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东华原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逆向技术,叁维人体测量,体型分析,原型补正
东华原型论文文献综述
韩铭铭,王朝晖[1](2015)在《基于MTM的东华原型补正》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针对服装量体定制MTM(Made to Measure)的原型补正方法。应用逆向工程技术,在非接触式人体扫描所得点云数据的基础上生成叁维人体模型,根据东华原型的构成原理,在人体模型上定义出人体的相关测量项目及测量方法。通过比较个体的尺寸和东华原型中由公式计算所得尺寸的差异,对东华原型进行补正。样衣补正实验验证了该补正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原型在应用于个体时提供了一种定量补正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谢俊[2](2014)在《东华原型、日本文化式新原型和俄罗斯Mgutd女装原型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研究方法、立体构成、样板制图和对比分析4个角度,运用数字、图形、实物照片介绍了东华原型、日本文化式新原型和俄罗斯Mgutd女装原型,得出3种原型的异同处及应用范围。(本文来源于《国际纺织导报》期刊2014年03期)
吴琳红[3](2011)在《东华原型的持续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华大学基于中国人体群体体型特征以及科学服装原型理论的长期研究成果,于1998年首次建立的中国女子上装衣身原型——东华原型,并于2008年发布了基于群体体型变化特征研究修正的东华原型2008版。原型的验证和修正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东华原型理论的持续性研究以及基于人体体型变化特征的修正是一个延续深入的研究课题。本课题在持续监测东华原型与人体体型变化特征的适应性基础上,再次选取随机样本进行体型测量及样衣补正实验,针对东华原型中与人体适应性较弱的部位进行进一步修正。此外,对于浮余量与胸围松量变化关系的研究空白进行补充性研究,建立了浮余量与胸围松量关系回归模型,提高了东华原型在不同胸围松量条件下的应用的准确性,对于原型的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人体测量以及补正实验所得数据为依据,以实验结果为基础,对东华原型进行了持续性的修正,并研究了浮余量与胸围松量的变化关系,进一步拓展了东华原型的理论系统,对东华原型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原型理论的深入理解和研究:查阅欧美及日本服装原型理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剖析国内服装原型理论的研究现状及东华原型的持续性研究成果,提出对东华原型进一步修正和浮余量与松量关系研究的必要性。2.东华原型的持续验证和修正实验研究:利用叁维人体测量与手工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制作77件2008版修正版东华原型样衣进行样衣补正实验,提取各部位修正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总结修正规律,得到最新修正原型。3.浮余量与胸围松量变化关系研究:依据原型修正结果设计制作27件不同胸围松量条件下的样衣,运用立体与平面相结合的方法,测量记录不同胸围松量条件下浮余量修正前后的变化,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建立浮余量与胸围松量变化关系模型。4.对浮余量与胸围松量关系模型进行验证:一方面通过对比实验验证净胸围发生变化条件下模型的适用性,另一方面结合衬衣和旗袍两个款式,通过对比和拓展实验验证模型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1-12-01)
李钊,占玥,张文斌[4](2011)在《基于东华原型袖窿曲线变化的相关因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东华原型为依据,以富怡CAD软件为基础,以SPSS软件为分析工具,对影响袖窿曲线变化的相关因子(主要包括胸围松量、袖窿深的确定、前后胸围差以及肩斜角和肩宽等)进行了系统地分析.通过分析各相关因子的变化对袖窿曲线的影响,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总结,得出了前后袖窿曲线与胸围松量、前后袖窿曲线及前后袖窿差与胸围线上下调动值、前后袖窿曲线长度以及前后袖窿差与前后胸围差、袖窿曲线与小肩宽的回归关系,从而为服装制版提供一定数值依据,有助于服装结构设计理论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王朝晖,任双佳[5](2011)在《基于不同年龄女性体型差异的东华原型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华原型是基于年轻女性测体数据建立的女装基础纸样。为进一步完善东华原型,扩大其适用范围,对华东地区310名18~40岁的女性进行了叁维人体测量,根据年龄将被测者分为18~24岁、25~30岁、31~35岁以及36~40岁4组,并对4组人群23个部位的测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揭示了不同年龄段女性体型的差异及变化规律。通过回归分析,调整了东华原型的制图公式以反映不同年龄体型的差异。样衣评价结果显示修正后的原型改善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1年09期)
张丽静[6](2010)在《东华原型的持续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华原型是东华大学基于科研以及原型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提炼,于1998年建立的符合中国人体型的女装上装衣身原型。并在十年之后的2008年,根据人体体型的变化建立了更加能切实反映目前人体体型特征东华原型修正版。该原型切实反映出目前人体号型160/84的体型特征,而其系列推档档差有待检验,以适合其他号型如155/80、165/88、170/92的人体体型。本课题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本课题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来讲分为七大部分进行:1.分析215名青年女子体型特征。利用叁维扫描仪测量了215名青年女体,根据胸围在77.5cm-93.5cm之间的要求,得到有效数据159个,以胸围为第一要素进行分类。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均值检验和方差分析。2.剖析推档基本原理,并对比研究各种推档方法。服装工业制板使用的一个最基本原理是平面图形的相似性原理。推档方法中,一种是根据公式进行各部位的放缩,另一种是切开线法推档。3.利用各种推档方法对东华原型进行系列推档研究。其中包括切开线法、胸围比例法及第七版日本文化式原型法等方法,据此综合比较得到最初的东华原型系列推档规则简化版。4.进行东华原型系列推档规则简化版的检验实验。对东华大学胸围在78cm-81cm(7人)、86cm-89cm(23人)、90cm-93cm(13人)范围内的在校女大学生(共43人)进行样衣穿着补正实验。记录每例实验补正的细部尺寸,之后在CAD中绘制修正的结构图。5.研究东华原型系列推档规则简化版对不同号型的女子体型特征的覆盖率。采集补正实验的数据,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离散趋势分析,研究东华原型系列推档规则简化版对不同号型的女子体形特征的覆盖率。6.根据样衣补正实验的结果进行东华原型系列推档规则简化版的修正。7.完善号型为155/80Y、165/88Y的两个系列的人台补正。根据修正后的东华原型系列推档规则简化版的细部尺寸,结合样衣制作进行号型为155/80Y、165/88Y的人台补正。本课题以补正实验所得数据为依据,以实验结果为基础,得到修正后的东华原型系列推档规则简化版,并对人台进行补正。修正后的东华原型系列推档规则简化版切实反映了目前不同号型的青年女体体型特征,补正后的两个系列的人台与修正后的东华原型系列推档规则简化版相配伍,完善了与东华原型的理论体系相配套的人台体系。(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0-12-01)
刘博飞[7](2010)在《东华原型的持续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华原型是东华大学基于科研以及原型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提炼,于1998年建立的符合中国人体型的女装上装衣身原型,并在十年之后的2008年根据人体体型的变化建立了更加能切实反映目前人体体型特征东华原型修正版。而服装原型的适用性能是影响服装行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决定服装市场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方面,服装行业的发达程度会不但提高,使用原型进行服装设计的普遍程度也在提高。另一方面,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也需要提高服装原型使用的简易程度,由此带来的良好工作效率。东华原型的延续性研究正是基于东华原型修正的胸围线以上尺寸并结合服装原型使用简便的必要性提出的。本课题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来讲分为五大部分进行:1.剖析东华原型的基本构成理论与延续研究的原因。主要分析东华原型基本构成理论以及现行原型使用的不简便之处,结合理论与实际指出对东华原型进行延续性研究的实际需求。2.利用[TC]2叁维扫描仪对151名未婚青年女性进行叁维测量,利用绘图软件提取胸围、腰围、臀围的横截面曲线,记录其各部位的落差值,利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青年女体的胸腰臀部体形特征。3.根据人体的胸腰臀部的数据分析结果补正与东华原型相配套人台的胸腰臀部体型,并且将其拓展为A、B两个体型。4.对东华原型进行加省道的合体结构拓展,制作样衣并进行样衣补正实验。采集补正实验的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归纳了省量的分配规律,并绘制东华原型的拓展结构图。5.通过东华原型合体拓展结构样衣在生成的叁个体型人台上的试穿验证,利用主观评价方法证明其整体效果良好;以及直接将省道分配规律的研究结果运用到连腰的合体拓展结果中,选取各个体型3位样本以及人台进行试穿验证实验,试穿结果证明其省道分配规律可以直接应用到双省道连腰合体结构中。本课题以人体测量以及补正实验所得数据为依据,以实验结果为基础,得到东华原型原型的Y、A、B叁个体型的合体拓展结构,并对人台进行了补正以及拓展。东华原型的合体拓展结构的仅能反映人体群体的胸围线以上的体型特征,并且能反映胸围线到腰围线之间的体型特征,进一步拓展了东华原型的理论系统。(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0-12-01)
高晓杰[8](2010)在《基于东华原型A体型到C体型快速推板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消费者体型日趋多样化。女子体型比以前丰满,身高、手臂及腿长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胸腰差也普遍较小,很多属于国标中B体型,甚至C体型。基于这种情况,服装厂需要提高产品的体型覆盖面,然而,以传统的推板方法,实现多个体型的生产在打板和放码上会浪费很多时间,工期延长,服装厂的快速反应很困难,容易使服装错过最佳销售期,因此为了节约成本,大多数服装企业仍然仅生产A体型的服装。服装行业无视女性的体型特征的变化只生产A体型服装产生的后果是:一方面B、C体型的消费者抱怨买不到合适的衣服;另一方面厂家生产的服装会较大量地堆积在仓库里,产生库存积压。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出一种可以进行快速推板的方法,提高服装厂的生产效率。本文基于我国女子的体型特征对不同体型快速推板进行研究,研究的目的是实现不同体型的快速推板,使服装CAD推板更加智能化。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为:(1)对国内外服装号型标准以及应用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国服装号型标准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2)对我国女子人体体型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分析国内外女子体型分类的方法,以及国家号型标准中相同身高不同体型控制部位的差异性,找出C体型人体的体型特征和规律。(3)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东华原型进行腰省的设置,并实验验证腰省设置的正确性;(4)比较现有的推板方法,结合自动推板技术的特点,采用点放码与参数公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A体型到C体型的单维度自动推板,并实验验证推板规则的合理性。(5)利用vc++6.0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上面进行开发,编程实现东华原型A体型向C体型快速推板。(6)将程序运行结果与专业服装CAD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程序运行变化后的图形与专业服装CAD软件的推档图形状和比例的异同,证明该程序的实用性。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VC++编程,实现了东华原型A体型到C体型的快速推板,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0-01-19)
刘咏梅,刘博飞,张文斌,米婷婷[9](2009)在《基于体型变化的东华原型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人体群体的体型变化规律对中国服装原型理论——东华原型(专利号02150747)进行持续性的发展研究。根据中国女性标准体1997年以来的体型变化,采用人体数据采集,样衣穿着补正方法进行实验,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中国女体标准体的体型变化特征,对东华原型进行结构修正。并从理论和主观评价2个方面验证东华原型修正版。验证结果表明,在静态外观造型评价中,修正后的东华原型较修正前有很大提高。最后完成了与东华原型的理论体系相配套的人台修正。(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09年11期)
王芳[10](2009)在《日本文化女装原型与东华原型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型作为时代的产物,会随着人体体型、活动机能、服装的造型与流行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对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与东华原型的比较与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旧原型公式简单易操作,但造型不合体;新原型造型与人体较吻合,可是应用公式略显复杂;东华原型造型设计与人体特征趋向吻合,公式较新原型简化,实际应用方便。(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09年05期)
东华原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研究方法、立体构成、样板制图和对比分析4个角度,运用数字、图形、实物照片介绍了东华原型、日本文化式新原型和俄罗斯Mgutd女装原型,得出3种原型的异同处及应用范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华原型论文参考文献
[1].韩铭铭,王朝晖.基于MTM的东华原型补正[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2].谢俊.东华原型、日本文化式新原型和俄罗斯Mgutd女装原型的对比研究[J].国际纺织导报.2014
[3].吴琳红.东华原型的持续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1
[4].李钊,占玥,张文斌.基于东华原型袖窿曲线变化的相关因子分析[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1
[5].王朝晖,任双佳.基于不同年龄女性体型差异的东华原型修正[J].纺织学报.2011
[6].张丽静.东华原型的持续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0
[7].刘博飞.东华原型的持续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0
[8].高晓杰.基于东华原型A体型到C体型快速推板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
[9].刘咏梅,刘博飞,张文斌,米婷婷.基于体型变化的东华原型修正[J].纺织学报.2009
[10].王芳.日本文化女装原型与东华原型之比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