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放射科山东文登264400

非骨化性纤维瘤(NOF)是常见的骨纤维性病变,主要见于儿童与青少年,其是否属于一种真正的肿瘤,目前尚有争议,大多借助普通X线片能够确诊。目前临床上治疗大多采用刮除植骨术,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示临床医生减少不必要的手术,现将我们收集的经病理证实的NOF25例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0~55岁,平均15岁,其中20岁以下19例,20~30岁4例,30岁以上2例。

1.2临床表现临床症状较轻,病程长短不一,20例因患肢不适或偶然发现肿块就诊,另外5例因外伤摄片偶然发现。

1.3检查方法25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设备采用日立-800mAX线机,MODEL170型CR工作站;10例行CT扫描,设备采用东芝16排螺旋CT机(Aqulion16),层厚与层距均为3mm。

2结果

2.1发病部位股骨12例,胫骨8例,腓骨2例,桡骨1例,肱骨1例,脊椎1例,其中发病于骨干者2例,干骺端22例。膝关节附近者20例,占全部病例的80%。

2.2影像学表现①皮质型23例,位于干骺端或骨干皮质下的卵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透亮区,沿骨的长轴发展,髓腔侧硬化缘明显,发生于脊椎者,位于L3椎体皮质下。4例局部骨皮质膨胀变薄,均位于长骨。CT平扫病变为杯口样,有完整或不完整的骨包壳,其内为低于肌肉的软组织密度,CT值为7~30HU。另有3例为愈合期NOF,均位于长骨干骺端,表现为与皮质相连向髓腔突出的半圆形硬化性病变,内部密度均匀。②髓腔型2例,发生于桡骨和腓骨,病灶位于髓腔,呈中心性扩展,表现为单囊或多囊状透亮区,内密度均匀,周围有薄层硬化边,两侧皮质膨胀变薄,发生于桡骨者出现了病理性骨折。

3讨论

3.1命名与起源NOF由Jaffe及Licht-enstein于1942年首先定名[1],并认为其为真正的肿瘤。而Schajowicz用的名称为组织细胞性黄色肉芽肿,也认为其为真性肿瘤,但目前仍有许多学者认为其为发育性缺陷[2]。曹来宾[3]认为NOF是一种由骨髓结缔组织发生的良性骨肿瘤,当骨骼发育趋于成熟时可自行消失。NOF与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关系密切,二者有相同的好发部位和相似的组织学表现,一般将仅局限于骨皮质的病变称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多为双侧对称性发生,多数病变可自行消失。少数病变可持续增大并侵入髓腔,称为NOF,多为单发。

3.2病理特点肿瘤由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切面上呈散在的灰黄色或褐色结节,界限分明,每一病灶周围有一薄层硬化骨组织包绕,其内无成骨。肿瘤的主要成分为梭形结缔组织细胞,编织成漩涡状。

3.3发病年龄及部位好发于青少年,8~20岁居多,男多于女,大多为单发,多发者少见。NOF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特别是股骨和胫骨,发生于骨干者多数是由病变位于干骺端随骨骼生长移行所致,偶可发生于颅骨和脊椎。

3.4影像学表现NOF典型的X线表现为长骨干骺端皮质下或皮质内单房或多房状骨质缺损区,内无钙化及骨化,髓腔侧硬化缘更明显。本组23例皮质型NOF均出现髓腔侧扇贝样硬化缘,笔者认为此征象为NOF的特征性表现,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病变多沿骨干的纵轴发展,皮质可膨胀变薄,但少见,大多见于狭长且横径较短的骨骼。受累骨无骨膜反应,除非发生病理性骨折。髓腔型NOF少见,诊断有时较为困难,常常误诊为巨细胞瘤,多发生于长骨骨端,病变在骨内中心性扩展,横径大于纵径,表现为单囊或多囊状透光区,有薄层硬化边,皮质可变薄,膨胀较轻。CT扫描病变为低于肌肉的软组织密度,骨间隔少见。CT能更清楚的显示病灶在骨内的位置、明确分型,可以更好的显示骨髓的受累程度,对观察灶内有无钙化或骨化明显优于X线平片,尤其是多方位重组(MPR)可直观显示病灶全貌,并能早期发现细小的病理性骨折。部分病例可通过硬化或骨重建而自愈,表现为破坏区逐渐缩小,边缘硬化带增宽,骨间隔出现、增粗相互融合,最后以斑块状硬化灶长久存在,本组出现3例,证实了上述观点。而Yochum和Rowe认为大多数NOF可在4~5年中通过新生骨的填充达到自发性愈合[4],这有待于我们今后对大量病例的随访而证实。因此对非愈合期NOF,若患者年龄小,在正侧位片上病变横径均小于患骨横径的50%,则发生病理骨折的可能性较小,可做定期随访观察。如果病变较大,横径超过骨髓腔的50%以上,则应选择刮除植骨治疗[2]。

MRI检查常用于鉴别其他疾病,NOF典型的MRI表现为病变在T1WI和T2WI上均显示为中等到低的信号强度,增强后病变及边缘强化,愈合期病变在T1WI和T2WI上均显示为低信号强度。皮质型NOF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根据经典的发病部位及发病年龄,大多能够做出正确诊断,而髓腔型NOF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CT及MRI对其有着不可忽略的鉴别诊断价值。

4鉴别诊断

①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多见于4~8岁儿童,有家族倾向,常为对称性发病,侵犯髓腔少见,外缘无膨胀骨壳;②骨纤维结构不良范围较广泛,可同时累及骨干,单发者发生于骨端少见,病灶内有磨玻璃样钙化,CT有助于鉴别;③巨细胞瘤髓腔型NOF易与前者混淆,而巨细胞瘤多发生于20岁以上的长骨骨端,易横向发展,偏心性膨胀较明显,硬化边较轻,CT扫描骨分隔少见。

参考文献:

[1]段承祥,王晨光,李健丁.骨肿瘤影像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34-242.

[2]唐光健,译.骨放射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599.

[3]曹来宾.实用骨关节影像诊断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79-380.

[4]YochumTR,RoweLJ.Essentialsofskeletalradiology[M].BaltmorfWilliamsWilkins,1996.1112-1114.

标签:;  ;  ;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