闫素梅[9](2014)在《亚麻籽对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亚麻籽对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取12只体重相近的1岁羯羊,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采用基础饲粮(无亚麻籽),试验组饲喂的亚麻籽分别采用生粒、炒粒、粉碎3种不同的加工方式。试验包括3个连续的4×4拉丁方试验,亚麻籽添加水平分别为75、150和225 g/d。试验期180 d,每个拉丁方试验60 d,其中分为4期,每期15 d。试验期结束后屠宰,分别取尾油、板油、网油和皮下脂肪样品,检测各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1)从亚麻籽加工方式的影响来看,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n-6/n-3)为对照组(12.81)>粉碎组(4.72)>生粒组(3.21)>炒粒组(1.63),组间差异极显着(P<0.01)。2)从肉羊不同部位体脂脂肪酸组成的差异来看,n-6/n-3为皮下脂肪(3.64)>板油(3.52)>网油(3.05)>尾油(2.69),其中皮下脂肪与网油和尾油差异显着(P<0.05),板油与尾油差异显着(P<0.05)。综上所述,肉羊饲喂亚麻籽可显着强化体脂n-3 PUFA营养特性,其中炒粒的加工方式效果最佳;尾油n-3 PUFA营养价值和风味要显着高于网油和板油,最差的是皮下脂肪。(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梁贤威,韦升菊,卢雪芬,沈向真,杨炳壮[10](2012)在《半胱胺对水牛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用8头健康泌乳水牛,分为4组,每组2头,试验分对照组,半胱胺一组、二组和叁组(半胱胺添加量分别为占精料0.2%,0.4%和0.6%)共4组,一共4个试验期,每一试验处理期为2周,每周后2 d采集奶样进行分析,并记录产奶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半胱胺可以提高产奶量,部分降低泌乳水牛牛奶的乳脂率,但乳蛋白率、总固形物、非脂固形物、乳糖在各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组乳脂长链脂肪酸特别是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相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半胱胺叁组乳脂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相比对照组显着升高(P<0.05)。因此,日粮中添喂半胱胺可提高泌乳水牛生产性能,提高水牛奶中CLA的含量。(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2年08期)
乳脂脂肪酸组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论文以饲喂不同日粮的奶牛乳腺组织为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探讨奶牛乳腺组织差异基因的表达,测序结果提示PPARG途径在不同日粮组间有明显的差异,结合乳中脂肪酸的变化推测PPARG途径的变化与乳脂的合成有关联。因此,通过腺病毒介导的RNA干扰、过表达以及外源添加长链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验证PPARG基因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对脂肪合成的影响及其机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本试验研究了奶牛饲喂不同粗饲料和精粗比的日粮后,乳中脂肪酸及乳腺组织转录水平的差异。试验采取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30头体重相近、泌乳中期的经产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饲喂3种日粮,即混合粗饲料组(MF),精粗比为46:54;高精料秸秆组(CS1),精粗比为65:35;低精料秸秆组(CS2),精粗比为46:54。试验包括3周的预饲期和9周的正式试验期,每3周为一个试验周期。每个试验周期采集乳样,试验期最后一天采集乳腺组织样品。结果显示,CS2组与MF组的乳脂率无差异(P>0.05),但CS2组乳中长链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C18:3含量显着高于MF组,而从头合成的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则显着低于混合粗饲料组(P<0.05);乳腺组织内PPARG调控途径的差异表达基因为CS2组高于MF组转录丰度,推测在乳腺脂肪酸的代谢过程中PPARG发挥一定作用。2.通过腺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研究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PPARG基因表达量的降低对乳脂合成的影响。本试验中腺病毒干扰乳腺细胞后PPARG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下降55%,说明对PPARG活性干扰成功。PPARG被干扰后,ACACA、FASN、SCD、ACSL1、AGPAT6、GPAM、LPIN1等乳脂合成相关基因显着下调(P<0.05),转录因子SREBF1和PPARA表达量显着下调(P<0.05),而FABP3及DGAT1表达量显着提高(P<0.05)。细胞内甘油叁酯的含量没有显着变化(P>0.05)。3.通过腺病毒过表达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PPARG基因后,其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说明过表达病毒构建成功。过表达PPARG后ACACA、FASN、SCD、ACSL1、AGPAT6、DGAT1、GPAM、LPIN1以及PPARA等乳脂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显着上调(P<0.05),而LPL、CD36和FABP3无变化(P>0.05)。此外,细胞内甘油叁酯含量增加明显(P<0.05)。4.脂肪酸是PPARG的天然配体,本试验研究了混合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对PPARG和乳脂合成基因的影响。通过不同浓度C16:0、C18:0、C18:1、C18:2及C18:3长链脂肪酸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筛选了不抑制细胞活性的添加浓度。本试验将脂肪酸分为混合饱和脂肪酸组(SFA)和混合不饱和脂肪酸组(UFA),SFA组脂肪酸浓度为C18:0 50μM和C16:0 100μM,UFA组脂肪酸浓度为C18:1 75μM,C18:2 100μM和C18:3 3μM。添加UFA和SFA均会抑制细胞内ACACA、FASN、SCD、FABP3以及SREBF1基因表达量(P<0.05);此外,SFA显着下调CD36、ACSL1、DGAT1、GPAM、PPARA(P<0.05),UFA对这些基因无影响。外源添加UFA或SFA都会明显提高细胞内甘油叁酯的含量以及PPARG的蛋白表达量(P<0.05)。5.在PPARG干扰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添加UFA或SFA会明显影响乳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其中ACACA、FASN、FABP3、LPIN1受到抑制(P<0.05),而CD36和ACSL1则显着提高(P<0.05)。UFA显着提高甘油叁酯合成相关基因、PPARG以及PPARA表达量,并抑制SCD和SREBF1基因的表达(P<0.05)。PPARG表达量较低时外源脂肪酸对细胞内甘油叁酯含量及PPARG蛋白表达没有影响(P>0.05)。6.PPARG过表达的奶牛乳腺细胞中添加UFA或SFA会下调ACACA、FASN和SREBF1的mRNA水平(P<0.01),上调CD36、DGAT1、GPAM和PPARG的表达量(P<0.05)。饱和脂肪酸明显促进SCD、LPL、ACSL1、FABP3、AGPAT6以及LPIN1的表达量(P<0.01),而不饱和脂肪酸组对这些基因无促进效果此外,PPARG表达量较高时,长链脂肪酸会提高细胞内PPARG蛋白表达以及甘油叁酯的合成量(P<0.05)。总之,相比优质混合粗饲料,以低劣质秸秆为粗饲料的日粮组奶牛乳腺摄取更多长链脂肪酸,并抑制脂肪酸从头合成。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的体外试验显示转录因子PPARG是奶牛乳腺中脂肪酸代谢过程的关键调控因子,参与调控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去饱和、甘油叁酯的生成等过程。长链脂肪酸激活PPARG活性,激活的PPARG参与长链脂肪酸对脂肪酸从头合成基因的抑制过程,并且提高细胞内甘油叁酯的含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乳脂脂肪酸组成论文参考文献
[1].刘旺景,敖长金,丁赫,哈斯额尔敦,丹妮.不同饲料添加剂对杜寒杂交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8
[2].丹妮.粗饲料品质对奶牛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3].于全平,王贤东,漆雯雯,祈居中,马江飞.饲喂不同钙、磷水平饲粮对泌乳期伊犁马乳成分、乳脂脂肪酸组成和马驹生长发育、血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6
[4].潘奕鸥,王薇薇,李爱科,张卫卫,韩四海.阿魏酸对ob/ob小鼠脂肪沉积及腹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6
[5].郭勇庆,邹杨,徐晓锋,杨占山,曹志军.日粮中不同比例小麦替代玉米对奶牛乳脂合成和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16
[6].双金,敖力格日玛,敖长金.苏尼特羊体脂脂肪酸组成的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15
[7].梁贤威,张双双,韦升菊,梁辛,杨承剑.饲粮中添加葵花籽油和茶油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及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4
[8].双金.富含α-亚麻酸油籽对肉羊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微生物区系和体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
[9].双金,黎明,敖力格日玛,侯先志,闫素梅.亚麻籽对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4
[10].梁贤威,韦升菊,卢雪芬,沈向真,杨炳壮.半胱胺对水牛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