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二氯苯基环丙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拟除虫菊酯,乙氰菊酯,吡啶,合成
二氯苯基环丙烷论文文献综述
孙娜波,曹斌,陈穗燕,高峰[1](2012)在《1-对乙氧基苯基-2,2-二氯-N-取代吡啶环丙烷甲酰胺的合成及生物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对乙氧基-2,2-二氯环丙烷甲酸为原料,经酰氯化反应得到酰氯,再以叁乙胺为缚酸剂,分别与取代吡啶胺反应,得到4个新的含吡啶环的酰胺类拟除虫菊酯。化合物结构经1HNMR、IR、MS和元素分析进行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虫、抑菌活性。(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2年02期)
张莉琼,孙晋秋,周磊,刘忠煌[2](2009)在《中间体1,1-二氯-2-苯基环丙烷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苯乙烯及氯仿为原料,在浓碱和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氯仿生成二氯卡宾并对双键进行加成得到1,1-二氯-2-苯基环丙烷,粗产率为72.0%。经减压蒸馏后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最终产率可达65.7%,产物结构经IR、1H NMR表征并得到确认。(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09年10期)
傅昊,孙娜波,沈德隆,丛杉[3](2008)在《2,2-二氯-1(4-乙氧基苯基)环丙烷甲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对乙氧基苯基-2,2-二氯环丙烷甲酸为起始原料,通过酰氯化、胺基化反应,设计并合成了6个1-对乙氧基苯基-2,2-二氯环丙烷甲酸衍生物,其结构均经IR,1H NMR,MS进行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虫、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SI-4-2和SI-4-5在500 mg/L时对粘虫的致死率分别为48.5%和36.1%.SI-4-1的杀菌活性最好,在200 mg/L时,对黄瓜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为61.2%.(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张炜,杨立,吴隆民,刘有成,刘中立[4](1998)在《N,N-二甲基苯胺和1,1-二氯-2-苯基环丙烷的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N,N-二甲苯胺(1)和1,1-二氯-2-苯基环丙烷(2)的乙腈溶液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N-甲基苯胺(3,24%),1-氯-2-苯基环丙烷(4,79%),双[4-(N,N-二甲胺基)苯基]甲烷(5,40%)和N-[4′-(N′,N′-二甲胺基)苄基]-N-甲基苯胺(6,7%)等产物.荧光淬灭的实验结果表明2可以扩散控制速率(kq=3.9×109L/mols-1)淬灭1的荧光.1和2之间电子转移的自由能变化(ΔG)为-1.01eV.因此可以认为反应是通过如下的光诱导电子转移机理进行的.(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期刊1998年04期)
陈锡瑛[5](1989)在《1,2,3-叁氰基-1,2,3-叁对氯苯基环丙烷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告了对氯苯乙腈在DMSO存在下与四氯化碳的相转移催化反应,得到一个新化合物1,2,3—叁氰基—1,2,3—叁对氯苯基环丙烷,其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核磁共振和质谱得到证实。初步探讨形成叁元环化合物的反应机理。(本文来源于《铁道师院学报》期刊1989年S2期)
张必良,于崇曦[6](1985)在《1,1-二氯-2-苯基环丙烷与萘钠的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1,1—叁氯环丙烷类化合物与萘钠反应是产生高张力环卡宾的一种新方法,用环己烯卡宾截捕剂可得到相应的卡宾加成物,本文报道了这一反应的实验结果,并讨论了该反应的可能机理。(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85年02期)
叶世本,李兆陇[7](1984)在《苯乙腈在DMSO存在下与四氯化碳的相转移反应的研究 ——1,1—二氯2,3—二氰基—2,3—二苯基环丙烷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苯乙睛在DMSO存在下与四氯化碳的相转移反应,得到了一个新化合物1,1—二氯—2,3—二氰基—2,3—二苯基环丙烷(Ⅰ),并分离得到了(Ⅰ)的顺,反异构体,其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核磁共振,质谱以及化学方法已得到证实.化合物(Ⅰ)对苯乙烯的高温聚合有阻聚性质. 此外,还可得到1,2—二苯基丁烯二睛(Ⅱ)的E—和Z—异构体。(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期刊1984年S2期)
二氯苯基环丙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苯乙烯及氯仿为原料,在浓碱和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氯仿生成二氯卡宾并对双键进行加成得到1,1-二氯-2-苯基环丙烷,粗产率为72.0%。经减压蒸馏后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最终产率可达65.7%,产物结构经IR、1H NMR表征并得到确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氯苯基环丙烷论文参考文献
[1].孙娜波,曹斌,陈穗燕,高峰.1-对乙氧基苯基-2,2-二氯-N-取代吡啶环丙烷甲酰胺的合成及生物活性[J].化学试剂.2012
[2].张莉琼,孙晋秋,周磊,刘忠煌.中间体1,1-二氯-2-苯基环丙烷的合成研究[J].应用化工.2009
[3].傅昊,孙娜波,沈德隆,丛杉.2,2-二氯-1(4-乙氧基苯基)环丙烷甲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8
[4].张炜,杨立,吴隆民,刘有成,刘中立.N,N-二甲基苯胺和1,1-二氯-2-苯基环丙烷的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J].兰州大学学报.1998
[5].陈锡瑛.1,2,3-叁氰基-1,2,3-叁对氯苯基环丙烷的合成[J].铁道师院学报.1989
[6].张必良,于崇曦.1,1-二氯-2-苯基环丙烷与萘钠的反应[J].浙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
[7].叶世本,李兆陇.苯乙腈在DMSO存在下与四氯化碳的相转移反应的研究——1,1—二氯2,3—二氰基—2,3—二苯基环丙烷的制备[J].兰州大学学报.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