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血尿停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血尿,出血,实验大鼠,雷公藤
血尿停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霞,丁樱[1](2006)在《血尿停颗粒对IgA肾病实验大鼠Ⅳ型胶原、FN、LN的影响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尿停颗粒对ECM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以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 采用隔日口服牛血清白蛋白(BSA)酸化水,并尾静脉注射BSA及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的方法复制模型,分中低组、中高组、雷公藤组、中药+雷公藤组进行处理,检测实验大鼠尿红细胞、 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Scr、BUN:观察肾脏病理及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Ⅳ型胶原、FN、 LN在肾脏的表达。结果:①模型组尿红细胞、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Scr、BUN同正常组相比显着升高(P<0.01);中药+雷公藤组、中高组治疗6周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与空白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改善肾脏病理,模型组肾小球弥漫性增大,MC及基质弥漫性中度增生,肾间质血管周围有较多炎细胞浸润,病变以Ⅲ级为主,系膜区IgA呈强阳性团块状沉积,透射电镜示有较多电子致密物沉积在系膜区。治疗组病变以Ⅰ、Ⅱ级为主:免疫荧光镜下可见系膜区 IgA里弱阳性沉积:透射电镜示系膜区有少量或无电子致密物沉积。③中高组、中药+雷公藤组Ⅳ型胶原表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④中高组、中药+雷公藤组、雷公藤组FN、 LN表达减弱,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①.血尿停颗粒能显着改善IgA肾病大鼠血尿症状,以血尿停颗粒高剂量组、血尿停颗粒加雷公藤组疗效优于其他各组,两组之间无差异:降低尿蛋白,血尿停颗粒加雷公藤组疗效最佳,优于血尿停颗粒高剂量组、雷公藤组;降低Set及BUN含量,改善肾功能方面,以血尿停颗粒高剂量组、血尿停颗粒加雷公藤组疗效优于其它各组,两组之间无差异。所以血尿停颗粒是治疗IgA肾病血尿或伴有轻度蛋白尿的有效药物。②.血尿停颗粒能抑制和改善IgA肾病大鼠的病理状态。③.血尿停颗粒能减少Ⅳ型胶原在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减轻对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的刺激,抑制其增生。④.血尿停颗粒能减少大鼠肾组织中FN、LN的表达,缓解系膜基质增生,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肾脏病理状态。这与前期研究结果血尿停颗粒可抑制体内、外增殖的MC及IL-6(白介素-6)和ET(内皮素)的分泌,减少肾组织中的IL-6mRNA(白细胞介素6信使核糖核酸)的表达,降低肾组织中MMP-9mRNA(基质金属蛋白酶9信使核糖核酸)异常增高的水平结果相关联,并有一致性。(本文来源于《第四届国际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6-07-01)
张霞[2](2006)在《清热止血颗粒(血尿停)对IgA肾病模型大鼠TGF-β_1/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及机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清热止血颗粒对实验大鼠血尿、蛋白尿、肾功能的影响,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转导分子Smad2/3、Smad4、Smad7在肾小球系膜中的表达,探讨中药治疗IgA肾病(IgAN)血尿的作用机制。 【方法】以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隔日口服牛血清白蛋白(BSA)酸化水并尾静脉注射BSA及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的方法复制模型。观察清热止血颗粒对实验大鼠尿红细胞、尿蛋白、肾功能的影响,肾脏病理的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TGF-β1,Smad2/3、Smad4、Smad7在肾小球中的染色强度,并对检测结果作图像分析处理。 【结果】①模型组尿红细胞、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同正常组相比较均有极显着的升高(p<0.01);中药+雷公藤组、中高组治疗6周后上述各项指标明显下降,与空白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模型组肾小球中TGF-β1、Smad2/3、Smad4表达均显着高于空白组相(p<0.05),且肾小球系膜的增生程度与TGF-β1、Smad2/3、Smad4、Smad7表达的强弱相关;中药+雷公藤组、中高组、雷公藤组与空白组相比无差异(p>0.05),但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③模型组肾小球中Smad7表达显着高于空白组(p<0.05);治疗后各组表达均增加,尤以中药+雷公藤组、中高组、雷公藤组明显,但叁组间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p>0.05)。 【结论】清热止血颗粒能明显改善IgAN大鼠血尿,减少尿蛋白,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能改善肾脏病理,抑制系膜细胞(MC)和细胞外基质(ECM)的增生。清热止血颗粒可能通过调节肾小球中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表达,而减轻IgAN的系膜增生,起到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学院》期刊2006-04-30)
丁樱,张红敏[3](2005)在《血尿停颗粒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药血尿停颗粒治疗多种以系膜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肾小球疾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体外培养技术,采用血清药理学、药物与肝S9共育2种加药方式,观察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ET)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的变化。结果2种加药方式均显示,血尿停颗粒具有抑制系膜细胞(MC)的增殖及IL-6、ET的产生的作用,细胞毒作用不明显。结论抑制MC增殖及抑制MC产生IL-6和ET可能是血尿停颗粒治疗多种以系膜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肾小球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期刊2005年04期)
丁樱,张红敏,任献青[4](2005)在《血尿停颗粒剂的毒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血尿停颗粒剂的安全性。方法 根据《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进行小鼠急毒试验、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 试验、Ames试验、30天喂养试验及传统致畸试验,并进行评价。结果 小鼠经口LD50>21500mg/kgBW,属无毒级。小鼠微 核试验、Ames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等叁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在以高剂量为5g/kgBW的试验条件下,30天喂 养试验及传统致畸试验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未观察到有毒理学意义的异常变化。结论 血尿停颗粒剂是比较安全的。(本文来源于《河南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05年01期)
丁樱,吴力群,黄可丹[5](2004)在《血尿停颗粒剂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3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将 5 0例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 (30例 )和对照组 (2 0例 ) ,治疗组应用口服血尿停颗粒剂加雷公藤多甙片治疗 ,对照组单纯口服雷公藤多甙片 ,以 3个月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 0 %、80 % (P <0 0 5 ) ;蛋白尿控制均为 10 0 % ;尿红细胞控制分别为 10 0 %、79% (P <0 0 5 )。(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杂志》期刊2004年08期)
血尿停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清热止血颗粒对实验大鼠血尿、蛋白尿、肾功能的影响,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转导分子Smad2/3、Smad4、Smad7在肾小球系膜中的表达,探讨中药治疗IgA肾病(IgAN)血尿的作用机制。 【方法】以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隔日口服牛血清白蛋白(BSA)酸化水并尾静脉注射BSA及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的方法复制模型。观察清热止血颗粒对实验大鼠尿红细胞、尿蛋白、肾功能的影响,肾脏病理的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TGF-β1,Smad2/3、Smad4、Smad7在肾小球中的染色强度,并对检测结果作图像分析处理。 【结果】①模型组尿红细胞、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同正常组相比较均有极显着的升高(p<0.01);中药+雷公藤组、中高组治疗6周后上述各项指标明显下降,与空白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模型组肾小球中TGF-β1、Smad2/3、Smad4表达均显着高于空白组相(p<0.05),且肾小球系膜的增生程度与TGF-β1、Smad2/3、Smad4、Smad7表达的强弱相关;中药+雷公藤组、中高组、雷公藤组与空白组相比无差异(p>0.05),但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③模型组肾小球中Smad7表达显着高于空白组(p<0.05);治疗后各组表达均增加,尤以中药+雷公藤组、中高组、雷公藤组明显,但叁组间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p>0.05)。 【结论】清热止血颗粒能明显改善IgAN大鼠血尿,减少尿蛋白,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能改善肾脏病理,抑制系膜细胞(MC)和细胞外基质(ECM)的增生。清热止血颗粒可能通过调节肾小球中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表达,而减轻IgAN的系膜增生,起到治疗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尿停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霞,丁樱.血尿停颗粒对IgA肾病实验大鼠Ⅳ型胶原、FN、LN的影响及机理研究[C].第四届国际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6
[2].张霞.清热止血颗粒(血尿停)对IgA肾病模型大鼠TGF-β_1/Smad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及机理探讨[D].河南中医学院.2006
[3].丁樱,张红敏.血尿停颗粒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5
[4].丁樱,张红敏,任献青.血尿停颗粒剂的毒理学研究[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5
[5].丁樱,吴力群,黄可丹.血尿停颗粒剂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30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