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脉弹性指数论文-史春林,陈建权,张海生,张国良,刘大永

小动脉弹性指数论文-史春林,陈建权,张海生,张国良,刘大永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动脉弹性指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化浊毒中药,2型糖尿病并急性脑梗死,动脉弹性指数,舌上细胞凋亡指数

小动脉弹性指数论文文献综述

史春林,陈建权,张海生,张国良,刘大永[1](2018)在《化浊毒中药对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弹性指数、舌上细胞凋亡指数及核因子κB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化浊毒中药对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弹性指数、舌上细胞凋亡指数及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无溶栓机会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化浊毒中药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53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化浊毒中药能明显升高动脉弹性指数及舌上细胞凋亡指数,同时可降低舌苔悬液中NF-κB的含量。结论化浊毒中药可明显减轻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可能与调节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无溶栓机会的患者动脉弹性指数、舌上细胞凋亡指数及舌苔NF-κB蛋白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35期)

舒志刚,万汉英[2](2015)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小动脉弹性指数水平与各项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小动脉弹性指数(C2)水平与各项风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IS患者,并纳入同期入院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危险因素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其独立、敏感的影响指标。比较不同C2水平与各项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C2、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等7项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吸烟病程、NIHSS、FIB、叁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C26项指标是影响IS患者的独立、敏感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C2水平的吸烟病程、LDL-C、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IB、LDL-C与C2呈负相关,而吸烟病程与C2无关,NIHSS、TG与C2呈非线性相关。结论 C2水平作为IS患者的高危因素不仅可用于临床干预,亦可作为病情进展的动态评价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15年35期)

王淑霞,马淑兰[3](2015)在《高血压与糖尿病对动脉弹性指数及循环内皮微颗粒影响的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糖尿病(DM)、高血压(HM)对循环内皮微颗粒(EMPs)及动脉弹性指数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79例DM、HP患者以及6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四组的EMPs、C1、C2。结果四组的EMPs指标由高到低依次为C组、B组、A组、D组;C组C1、C2指标都低于其他叁组(P<0.05);B组C1、C2指标都低于A组、D组(P<0.05)。结论 DM、HP分别对患者的C2、C1指标产生影响,致使人体释放EMPs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5年30期)

杨勇,周勇,吴瑞霞,谢华强,佟新竹[4](2015)在《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小动脉弹性指数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监测小动脉弹性指数(C2)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性纳入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所收治新发病的ACS患者,并以同样方式纳入同期入院的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SA)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各项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建立回归分析,进一步筛查其中独立、敏感的影响指标。经由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测定各项敏感指标与C2水平之间的关联性。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显示,共有C2等11项危险因素存在显着差异。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脂联素(APN)、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超敏肌钙蛋白I(c-TNI)及C2是ACS患者的独立敏感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C2水平时FIB及HDL-C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NI、LDL-C、APN的组间资料比较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叁项指标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LDL-C与C2呈显着负相关(回归系数=-1.566,Pearson相关系数=0.591,P=0.018),APN与C2呈显着正相关(回归系数=0.075,Pearson相关系数=0.507,P=0.043),c-TNI与C2呈非线性相关(P>0.05)。结论 C2水平可作为ACS患者的高危风险因子用于指导临床诊疗,亦可动态评估ACS的病情进展,建议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5年04期)

杨洋,陈阵,徐桂中,艾芬[5](2014)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小动脉弹性指数水平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小动脉弹性指数(C2)水平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关系。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因肥厚型心肌病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69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比较C2水平与相关指标的关联性。再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情况的不同,将HCM患者分为梗阻性HCM与非梗阻性HCM,比较两组患者的C2水平。结果: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室流出道最大压差(LVOTPG)与C2呈显着负相关,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与C2呈显着正相关,左室后壁宽度(LVPWD)与C2无显着相关性,超敏肌钙蛋白I(c-TN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C2呈非线性相关。梗阻性HCM患者的C2水平显着低于非梗阻性HCM患者。结论:C2与LVOTPG密切相关,该指标可作为HCM患者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病情进展的动态评价指标。(本文来源于《国际心血管病杂志》期刊2014年01期)

陈阵,艾芬[6](2014)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小动脉弹性指数水平与各项危险因素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小动脉弹性指数(C2)水平与各项风险因素的关系。纳入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0年1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AMI患者,并纳入同期入院的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不同C2水平与相关指标的关联性发现:C2等11项危险因素存在显着差异,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超敏肌钙蛋白I(c-TN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脂联素(APN)、C2等六项指标是AMI患者的独立、敏感影响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C2水平时LDL-C、c-TNI、APN的组间资料有统计学差异。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DL-C与C2呈显着负相关,APN与C2呈显着正相关,而c-TNI与C2无显着相关性,FIB、HDL-C与C2呈非线性相关。(本文来源于《医学与哲学(B)》期刊2014年01期)

巩伟玲[7](2012)在《基于中医示范社区的高血压人群防治研究(山东平原模式)—社区高血压人群证候与大小动脉弹性指数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高血压人群的证候资料,进行高血压中医证候和大、小动脉弹性指数的大样本调查,探讨不同证候间大、小动脉弹性演变规律,为进一步干预治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大样本调查方法,综合2008年7月至2012年1月中旬,在山东省平原县县直机关离退休干部及在职人员、县教育局在职及离退休教师调查数据,筛选年龄大于18岁的无重大合并疾病的高血压患者1881例,依据严格的标准操作规程,通过标准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年龄、性别、体重、心率等基线资料及证候分级量化资料;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立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肝火亢盛、痰湿壅盛等单一证候及复合证候,作为标准证候分型;根据《中医虚证辨证标准》确立肾虚证和非肾虚证。运用全自动动脉功能测定仪测定患者的大、小动脉弹性指数,比较上述不同证型间的大、小动脉弹性指数的差异性。结果:(1)社区高血压人群辨证的标准证候分布依次为阴虚阳亢证(589/1668)、阴阳两虚证(577/1668)、肝火亢盛证(233/1668)。鉴于其他证候的样本量较小,尚不能证实上述证候构成比的临床意义,故不列入统计范围;在有证可辨的高血压调查者中,筛选到肾虚证1118例,非肾虚证344例。(2)高血压标准证型间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校正主因素后无显着性差异(P>0.05);(3)高血压肾虚、非肾虚证候间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校正后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肾虚证较非肾虚证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均明显降低,提示肾虚证人群大、小动脉弹性均显着性降低。结论:本社区高血压人群中基本证候分布为阴阳两虚证、阴虚阳亢证;校正主因素后,肾虚证较非肾虚证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明显降低,提示肾虚证动脉弹性减退更明显。在反映动脉弹性变化方面,以肾虚、非肾虚证的证候分类方式可能比基于标准证候的高血压的证候分类方式更灵敏。(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04-20)

董立国[8](2012)在《基于中医示范社区的高血压人群防治研究(山东平原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社区正常高值血压的证候特点,探讨不同证候与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山东省平原县、淄博张店区、章丘市等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及山东经济学院,通过标准问卷和相关检查收集基本信息、个人史、家族史、慢性病史、化验检查,及证候分级量化资料,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立标准证候分型,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正常高值血压证候与C1C2的相关规律。结果:(1)正常高值血压1050例,其中男性634人(60.4%),女性416人(39.6%)。1050例中有证可辨者766例,证候分布依次为阴虚阳亢证(272/766)、肝火亢盛证(252/766)、阴阳两虚证(155/766)。766例中诊断肾虚者269例,非肾虚证305例。(2)多元协方差分析,在正常高值血压标准症候间C1C2P值均>0.05。(3)多元协方差分析,在正常高值血压肾虚证和非肾虚证间C1P值<0.05,C1肾虚组为8.699±0.235,非肾虚组为9.552±0.263,C2P值>0.05。结论:(1)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男性多于女性,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阴阳两虚证是正常高值血压的基本证候。(2)标准证型之间C1C2没有差异。(3)C1在肾虚证和非肾虚证之间有差异,C2没有差异。(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12-04-20)

向红,黄榕,周亚丽[9](2010)在《高血压与糖尿病对动脉弹性指数及循环内皮微颗粒影响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观察高血压、糖尿病对内皮功能和动脉弹性的不同作用。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糖尿患者50例(HP+DM组),单纯高血压患者46例(HP组),单纯糖尿病患者48例(DM组)以及健康志愿者50例(NT组),采用美国HDI公司CV ProfilorTM DO2020型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系统检测大动脉弹性指数(C1)以及小动脉弹性指数(C2),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试者血浆中CD31+/CD42-内皮细胞微颗粒的水平。结果与DM组及NT组相比,HP+DM组与HP组的C1、C2显着降低;与HP、DM及NT组相比,HP+DM组的内皮微颗粒水平显着升高,DM组的内皮微颗粒水平比HP组显着升高;C1、C2与脉压、餐后2h血糖呈负相关;内皮微颗粒水平与脉压及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与空腹血糖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高血压在影响动脉弹性方面起重要作用,且主要表现在对大动脉弹性的影响;糖尿病主要影响小动脉弹性,会导致内皮微颗粒释放显着增加。(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10期)

陈玲,刘利[10](2010)在《冠心病患者周围动脉弹性指数的变化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周围动脉弹性指数的临床变化特点。方法:我院于2006年8月~2008年8月对冠心病患者周围动脉弹性指数的变化特点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冠心病组C1、C2明显低于冠脉正常组(P<0.05);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C1、C2明显低于血压正常的冠心病患者(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C2明显低于冠心病非糖尿病组患者(P<0.05)。冠心病叁支病变与单支病变者比较,C1、C2均显着减低(P<0.05)。随着冠心病患者脉压的增大,C1、C2均显着降低(P<0.05)。另外,C1与病变支数、脉压、收缩压、舒张压、性别、年龄及高血压病史相关,C2与病变支数、脉压、收缩压、年龄及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相关。结论:正由于动脉弹性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故而关注动脉弹性进展和改善,对监测冠心病患者病程及其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0年12期)

小动脉弹性指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小动脉弹性指数(C2)水平与各项风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IS患者,并纳入同期入院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危险因素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其独立、敏感的影响指标。比较不同C2水平与各项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C2、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等7项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吸烟病程、NIHSS、FIB、叁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C26项指标是影响IS患者的独立、敏感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C2水平的吸烟病程、LDL-C、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IB、LDL-C与C2呈负相关,而吸烟病程与C2无关,NIHSS、TG与C2呈非线性相关。结论 C2水平作为IS患者的高危因素不仅可用于临床干预,亦可作为病情进展的动态评价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动脉弹性指数论文参考文献

[1].史春林,陈建权,张海生,张国良,刘大永.化浊毒中药对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弹性指数、舌上细胞凋亡指数及核因子κB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

[2].舒志刚,万汉英.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小动脉弹性指数水平与各项危险因素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

[3].王淑霞,马淑兰.高血压与糖尿病对动脉弹性指数及循环内皮微颗粒影响的对照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

[4].杨勇,周勇,吴瑞霞,谢华强,佟新竹.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小动脉弹性指数的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5

[5].杨洋,陈阵,徐桂中,艾芬.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小动脉弹性指数水平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关系[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4

[6].陈阵,艾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小动脉弹性指数水平与各项危险因素的关系[J].医学与哲学(B).2014

[7].巩伟玲.基于中医示范社区的高血压人群防治研究(山东平原模式)—社区高血压人群证候与大小动脉弹性指数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8].董立国.基于中医示范社区的高血压人群防治研究(山东平原模式)[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9].向红,黄榕,周亚丽.高血压与糖尿病对动脉弹性指数及循环内皮微颗粒影响的对比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

[10].陈玲,刘利.冠心病患者周围动脉弹性指数的变化特点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0

标签:;  ;  ;  ;  

小动脉弹性指数论文-史春林,陈建权,张海生,张国良,刘大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