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同形词论文-魏海燕

日中同形词论文-魏海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日中同形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汉语,同形词,文化

日中同形词论文文献综述

魏海燕[1](2015)在《日中同形词比较研究——以同形词“留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日中同形词中"留守"一词为例,围绕该词的词义变化,分析日中两国间言语文化的交流,继而明示文化交流对语言即同形词所产生的影响。调查"日本国语大辞典""和英语林集成""日葡字典""辞源""汉语大词典"等各类字典中对"留守"一词的意思记述,收集各类文学作品中留守一词的用例,从而明确中日两国关于留守一词在意义及使用习惯方面的异同,借以了解文化的差异。(本文来源于《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刘君[2](2014)在《基于语料库的中日同形词词义用法对比及其日中机器翻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和日语都使用汉字,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同形词。中日同形词是指中日两种语言中汉字字形相同的词语。其中,许多中日同形词在词义上产生了差异,本文将这类词称之为中日同形异义词。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和日本的汉语学习者来讲,由于其各自的母语干涉,容易造成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误用和误译。因此,中日同形异义词也成为了中日两国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先行研究中,从历史、文化、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来研究中日同形异义词的成果较多,但是从语料库语言学和机器翻译的角度来研究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还不多见。另一方面,20世纪50年代以后,有关机器翻译的研究开始盛行起来。在同汉字圈的日语和汉语间的机器翻译中,有关日汉语言对比、机器翻译系统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显得非常必要。目前,现有的免费网络翻译软件对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误译依然存在。因此,从机器翻译的角度来研究中日同形异义词是十分必要的且具有一定价值。本论文对中日同形异义词进行研究,选取了日语ザ变动词「打破する」、「散発する」、「采取する」及其汉语同形词“打破”、“散发”、“采取”这叁组词汇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考察。首先,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从语料库语言学的角度,利用日语的『基于网络数据的ザ变动词数据库(开发版)』语料库以及汉语的『CCL语料库检索系统(网络版)』语料库抽取了大量的数据,对比分析了这叁组中日同形异义词在义项、义项使用频度以及词语搭配方面的的异同点。其次,从机器翻译的角度,基于格语法理论,考察了「打破する」、「散発する」、「采取する」的搭配名词的语义属性及其各自出现频度最高的汉语译词,制作了其日中机器翻译规则。最后,从『京都大学格アレーム』语料库中抽取含有「打破する」、「散発する」、「采取する」的各自100个例句,共计300句作为翻译实验数据,结合一个试验性的日中机器翻译系统进行了翻译实验。翻译实验结果显示,用本研究制作的机器翻译规则得到了92%的平均正确率,与某网络免费翻译软件46%的平均正确率相比,表明了本研究翻译方法和翻译规则具有一定的有效性。笔者期待本研究成果能够为中日同形词的教学与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同时,还期望能够为日中机器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今后将考察更多的词汇,为中日同形异义词的日中机器翻译提供更为详细的参考,以提高机器翻译译文质量。(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4-06-01)

曾令凤[3](2013)在《浅析同形词在汉译日中的负迁移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日同形词在意义上的差异,导致词义范围、感情色彩、名词所指,还有中日两国人的认知机制等都有一定差异。由于受中文习惯的影响,译者(特别是翻译入门者)在这一类同形词的汉译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负迁移。文章试以词义为基础,从中日同形词的差异考察汉译日过程中的负迁移现象。(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3年21期)

杨林琳[4](2013)在《日中同形词翻译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日两国语言中,人们通常把使用中日相同汉字书写的词称为“中日同形词”。在前人研究中,关于中日同形词的语义对照研究、概述及综合研究相对较多。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尝试论述维奈和达贝尔内的翻译模式是否可以应用于日中同形词的翻译。前言中,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前人研究,并提出叁个问题。首先,在第1章中,明确了日中同形词的分类。从各派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找出最适合的观点,并以此为前提,在第2章及第3章中展开论述维奈和达贝尔内的翻译模式是否可以应用于日中同形词的翻译。其次,在第2章中,主要对同形词是否可以应用维奈和达贝尔内的直接翻译模式进行论述。在第1节当中,对借词进行简单概述,并以沈国威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判断日中同形词是否适合应用于此翻译模式。在第2节中,分析仿造词语的翻译策略能否应用在日中同形词的翻译中,第3节对直译进行简单概述,并分析直译的翻译策略能否应用于日中同形词的翻译中。第3章主要论述维奈和达贝尔内的间接翻译模式是否可以应用在日中同形词中。第1节着重分析了在翻译日中同形词时,词性转换的重要性。并判断词性转换策略是否可以应用在日中同形词翻译中。第2节主要对调节进行简单概述,并判断调节是否可以应用在日中同形词翻译中,以及在应用这种翻译策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第3节主要对等值的翻译策略进行概述,并判断其能否应用在日中同形词的翻译中,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点。第4节主要对改编进行概述,进而分析改编是否可以应用于日中同形词的翻译。结论部分中首先说明在直接翻译中,日中同形词是可以应用于维奈和达贝尔内的“借词”和“直译”策略中的。但是由于“仿造词语”属于“类似性异义语”,所以并不在考察范围内。其次,维奈和达贝尔内的间接翻译模式是可以应用在同形词中的。再次,在日中两国之间,从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到语言,习俗,生活方式等都有不同。但也有相同之处。其中之一就是两国间都用汉字。因此,日语学习是容易先入为主,很容易在翻译时产生误译和误解。最后,本文说明在翻译的过程中,运用直译和意译的翻译策略时要清楚的理解原作者的想表达的感情,在使用直译时,避免僵硬的翻译,在坚持“信、达、雅”的翻译标准的同时,要灵活运用两种翻译模式,也要在翻译时搞清直译和意译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3-05-01)

马永奇[5](2012)在《同形词汉译日中的误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日语言之间存在大量的同形汉字词,数量庞大的同形汉字词使得中日两国语言的词汇容易相互借用,但是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有些词在词义等方面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本文就汉译日过程中的误译现象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汉译日过程中同形词的误用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进而说明了日语汉字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期刊2012年08期)

杨月函[6](2012)在《“中日同形词”对中日、日中口译的干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与以日语为母语的中文学习者在学习对方外语时,往往在面对汉字表记时习惯用母语来理解外语的汉字词汇,这使得往往对外语的学习产生一定的障碍以及造成一定的误解。这部分在表记方面相似或相同的汉字词汇被称为“中日同形语”,“中日同形语”在两国语言中并不鲜见,而笔者在进行关于“中日同形语”的先行研究时,发现目前关于“中日同形语”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教育学、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少有从翻译角度进行研究的案例。此外,笔者在进行翻译的学习和实践时发现“中日同形语”确实对于翻译质量存在很大的影响,由于笔者自身经验的不足,往往在极短的反应时间内,无法对这部分词汇做出恰如其分的处理,造成翻译效果的不理想。基于上述学界研究现状以及笔者自身的口译经历,笔者决定采用文献收集、数据收集及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实践对“中日同形词”对日中、中日口译的干扰的原因、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深入探讨其改善方法。论文结构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文献收集的方法对目前为止“中日同形语”相关研究的归纳。第二部分主要是结合笔者在制造业进行口译工作时的经验,介绍制造业口译中对于“中日同形语”的规避方式。第叁部分对具体语料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在中日、日中口译中常出现的受“中日同形语”干扰造成的误解或翻译错误现象,并提出改善方法。(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2-04-28)

张潇月[7](2011)在《关于日中同形词的词义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日中同形词指的是,在日中两种语言中均被使用、相互之间存在着借用关系、不考虑简体与繁体字差别的字形相同的汉字词。根据这类词在日中文中所表示的意思是否对应,可以将其分为同形同义词、同形类义词和同形异义词叁类。原本同形词都是“同形同义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的词语的意思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的意思变得完全不同,还有的词意思相同但使用方法不同。本论文在前人关于日中同形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围绕日中同形词的词义进行研究。其中,所谓的同形类义词是指,在日中两种语言中字形相同、所表示的意思在某种程度或某种范围内相似的词语。由于日中同形类义词的意思相似,因此经常引起日语学习者的误用。本文通过语义论的研究方法,弄清了日中同形词的词义差别,这样可以避免母语的干扰,掌握地道的日语。有关日中同形语的分类,一般常将分为:①同形同义词;②同形类义词;③同形异义词。本论文在以往的传统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词汇的特征,使用方法以及使用范围的不同,将其细分为五类。即,①意思几乎完全相同的日中同形词。②意思完全不同的日中同形词。③两者有相同意思但中文中包含其他意思的日中同形词。④两者有相同意思但日语词中包含其他意思的日中同形词。⑤两者中均有其他不同意思的日中同形词。本文以《中日同形吴羲语辞典》中收录的词汇为调查对象,按上述五类的方法,对表示“称呼”、“空间”、“职业”和“带有‘一’字的词汇”等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得知:在表示“称呼”的日中同形语中,属于⑤型的词语最多,占总数的40.9%。在表示“空间”的日中同形语中,属于②型的词语最多,占总数的58.3%。在表示“职业”的日中同形语中,属于②型的词语最多,占总数的58.3%。在“带有‘一’字的词汇”中,属于②型的词语最多,占总数的41.7%。根据以上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日中同形词中,存在着大量意思完全不同的词语。同形语的存在,对中国人日语学习者来说,既有十分便利的一面,也有易产生误用的一面。因此,告诫我们切不可“望文生义”。本论文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日中同形词的语义差别,弄清了日中同形词的词义在词义范围、褒贬程度、语感、词性和适用场合这五个方面存在着差异。并对意义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且得出结论——日中同形词的语义差别的出现不仅仅是由于日中两种语言本身的因素,还有来自于社会文化、西方文化乃至外来语翻译等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1-05-01)

董杰[8](2009)在《汉译日中同形词的翻译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语中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汉字和汉字词,其中相当一部分词与现代汉语相比,形式完全相同,也就是所谓的同形词,但这些同形词在汉、日两种语言环境中的词义却是不等值或不完全等值。本文通过对日译汉中这些同形词的分析,提出在汉译日中准确地分辨这些同形词的词义,把握它的搭配以及区分汉、日语词汇,对选择恰当的译文词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许雪华[9](2009)在《日中同形词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日中同形词是日中对比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其中词义方面的研究较为突出。本文抽出日语中兼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的二字汉语动词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在中文中的词性进行分类,然后找出其中的重要词汇,详细比较它们在日语和中文中的词性差异、用法差异,希望对日语教学研究有所帮助。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日中对比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从《新明解》中抽出所有的二字汉语动词,然后与《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作对照,找出研究对象。然后把这些词按照中文词典所注的词性进行分类,再以《新明解》的重要词汇为标准,找出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重要词汇,考察其在日语和中文中的用法区别。在给重要词汇分类时,把动词再细分为自动词和他动词,明确其用法差异,最后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的病句结合起来考察,希望对日语教学研究有所贡献。本文分析得出,日中同形词在词性上有很大的相同之处。但是也有许多同形词在两国语言中词性有所不同,有些词在日文中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而在中文中却是形容词。日中同形词词性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国语言的语法体系不同。同时语义的差别,比如词语在借用过程中各自产生新的意义,以及同一词语在两国语言中的结构差异也是造成词性差异的原因。许多病句都与同形词的词性差异有关,而日语中为自动词,中文中为形容词的同形词造成的错误尤其多。这就要求日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强调这些词在日中两国语言中的词性差异和用法差异。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考察了一部分词汇,今后会分析更多的词语,进一步分析词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希望会对日语教学有更大的帮助。(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日中同形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语和日语都使用汉字,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同形词。中日同形词是指中日两种语言中汉字字形相同的词语。其中,许多中日同形词在词义上产生了差异,本文将这类词称之为中日同形异义词。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和日本的汉语学习者来讲,由于其各自的母语干涉,容易造成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误用和误译。因此,中日同形异义词也成为了中日两国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先行研究中,从历史、文化、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来研究中日同形异义词的成果较多,但是从语料库语言学和机器翻译的角度来研究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还不多见。另一方面,20世纪50年代以后,有关机器翻译的研究开始盛行起来。在同汉字圈的日语和汉语间的机器翻译中,有关日汉语言对比、机器翻译系统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显得非常必要。目前,现有的免费网络翻译软件对中日同形异义词的误译依然存在。因此,从机器翻译的角度来研究中日同形异义词是十分必要的且具有一定价值。本论文对中日同形异义词进行研究,选取了日语ザ变动词「打破する」、「散発する」、「采取する」及其汉语同形词“打破”、“散发”、“采取”这叁组词汇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考察。首先,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从语料库语言学的角度,利用日语的『基于网络数据的ザ变动词数据库(开发版)』语料库以及汉语的『CCL语料库检索系统(网络版)』语料库抽取了大量的数据,对比分析了这叁组中日同形异义词在义项、义项使用频度以及词语搭配方面的的异同点。其次,从机器翻译的角度,基于格语法理论,考察了「打破する」、「散発する」、「采取する」的搭配名词的语义属性及其各自出现频度最高的汉语译词,制作了其日中机器翻译规则。最后,从『京都大学格アレーム』语料库中抽取含有「打破する」、「散発する」、「采取する」的各自100个例句,共计300句作为翻译实验数据,结合一个试验性的日中机器翻译系统进行了翻译实验。翻译实验结果显示,用本研究制作的机器翻译规则得到了92%的平均正确率,与某网络免费翻译软件46%的平均正确率相比,表明了本研究翻译方法和翻译规则具有一定的有效性。笔者期待本研究成果能够为中日同形词的教学与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同时,还期望能够为日中机器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今后将考察更多的词汇,为中日同形异义词的日中机器翻译提供更为详细的参考,以提高机器翻译译文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日中同形词论文参考文献

[1].魏海燕.日中同形词比较研究——以同形词“留守”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

[2].刘君.基于语料库的中日同形词词义用法对比及其日中机器翻译研究[D].广西大学.2014

[3].曾令凤.浅析同形词在汉译日中的负迁移现象[J].青春岁月.2013

[4].杨林琳.日中同形词翻译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

[5].马永奇.同形词汉译日中的误用分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2

[6].杨月函.“中日同形词”对中日、日中口译的干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2

[7].张潇月.关于日中同形词的词义比较[D].大连海事大学.2011

[8].董杰.汉译日中同形词的翻译问题[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9].许雪华.日中同形词的比较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

标签:;  ;  ;  

日中同形词论文-魏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