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叶片式马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摆动液压马达,花键轴,有限元分析,强调校核
叶片式马达论文文献综述
付建军[1](2019)在《叶片式摆动液压马达花键轴的45钢屈服极限分析与强度校核》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某企业生产线中叶片式摆动液压马达花键轴为研究对象,因其在实际使用中故障率较高,维修耗时较长,影响生产线加工效率,所以对其进行重新设计改造。首先,采用CREO软件建立其叁维实体模型;其次将花键轴叁维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对其进行网格划分、添加约束、施加载荷、求解花键轴应力应变等;最后结合材料力学理论与实际使用条件相结合对其进行强调校核。结果表明,花键轴设计改造合理,能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满足企业生产线的工作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金属通报》期刊2019年06期)
苏广煜[2](2019)在《叶片式摆动马达低速性能与旁路阻尼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伺服阀控叶片式摆动马达系统是液压仿真测试转台的主要驱动系统,阀控马达系统的性能直接决定仿真转台的工作性能。随着航天工业以及军事技术的发展,对于仿真转台的技术水平、应用领域以及使用要求都逐步提高。阀控马达系统作为仿真转台的核心驱动系统,对于马达的最高输出速度、最低输出速度、以及稳定性方面提出要求;伺服阀控马达系统的低速稳定运行是重要研究方向。仿真转台的阀控马达系统使用零开口四边滑阀为放大级,控制液压马达工作腔输入流量;零开口四边滑阀在伺服阀零位附近的压力-流量系数趋近于零,导致系统在伺服阀零位附近的阻尼比较小,稳定性差;为了适应系统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在马达旁路增加旁路节流阀,通过增大马达的内泄漏流量,增大阀控马达系统阻尼比;使得阀控马达系统在伺服阀零位附近具有较好的控制稳定性。同时伺服阀零位附近的输出流量较小,对应的马达输出角速度较小,增加旁路节流阀使得输入马达的有效流量减小,直接影响马达的输出角速度。本文主要研究了阀控马达系统最低稳定速度与系统阻尼比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带有旁路节流通道的阀控马达系统数学模型,从系统控制稳定性角度分析加入旁路节流阀对于阀控马达系统的影响;推导出马达的输出角速度的时域表达式,分析马达最低稳定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数学推导建立马达最低稳定速度与系统阻尼比ξ、马达静摩擦力矩、马达轴上惯性负载的转动惯量J之间的数学关系,并使用MATLAB进行隐函数求解。使用AMESim液压系统仿真软件进行系统仿真,验证数学建模及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并对系统进行闭环仿真,提出对应补偿措施,进行仿真验证。为阀控马达系统的旁路节流阀的使用以及伺服阀控制提供工程实践依据。(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9-05-30)
陈帅[3](2019)在《叶片式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密封与换向冲击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仿真转台作为国防科技的高精尖设备,一般用于飞行器的模拟仿真,而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主要作为其驱动机构。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为提高仿真转台的动态性能和仿真精度,大多将转台框架与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输出轴直接相连,采用直接驱动。因此,转台的整体性能就直接取决于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本身。而马达的密封和压力冲击影响着马达的泄漏特性和低速性。因此针对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组合密封和压力冲击进行相关研究,对于提高马达整体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的密封结构,选择Mooney-Rivlin模型,基于O型密封圈橡胶超弹性理论,建立O型密封圈压缩率为10%时,O型密封圈安装沟槽角度为90°、120°、150°和180°四个角度的组合密封结构模型,运用ABAQUS软件对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组合密封结构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比四个不同角度组合密封的泄漏量和粘性摩擦力,得到最优组合密封结构。之后分析O型密封圈压缩率为7%、8%、9%和10%四种情况的组合密封的密封性能,得到O型密封圈最优压缩率。阐述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预压缩容腔结构降低压力冲击的原理,根据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的实际工况,选择(RNG)k-?湍流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在长半径圆弧区域降压过程和在短半径圆弧区域升压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确定马达在升压与降压过程预压缩容腔的最优结构尺寸和优化区间,为后续对马达在降压过程中预压缩容腔的结构优化提供研究基础。建立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密封容腔在长半径圆弧区域降压过程的压力梯度模型,以压力梯度为判定函数,将叶片旋转角度和预压缩容腔尺寸区间作为约束条件,运用果蝇优化算法对预压缩容腔进行优化,最后得到预压缩容腔最优结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9-03-01)
王晓晶,刘美珍,李嵩,范向阳,谷书杰[4](2017)在《叶片式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流场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叶片式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的内泄漏影响其低速性能的问题,基于流体力学理论,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连续回转马达内部流场分布情况。应用UG软件建立了马达内流场的叁维模型,通过ICEM CFD进行网格划分,生成了高质量的O型网格。导入流体分析软件ANSYS CFX中,并设置合理的边界条件,经仿真计算得到了不同的压差及间隙下马达的内泄漏量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高低压腔之间的压差越大,通过叶顶间隙的流体的流速也越大,并且内泄漏随着压差的增加而增加,为研究马达内泄漏对其低速性能的影响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吴晓明[5](2016)在《新型沟槽叶片式变量液压泵/马达》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一种新型的沟槽叶片式变量液压泵/马达的研发历程和其应用进展。给出了这种泵/马达不同于当今普遍使用的液压泵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液压泵/马达相比,这种具有创新性结构设计的液压泵/马达在性能上有重大的突破,并具有与叶片泵和柱塞泵共有的优点。(本文来源于《液压与气动》期刊2016年09期)
付建军,史诺[6](2016)在《叶片式摆动液压马达的接触应力与冲击载荷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钢厂使用进口德国的叶片式摆动液压马达结构安全性问题,通过Pro/E软件建立马达的叁维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中,采用软件中的瞬态动力学结构分析模块对马达接触状态与冲击载荷进行分析,得出理论上马达的应力分布、整体位移分布及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其结果表明马达的强度和抗变形、抗冲击能力能够满足生产要求。然后通过马达的实际压力油作用下的相关零件变形试验对比,初步确认马达实际变形和理论分析基本一致,这也表明在ANSYS Workbench中建立的叶片式摆动液压马达模型是基本准确、可信的。(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期刊2016年01期)
柳一波[7](2015)在《一种小功率叶片式气起动马达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TMY6QD系列气起动马达是一种小功率的叶片式的气动起动马达,该马达的啮合方式为惯性啮合;主要配套国际潍柴的中、高速柴油机。由于近几年来国际潍柴的柴油机增量新用户不断增加,马达的故障率明显升高。针对用户及主机厂反馈该种气马达的故障点,我们将马达动力部分及输出部分进行了改进设计,将原啮合方式惯性啮合改进为预啮合方式,提高了性能、降低了耗气量。(本文来源于《凿岩机械气动工具》期刊2015年03期)
王斌,王昌,付建军[8](2015)在《基于ANSYS Workbench叶片式摆动液压马达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钢厂叶片式摆动液压马达结构的安全性问题,利用Pro/E软件建立马达的叁维模型,并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中,采用软件中的静态结构分析模块对马达强度进行应力应变及接触状态分析,得出马达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结果表明马达的抗变形能力和强度能够满足生产要求。通过马达的实际压力油作用下的相关零件变形试验对比,确定了马达实际变形和理论分析基本一致,表明在ANSYS Workbench中建立的叶片式摆动液压马达模型是准确且可信的。(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5年07期)
谭利,秦方圆[9](2014)在《浅析单向叶片式气动马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单向叶片式气动马达在实际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本文对其工作原理和影响其工作性能因素进行探讨,提出改善其工作性能的措施。(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4年11期)
闻德生,刘巧燕,刘忠迅,高俊峰,周瑞彬[10](2015)在《滚柱叶片式双定子多速马达的原理与实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双定子多速马达叶片尖端对内、外定子曲线的磨损及径向间隙补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滚柱叶片式结构,该结构将叶片尖端与定子曲线间的滑压变为滚压,并依靠工作中产生的离心惯性力与液压力,将滚柱分别与内、外定子曲线压紧,形成密封容积。对4种不同工况下的双定子多速液压马达进行了受力分析,同时搭建实验台对双定子多速马达样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滚柱叶片式结构能够在实现滚压的同时保持容积效率,转移了叶片尖端与定子曲线间的矛盾,为双定子多速液压马达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叶片式马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伺服阀控叶片式摆动马达系统是液压仿真测试转台的主要驱动系统,阀控马达系统的性能直接决定仿真转台的工作性能。随着航天工业以及军事技术的发展,对于仿真转台的技术水平、应用领域以及使用要求都逐步提高。阀控马达系统作为仿真转台的核心驱动系统,对于马达的最高输出速度、最低输出速度、以及稳定性方面提出要求;伺服阀控马达系统的低速稳定运行是重要研究方向。仿真转台的阀控马达系统使用零开口四边滑阀为放大级,控制液压马达工作腔输入流量;零开口四边滑阀在伺服阀零位附近的压力-流量系数趋近于零,导致系统在伺服阀零位附近的阻尼比较小,稳定性差;为了适应系统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在马达旁路增加旁路节流阀,通过增大马达的内泄漏流量,增大阀控马达系统阻尼比;使得阀控马达系统在伺服阀零位附近具有较好的控制稳定性。同时伺服阀零位附近的输出流量较小,对应的马达输出角速度较小,增加旁路节流阀使得输入马达的有效流量减小,直接影响马达的输出角速度。本文主要研究了阀控马达系统最低稳定速度与系统阻尼比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带有旁路节流通道的阀控马达系统数学模型,从系统控制稳定性角度分析加入旁路节流阀对于阀控马达系统的影响;推导出马达的输出角速度的时域表达式,分析马达最低稳定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数学推导建立马达最低稳定速度与系统阻尼比ξ、马达静摩擦力矩、马达轴上惯性负载的转动惯量J之间的数学关系,并使用MATLAB进行隐函数求解。使用AMESim液压系统仿真软件进行系统仿真,验证数学建模及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并对系统进行闭环仿真,提出对应补偿措施,进行仿真验证。为阀控马达系统的旁路节流阀的使用以及伺服阀控制提供工程实践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片式马达论文参考文献
[1].付建军.叶片式摆动液压马达花键轴的45钢屈服极限分析与强度校核[J].中国金属通报.2019
[2].苏广煜.叶片式摆动马达低速性能与旁路阻尼关系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
[3].陈帅.叶片式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密封与换向冲击特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4].王晓晶,刘美珍,李嵩,范向阳,谷书杰.叶片式连续回转电液伺服马达流场数值分析[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7
[5].吴晓明.新型沟槽叶片式变量液压泵/马达[J].液压与气动.2016
[6].付建军,史诺.叶片式摆动液压马达的接触应力与冲击载荷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
[7].柳一波.一种小功率叶片式气起动马达的改进[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15
[8].王斌,王昌,付建军.基于ANSYSWorkbench叶片式摆动液压马达强度分析[J].机床与液压.2015
[9].谭利,秦方圆.浅析单向叶片式气动马达[J].科技风.2014
[10].闻德生,刘巧燕,刘忠迅,高俊峰,周瑞彬.滚柱叶片式双定子多速马达的原理与实验验证[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