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重组抗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重组蛋白,CHO细胞,单克隆抗体,IRES
重组抗体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梅,田政伟,徐丹华,王稳,王小引[1](2018)在《CHO细胞重组抗体表达载体的构建策略及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重组蛋白被用来治疗多种不同的疾病,其中重组单克隆抗体是增长最快速的一类生物治疗性重组蛋白。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 CHO)细胞是目前最常用的重组抗体生产的宿主细胞。表达载体是重组抗体表达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抗体表达的水平和质量。目前, CHO细胞重组抗体表达载体的构建策略主要有单顺反子表达载体、多启动子表达载体、IRES连接载体、Furin-2A连接载体、抗体融合蛋白等。其中, Furin-2A连接载体由于具有多种优点而逐渐成为表达重组抗体的一种重要策略,尤其是其具有较高的自剪切效率、连接的两个基因表达较为平衡、基因序列短小等优点。该文概括了目前构建CHO细胞重组抗体表达载体的策略、优缺点及其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先德群[2](2018)在《抗TSLP全人源重组抗体亲和力的体外成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胸腺基质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于20多年前,被鉴定为小鼠胸腺基质细胞系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不久后,相应的人类直系同源基因也被发现。目前,TSLP所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已被广泛研究,包括上调多种Th2相关疾病的细胞因子,如:哮喘、遗传过敏性皮炎、超敏反应,甚至有部分癌症也与之相关。所以,TSLP被认为是治疗相关疾病的潜在靶标~([1])。自1975年杂交瘤技术问世以来,人们能制备具有良好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但由于此类单抗的鼠源性,在用于治疗人类疾病时,会产生强烈的人抗鼠抗体反应(HAMA)~([2,3]),导致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目前的抗体药物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鼠源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4-6])。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发展先后经历了鼠源抗体、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和全人源抗体四个阶段~([7])。本实验平台前期构建大库容量全人源抗体文库和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获得了anti-TSLP-scFv(抗胸腺基质细胞生成素全人源单链抗体),很好的解决了免疫原性问题,但通过此技术获得的抗体亲和力较低~([8,9])。本研究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对抗体和抗原进行同源建模,并通过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可以提高抗体亲和力的氨基酸残基,进行定点突变,以促进抗TSLP人源重组抗体的体外亲和力成熟。方法:本研究前期,已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从全人源抗体文库筛选了特异性好的抗TSLP-scFv(84),并通过基因公司测序,获得了该抗体的DNA序列。1.本研究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构建TSLP和抗TSLP-scFv的同源叁维模型,并使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分子动力学及力场模拟,获得合理稳定的对接模型。通过丙氨酸扫描及单点突变,预测出突变后能提高抗体亲和力的氨基酸位点。2.根据突变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采取重迭PCR原理,对目的片段进行单点突变,获得突变后的抗TSLP-scFv的DNA序列。将突变后的序列与原核表达载体pLZ16连接,转化E.coli DH5αF,感受肽,表达后通过ELISA筛选出亲和力提升的抗TSLP-scFv菌株。3.将亲和力提升的抗体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p-Fc和PMH_3~(en),转染HEK-293T细胞,表达抗TSLP-scFv-Fc融合蛋白。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获得的抗TSLP-scFv-Fc融合蛋白。4.通过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技术检测重组抗体的亲和力。结果:1.利用计算机Discovery studio4.5系统,建立TSLP抗原和抗TSLP-scFv叁维模型。通过BLAST Search(NCBI Server)搜索到与TSLP和抗TSLP-scFv序列相似度最高的5J11A和4KFZ C(VH)/4HS6 A(VL)作为初始模型。通过ZDOCK对蛋白质进行对接计算,基于CHARMm力场能量,使用RDOCK对ZDOCK寻找到的对接复合物构型进行优化。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获得最终的对接稳定构象Pose50。通过对接表面氨基酸分析,进行丙氨酸扫描及饱和突变,确定虚拟突变后亲和力提升的氨基酸组合为TRP(109)-ARG,TRP(109)-LYS,TRP(109)-TYR,TRP(109)-LEU,TRP(109)-GLU。2.通过突变位点的特异性引物相互配对,扩增出突变点前片段大小约为300bp,突变点后片段大小约为450bp。重迭延伸PCR连接后的抗TSLP-scFv基因片段大小约为750bp。3.将突变后的抗TSLP-scFv基因序列插入表达载体pLZ16,测序验证重组成功的质粒转化E.coli DH5αF,。通过原核系统表达抗TSLP-scFv,ELISA筛选出突变后的M4亲和力明显提升。4.突变前的84和突变后的M4基因序列,成功重组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p-Fc和PMH_3~(en),转染HEK-293T细胞后表达的抗TSLP-scFv-Fc融合蛋白,经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大小约为67KD。5.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技术(BIAcore)测定突变后的M4,亲和力较突变前提高了约10倍。结论: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成功促进了抗TSLP重组抗体的体外亲和力成熟。(本文来源于《西南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张世雄[3](2017)在《重组抗体药物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组抗体药物是生物工程关键技术的前沿成果,现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器官移植以及感染疾病治疗等各个方面。本文将以重组抗体药物研究作为研究对象,对重组抗体药物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详细探究。(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7年29期)
何曾安[4](2017)在《人源哺乳动物细胞重组抗体表达系统的构建及相关因子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药物(biopharmaceuticals)是一类在生物体或活体细胞中生产的生物活性药物。与传统的小分子药物相比,以单克隆抗体为代表的生物药物具有高亲和性、高靶向特异性和低副作用等优点。近年来,重组型免疫球蛋白日益成为治疗癌症和免疫性疾病等顽固性病症的重要药物。与其他分泌型蛋白一样,分泌型重组免疫球蛋白同样具有一条由内质网(ER)经高尔基体(Golgi)最终输送至胞外的分泌途径。期间多种因子参与介导了免疫球蛋白的糖基化修饰、空间折迭、结构重组及转运等多个步骤。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可监控重组型抗体表达和分泌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基于这一系统运用基因诱捕技术(gene-trapping)筛选参与抗体表达、分泌相关的因子。人源抗鸡蛋清溶菌酶抗体(HyHEL10)是一种晶体结构已知且表征良好的抗体,以鸡蛋清溶菌酶(HEL)作为相应抗原。本研究采用HyHEL10作为模式抗体在HEK293细胞株和人源单倍体HAP1细胞株中表达。实验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单体(mEGFP)和FLAG标签融合在抗体重链N端,设计构建出E-F-HyHEL10分泌型重组抗体,以便监控抗体的表达和分泌情况。研究中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EGFP的荧光信号可以监控HEK293 E-F-HyHEL10细胞内抗体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可以检测分泌至胞外的抗体水平。流式细胞分析法可以灵敏地检测到布雷菲德菌素A(BFA)作为蛋白质分泌运输抑制剂处理后胞内抗体累积量的明显提升,BFA处理后抗体胞内累积量最高水平可达对照组的1.6倍。放线菌酮(CHX)作为有效的蛋白合成抑制剂抑制了抗体的合成,流式分析和ELISA可以检测到重组抗体表达分泌水平的改变。CHX处理后抗体的胞内累积量急剧下降至对照组的0.5倍。在HAP1人源单倍体细胞株中构建同样的抗体表达系统,用于基因组筛选。将基因诱捕载体整合入HAP1E-F-HyHEL10表达细胞株的基因组,利用piggyBac基因诱捕转座子进行随机突变,通过筛选富集具有高抗体表达水平的PB突变株。利用重组翻转酶(recombinase flippase,FLpe)进一步在分离得到的PB突变单克隆中构建FLPe回复突变细胞株。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术和ELISA对PB C4、PB C11、PB C13叁株突变单克隆及相应的回复突变株进行表型分析发现,突变株中抗体的表达和分泌均有明显提升,回复突变后抗体表达、分泌可恢复至初始细胞株水平。基因测序分析PB C4、PB C11和PB C13回复突变株中的piggyBac基因诱捕转座子插入位点,可获得相应的捕获突变基因。本课题在HEK293人源细胞株中成功构建了HEK293 E-F-HyHEL10重组抗体表达、分泌系统。其中的E-F-HyHEL10重组抗体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此抗体表达细胞可以对蛋白质分泌及合成抑制剂的处理有灵敏的反应。重组抗体中融合的EGPF荧光蛋白标签可以实现抗体分泌、表达情况的良好检测。充分利用HAP1细胞株的单倍体基因组优势,基因诱捕获得突变单克隆细胞株均提升了抗体表达水平,相应的突变基因均有可能是与抗体表达、分泌相关的因子。(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7-06-01)
沈旦枫,王睿,郭佃磊,霍琳琳,刘永刚[5](2017)在《具有免疫反应活性的猪源重组抗体的原核表达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制备与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具有反应活性的猪源化原核表达抗体(Pr Ab),本实验通过流式细胞技术,以PRRSV GP5蛋白多肽及抗猪Ig G抗体,筛选出能够与PRRSV抗原表位结合的阳性B淋巴细胞,利用RT-PCR从筛选得到的B细胞的mRNA中扩增出编码抗体重链可变区(VH)基因序列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序列,将扩增的可变区基因序列分别与本实验室前期克隆的猪源抗体轻链恒定区(CL)和重链恒定区(CH)基因序列连接后,以Linker序列将轻链和重链全长基因序列相连,构建全长的猪源抗体编码基因(H-linker-L)。将该基因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中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能够被抗猪IgG抗体所识别,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为PrAb;经PRRSV包被的ELISA鉴定,PrAb与PRRSV弱毒株CH1R和强毒株HuN4呈阳性反应,表明所制备的PrAb为PRRSV特异性抗体。本实验为进一步制备诊断PRRS的猪源化重组抗体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伍伟健[6](2016)在《叁种抗隐性孔雀石绿重组抗体的表达与免疫分析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是一种有毒的叁苯甲烷类化学物,进入水产动物体内后,会被代谢还原成为无色的隐性孔雀石绿(Leucomalchite Green,LMG)。MG及LMG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具有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我国已经严令禁止其应用于水产保鲜中,但违禁使用现象仍有发生,需要加强监测。免疫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捷、灵敏的特点,是一种高通量的筛选手段。免疫检测方法的核心材料是抗体。基因工程抗体是继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之后的第叁代抗体,具有制备周期短、可大规模发酵制备等优点,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在前期获得的抗LMG的单链抗体scFv基础上,构建了scFv-Biotin,Fab,scFab叁种重组抗体,并以其分别建立免疫检测法,进而对叁种抗体的特异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叁种重组抗LMG抗体表达载体的构建抗LMG的生物素标记单链抗体表达载体pComb3xss-LMG-scFv-BirA的构建与鉴定。根据文献报道BirA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大肠杆菌DH5α菌株为模板进行PCR反应,扩增得到大小约1000 bp的PCR产物并测序。将序列放入在线网站Blast进行比对,结果显示与已公布的BirA酶基因序列一致。将LMG-scFv基因和BirA酶基因分别连接到载体p Comb3xss,经酶切与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Comb3xss-LMG-scFv-BirA构建成功。抗LMG的Fab抗体表达载体p Comb3xss-LMG-Fab的构建与鉴定。以pComb3xss-LMG-scFv-BirA重组质粒为模板,扩增获得357 bp的VH基因和324 bp的VL基因。以p3MH-Fab为模板扩增获得306 bp的CH1基因和318 bp的CL基因。用重迭延伸PCR方法分别将VH和CH1、VL和CL拼接,获得663 bp的Fd段和642 bp的κ基因。将Fd段和κ段分别酶切连接到载体p Comb3xss,酶切与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Comb3xss-LMG-Fab构建成功。抗LMG的scFab抗体表达载体pComb3xss-LMG-scFab的构建与鉴定。以pComb3xss-LMG-Fab重组质粒为模板,扩增获得Fd和κ基因。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将Fd和κ基因用连接肽(Gly4Ser)3连接,获得1362 bp的scFab基因。将scFab基因连接到载体pComb3xss,并经过酶切与测序鉴定,表明重组质粒pComb3xss-LMG-scFab构建成功。(2)叁种重组抗体的诱导表达和鉴定将叁种表达载体转化进入大肠杆菌Top10’中,构建叁种工程菌。在28℃培养条件下,IPTG诱导表达重组抗体,提取周质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鉴定,结果表明成功获得约28 kDa的LMG-scFv,且在表达过程中LMG-scFv被标记上生物素;LMG-Fab的蛋白电泳结果显示,在分子量约为27 kDa处有一明显条带,与Fab打开二硫键后的κ链大小相符。另外,表达出的LMG-scFab分子量约为54 kDa,大小与预期相符。(3)叁种重组抗体的免疫分析特性比较研究通过间接竞争ELISA,以表达获得的叁种重组抗体分别建立针对LMG的标准抑制曲线。采用LMG-scFv-Biotin时,对LMG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20.11 ng/mL,线性检测范围在4.11~98.56 ng/mL之间;采用LMG-Fab时,IC50为45.56 ng/mL,线性检测范围为12.80~162.13 ng/mL;采用LMG-sc Fab是,对LMG的IC50为37.48 ng/mL,线性检测范围为10.28~136.68 ng/mL。同时,以LMG的类似物为药物,对叁种重组抗体的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了与隐性结晶紫交叉有交叉反应外,叁种重组抗体对其它叁苯甲烷类似物均没有明显交叉反应,说明叁种抗体均保留了亲本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此外,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叁种重组抗体的稳定性依次为Fab>scFab>scFv。(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陈龙冠,覃锦红,黄云娜,麦俊新,谢秋玲[7](2016)在《信号肽优化对重组抗体分泌表达的影响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组抗体药物在抗肿瘤、抗自身免疫病、抗感染等领域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且市场的需求量正在逐年上升。然而许多的抗体药物在研究、生产过程中都面临着产量低、稳定性差、活性低等问题。目前,在大规模制备抗体药物的过程中,常常利用动物细胞表达系统来生产分泌蛋白,而信号肽作为连接在分泌蛋白N端的一段氨基酸序列,能够控制蛋白质的分泌途径进而影响抗体蛋白的表达产量。简要概述了信号肽的一级结构与作用机制,同时,指出其对重组抗体蛋白分泌效率的影响途径,最后结合各种研究成果总结出信号肽序列优化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刘紫冰[8](2015)在《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和过滤澄清系统在重组抗体生产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发展,利用高密度动物细胞生产的重组抗体药物展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市场效益,市场需求日益增加。由于动物细胞的培养周期长,无菌要求高以及药物研发的周期要求越来越短等因素影响,促使了一次性产品的快速发展。本文针对动物细胞抗体生产上游培养与收获环节,对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和一次性单级澄清过滤系统进行测试与评估。通过对两种一次性生物反应器(一次性搅拌罐式生物反应器和WAVE波浪式生物反应器)与传统生物反应器的对比结果显示,一次性搅拌罐式生物反应器与传统生物反应器由于结构及工作原理相似,生产中无论从细胞生长状态、代谢产物分析、抗体表达水平及最终产品质量都可以较容易的达到很好的一致性。而WAVE波浪式生物反应器与其他两种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工作原理上有所不同,所以抗体表达量和细胞生长相对差一些。在细胞培养初期,叁种生物反应器各种检测结果可以达到一致;但到了中后期,WAVE波浪式生物反应器,由于代谢副产物浓度过高,抑制了细胞的生长,从而影响了产量,但最终产品的质量未受影响,在此次比较测试中未能达到预期的结果,今后在培养条件控制上仍需要进一步优化。在对一次性单级过滤澄清系统的优化中,使用Clarisolve MS20新型过滤系统,酸沉淀处理过的料液表现出较好的澄清效果,载量为262 L/m2,浊度低于10NTU,满足直接上柱纯化要求。在对现有滤器Milistak+(D0HC+X0HC)和这种新型滤器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新型滤器无需进行两级过滤,工艺更为简单,易于操作。从澄清效果、抗体收率和质量上都可达到较好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5-12-01)
胡祖权,李和平,刘锦龙,吴平,廖玉才[9](2015)在《抗伏马菌素B_1单克隆重组抗体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克服无功能抗体编码基因及基因重组等因素导致PCR直接从杂交瘤细胞中扩增组装的重组抗体不一定具有活性,分离伏马菌素B1(fumonisin B1,FB1)的特异重组抗体,首先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分泌抗FB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然后构建单克隆重组抗体基因文库,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抗FB1的重组抗体,并分析比较其亲和力。结果筛选得到的4个杂交瘤细胞株均能够稳定分泌抗FB1单克隆抗体,从抗体基因文库中获得抗FB1的重组抗体FBMH7,分析结果显示其结合能力相对其亲本单克隆抗体降低3.7倍,但仍对FB1抗原具有较高的亲和力(KD=2.00×10-7),为发展伏马菌素的免疫检测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5年09期)
韩璐[10](2015)在《重组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组抗体药物发展历程为:鼠源单克隆抗体——>人—鼠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全人抗体。抗体药物基因工程改造遵循了降低抗体的免疫原性以及保持和提高抗体的亲和力这两个原则。本文就当前重组抗体药物的主要问题、基本情况以及解决办法加以阐述。(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世界》期刊2015年07期)
重组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胸腺基质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于20多年前,被鉴定为小鼠胸腺基质细胞系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不久后,相应的人类直系同源基因也被发现。目前,TSLP所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已被广泛研究,包括上调多种Th2相关疾病的细胞因子,如:哮喘、遗传过敏性皮炎、超敏反应,甚至有部分癌症也与之相关。所以,TSLP被认为是治疗相关疾病的潜在靶标~([1])。自1975年杂交瘤技术问世以来,人们能制备具有良好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但由于此类单抗的鼠源性,在用于治疗人类疾病时,会产生强烈的人抗鼠抗体反应(HAMA)~([2,3]),导致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目前的抗体药物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鼠源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4-6])。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发展先后经历了鼠源抗体、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和全人源抗体四个阶段~([7])。本实验平台前期构建大库容量全人源抗体文库和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获得了anti-TSLP-scFv(抗胸腺基质细胞生成素全人源单链抗体),很好的解决了免疫原性问题,但通过此技术获得的抗体亲和力较低~([8,9])。本研究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对抗体和抗原进行同源建模,并通过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可以提高抗体亲和力的氨基酸残基,进行定点突变,以促进抗TSLP人源重组抗体的体外亲和力成熟。方法:本研究前期,已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从全人源抗体文库筛选了特异性好的抗TSLP-scFv(84),并通过基因公司测序,获得了该抗体的DNA序列。1.本研究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构建TSLP和抗TSLP-scFv的同源叁维模型,并使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分子动力学及力场模拟,获得合理稳定的对接模型。通过丙氨酸扫描及单点突变,预测出突变后能提高抗体亲和力的氨基酸位点。2.根据突变位点设计特异性引物,采取重迭PCR原理,对目的片段进行单点突变,获得突变后的抗TSLP-scFv的DNA序列。将突变后的序列与原核表达载体pLZ16连接,转化E.coli DH5αF,感受肽,表达后通过ELISA筛选出亲和力提升的抗TSLP-scFv菌株。3.将亲和力提升的抗体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p-Fc和PMH_3~(en),转染HEK-293T细胞,表达抗TSLP-scFv-Fc融合蛋白。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获得的抗TSLP-scFv-Fc融合蛋白。4.通过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技术检测重组抗体的亲和力。结果:1.利用计算机Discovery studio4.5系统,建立TSLP抗原和抗TSLP-scFv叁维模型。通过BLAST Search(NCBI Server)搜索到与TSLP和抗TSLP-scFv序列相似度最高的5J11A和4KFZ C(VH)/4HS6 A(VL)作为初始模型。通过ZDOCK对蛋白质进行对接计算,基于CHARMm力场能量,使用RDOCK对ZDOCK寻找到的对接复合物构型进行优化。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获得最终的对接稳定构象Pose50。通过对接表面氨基酸分析,进行丙氨酸扫描及饱和突变,确定虚拟突变后亲和力提升的氨基酸组合为TRP(109)-ARG,TRP(109)-LYS,TRP(109)-TYR,TRP(109)-LEU,TRP(109)-GLU。2.通过突变位点的特异性引物相互配对,扩增出突变点前片段大小约为300bp,突变点后片段大小约为450bp。重迭延伸PCR连接后的抗TSLP-scFv基因片段大小约为750bp。3.将突变后的抗TSLP-scFv基因序列插入表达载体pLZ16,测序验证重组成功的质粒转化E.coli DH5αF,。通过原核系统表达抗TSLP-scFv,ELISA筛选出突变后的M4亲和力明显提升。4.突变前的84和突变后的M4基因序列,成功重组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p-Fc和PMH_3~(en),转染HEK-293T细胞后表达的抗TSLP-scFv-Fc融合蛋白,经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大小约为67KD。5.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技术(BIAcore)测定突变后的M4,亲和力较突变前提高了约10倍。结论: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成功促进了抗TSLP重组抗体的体外亲和力成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组抗体论文参考文献
[1].李艳梅,田政伟,徐丹华,王稳,王小引.CHO细胞重组抗体表达载体的构建策略及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8
[2].先德群.抗TSLP全人源重组抗体亲和力的体外成熟[D].西南医科大学.2018
[3].张世雄.重组抗体药物研究进展[J].化工管理.2017
[4].何曾安.人源哺乳动物细胞重组抗体表达系统的构建及相关因子筛选[D].江南大学.2017
[5].沈旦枫,王睿,郭佃磊,霍琳琳,刘永刚.具有免疫反应活性的猪源重组抗体的原核表达及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7
[6].伍伟健.叁种抗隐性孔雀石绿重组抗体的表达与免疫分析特性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
[7].陈龙冠,覃锦红,黄云娜,麦俊新,谢秋玲.信号肽优化对重组抗体分泌表达的影响及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6
[8].刘紫冰.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和过滤澄清系统在重组抗体生产中的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5
[9].胡祖权,李和平,刘锦龙,吴平,廖玉才.抗伏马菌素B_1单克隆重组抗体的筛选[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5
[10].韩璐.重组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世界.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