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五代名画补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五代名画补遗》,《画继》,《历代名画记》,邓洵武
五代名画补遗论文文献综述
李良[1](2018)在《“释道”与“道释”——《五代名画补遗》画题疏证一则》一文中研究指出画史中明标人物一门者,始北宋刘道醇(生卒年不详)《圣朝名画评》与《五代名画补遗》,而释、道制像杂列其中,书前序言"论观画之法"以释氏居道流之前;另有"鬼神"一门,位次"花竹翎毛"之后、"屋木"之前,凡此序次,实多关政教风俗,历来论者少有及之,故掇拾载籍,以为疏证。楚国屈原(前339-约前278)《九歌》论序绘画颇有次第,所记楚先王及公卿祠庙壁画,山川神灵与古贤事迹杂错而行,行文之先后,一依画壁之次序。屈原既为楚人,所见又为本国祠庙图绘,故其文辞与(本文来源于《艺术工作》期刊2018年06期)
李东岳[2](2014)在《从《五代名画补遗》细节看五代中原绘画——以《广梁朝名画目》为切入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书目解题中的《五代名画补遗》《五代名画补遗》(下文均作《补遗》)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部重要画学着作,又名《五代名画记》1《五朝名画录》2,北宋刘道醇着。刘道醇生平不详。历代刊刻版本经前人考证共有十余种。3目前比较容易看到的版本有黄宾虹、邓实《美术丛书》六集第一辑、于安澜《画品丛书》和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均做了全文收录。《补遗》虽已按画科(人物、山水、走兽、花竹翎毛、屋木、塑作、雕木凡七门)对所载画家做了区分,但仍依六朝传统对每一门下的画家又进行了(本文来源于《国画家》期刊2014年06期)
徐声[3](2012)在《《圣朝名画评》及《五代名画补遗》的写作时代和文化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关注一个时代的绘画艺术,除直接的绘画作品外,优秀的画学着作也值得注意。古代美术史家不但对当时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进行记述,为我们留下可供参考的史料,其所做的考察分析,对绘画风格形成和演变所提出的个人见解也反映着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圣朝名画评》及《五代名画补遗》写作的时代,正是一个由"唐型文化"转为"宋型文化"的时期,对其写作时代和文化背景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演变。(本文来源于《江苏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06期)
徐声[4](2010)在《《圣朝名画评》及《五代名画补遗》的时代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两宋以来,在"郁郁乎文哉"的文化环境与理学兴起的哲学环境中,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在对前代画学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实现了转折。如在绘画功能上,宋代画学由"成教化、助人伦"的伦理美学特征转向了抒情写意、营造意境的绘画本体艺术美学,实现了从政教、宗教精神向人文精神的过渡;在绘画创作上,不仅对创作过程中的具体操作作了更加深入的探讨,而且对创作主体进行了突出强调,在这个过程中,《圣朝名画评》及《五代名画补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10年S2期)
徐声[5](2009)在《关于《圣朝名画评》暨《五代名画补遗》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关注一个时代的绘画艺术,除直接的绘画作品外,优秀的画学着作也值得注意。古代美术史家不但对当时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进行记述,为我们留下可供参考的史料,其所做的考察分析,对绘画风格形成和演变所提出的个人见解也反映着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圣朝名画评》暨《五代名画补遗》是反映五代至宋初绘画状况及画学思想的重要着作,本文将在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两本书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2009年S1期)
李良[6](2009)在《五代名画补遗笺注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五代名画补遗》为研究五代绘画史基本着作之一,今传最佳之本为南宋陈道人书籍铺刻本,约刊刻于光宗(1190-1194)年间,作者为北宋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刘道醇。他还有另外一部着作,即《圣朝名画评》。学者的研究一般集中在后者,而《五代名画补遗》未能引起学者的注意。故此,本文以宋陈道人书籍铺本为底本,参“明翻宋本”、“汲古阁影钞宋本”、“王氏画苑本”“四库全书本”、清劳权抄校本,并参四部丛刊续编影元钞配宋本《图画见闻志》、台湾国立博物院影元大德本《宣和画谱》等相关内容等相关文献,以笺注的形式对其进行全面整理。全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笺注正文,也是本文的工作中心;下编就《五代名画补遗》与《圣朝名画评》两书的基本问题如,如版本、着作年代、作者、写作体例等,予以讨论。(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期刊2009-05-28)
刘冰[7](2008)在《南宋杭州地区书坊刻书代表作——《五代名画补遗》》一文中研究指出《五代名画补遗》一卷,宋刘道醇撰。南宋临安府陈道人书籍铺刻本。刘道醇,宋大梁(今河南开封)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大约为宋仁宗朝(1023-1063)人。《四库总目提要》称"不知其仕履"。刘道醇深谙画理,精于鉴赏。着有《圣朝名画评》。(本文来源于《图书馆学刊》期刊2008年03期)
五代名画补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书目解题中的《五代名画补遗》《五代名画补遗》(下文均作《补遗》)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部重要画学着作,又名《五代名画记》1《五朝名画录》2,北宋刘道醇着。刘道醇生平不详。历代刊刻版本经前人考证共有十余种。3目前比较容易看到的版本有黄宾虹、邓实《美术丛书》六集第一辑、于安澜《画品丛书》和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均做了全文收录。《补遗》虽已按画科(人物、山水、走兽、花竹翎毛、屋木、塑作、雕木凡七门)对所载画家做了区分,但仍依六朝传统对每一门下的画家又进行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五代名画补遗论文参考文献
[1].李良.“释道”与“道释”——《五代名画补遗》画题疏证一则[J].艺术工作.2018
[2].李东岳.从《五代名画补遗》细节看五代中原绘画——以《广梁朝名画目》为切入点[J].国画家.2014
[3].徐声.《圣朝名画评》及《五代名画补遗》的写作时代和文化背景[J].江苏社会科学.2012
[4].徐声.《圣朝名画评》及《五代名画补遗》的时代特色[J].艺术百家.2010
[5].徐声.关于《圣朝名画评》暨《五代名画补遗》的几个问题[J].艺术百家.2009
[6].李良.五代名画补遗笺注与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
[7].刘冰.南宋杭州地区书坊刻书代表作——《五代名画补遗》[J].图书馆学刊.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