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钢混凝土组合肋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钢混凝土组合肋壳,组合肋网,静力试验,肋壳承载力
钢混凝土组合肋壳论文文献综述
冯婷[1](2017)在《钢混凝土组合肋壳静力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混凝土组合肋壳结构由U型截面钢肋和浇注于其内的混凝土肋构成组合肋,再以组合肋为支架浇注混凝土薄壳,最终完成组合肋壳的施工。这种结构能充分发挥钢材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具有施工模板需求量小、成本低廉、稳定承载力高等优势,是一种具有很好工程应用前景的新型壳体结构形式。本文以钢混凝土组合肋壳为研究对象,利用缩尺模型静力试验和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对该结构的承载力、失效模式和空间节点力学性能进行分析,为该类结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进行集中荷载下组合肋壳和组合肋网两种模型静力性能试验,分析结构应力分布、裂缝开展与结构变形特点等静力指标,研究组合肋壳承载力、组合肋中肋板与其内部混凝土的受力情况,揭示了静力荷载下组合肋壳的失效机理,为结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2)在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将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接着讨论在集中荷载作用下,跨度、组合肋尺寸及矢跨比等不同参数对钢混凝土组合肋壳和组合肋网静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跨度是影响结构挠度的主要因素,而极限承载力对不同肋尺寸最为敏感,矢跨比对组合肋的最大轴力影响较大,对最大弯矩影响很小;肋尺寸对结构的最大内力影响也很明显。基于数值分析得到的非线性极限承载力,修正由经典壳体理论得到的临界承载力,得到的球面组合肋壳结构在径向均布荷载下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为结构初步设计提供参考。(3)在整体结构试验中研究组合肋壳空间节点的性能,并对其进行参数化分析,研究节点在复杂应力条件下内力分布与开裂情况,研究发现节点的破坏为钢肋中混凝土的破坏,截面尺寸对节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程度比节点角度和钢肋板尺寸大。(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7-04-01)
常玉珍,冯婷,程迪焱,孟双喜[2](2016)在《钢混凝土组合肋壳结构地震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混凝土组合肋壳由组合肋和混凝土薄壳组成,能充分利用组合肋抗拉性能和薄壳的抗压力学性能,大大提高承载力,同时降低空间结构稳定敏感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如何考虑组合肋壳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性能是目前研究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分别采用一致地震输入和考虑行波效应的多点地震输入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地震响应研究。通过一致地震输入和多点地震输入下结构动力响应比较,发现采用多点输入比一致输入得到的响应大,多点地震输入影响系数在1~1.18,而且随着视波速增加,行波效应的影响逐渐减弱,当视波速增大到一定程度,行波效应对结构的影响将变得很小;考虑行波效应的单向和多向多点地震输入研究发现:单向地震行波输入下,低视波速时行波效应影响系数最高能达到3.5;叁向地震行波输入下,行波效应影响系数最高能达到2。虽然叁向地震输入下结构响应比单向地震输入下偏大,但行波效应对叁向地震输入影响要比单向地震输入下的影响要小。(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2016年增刊Ⅰ》期刊2016-06-20)
孟双乐[3](2013)在《钢—混凝土组合肋壳结构行波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混凝土组合肋壳结构具有跨度大,刚度大,承载力高,造价低等特点,它是一种具有很好工程应用前景的新型壳体结构形式。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型体育馆、展览馆、歌剧院、火车站、飞机航站楼和停机库等大跨度空间结构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对大跨度的公共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们的抗震性能、抗风性能,抗冲击荷载性能等越来越受到重视。大跨结构对动力作用比较敏感,在地震时往往会发生较大的振动,产生较大的内力和变形,并且随着结构跨度的增大,考虑地震动的空间效应进行多点输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行波效应入手研究钢-混凝土组合肋壳结构的抗震性能。首先,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肋壳结构形式,即带圈梁的球面钢-混凝土组合肋壳结构。其次,对带圈梁的球面钢-混凝土组合肋壳结构进行自振特性分析,发现结构的空间整体性很好,结构空间刚度均匀,振型比较密集。然后,对几种多点输入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比,确定选择大质量法作为多点地震输入方法。最后,利用ANSYS软件对球面钢-混凝土组合肋壳结构进行整体建模和行波效应分析,对一致地震激励和大质量法的多点地震激励进行比较,得出大质量法的多点地震激励的响应明显大于一致地震激励;分别按照多点单向行波激励和多点叁向行波激励进行时程分析,取视波速分别为100m/s,200m/s,400m/s,800m/s,无穷大(即不考虑行波效应)。结果表明:随着视波速的增加,行波效应的影响越来越不明显,多数情况下行波激励得出的结果偏于不安全;叁向行波激励的响应要比单向行波激励的响应要大,但是受行波效应的影响却要小。(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3-04-01)
李金平,邓强[4](2011)在《球面钢与混凝土组合肋壳自振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球面钢-混凝土组合肋壳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了不同矢跨比、跨度、组合截面、支座条件、分割频数下自振特性规律,并分析了结构的振型特征,找出影响结构自振特性的主要因素,为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11年04期)
邓强[5](2010)在《钢与混凝土组合肋壳动力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与混凝土组合肋壳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组合空间结构,其动力特性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平面结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空间刚度均匀,振型比较密集;另一方面是该类结构的空间动力稳定性问题比较突出。因此,钢与混凝土组合肋壳结构动力稳定性能分析对其抗震性能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钢与混凝土组合肋壳结构进行了动力稳定性分析。本文以不同参数模型的钢与混凝土组合肋壳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结构的频谱特性及结构在阶跃荷载、简谐荷载及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和动力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不同的结构参数设置、不同阶跃荷载幅值、不同频率简谐荷载等因素的研究,建立起荷载幅值、结构自振特性以及荷载频谱特性与结构动力响应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结构动力稳定性临界荷载的条件。(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0-05-01)
关志军[6](2009)在《椭球面钢—混凝土组合肋壳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混凝土组合肋壳是一种新型组合空间结构体系,它是由U型截面钢肋和浇注于其内的混凝土肋构成组合肋,以组合肋为支架浇注混凝土薄壳,最终完成组合肋壳施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建成构件依次作为后者施工时的模板和支架,避免混凝土薄壳施工中支模拆摸等繁琐工作,大大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是一种具有很好工程应用前景的新型壳体结构形式。失稳是大跨空间结构的主要破坏形式。大跨空间结构的相关规程没有对曲面形式为椭球面的空间结构的设计和计算做出详细的规定,为此,本文对椭球面钢—混凝土组合肋壳的稳定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系统地介绍了近几十年来大跨空间结构的发展概况,发现了传统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在施工方面的不足,概括了钢—混凝土组合肋壳这种新型组合空间结构的优点和发展状况。(2)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椭球面钢—混凝土组合肋壳进行静力和特征值屈曲分析,初步了解其静力特性,以及在理想状态下的失稳特点,为后面的非线性稳定分析提供参考。(3)从大规模的几何参数分析入手,研究了椭球面钢—混凝土组合肋壳的非线性稳定性能。研究了不同组合肋截面尺寸、不同钢筋混凝土薄壳厚度、不同矢跨比、不同短跨和长跨比值等参数下组合肋壳极限荷载的变化规律和失稳区域的分布情况,为该新型结构设计提供参考。(4)文中还进一步研究了边界条件和初始几何缺陷对组合肋壳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09-06-01)
唐如意[7](2009)在《钢—碳纤维混凝土组合肋壳弹塑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碳纤维增强混凝土是在混凝土中掺入具有优良性能的碳纤维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掺入的碳纤维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减缓裂缝的发展,还有一定的耗能作用。另外,利用碳纤维自身的物理性能还可以将碳纤维混凝土作成一种新型智能材料。钢—混凝土组合肋壳是一种新型的大跨度空间组合结构,它同时拥有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优异性能。将钢肋置于肋梁的下部,钢肋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的组合肋,使钢材的受拉性能和混凝土的受压性能发挥到了极致。作为一种薄壳,其壳体在允许范围内做得越薄越好。本文提出将碳纤维混凝土材料用于组合肋壳,以其优良的性能,有望将薄壳做得更薄,同时能提高整个结构的承载力。论文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材料形式的薄壳及组合肋壳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加以对比。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在大量国内外实验数据的支持下,对碳纤维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及其智能性做了较系统地总结,并分析碳纤维混凝土自身的力学性能参数及其本构关系。2.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跨度不同厚度的短切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和碳纤维配筋混凝土薄壳和开裂荷载、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及其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另外,将碳纤维混凝土薄壳与钢筋混凝土薄壳进行对比分析选出较优材料方案做组合肋壳。结果显示碳纤维增强混凝土薄壳有一定优势。3.利用ANSYS对碳纤维混凝土组合肋柱面壳进行弹塑性分析并与钢筋混凝土组合肋柱面壳性能做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跨度空间钢—碳纤维混凝土组合肋壳的内力分布比较合理,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空间结构形式。无论是弹性阶段还是塑性阶段,碳纤维混凝土组合肋壳都比钢筋混凝土表现出更好的变形、反力、内力及应力性能。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做了总结,并对钢—碳纤维混凝土组合肋壳和碳纤维混凝土材料的发展前景及可能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09-06-01)
韩根伟[8](2009)在《柱面钢—混凝土组合肋壳与下部支承结构组合体系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混凝土组合肋壳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组合结构体系,由于其刚度大、抗震性能好和能够充分发挥材料性能等许多优点,因此该结构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在设计分析时,如何正确地确定计算模型?组合体系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如何?在支座不均匀沉降下又有什么规律?这些问题的解决是这种新型结构能够得以推广的前提。本文以柱面钢-混凝土组合肋壳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分析,通过对铰支承模型、固定支承模型、弹性支承模型和整体模型的分析。得出了这种结构的一些静力特性、动力特性、地震反应和支座不均匀沉降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主要有以下内容:(1)通过对该种结构在静力作用下的跨度、下部支承刚度和矢跨比几种参数分析得出了该种结构的一些静力特性,同时对合理的计算模型提出了建议。(2)对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该种结构在下部支承结构刚度、跨度、矢跨比、壳厚度、肋截面尺寸、边梁尺寸和组合肋壳长度等参数变化时结构频率的变化规律,同时回归出了该结构基频的实用计算公式。(3)通过对结构在竖向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得出了组合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一些规律,为合理的计算模型提供依据。(4)通过对结构在不同的沉降方式和不同的沉降量下的分析,得出了结构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候结构的内力、变形和动力特性的规律。(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关志军,雷光明,常玉珍,唐如意[9](2009)在《椭球面钢—混凝土组合肋壳自振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椭球面钢—混凝土组合肋壳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了不同矢跨比、不同长短跨比值、不同组合肋截面和不同支座条件下自振特性的规律。分析了结构的振型特征,找出了结构中刚度较弱的部位,为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1期)
韩根伟,唐如意[10](2009)在《钢-混凝土组合肋壳边界条件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种新型的空间组合结构—钢-混凝土组合肋壳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不同的边界条件下对结构的位移,支反力及自振特性影响的研究分析,为这种结构边界条件的合理假设和这种新型结构的应用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09年01期)
钢混凝土组合肋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钢混凝土组合肋壳由组合肋和混凝土薄壳组成,能充分利用组合肋抗拉性能和薄壳的抗压力学性能,大大提高承载力,同时降低空间结构稳定敏感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如何考虑组合肋壳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性能是目前研究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分别采用一致地震输入和考虑行波效应的多点地震输入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地震响应研究。通过一致地震输入和多点地震输入下结构动力响应比较,发现采用多点输入比一致输入得到的响应大,多点地震输入影响系数在1~1.18,而且随着视波速增加,行波效应的影响逐渐减弱,当视波速增大到一定程度,行波效应对结构的影响将变得很小;考虑行波效应的单向和多向多点地震输入研究发现:单向地震行波输入下,低视波速时行波效应影响系数最高能达到3.5;叁向地震行波输入下,行波效应影响系数最高能达到2。虽然叁向地震输入下结构响应比单向地震输入下偏大,但行波效应对叁向地震输入影响要比单向地震输入下的影响要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钢混凝土组合肋壳论文参考文献
[1].冯婷.钢混凝土组合肋壳静力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2].常玉珍,冯婷,程迪焱,孟双喜.钢混凝土组合肋壳结构地震响应分析[C].《工业建筑》2016年增刊Ⅰ.2016
[3].孟双乐.钢—混凝土组合肋壳结构行波效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4].李金平,邓强.球面钢与混凝土组合肋壳自振特性分析[J].甘肃科技.2011
[5].邓强.钢与混凝土组合肋壳动力稳定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6].关志军.椭球面钢—混凝土组合肋壳稳定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7].唐如意.钢—碳纤维混凝土组合肋壳弹塑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8].韩根伟.柱面钢—混凝土组合肋壳与下部支承结构组合体系的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9].关志军,雷光明,常玉珍,唐如意.椭球面钢—混凝土组合肋壳自振特性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10].韩根伟,唐如意.钢-混凝土组合肋壳边界条件探析[J].四川建筑.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