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碳论文-许华,何明珠,孙岩

可溶性碳论文-许华,何明珠,孙岩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溶性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极端干旱,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无机碳,可溶性氮

可溶性碳论文文献综述

许华,何明珠,孙岩[1](2018)在《不同降水控制对荒漠土壤中可溶性碳、氮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宁夏中卫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典型荒漠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架设遮雨棚和滴灌措施研究极端干旱、干旱、降水增加等条件对荒漠土壤环境中可溶性碳(DC)、可溶性氮(DN)组分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分析降水控制条件、季节以及土壤深度等因素对荒漠土壤可溶性无机碳(DIC)、可溶性有机碳(DOC)、DC、DN和土壤DOC/DN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干旱荒漠区,土壤DN对于降水调控的响应高于DC组分, DIC、DOC、DC、DN和DOC/DN分别为6.59×10~(-6)~9.19×10~(-5)、1.52×10~(-5)~1.04×10-4、5.50×10~(-5)~1.80×10-4、9.60×10-7~2.05×10~(-5)和2.10~41.49.不同降水控制条件对土壤DC的影响不显着,对土壤DN和DOC/DN影响显着,在极端干旱(减少降水50%)条件DN显着增加, DOC/DN随降水的增加而增加; DIC、DOC、DC、DN以及DOC/DN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土壤DC、DN组分呈夏、秋季高于春、冬季趋势,土壤DOC/DN的季节变化为春<夏<秋<冬; DIC、DC和DOC/DN随着深度增加呈显着降低的趋势,而DOC、DN在不同土壤深度变化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马建民,王金秋,肖西山[2](2018)在《牧草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叁种提取方法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简化牧草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试验采用3种方法分别提取牛至、苜蓿和菊苣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方法1用离心管重复提取2次,方法2用带塞的刻度试管不重复提取,方法3在方法2的基础上加入活性炭;然后精密量取适量提取液,加蒽酮试剂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牧草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0.02~0.20 mg/mL。3种方法对3个样品检测结果差异均不显着(P>0.05)。方法1中用提取液重复提取2次,操作复杂;方法3中加入活性炭后检测结果偏低;方法2与方法1、方法3相比,操作更简单、结果更准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19期)

石思博,王旭东,叶正钱,陈绩,龚臣[3](2018)在《菌渣化肥配施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碳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菌渣作为一种养分丰富的有机物料还田,可减少化肥施用,同时保持土壤肥力;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碳、氮是土壤活性碳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和比例变化对土壤肥力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探讨不同比例菌渣化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可溶性碳、氮的影响,评价菌渣在优化土壤肥力方面的生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水稻田间定位试验条件下,设置3个化肥水平(C)0、50%、100%,菌渣相对用量(F)0、50%、100%,共9个处理,分析了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氮(MBN)和可溶性碳(DOC)、氮(DON)的变化特征,及其占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的比例与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菌渣化肥配施后,微生物量碳和可溶性碳、氮均在C_(100)F_(50)最高,微生物量氮在C_(50)F_(100)最高,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分别显着增加了49.40%、43.65%、83.52%、207.19%;MBC/SOC和DOC/SOC均随着菌渣化肥配施量的增加而减少,MBN/TN和DON/TN均在C_(100_F_(50)最高。相关分析表明,MBC、DOC与SOC,MBN与TN均呈极显着正相关,DON和TN呈显着正相关。总体来讲,菌渣化肥配施能够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碳、氮含量,但不是随着用量的增加一直呈增加趋势,高量菌渣或者化肥下会有降低趋势;菌渣化肥配施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和可溶性碳氮比,因此适宜的菌渣化肥配施是提高土壤有机碳周转速度、微生物活性及其氮素供应能力和有效性的最佳选择。(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23期)

张家乐,栗孟飞,杨德龙,刘媛,陈菁菁[4](2018)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各器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相关性状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麦自然群体196个品种(系)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DS)和正常灌溉(WW)条件下,小麦不同发育阶段各器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转运率及其对籽粒贡献率,以及主穗粒重的遗传特性及各目标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小麦自然群体各目标性状表型变异广泛,变异系数在7.11%~68.55%(DS)和9.50%~57.37%(WW),多样性指数在0.61~0.93(DS)和0.62~0.88(WW),遗传力在0.24~0.53。各目标性状表型受发育阶段、器官和水分环境的显着影响(F=1.95~(**)~32 775.74~(**))。其中,WSC含量受发育阶段和器官的影响显着(F=32 775.74~(**),11 223.18~(**)),WSC转运率受水分环境的影响显着(F=245.07~(**),274.61~(**)),而WSC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受器官显着影响(F=1 482.96~(**),390.15~(**))。灌浆中期WSC含量与主茎穗粒重之间均表现出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r=0.15~(**)~0.36~(**)),且干旱胁迫条件下相关系数更高(r=0.21~(**)~0.36~(**))。倒二节WSC相关性状表型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以及与其他性状表型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最高。通过对灌浆期倒二节WSC积累转运相关性状表型值聚类分析,得到15个灌浆期WSC含量、花前转运率及贡献率较高的品种(系)。(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薛生桂[5](2018)在《生物质炭添加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可溶性碳、氮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质炭是生物质在完全或部分缺氧条件下高温裂解形成的含碳丰富的固体物质,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大部分生物质炭富含营养元素。生物质炭作为土壤改良剂,能改善土壤结构和促进植物生长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已被广泛应用于农田生态系统。在森林生态系统,生物质炭主要用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土壤固碳,但生物质炭在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对土壤碳库和养分循环的影响所知甚少。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是土壤碳、氮循环中最活跃的部分,是植物生长重要的养分来源。在本论文中,我们于2013年4月在浙江天童亚热带森林进行生物质炭添加的长期定位试验,设置了3个处理,即对照组(0 t ha~(-1)),低炭组(10t ha~(-1))和高炭组(30 t ha~(-1)),每个处理5个重复。生物质炭添加4年后,通过季节性采集土壤样品(2016/9-2017/9),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含水量、pH)、总碳(TC)、总氮(TN)、总磷(TP)、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以及无机氮(硝态氮(NO_3~--N)、铵态氮(NH_4~+-N))。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分析采取了两种提取方法,即可提取有机碳氮(EOC和EON)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BC和MBN)。此外,我们分析了连续4年的优势植物种相对生长速率(2013-2016年),并在室内培养测定了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速率(CO_2、CH_4、N_2O)。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质炭添加显着增加了土壤含水量、TC、碳氮比、碳磷比和NO_3~--N含量,而土壤pH值、TN、TP、氮磷比和NH_4~+-N含量在不同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2)生物质炭添加对土壤可提取有机碳、氮(EOC、EON)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BC、MBN)没有显着影响。综合分析了4次季节性土壤样品的分析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EOC在低炭组和高炭组分别增加了6.7%和7.6%,EON分别降低了11.6%和10.4%;MBC分别增加了59.4%和44.7%,MBN在低炭组降低了2.2%,而在高炭组增加了7.4%。(3)生物质炭添加对样地内优势种(金钱松和浙江楠)基径相对生长速率、株高相对生长速率和材积相对生长速率都没有显着的影响。相对于对照组,金钱松材积相对生长速率在低炭组和高炭组,分别增加了2.9%和1.9%;而浙江楠材积相对生长速率则分别降低了4.7%和0.7%。(4)生物质炭添加对土壤温室气体CO_2,CH_4,N_2O和二氧化碳当量(CO_2-e即CO_2+CH_4+N_2O)的排放速率虽然没有显着影响,但与对照组相比,CO_2排放速率在低炭组和高炭组分别降低了33.9%和25.9%,CH_4氧化吸收速率分别降低了23.2%和11.6%,N_2O分别降低了29.1%和26.8%,CO_2-e分别降低了26.5%和26.8%。综上所述,生物质炭添加提高了亚热带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并降低了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但在不同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可能的原因是本地区降水量大(年均降雨量达到1374.7mm),生物质炭添加显着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形成局部的厌氧环境,可能抵消了生物质炭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的促进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为生物质炭添加在亚热带森林生态恢复和固碳减排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9)

袁硕,杨智杰,元晓春,林伟盛,熊德成[6](2018)在《降雨隔离和温度增加对杉木幼林土壤可溶性碳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可溶性碳氮在森林土壤碳循环和养分循环中起到重要作用,因其对气候变化高度敏感且可被微生物直接利用.本研究通过在2年生杉木人工林内设置隔离50%降雨处理(P)、增温5℃+隔离50%降雨处理(WP),利用张力测渗计野外原位收集土壤溶液,研究降雨和温度变化对不同深度土壤可溶性碳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和温度变化没有改变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浓度的季节变化,土壤溶液DOC浓度在10月最高.降雨和温度变化增加了不同土层土壤溶液DOC浓度,60 cm处增加量最大,与对照相比,P和WP处理土壤溶液DOC浓度的增加幅度分别为30.4%~88.7%和32.8%~137.6%,10月的差异值最大,对照土壤溶液DOC浓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但降雨和温度变化后各土层间土壤溶液DOC浓度没有显着差异.WP处理土壤溶液NO_3~--N浓度大幅增加,增加幅度为221.1%~931.0%.在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亚热带地区降雨减少将增加土壤通透性和细根向深层土壤的生长,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和有机质分解,可能增加本地区土壤有机碳氮淋溶流失,而温度增高将加剧碳氮流失风险.(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黄哲,江长胜,雷利国,柴雪思,范志伟[7](2018)在《叁峡库区消落带不同淹水期土壤可溶性碳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位于涪陵区珍溪镇王家沟的叁峡库区消落带不同淹水期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180 m高程为永不淹水对照点,175m(短期淹水,90d),165m(中期淹水,175d)和155m(长期淹水,260d)高程消落区内不同淹水期取样点,研究消落带不同淹水期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可溶性有机氮(DON)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照点土壤有机碳(SOC)及全氮(TN)均无明显的季节变化,而短期淹水则表现为春夏季显着高于秋冬季(p<0.05);对照点和短期淹水的DOC及DON季节变化明显,DOC表现为春夏季显着高于秋冬季(p<0.05),而DON则表现为冬夏季高于春秋季(p<0.05).在相同时间段内(2011年5月22日至2011年9月3日),与对照点相比,中短期淹水的SOC质量分数显着增加(p<0.05),而长期淹水处的SOC,TN,DOC及DON均显着降低(p<0.05),表明消落带高程越低,淹水时间越长,越容易造成土壤碳氮及可溶性碳氮的损失.消落带3个淹水期的DOC分配比及SOC/TN与对照点相比差异不明显,中长期淹水的DON分配比显着低于对照点(p<0.05),而DOC/DON则显着高于对照点(p<0.05),表明淹水对土壤有机碳氮矿化作用和土壤有机碳的周转速率不明显,但中长期淹水抑制土壤氮周转速率和可溶性氮的矿化作用.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可溶性碳氮主要受SOC、TN、土壤湿度、地下5cm温度以及pH的影响和调控.(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同晓蕾[8](2017)在《苹果叶片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与褐斑病抗性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苹果褐斑病(Marssonina mali)是我国苹果树生长季节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导致早期落叶,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糖作为植物中重要的能量物质和结构组成,也是植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和渗透调节物质,调控着植物体内成千上万的基因表达,参与了植物对病原菌入侵的响应。为探明苹果叶片中蔗糖和山梨醇与褐斑病抗性的关系,本文分析了褐斑病接种条件下苹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及糖代谢关键基因SUSY等表达的变化,研究了山梨醇/蔗糖改变的转基因苹果及不同碳源饲喂对苹果褐斑病抗性的影响,并探索了苹果不同种质资源间叶片糖含量与褐斑病抗性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感病品种‘太平洋玫瑰’(M.domestica Borkh.cv.Pacific Rose/PR)和抗病种‘山定子’(Malus baccata Borkh./S)叶片糖含量和糖代谢对褐斑病入侵的响应结果表明:感病品种‘太平洋玫瑰’叶片接种褐斑病后,蔗糖与葡萄糖含量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且蔗糖含量和葡萄糖含量接种后期均高于未接种,但在‘山定子’中无明显变化。对糖转运和代谢基因的表达分析发现,两个品种在接种褐斑病菌后SWEET基因表达均下降,其中,MdSWEET1.1/1.2、MdSWEET2.4、MdSWEET3.9和MdSWEET3.10的表达变化最为明显,均表现为接种72 h后表达显着降低。接种后随时间的延长,MdSDH1和MdSPS表达量上调。这些结果表明,褐斑病接种对不同抗性材料叶片糖含量影响不同,且对感病品种糖酸含量影响较大,同时也表明糖代谢基因可能参与了叶片对褐斑病原菌的响应调控。2.为探明蔗糖和山梨醇在苹果褐斑病抗性中的作用,本论文分析了叶片蔗糖和山梨醇合成分别抑制的转基因苹果对褐斑病的抗性,并研究不同碳源饲喂苹果叶片对褐斑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山梨醇合成抑制转基因株系山梨醇含量降低、蔗糖含量增加,抗病性下降,抗病基因表达下调,同时蔗糖合成抑制的转基因苹果叶片中山梨醇含量增加、蔗糖含量下降,抗病性增加,但抗病相关基因表达也下调,且幅度较大。这说明蔗糖和山梨醇含量对褐斑病的调控可能通过抗病基因以外的机制进行。糖饲喂试验进一步表明,饲喂蔗糖后‘嘎啦’苹果叶片褐斑病发病加重,而饲喂山梨醇叶片褐斑病发病较轻。同时,饲喂蔗糖和山梨醇后抗病基因的表达均低于ck叶片,这些结果表明,苹果叶片中山梨醇参与了对褐斑病的抗性,但其作用机制与相关的抗病相关基因表达关系不大。3.为进一步确定糖及糖醇含量与苹果对褐斑病抗性的关系,在课题组前期抗病性评价的基础上,本论文对33种野生种质资源和15种品种种质资源叶片进行了可溶性糖酸含量测定及其与抗病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野生种质资源还是栽培品种中叶片山梨醇、蔗糖、葡萄糖及苹果酸的含量均与抗病性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山梨醇的相关性明显高于蔗糖。4.以上的基因表达分析发现,SUSY基因的表达受褐斑病接种的诱导,为系统分析SUSY在糖代谢和抗病中的作用,本论文系统分析了苹果基因组中SUSY家族基因结构及其表达特性。结果表明,苹果中的11个MdSUS基因分为叁个类型,分别为SUS I,SUS II和SUS III,具有10-14个内含子。表达分析发现,这些MdSUSY在苹果不同组织及果实发育过程中表达模式不同,其中MdSUS2.1在果实中高度表达。在褐斑病接种过程中,MdSUSY1-4表达均受褐斑病的高度诱导。这些结果表明,不同的MdSUS基因可能在源-库之间的糖代谢和糖利用水平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姚旭[9](2017)在《雾霾季节上海大气颗粒物中可溶性碳和离子的来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采集了上海市雾霾期间大气颗粒物样品共95份,用离子色谱法分析了雾霾季节上海市大气颗粒物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化学组分和各离子在不同粒径中的分布特征;用TOC法分析了雾霾季节上海市大气颗粒物PM2.5中水溶性有机碳和无机碳的质量浓度和碳在不同粒径中的分布特征。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主因子分析,解析了上海市大气颗粒物中各离子和碳的来源。采样点为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采样的月份为2015年的12月,2016年1、2和3月份,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的结论如下:(1)对PM2.5中阴阳离子进行离子平衡分析,12月、1月、2月和3月这4个月份阴阳离子的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在0.94~0.95之间,阴阳离子平衡性良好。阴阳离子的月平均摩尔浓度比在0.9675~1.52之间,水溶性离子整体上呈现偏酸性或弱碱性。(2)NO_3~-的质量浓度为12.63μg/m3,占PM2.5离子的总质量的百分比最高,上海市大气颗粒物PM2.5最主要的污染物是NO_3~-。排在第二位的是SO_4~(2-),质量浓度为8.52μg/m3,所占最高的比例高达26.42%。所占总离子质量分数百分比排在第叁位是的是NH4+,质量浓度为6.79μg/m3,其在2月份最高,为22.75%。上海市大气颗粒物PM2.5中质量浓度大小关系为:NO_3~->SO_4~(2-)>NH4+。(3)采样的月份中,12月份和1月份各离子浓度最高,表明这两个月的的污染最严重,叁月份的离子浓度水平最低,表明污染程度最轻。2月份介于1月份和2月份之间,污染程度水平也是介于两者之间,这种浓度水平分布现象和我国每年的雾霾污染最严重的时间一致的,12月份和1月份污染最严重。(4)上海市大气颗粒物平均总离子质量浓度主要集中在细颗粒物中,最主要集中0.4~1.1μm之间。(5)上海市大气颗粒物PM2.5中水溶性离子NO_3~-/SO_4~(2-)的比值远高于其他城市,移动源对上海大气颗粒物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贡献比例最大,主要的移动源有汽车尾气排放,二次污染物,道路尘和建筑尘。机动车尾气、燃煤排放、生物质燃烧以及道路尘,其中机动车尾气贡献占主导。(6)雾霾季节上海市大气颗粒物中OC在细颗粒物中的总质量浓度均稍高于在粗颗粒物中的总质量浓度,12月份大气颗粒物中的IC也有类似的分布规律特征,IC在细颗粒物中总质量浓度稍高于在粗颗粒物中总质量浓度;而在2、3月份大气颗粒物中的IC却有相反的分布规律特征,IC在细颗粒物中总质量浓度稍低于在粗颗粒物中总质量浓度;在1月份上海市大气颗粒物中的IC因为在各粒径段均匀的分布,所以IC在细颗粒物中总质量浓度约等于在粗颗粒物中总质量浓度。(7)PM2.5中OC与HCOO-、NO_3~-、SO_4~(2-)、BrO_3~-、NH4+和K+这6种离子的来源有很大的关联。(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03-01)

袁杰,田昆,许俊萍,张晓堂,吴晓燕[10](2016)在《增温与倍增CO_2对滇池香蒲和水葱湿地土壤可溶性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闭合式"人工控制气候模拟实验系统",通过控制温度和CO_2浓度,研究香蒲群落和水葱群落湿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增温和倍增CO_2浓度均可使湿地土壤DOC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增温对湿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影响最大。在0~15 cm土层内,单独增温或单独倍增CO_2处理,土壤DOC含量均高于增温+倍增CO_2处理,说明在土壤表层,温度与CO_2的交互作用对土壤DOC产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15~30 cm土层内,土壤DOC含量大小为ET>ETC>EC>CK。相同处理下,土壤DOC含量香蒲群落明显高于水葱群落,表明增温和倍增CO_2浓度均使土壤中DOC含量增加,与水葱群落相比,香蒲群落更利于土壤DOC含量的增加。(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可溶性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简化牧草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试验采用3种方法分别提取牛至、苜蓿和菊苣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方法1用离心管重复提取2次,方法2用带塞的刻度试管不重复提取,方法3在方法2的基础上加入活性炭;然后精密量取适量提取液,加蒽酮试剂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牧草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0.02~0.20 mg/mL。3种方法对3个样品检测结果差异均不显着(P>0.05)。方法1中用提取液重复提取2次,操作复杂;方法3中加入活性炭后检测结果偏低;方法2与方法1、方法3相比,操作更简单、结果更准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溶性碳论文参考文献

[1].许华,何明珠,孙岩.不同降水控制对荒漠土壤中可溶性碳、氮组分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马建民,王金秋,肖西山.牧草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叁种提取方法的比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

[3].石思博,王旭东,叶正钱,陈绩,龚臣.菌渣化肥配施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可溶性碳氮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8

[4].张家乐,栗孟飞,杨德龙,刘媛,陈菁菁.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各器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相关性状遗传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8

[5].薛生桂.生物质炭添加对亚热带森林土壤可溶性碳、氮含量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8

[6].袁硕,杨智杰,元晓春,林伟盛,熊德成.降雨隔离和温度增加对杉木幼林土壤可溶性碳氮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

[7].黄哲,江长胜,雷利国,柴雪思,范志伟.叁峡库区消落带不同淹水期土壤可溶性碳氮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8].同晓蕾.苹果叶片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与褐斑病抗性的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9].姚旭.雾霾季节上海大气颗粒物中可溶性碳和离子的来源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10].袁杰,田昆,许俊萍,张晓堂,吴晓燕.增温与倍增CO_2对滇池香蒲和水葱湿地土壤可溶性碳的影响[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6

标签:;  ;  ;  ;  

可溶性碳论文-许华,何明珠,孙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