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路由更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软件定义网络,路由更新,实时更新,交换机
路由更新论文文献综述
朱金奇,孙华志,黄永鑫,刘明[1](2019)在《软件定义网络中延迟满足的路由选择与实时调度更新》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数据流的动态性和流量负载转移,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简称SDN)需要频繁更新数据平面以优化网络性能.大多数已有路由更新策略首先根据网络当前流量状态确定目标路由配置,然后更新数据流的路由.然而,由于交换机基于TCAM(ternary content addressable memory)进行流表更新的速度较慢,导致路由更新的延迟通常较大.当网络规模大或网络拓扑结构经常变化时,路由更新的延迟可能更大.研究发现,大多数数据流的持续时间很短且整个网络的流量强度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变化.如果路由更新延迟过长,更新后的路由配置可能不再有效.为此,研究了SDN的实时路由更新问题,提出了延迟满足的路由选择和调度更新策略(delay satisfied route selection and updating scheme,简称DSRSU).与大多数现有研究不同,DSRSU同时从控制平面路径选择和数据平面的更新调度两方面来联合优化,降低路由更新的延迟.路径选择阶段只选择部分数据流进行路由更新;更新调度阶段通过建立更新关系图挖掘数据流的更新先后顺序,进一步加快路由更新速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现有几种路由更新策略相比,DSRSU能够在大幅度降低路由更新延迟的同时,达到与现有策略相似的网络性能.(本文来源于《软件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侯向丹,杨聪敏,刘洪普[2](2019)在《基于剩余能量的局部更新路由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的寿命,提出了一种基于剩余能量的局部更新路由算法(RE-RouA)。算法将节点的剩余能量融入到原算法过程中,在算法的虚拟汇聚节点选取阶段、数据收集树的构造阶段、路由更新阶段均进行了有效改进,增加了选取以及更新的条件,通过加权函数调整节点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保证网络延时不变的基础上,有效延长了WSNs的生命周期,实验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9年01期)
尹弼柏[3](2018)在《基于SDN拓扑集中更新的NDN路由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命名数据网络(NDN)符合未来网络对于海量内容传输的需求,但缺少成熟的路由策略。软件定义网络(SDN)凭借其控制数据平面分离、全局视野和网络可编程特性对于NDN路由策略的改善和实施可以提供极大帮助。已有的基于SDN的NDN路由策略将路由的拓扑更新功能和路由计算功能全部集中在SDN控制器中,造成内容请求首包时延高、SDN控制器负荷高等问题。此外,这些策略没有很好地发挥SDN的全局视野和网络可编程特性。基于SDN拓扑集中更新的NDN路由策略解决了上述问题。首先,它将路由的两个关键功能分离,拓扑更新功能集中式地置于SDN控制器中,而路由计算功能则分布式地置于NDN内容节点中,这样可以降低首包时延和SDN控制器负荷。其次,它利用SDN全局视野和网络可编程的优势,获取全域拓扑信息、链路信息,并据此进行负载加权优化处理,生成优化拓扑图,再下发配置给NDN内容节点。各个NDN内容节点收到新内容请求后可以直接在本地进行路由计算,基于优化拓扑图采取更加合适的路由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在基于SDN拓扑集中更新的NDN路由策略中,内容请求数据流的首包时延平均降低90%,SDN控制器的负荷平均降低1 0%~3 0%,整体网络实现了有效的负载均衡。(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12-09)
于倡和[4](2018)在《软件定义网络路由规则生成与更新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规模的扩大与新型网络应用的不断涌现,不仅为网络带来了沉重的流量负担,还有多样化、更高标准的服务质量需求。近些年来,虽然运营商不断地扩展链路带宽与提高端口速率,但由于有效流量管理机制的缺失,导致网络的资源利用率非常低下。由于不同业务的数据流之间对服务质量的需求差异较大,如何根据网络实时状态与数据流需求,为数据流提供自适应、差异化、可定制的路由,是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与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传统网络因其控制平面与转发平面紧耦合的僵化架构与“尽力而为”的服务模式,使其很难采取灵活的策略来满足数据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SDN)则由于控制与转发平面分离与可编程的体系结构,为网络创新演进注入了极大的活力,成为未来网络可能的范式之一。并且,软件定义网络的全网视图与灵活的控制粒度,使其为数据流提供自适应、差异化、可定制路由的难度大大降低。为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与服务质量,依托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网络组件模型与聚类机制”,本文研究聚焦于软件定义网络中的路由规则生成与更新过程。在软件定义网络的全局网络视图与数据流QoS分类的基础上,以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与面向服务实现路径定制的分段路由技术优化SDN规则生成与更新过程,以实现自适应、差异化、可定制的规则生成与更新。并且,针对规则更新在软件定义网络部署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即运营商将在很长时间内维护混合SDN网络,设计了一种可行的、低开销的混合SDN网络的规则更新算法。论文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实现自适应、差异化、可定制的SDN路由规则生成,提出一种基于DDPG的SDN路由规则生成机制。首先,在细粒度流QoS分类与全网状态感知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可行的SDN加装机器学习的架构,并在此基础上,将DDPG机器学习机制引入SDN的路由规则生成过程,提出基于DDPG的SDN路由规则生成机制。该机制首先基于数据流QoS需求与网络状态来制定优化控制策略,随后,DDPG智能体根据控制策略完成连续时间上的黑盒优化,并生成相应的数据流路由规则。最后,通过实验测试所提路由规则生成机制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具有良好收敛性与稳定性的同时,可以有效优化时延、吞吐量等路由性能。当控制策略为优化时延时,网络时延较传统OSPF协议平均减少约63.82ms;而当控制策略为优化吞吐量时,实验结果较已有的吞吐量优化技术可提升约12.5%。2.为实现自适应、差异化、可定制的SDN路由规则更新,提出一种SDN环境下的自适应规则更新机制。在分析已有更新方法与更新过程一致性约束的基础上,设计提出了一种有多种工作模式的更新机制,该机制将常见更新方法抽象为相应更新操作,并在节点粒度上计算更新操作序列。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机制的不同工作模式可以实现不同的更新性能,并分别在TCAM冗余削减、带宽消耗、更新时延上取得最优,例如在叁融合算法工作模式下,网络的TCAM冗余至少削减85%,较其余工作模式与对比算法分别提升9%,65%与82%。因此,网络可以根据数据流QoS需求与实时网络状态,来自适应调整更新机制的工作模式,从而调整更新过程的一致性类型、时延、TCAM消耗等性能参数,优化制约数据流服务性能提升的关键网络参数,并最终实现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与服务质量的目标。3.为解决混合SDN网络的更新问题,促进SDN的实际部署与应用,提出了一种低开销的混合SDN网络的一致性更新算法。在深入研究混合SDN网络路由性质的基础上,将分段路由技术引入更新过程,并提出一种分段路由在混合SDN网络更新中应用的方案,结合两步复制与顺序更新两种更新机制的基本原理,设计一种在混合SDN网络中的普适更新算法。最后,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更新技术相比,该算法在保证强一致性的基础上,可以极大削减TCAM冗余与时间开销。例如,在距离矢量路由参与的混合SDN网络的更新过程中,所提算法可以实现至少削减99%以上的时间开销,并在TCAM冗余削减方面,比已有的更新算法至少提升10%。(本文来源于《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10-25)
于倡和,兰巨龙,胡宇翔,张彦斐,王浩[5](2018)在《距离矢量路由混合SDN网络的一致性更新》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合SDN网络作为SDN网络与传统网络的过渡形态,在保留传统网络服务的同时,兼有部分软件定义网络易于管理维护的特点,但混合SDN网络的更新问题一直没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特别是当距离矢量路由参与混合的情况.本文将分段路由技术引入混合SDN网络更新,提出了一种分段路由在混合SDN网络更新的应用方案,结合顺序更新与两步复制机制,设计LFCA算法.LFCA算法首先尝试用分段路由拼接最终路径并将最终路径信息封装入数据包包头.而对于不可拼接的数据流,LFCA算法构建了顾及更新远端效应的动态拓扑集并基于回溯原理来评估每一步更新操作,通过不断回溯比较来最终找到最长一致性更新序列,对于仍未完成更新的节点利用两步复制机制完成更新.经过实验验证,与之前算法相比,LFCA算法可以极大地节省算法时间开销与存储资源开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尹弼柏,刘江,张然,黄韬,刘韵洁[6](2018)在《基于SDN拓扑集中更新的NDN路由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拓扑集中更新的命名数据网络(NDN)路由策略,将路由的2个关键功能分离,拓扑更新功能集中置于SDN控制器中,而路由计算功能分布式地置于NDN内容节点中.同时,对网络拓扑进行负载加权预处理,在考虑网络状态的前提下,可优化路由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在基于SDN拓扑集中更新的NDN路由策略中,内容请求数据流的首包时延平均降低了90%,SDN控制器的负荷平均降低了10%~30%,全网实现了有效的负载均衡.(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张正弦[7](2018)在《水下骨干光网络备用路由算法及基于链路代价更新的自适应路由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海底光缆领域的发展极为迅速。面向未来水下信息感知、接入、传输、交换和处理等重大需求,各个国家的学者们开始针对性地研究支持多种信息感知与传输的水下综合光网络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拟在建立一个满足现代通信系统容量要求,集感知、传输和信号处理等重大需求于一体的水下综合光网络。本文首先介绍了水下光网络、Dijkstra算法、波长及路由分配算法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接着分析了水下骨干光网络与陆地骨干光网络之间存在的差异,设计了几种水下骨干光网络拓扑并对这几种拓扑从成本、网络时延、生存性、负载状况进行了性能优劣的对比,并确定了最终的水下骨干光网络拓扑初期规划方案。在水下骨干光网络拓扑初期规划方案的基础上,本文指出了将传统备用路由算法应用于该拓扑时,存在无法求解出最优的主用备用路由对的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基于KSP算法,采用双向扫除策略,能有效求解最优主用备用路由对的备用路由算法。未来水下骨干光网络可能参照现在陆地骨干网向着密集化,网状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固定路由算法在光网络中进行路由决策时,容易造成负载不均,阻塞率偏高等问题。基于Dijkstra算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对网络拓扑进行训练,并能根据链路实时的状况对链路代价进行更新(cost update)的波长与路由分配算法——CU-RWA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负载均衡、网络阻塞率、链路利用率方面性能要优于基于经典Dijkstra算法的固定路由算法。(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03-01)
胡晓露[8](2017)在《基于SDN的新型路由以及流表更新一致性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SDN)的出现为网络的灵活管理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也为网络路由算法的创新提供新的契机。随着SDN在实际大型网络拓扑以及广域网中部署的增加,单控制器的部署方案难以满足实际部署的需求,分布式的多控制器部署是解决控制平面可扩展性的有效途径。在网络节点众多的大型SDN网络中,分级分域的SDN体系架构成为趋势。对于跨域网络通信,不同区域路由信息需要域间控制器和域内控制器的协同通信管理,即分布式网络架构与集中式控制器管理相结合,可降低大型网络路由算法的复杂度,同时可灵活实现域内、域间不同路由策略。本论文从拓扑结构入手,基于SDN分级分域的新型网络架构,选择时延和成本度量,即针对时延敏感应用,寻找时延受限,成本尽可能小的路由方案,设计新的路由算法,在路由算法复杂度和算法性能之间寻找平衡,即算法复杂度不至于过高能实际应用于网络,算法性能不至于过低可找到实际存在路径。在SDN中,尽管有逻辑概念上的集中控制,软件定义网络仍是一个分布式系统,交换机和控制器之间不可避免存在延误,,难以保证控制逻辑更新的一致性,尤其在流量激增、实时响应需求增加和广域网的情况下,控制逻辑的一致性将更加难以保证。针对这一情况,本论文研究了流表更新一致性问题出现的原因和研究现状,针对已有方案,对比分析已有方案在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基于弱化的一致性属性无环,对SDN网络进行建模,研究优化方案,设计了基于多向更新的软件定义网络流表更新一致性方案,首先通过遍历原始图寻找所有可以更新的点,形成分段多向搜索的局面,从单向、双向扩展到多向,增加之后可以同时更新的节点,并与已有方案仿真对比,验证有效降低依赖链长度,减小更新时延,更新结果逼近最优化方案,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7-03-08)
宋进[9](2016)在《路由的固件更新与修复》一文中研究指出路由器是一种常见的网络设备,目前绝大部分市面常见的路由器功能极其有限。因此,有不少用户选择自行修改路由器固件,通过刷入路由器的ROM,以自定义路由的拓展功能。但是自行写入ROM有一定风险,一旦出现失误或者干扰将导致路由损坏。基于此,笔者将从多方面讲述如何在路由器损坏之后,使用常见工具予以修复的一些方法。(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6年08期)
张中岳[10](2016)在《一体化标识网络下交换路由标识池与映射信息更新机制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已经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但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互联网存在的弊端也日益凸显。IP地址的二义性是导致现有互联网安全性差,路由表膨胀和移动性支持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一体化标识网络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由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提出的一体化标识网络,实现了与现有网络互联互通,将标识地址的身份信息与位置信息分离,在接入路由器处将数据包的接入标识与交换路由标识进行替换,从而将地址空间分为接入网空间与核心网空间。而核心网空间的交换路由标识表示标识地址的位置信息,同时用于数据包的路由与寻址。交换路由标识是为接入网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的重要元素,为了合理为用户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网络服务,需要专门设计一个交换路由标识的管理与分配机制。本文对交换路由标识空间的管理以交换路由标识池为基本控制单元,提出一体化网络下交换路由标识池与映射信息更新机制。将交换路由标识池与接入网用户的业务需求相结合,并根据核心网络与用户状态的变化,合理调整交换路由标识池的分配与更新,同时向整个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系统扩散该更新消息,从而适应用户的网络服务需求,保证用户的网络通信质量。本文首先对一体化标识网络体系架构和通信流程进行概述,并对国内外现有相关技术进行简要介绍,而后对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根据需求分析提出一种交换路由标识池与映射信息更新机制方案,并详细描述交换路由标识池更新操作的详细内容,更新场景以及相关的更新模块。在此基础上,对交换路由标识池与映射信息更新机制的各个模块进行编程实现,同时对各个模块进行功能测试,包括接入路由器交换路由标识池更新模块的更新操作测试,标识映射服务器交换路由标识池更新模块的更新功能测试,以及映射信息更新模块对交换路由标识的管理与释放功能测试。经过测试,结果显示交换路由标识池与映射信息更新机制可以很好地为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系统服务。最后对全文工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对后续的工作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6-04-06)
路由更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的寿命,提出了一种基于剩余能量的局部更新路由算法(RE-RouA)。算法将节点的剩余能量融入到原算法过程中,在算法的虚拟汇聚节点选取阶段、数据收集树的构造阶段、路由更新阶段均进行了有效改进,增加了选取以及更新的条件,通过加权函数调整节点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保证网络延时不变的基础上,有效延长了WSNs的生命周期,实验效果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路由更新论文参考文献
[1].朱金奇,孙华志,黄永鑫,刘明.软件定义网络中延迟满足的路由选择与实时调度更新[J].软件学报.2019
[2].侯向丹,杨聪敏,刘洪普.基于剩余能量的局部更新路由算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9
[3].尹弼柏.基于SDN拓扑集中更新的NDN路由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
[4].于倡和.软件定义网络路由规则生成与更新技术研究[D].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2018
[5].于倡和,兰巨龙,胡宇翔,张彦斐,王浩.距离矢量路由混合SDN网络的一致性更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8
[6].尹弼柏,刘江,张然,黄韬,刘韵洁.基于SDN拓扑集中更新的NDN路由策略[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8
[7].张正弦.水下骨干光网络备用路由算法及基于链路代价更新的自适应路由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
[8].胡晓露.基于SDN的新型路由以及流表更新一致性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
[9].宋进.路由的固件更新与修复[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
[10].张中岳.一体化标识网络下交换路由标识池与映射信息更新机制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