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安岳县岳新乡小学四川安岳642300)
摘要: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其实就是教师能创造性的利用教材,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和学习,把学生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因此,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从营造和谐氛围、鼓励研究性学习、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开放题的教学等方面着手,来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使创新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始终。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7-157-0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启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而数学”是最适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科”。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质疑、联想、探索等训练,捕捉学生思维活动中的创新闪光点,引导学生充分地发挥形象、灵感、顿悟、审美等,大胆地质疑求异,展示个性,逐步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营造一个自由安全的学习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一个自由安全的环境可使人的智慧得以最充分的发挥。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就必须给学生以足够的学习空间,重尊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和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只有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多向交流,取长补短。课堂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分组操作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集体中展开讨论,这是营造创造环境的有效手段,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毫无顾忌地修正他人的想法。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求异的兴趣
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源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的动力,它在创新教育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激发探究创新的动力。
首先,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因为”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那些学生想知道的问题,才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难易适度的问题,才会使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创新的兴趣。
其次,挖掘教材,贴近生活,诱发学生质疑求异。李政道先生说过:”提出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质疑是创新的萌芽,激励学生大胆质疑,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也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的一种有效手段。求异是思维和创新的表现,没有求异就无所谓创新。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和生活实际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在教学内容上做文章,给学生”异想天开”的空间和展示自我的平台,使他们有创新的机会,让他们在不断的”异想”中提高他们的创新兴趣。
此外,还要充分挖掘数学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奇妙的图形变换,神奇的数字游戏等等,都会激发他们强烈创造欲望,驱使他们去创新,进而维持他们创新的兴趣。
3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创新的个性品质
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创新的个性品质,是学生创新能力凸现的保证。越来越多的心理学调查研究表明,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一个智力、能力的开发问题,也是一个个性特征培养问题。美国学者艾瑞提曾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可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做后盾。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激励学生树立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培养像爱迪生发明灯丝那样的坚定信念。在”问题数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和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利用”错析数学”,培养学生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战胜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把数学发展史的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沧桑,了解数学发展的辉煌,了解数学家特别是我国古今数学家们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成就,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数学奥秘的动力,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
4注重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思维训练
创新,离不开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是创造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它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体。创新过程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聚合思维;既需要直觉思维,又需要分析思维;既需要正向思维,又需要逆向思维;既需要纵向思维,又需要横向思维。任何一种创新都不是哪一种单一的思维方式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或”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得出不同答案”等等,多角度、多方位地训练学生的思维,除了让学生知道”怎样做”,还要让学生思考”还能怎样做”,拓宽他们的思维。同时,想象也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通过想象可以把多个事物联系在一起,从而触发灵感,产生创新的火花。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爱想、敢想、善想,以达到丰富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总之,”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践。”(罗杰斯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和主渠道。作为数学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知识与创新培养的结合点,适时适度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自己的创造性素质。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就会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培养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