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质量评价论文-吴敏

室间质量评价论文-吴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室间质量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采供血机构,质控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回顾性分析

室间质量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吴敏[1](2019)在《2016—2018年某血站质控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2016—2018年常州市中心血站质控实验室参加江苏省质控实验室检测能力室间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质控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血站质控实验室血液抽检结果的质量。方法:将我站质控实验室参加江苏省质控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结果:我站质控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室间质量评价成绩合格率为100%,血细胞计数、亚甲蓝、总蛋白项目的成绩持平或有所提高,均为优秀;血凝项目和游离血红蛋白项目的成绩基本持平。结论:通过参加江苏省血液中心质控实验室检测能力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可发现实验室存在影响检测结果的潜在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促进我站质控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期刊2019年06期)

宋潇,肖纯[2](2019)在《2014—2018年黑龙江省梅毒血清学试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内各级性病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检验水平,以进一步提高各级性病实验室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质量。方法发放标准样品,按规定进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按时报送检测结果将数据汇总后整理分析。结果 2014—2018年全省梅毒室间质评参与机构分别为415、420、421、431、466家;参与率分别为98.34%、98.13%、97.91%、99.54%、99.79%;血清学检测总体符合率分别为91.93%、92.98%、94.42%、96.06%、94.31%;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质评符合率分别为84.10%、86.19%、88.84%、92.58%、88.63%;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质评符合率分别为99.76%、99.76%、100.00%、99.54%、100.00%。结论室间质量评价对于促进梅毒实验室检测质量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基层医院仍存在符合率较低问题,应更加重视梅毒实验室质量提高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国艾滋病性病》期刊2019年11期)

范本梅[3](2019)在《卫健委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卫健委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内容、形式、规则的变化,通过分析,为参评实验室提高检测质量、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发布的"全国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报告",结合本实验室参评经历进行分析。结果卫健委输血相容性室间质量评价经历了从质控品类型变化、添加内容物变化、考核项目增加及考核规则变更的循序变化过程,探讨了针对不同变化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结论通过对近年来卫健委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标本的变化分析,旨在更新知识、规范操作,避免漏检或错检,提升参评实验室检测能力,保证输血安全。(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32期)

郭绪晓,柏淑美,凌欣,高洁,李金星[4](2019)在《能力验证/室间质量评价标本在电化学发光检验程序正确度验证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能力验证(PT)/室间质量评价(EQA)标本在电化学发光项目正确度验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S)EP15-A3文件正确度验证5×5方案,利用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PT/EQA计划提供的标本,分别对游离叁碘原氨酸(FT3)和雌二醇(E2)等电化学发光项目进行正确度验证,每个样本每天检测1批,每批重复5次,共5 d。采用Grubbs'法判断离群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计算重复性精密度(SR)、实验室内不精密度(SWL)、总体标准误(SEx)、定值物质标准误(SERM)和总体合成标准误(SEC),再根据自由度(dfC)查T分布界值表得到m值,计算正确度验证区间。总体均值如果在验证区间内,正确度验证通过;如果超出验证区间,则计算偏移,并与实验室规定的目标偏移进行比较。结果 FT3和E2的总体均值均在正确度验证区间内,正确度验证通过。结论可以采用PT/EQA标本对定值物质进行实验室检测程序的正确度验证。(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王青,乔郑磊,宋颖[5](2019)在《血栓弹力图室间质量评价方法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适宜的血栓弹力图(TEG)室间质量评价(EQA)方法。方法用传统统计方法中位数(M)±1.96倍四分位间距(IQR)、M±2.58IQR,99.73%置信区间(k=3)的合成变异系数(SCV)和基于当前技术水平的允许总误差(TEa)评价上海市2016—2018年5次EQA计划中16个TEG调查样本的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速率系数(K)、最大曲线弧度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ANG)和最大振幅(MA),比较不同方法评价结果的合格率。结果 M±1.96 IQR、M±2.58 IQR、3SCV和TEa804种方法评价TEG R的合格率分别为86.36%~98.39%、86.36%~98.44%、56.45%~97.62%和80.65%~100.00%;K的合格率分别为86.36%~98.39%、86.36%~100.00%、50.00%~98.39%和75.81%~100.00%;ANG的合格率分别为86.36%~98.39%、86.36%~100.00%、29.03%~100.00%和80.65%~100.00%;MA的合格率分别为81.82%~97.62%、86.36%~100.00%、51.56%~90.48%和81.82%~100.00%。结论以基于当前技术水平的TEa80方法(R为M±33.28%,K为M±38.24%,ANG为M±30.77%,MA为M±26.45%)作为上海市TEG EQA标准比较适合,可以用于分析当前上海地区TEG检测质量。(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宋蓓,周志男,王丹,鲁静,蔡卫新[6](2019)在《医院内POCT血糖室间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通过性能验证的前提下,北京天坛医院以血浆为样本对全院正在使用的即时检验(POCT)血糖仪进行室间质量评价(EQA)一致性评价,从样本处理、检测操作等方面综合评价上报结果,有效实现全面质量控制。同时,通过评估各科室血糖仪在全院POCT血糖检测体系中所处水平,督促使用科室关注检测结果、加强培训、提高检测水平。(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8期)

张智弘,李霄,许斌,许晓卉,何颖[7](2019)在《2016—2018年江苏省血液EGFR基因突变检测室间质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2016—2018年江苏省血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的总体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临床实验室检测流程的规范和检测质量的保证提供依据。方法室间质评每年1次,2016年样本盘为4支cfDNA(cell-free DNA)样本,2017和2018年样本盘均为5支含cfDNA的血浆样本,要求各参评实验室收到样本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测并将所需填报的信息及测定结果上传至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数据库;依据回报结果计算各实验室的成绩,分析每批样本的总体符合率、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及问题与风险。结果 3次室间质评分别收到10份、16份和20份有效回报结果。检测结果完全符合的实验室分别为30.0%(3/10)、37.5%(6/16)和10.0%(2/20);以得分≥80分为合格,合格率分别为90.0%(9/10)、56.2%(9/16)和50.0%(10/20);假阴性率分别为70.0%(7/10)、56.2%(9/16)和88.9%(16/18),而假阳性率分别为0%(0/10)、25.0%(4/16)和22.2%(4/18)。测定方法敏感性和cfDNA提取效率不高是假阴性的主要原因,污染和阈值设置缺乏验证是假阳性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对血液标本的肿瘤相关基因突变检测需选择高敏感性测定方法、优化核酸提取效率、规范检验流程和强化结果的分析和验证。(本文来源于《临床检验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杨晶,王伟欢,付璇,乔璐,谷征[8](2019)在《血清学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确保日常工作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分析某疾控中心2015—2019年参加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系列A及系列C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质量控制关键环节。使用大型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标准操作流程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及评价结果表明2015—2019年乙肝五项、HCV、HIV考核全部合格。结合室间质量评价实践,提出对质量评价考核标本的检测应根据其检测方法及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设计合适的实验程序并对实验各环节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顺利完成质量评价样本的检测,为日常工作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期刊2019年03期)

张震,郭攀,王淑玲,颜令,徐兰兰[9](2019)在《抗酸染色室间质量评价质控片的标准化制备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的平台,尝试利用脓肿分枝杆菌标准菌株ATCC 19977作为实验菌株,以期标准化制备稳定、均一的抗酸染色室间质量评价质控片。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的培养基、不同的消化液及其消化浓度,以及消化时间确保脓肿分枝杆菌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获得最佳的菌体形态和抗酸染色背景,同时获得不同等级(+~++++)均一、稳定的抗酸染色室间质量评价质控片。结果相较于改良罗氏培养基,血平板是脓肿分枝杆菌生长良好的培养基;浓痰理想的消化液是胰蛋白酶;最佳消化浓度是2%;最佳消化条件是37℃消化20min。结论在血平板上生长3d的脓肿分枝杆菌,调菌悬液到0.50麦氏浓度,分别用消化后的痰液稀释200、100、50、10倍,取10μL制备成2cm~2菌膜可分别制备稳定、均一、不同等级的抗酸染色室间质量评价质控片。(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吴灵洁,陈少芳,储楠楠,郑玲,刘小龙[10](2019)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监测血清苯妥英浓度及室间质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快速、稳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人血清中苯妥英的浓度,并探讨其在苯妥英治疗药物监测(TDM)中的应用。方法在血清添加同位素内标苯妥英-D_(10),经乙腈沉淀蛋白后,以Shim-pack XR-ODSⅢ(50 mm×2.0 mm,1.6μm)为分析柱进行反相色谱分离,以0.1%乙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以电喷雾离子化串联四级杆质谱、正离子多反应监测进行定量检测,监测离子反应分别为m/z 253.3→182.2(苯妥英),m/z 263.3→192.3(内标苯妥英-D_(10))。用建立的方法参加2018年上半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茶碱TDM室间质量评价。结果 UPLC-MS/MS法检测苯妥英的线性范围为0.016~2.051 mg·L~(-1),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1.68%~4.98%和1.49%~3.82%,准确度均为85%~115%。样本的提取回收率≥93%,基质效应≥97%。室温放置6 h、自动进样器放置18 h的稳定性均良好。UPLC-MS/MS法测定结果参与室间质评样本均合格。结论该UPLC-MS/MS法采用同位素内标法,具有前处理简单、检测快速、特异性好和灵敏度高的特点,测定结果符合全国室间质量评价要求,可用于苯妥英的临床TDM。(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室间质量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内各级性病实验室梅毒血清学检验水平,以进一步提高各级性病实验室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质量。方法发放标准样品,按规定进行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按时报送检测结果将数据汇总后整理分析。结果 2014—2018年全省梅毒室间质评参与机构分别为415、420、421、431、466家;参与率分别为98.34%、98.13%、97.91%、99.54%、99.79%;血清学检测总体符合率分别为91.93%、92.98%、94.42%、96.06%、94.31%;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质评符合率分别为84.10%、86.19%、88.84%、92.58%、88.63%;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质评符合率分别为99.76%、99.76%、100.00%、99.54%、100.00%。结论室间质量评价对于促进梅毒实验室检测质量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基层医院仍存在符合率较低问题,应更加重视梅毒实验室质量提高工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室间质量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吴敏.2016—2018年某血站质控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9

[2].宋潇,肖纯.2014—2018年黑龙江省梅毒血清学试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9

[3].范本梅.卫健委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变化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

[4].郭绪晓,柏淑美,凌欣,高洁,李金星.能力验证/室间质量评价标本在电化学发光检验程序正确度验证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9

[5].王青,乔郑磊,宋颖.血栓弹力图室间质量评价方法初探[J].检验医学.2019

[6].宋蓓,周志男,王丹,鲁静,蔡卫新.医院内POCT血糖室间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

[7].张智弘,李霄,许斌,许晓卉,何颖.2016—2018年江苏省血液EGFR基因突变检测室间质量评价[J].临床检验杂志.2019

[8].杨晶,王伟欢,付璇,乔璐,谷征.血清学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9

[9].张震,郭攀,王淑玲,颜令,徐兰兰.抗酸染色室间质量评价质控片的标准化制备及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

[10].吴灵洁,陈少芳,储楠楠,郑玲,刘小龙.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监测血清苯妥英浓度及室间质量评价[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9

标签:;  ;  ;  ;  

室间质量评价论文-吴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