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母形象论文-魏健

寡母形象论文-魏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寡母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清代小说,母亲形象,寡母抚孤,寡母崇拜

寡母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魏健[1](2016)在《清代白话长篇小说中的寡母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寡母是清代长篇白话小说中出现较多的一类形象,本文将作品中的寡母分为圣化、道德化、贵族化和世俗化等四种类型,总结了这些寡母形象的基本特点。从清代社会对节妇的推崇及家庭、心理等方面分析了清代小说中的寡母形象。对清代包含寡母形象的小说进行叙事解读,分析了清代文人创作风格及受家庭环境影响下造就的寡母崇拜心理,从不同方位透视寡母形象的历史、文化背景,展现寡母抚孤现象的文化意蕴。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清代白话长篇小说作品中寡母形象的文学呈现。对“寡母”的指代等做了界定,分析了作品中寡母形象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圣化、道德化、贵族化和世俗化等四种母亲形象。第二部分:清代白话长篇小说作品中寡母形象的基本特点。主要探讨了中国古代寡母拥有至高无上的家庭地位,她们是子女的精神导师,以及独特的慈母与严父角色合一的现象。第叁部分:寡母抚孤现象的文化阐释。一方面,从法律、道德、子女成长环境和经济条件等方面全面考查了清代节妇众多的原因;另一方面,从家庭经济情况、寡母的心理状况和寡母教子的方式分析了寡母孤儿的生存状况。第四部分:揭示清代白话长篇小说中寡母崇拜的文化内涵。首先通过封建伦理对女性的家庭定位体现封建男权社会下女性的失语、无自主意识、寄居性等生存状况;其次从父亲的缺席看家庭权利和母亲地位的变化;最后,从清代作家的创作动机、特殊经历和母亲崇拜的文化传统等方面对作家的恋母情结做了分析。(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学院》期刊2016-06-01)

肖国栋,刘雨[2](2016)在《鲁迅作品“孤儿寡母”形象群的塑造——论“俄狄浦斯情结”对鲁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的作品中不乏"孤儿寡母"的形象群,作品中缺少父亲形象,家庭关系、父子关系不和是主要叙事核心。鲁迅以文学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真实的欲望,跨越了从医学到文学鸿沟,将"俄狄浦斯情结"渗透的原欲的转化为爱与生的动力。(本文来源于《边疆经济与文化》期刊2016年05期)

施海淑[3](2013)在《《呐喊》《彷徨》“寡母”形象研究——以单四嫂、祥林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先生在《呐喊》和《彷徨》中,通过对以单四嫂、祥林嫂等多个"寡母"形象的塑造,充分揭露出旧社会中的"寡母"、甚至妇女、甚至整个"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但在小说中,他往往只是"提出了一些问题",至于对于这些问题更深刻的剖析和改善的设想的工作,则是通过杂文来实现的。(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13年04期)

胡春桥[4](2011)在《从寡母形象说开去》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寡母文学形象的意象原型,来自于遥远的过去。这是我们的祖先重复的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留下的"一块碎片"。在后来的文学着作中不断的演绎,比如《红楼梦》、《补天》、《女神》等。而这"一块碎片"—补天女娲意象,成为后来中国其他文学作品中寡母形象的来源,一代代的演绎,至于后来形成了一部分寡母文学形象,即弗莱强调的文化原型,带有扭曲变态的情节。也许是历史开的玩笑,中国的原始原型到文化原型的变迁,却让读者看到的愈带有"寡母情节"的形象。(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1年04期)

蔡雨齐[5](2010)在《元杂剧中的寡母形象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杂剧通常被分类为爱情剧、社会公案剧、家庭剧、神仙道化剧等,而大量的家庭剧和爱情剧之中,常常出现这样一种配角人物——丧夫、无亲无故且带着子女的老妇人角色。这类女性的形象,可以称之为"寡母"。她们的形象无论是在人物语言上、身世遭遇上、性格特点上甚至剧情线索的发展上都呈现出种种类型化的特点。通过分析考察这类角色在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可帮助我们从侧面认识作者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创作心态,也有助于理解当时社会关于这类女性的认识状况。(本文来源于《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吴铜虎[6](2009)在《从“寡母形象”的塑造看鲁迅的创作心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寡母抚孤"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它是"夫死从子"的礼教要求,是"母以子贵"的良好愿望,也是"寡母情结"的内在需要。鲁迅少年失怙,"寡母"伟大而盲目的爱成为了这个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影响的"孤子"无法承受又无法逃避的负担。这种心理负担与焦虑,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言说,无处释放,最终通过变相手段,借助"求同作用"与"投射作用"而获得释放。鲁迅小说中"寡母形象"的塑造,就有这样的一种创作心理的存在。(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09年12期)

李萍[7](2008)在《困在“铁屋子”里的母亲》一文中研究指出寡母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深厚内涵的人物形象,在现代文学人物形象的研究中专门对寡母形象进行研究的不多,本论文将从具体作品出发,对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寡母形象进行系统解读;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的寡母形象及其文化心理特征。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角度解读母亲的“铁屋子”,揭示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及其对寡母的身体和精神的束缚。第二章从传统观念下寡母对“幸福”的体认、黑暗社会中寡母的失子之痛、经济枷锁下的各种寡母形象叁个方面来分析“铁屋子”里承受重重苦难的寡母形象,并揭示其蕴涵的社会文化意味。第叁章主要探讨在母爱支撑下走向人格独立和在革命战火中逐渐觉醒的寡母形象,她们身上既有传统的文化因素,又带有革命时代浪潮的冲击的标志,她们的出现对寡母形象的塑造是一种丰富和发展。第四章主要运用女性主义和心理学等理论分析“走下神坛”的寡母形象,她们是封建伦理教条戕害下由于过度压抑而导致母爱变形的寡母,同时也是张扬本能欲望的寡母,对她们的塑造其实是一种人性本能意义的文化书写。(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08-05-09)

刘玉霞[8](2007)在《论当代言情小说中强权的寡母形象——以《我是一片云》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言情小说中寡母总是爱滥用母权,干涉和压制儿子的婚恋选择。寡母强权主要源自叁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原始社会母亲崇拜的情结,二是儒家孝文化赋予母亲的权力,最后是心理原因。总体而言,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寡母在当代言情小说中渐渐淡出,孝的绝对权威被消解是寡母淡出的重要原因,传统孝道思想的长者本位立场是强权寡母仍然存在的原因。寡母扮演的就是爱情磨难的制造者,是男女爱情中一极重要的力量。(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2期)

彭体春[9](2002)在《《原野》中的寡母形象与文学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焦氏是曹禺剧作《原野》中的人物形象 ,也许因为焦氏与焦大星是显然的母子关系 ,人们很少就此发表观点。事实上 ,本文认为这种关系并非如此简单 ,在忠实原着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针对这种母子关系的新诠释 ,认为焦氏形象是寡母与儿子关系框架内的特殊类型———错位型寡母(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2年S4期)

彭体春,李秀卿[10](2002)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寡母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文学中的寡母形象几乎从未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试图以比较文学的主题学研究方法,借助西方女权主义批评,解读这一特殊群体——寡母类型,并探计其形成的文化原因。(本文来源于《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2年01期)

寡母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鲁迅的作品中不乏"孤儿寡母"的形象群,作品中缺少父亲形象,家庭关系、父子关系不和是主要叙事核心。鲁迅以文学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真实的欲望,跨越了从医学到文学鸿沟,将"俄狄浦斯情结"渗透的原欲的转化为爱与生的动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寡母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魏健.清代白话长篇小说中的寡母形象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6

[2].肖国栋,刘雨.鲁迅作品“孤儿寡母”形象群的塑造——论“俄狄浦斯情结”对鲁迅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

[3].施海淑.《呐喊》《彷徨》“寡母”形象研究——以单四嫂、祥林嫂为例[J].兰州学刊.2013

[4].胡春桥.从寡母形象说开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

[5].蔡雨齐.元杂剧中的寡母形象探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6].吴铜虎.从“寡母形象”的塑造看鲁迅的创作心理[J].作家.2009

[7].李萍.困在“铁屋子”里的母亲[D].青岛大学.2008

[8].刘玉霞.论当代言情小说中强权的寡母形象——以《我是一片云》为中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9].彭体春.《原野》中的寡母形象与文学类型[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10].彭体春,李秀卿.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寡母形象[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标签:;  ;  ;  ;  

寡母形象论文-魏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