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频干涉仪论文-雷菁

双频干涉仪论文-雷菁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频干涉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塞曼稳频,绿光氦氖,外差干涉,双频干涉仪

双频干涉仪论文文献综述

雷菁[1](2008)在《543nm绿光氦氖激光器的塞曼稳频及其在双频干涉仪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双频激光干涉仪已广泛应用于各类计量场合。传统的双频激光干涉仪因相位不确定性(phase ambiguity)而无法独立测量超过半波长大小的台阶高度。本课题组提出构建基于543nm绿光氦氖激光管的双频干涉仪,将其和最常见的红光氦氖双频干涉仪结合,即可形成红、绿双波长双频干涉仪,在保留双频干涉测距的优点的基础上,干涉仪的绝对距离测量范围将由单一激光测量时的激光半波长拓展至红绿光合成波的半波长(1.9μm)。此双波长双频干涉仪可对众多包含了微米量级台阶类信号的物理量进行测量,例如,硬盘磁头飞高测量中的磁盘盘片偏摆信号、相位型电子掩膜板的台阶高度信号、MEMS器件的振动信号等。我们订购了商品化的543nm绿光氦氖全内腔激光管,选定并实施了利用塞曼效应产生双频激光的方案。在完成相关的光机电设计后,搭建了用以观察激光器出光特性的实验系统,详细观察了激光管在不同方向和强度磁场下的纵模特性和塞曼特性,重点研究了两塞曼分裂激光的拍波以及光强差随腔长变化的调谐规律。在总结其与传统633nm红光氦氖激光管塞曼特性异同的基础上,利用拍频锁定法和光强比较法对纵向磁场下的绿光氦氖激光管分别实现了频差为28.5kHz和56.5kHz的塞曼稳频,光频稳定度分别达到3×10-8和3×10-7量级。在此基础上,我们搭建了543nm绿光双频外差干涉仪,并将其与商品化的红光双频干涉仪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测距比对。比对结果表明,543nm氦氖绿光双频干涉仪具备了不低于商品化红光双频干涉仪的测距精度和静态稳定性。绿光塞曼双频干涉仪的成功构建,为未来红绿光双波长双频外差干涉仪的最终实现打下了良好基础。(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08-12-01)

张志平,程兆谷,覃兆宇,朱健强[2](2007)在《加速度对激光双频干涉仪测量误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减少由于加速度所导致的激光双频干涉仪测量误差,引入二阶多普勒频移,建立了由被测物体加速度所引起的测量误差的理论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0.4s时间内0.6g加速度所引起的累积误差可达2.5nm左右,这对于纳米精度的测量是不应忽视的;初速度不为零时加速运动会引起更大的误差,而减速运动所引起的误差则相对小。通过实验验证,所测的误差变化趋势与理论模拟比较吻合。(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07年05期)

双频干涉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减少由于加速度所导致的激光双频干涉仪测量误差,引入二阶多普勒频移,建立了由被测物体加速度所引起的测量误差的理论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0.4s时间内0.6g加速度所引起的累积误差可达2.5nm左右,这对于纳米精度的测量是不应忽视的;初速度不为零时加速运动会引起更大的误差,而减速运动所引起的误差则相对小。通过实验验证,所测的误差变化趋势与理论模拟比较吻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频干涉仪论文参考文献

[1].雷菁.543nm绿光氦氖激光器的塞曼稳频及其在双频干涉仪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8

[2].张志平,程兆谷,覃兆宇,朱健强.加速度对激光双频干涉仪测量误差的影响[J].中国激光.2007

标签:;  ;  ;  ;  

双频干涉仪论文-雷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