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金属铜络合物论文-刘亚军

新型金属铜络合物论文-刘亚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型金属铜络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金属络合物,不对称Henry反应,β-硝基醇,对映选择性

新型金属铜络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军[1](2016)在《新型双金属络合物催化不对称Henry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对称Henry反应产物β-硝基醇及β-硝基醇的一系列衍生物β-硝基酮、硝基烯烃、β-氨基醇等是非常重要的手性药物中间体,例如,沙美特罗、普萘洛尔、肾上腺素、安瑞那韦等手性药物中都含有β-氨基醇结构。本论文研究的是在双金属络合物催化条件下,硝基甲烷对醛类的亲核加成即Henry反应,以求得到一种具有广泛的底物普适性、很好的收率以及光学纯度的制备β-硝基醇的方法。本论文将从两个部分来阐述我们对此研究的探究:第一部分:双镍络合物催化不对称Henry反应的研究首先以廉价易得的L-氨基酸和2,6-二甲酰-4-甲基苯酚为起始原料合成了具有多个配位中心的手性多齿配体,再以此配体与不同的金属盐络合制备手性双金属络合物,考察发现L-苯甘氨酸衍生的配体与Ni(OAc)_2配位制得的双镍络合物能够很好的催化不对称Henry反应并得到较好的结果(yield up to 72%,ee up to 91%),同时我们利用ESI-MS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构提出了可能的反应过渡态及催化循环。第二部分:铜钐杂双金属络合物催化不对称Henry反应的研究首先以(1R,2R)-1,2-二苯基乙二胺和2,6-二甲酰-4-甲基苯酚为起始原料合成了具有多个配位中心的手性多齿配体,再以此配体与不同的金属盐络合制备手性双金属络合物,考察发现此配体与Cu(OAc)_2及Sm(O~iPr)_3配位制得的杂双金属络合物能够很好的催化不对称Henry反应并对第一部分中未能取得好结果的含吸电子基团芳香醛类底物取得了较好的结果(yield up to 94%,ee up to 82%),同时我们通过配体与产物ee值的线性关系研究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6-05-01)

岳军,张春来,徐凤波,李庆山[2](2014)在《基于杯芳烃片段新型双齿膦配体及其金属络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价膦配体在无机配位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中是最常见的配体,含有较软的磷原子易与过渡金属配位形成单金属、双金属、多金属结构新颖的络合物~(1-2)。基于以上思想,以杯芳烃碎片为主体,设计并合成几种不同的刚柔并济的含膦杯芳烃碎片,其叁价膦在杯芳烃环面,与过渡金属配位,形成一系列杂金属-膦杯芳烃。利用X-ray单晶衍射结构分析测定了所合成金属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08-19)

刘敏霞[3](2013)在《新型多齿含氮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及其配位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烯烃聚合催化剂在当代工业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和科技实力,开发性能良好的聚烯烃催化剂是科研工作者一直努力的方向。本文设计了新型双咪唑类配体2,6-双(2,2′-二甲基-1,1′-二氢咪唑)吡啶1a和2,2′-(1,4-二甲基苯-1′,1″-二基)双苯并咪唑lb的合成,但配体1a在合成中遇到了困难而失败。用1b合成的钛锆化合物因其在甲苯等溶剂中溶解性不太理想而产率很低。为了增加溶解性,我们尝试了配体络合BCF(5a)使其在甲苯中溶解,再与钛锆化合物反应,但产物遇到了相同的溶解性问题(可能生成了配位聚合物)使得核磁等的检测失败。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而表现出新颖的功能性质例如离子交换、气体储存、分离、主客体化学、光学、磁性、催化剂、荧光性等方面最近几十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关于金属有机聚合物的设计和合成是配位化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苯并咪唑类配体由于具有刚性和生物活性,作为多齿配体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所以本文以2,2'-(1,4-二甲基苯-1′,1″-二基)双苯并咪唑lb为配体,和Fe、Co、Ni、Zn、Cd、Mn、Cu等金属的盐溶液反应合成了链状聚合物[Co(PBBs)C12(H2O)1/3(DMF)2]n(6a)和[Cd(PBBs)C12(H20)o.5(DMF)2]n(6b),化合物6c、6d、6e、6f、6g和6h由于晶体的衍射点较弱使得晶体数据的收集和解析失败,没有获得相应的晶体结构。另外还得到了叁维金属有机聚合物[Co2(HCOO)2(OH2)2]n(6a')。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6a和6b进行了表征,进一步研究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荧光性质、热稳定性和磁性质。(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3-06-30)

付军[4](2013)在《新型氮杂环卡宾的合成,性质及其金属络合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围绕新型氮杂环卡宾配体以及其与过渡金属(钌、铑、钯)络合物的合成来展开,并进一步研究这些配体以及金属络合物的性质。主要从以下叁部分进行阐述。1.在本课题组以前的工作基础上,以甲脒作为起始原料,通过环氧开环合成-系列官能团化的咪唑啉盐。这些官能团包括溴、酯、醚和烯。这些官能团的引入可以使我们对咪唑啉卡宾配体做进一步修饰。2.在合成咪唑啉盐的时候,我们意外发现在叁氟甲磺酸酐与叁乙胺存在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分子内关环得到不饱和的咪唑盐。并用此方法合成了卡宾碳在C4位上的非正常恶唑型及噻唑型卡宾配体前体。此外,我们还进-步得到了这两类非正常卡宾的金属铑络合物。其中代表性的络合物结构得到了X-ray单晶衍射数据的确认。3.我们进一步将Tf2O/Et3N的关环体系成功应用于一系列饱和及不饱和卡宾前体氮杂环盐的合成中。这种关环方法简单,直接,应用广泛,而且可以合成用已有方法无法得到的卡宾前体。此外,这种关环方法还可将一些卡宾开环后的副产物甲酰胺转化为有用的卡宾前体氮杂环盐。(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3-01-04)

许荣花,王国华,徐凤波,王文虎,李庆山[5](2012)在《具有螺旋结构的新型氧配位金属络合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1)》期刊2012-10-19)

张艳,韩鹏黎,徐霞,程旭芳,王宁[6](2012)在《新型金属铜络合物对SMMC-772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新型金属铜络合物(N-Cu)在体外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N-Cu(0.3~24μmol.L-1)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MMC-7721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FCM法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cl-2、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N-Cu可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呈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G0/G1期的细胞比率上升,G2/M和S期细胞比率下降,并促进凋亡率增加。N-Cu可上调细胞中Bax、Caspase-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抑制Bcl-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且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一定浓度的N-Cu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上调Bax、Caspase-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降低Bcl-2/Bax比值,可能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2012年03期)

李艳波[7](2011)在《新型联吡啶过渡金属络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4,4'-位修饰的2,2'-联吡啶配体。分别以4,4'-二-(溴甲基)-2,2'-联吡啶为原料,经N烷基化反应制得五种阳离子修饰的2,2'-联吡啶,产率35%-98%;以聚乙醇单甲醚750与4,4'-二-(溴甲基)-2,2'-联吡啶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备聚醚链修饰的2,2'-联吡啶,产率65%;亚硫酸钠与4,4'-二-(溴甲基)-2,2'-联吡啶反应生成阴离子修饰的(2,2'-联吡啶基-4,4'-)二-(亚甲基磺酸钠)(产率40%)。产物由NMR、HR-MS(ESI)表征,结构正确。设计合成的2,2'-联吡啶配体均可与CuCl在离子液体中原位生成相应的铜络合物,并被应用于胡椒醇的选择性催化氧化。在氧气氛围下65℃反应12小时产率53%-94%。其中4,4'-位置上具有聚醚链修饰的2,2'-联吡啶催化产率最高,且催化体系循环3次活性无明显降低。在研究以2,2'-联吡啶为配体的银盐催化醛-仲胺-炔的叁组分偶联反应过程中,环己基咪唑季铵盐修饰的配体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设计合成了五种环己基芳亚甲基卡宾银络合物,并通过NMR,X-ray晶体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测定。在二氧六环中100℃条件下,环己基芳亚甲基卡宾银络合物可催化氢化肉桂醛-苯乙炔-哌啶叁组分偶联反应,并表现出中等至优秀的催化效率(61%-99%)。其中具有单卡宾结构的N-环己基-N'-萘亚甲基卡宾氯化银反应2小时,产率可高达99%。底物应用范围可扩展至芳香醛和脂肪炔。(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1-01-08)

黄文忠[8](2010)在《新型C_1-对称亚乙基桥联茚芴锆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及催化烯烃聚合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得到高选择性的等规聚丙烯,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C1-对称亚乙基桥联茂锆金属络合物,包括9个3-取代茚芴锆络合物和3个4-取代茚芴锆络合物。均通过了1H NMR、13C NMR和EA或HRMS的分析鉴定。对络合物C2进行了X-ray的测定,进一步确证其空间结构。并对各络合物进行了催化烯烃聚合研究。1.成功合成了9个C1-对称亚乙基桥联型3-取代茚芴锆络合物C1-C9。在MAO的助催化作用下用于催化丙烯聚合,但未能得到预期的丙烯高聚物。除枯基苯环上为甲氧基取代的络合物C3、C6、C9之外,其余六个络合物都显示催化丙烯齐聚特性,并专一性得到丙烯二聚产物。其中枯基苯环上有甲基取代的络合物C2显示了最高催化活性7.06×104gconverted propylene/g Zr-h,其余空间位阻相对较小的络合物C1、C7和C8也有中等催化活性。丙烯二聚的主要产物为2-甲基-1-戊烯,其选择性高达95.7-98.4%,这一结果迄今尚未见报导。分析认为可能是在聚合条件下配体中苯环与中心金属形成了Hemilabile结构。2.成功合成了3个C1-对称亚乙基桥联型4-取代茚芴锆络合物C10-C12。在MAO的助催化作用下催化丙烯聚合,结果表明所得聚丙烯具有较高的等规立构规整度,其规整度随聚合温度降低而升高,在0℃下,茚上2-位同时带有甲基取代的络合物C10显示了最高的等规选择性,为93.6%;而在聚合温度60℃下,络合物C10-C12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其中络合物C10显示了最高催化活性7.80×106g PP/mol Zr·h;还考察了丙烯压力、铝锆摩尔比对该类络合物催化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这类络合物催化乙烯聚合都显示了较高催化活性,其中茚4-烷基取代的络合物C12催化乙烯聚合活性最高,在铝锆比低至500时,其活性仍可达3.45×106g PE/mol Zr·h。通过GPC和13C NMR分析表明,含络合物C10-C12催化得到的都是线性宽分布聚乙烯。3.对本课题组合成的取代苯基桥联的茂茚锆金属络合物C13-C16以及取代苯基桥联的茂芴锆金属络合物C17-C18进行烯烃聚合研究。控制合适的反应条件,四个桥联茂茚锆金属络合物显示出很高的乙烯聚合活性及乙烯基端基选择性。其中桥联芳环上为二甲基取代的络合物C13在乙烯压力为5bar,Al/Zr=500,温度90℃下催化聚合,所得聚乙烯的乙烯基端基含量最高,达94.9%,聚合物分子量为Mn=8900 g/mol,能较好满足聚乙烯大单体的要求。两个二芳基碳桥联的环戊二烯、芴络合物C17、C18具有较高的催化乙烯聚合活性,可以得到高分子量的线性聚乙烯。尝试用络合物C13、C17催化乙烯与聚乙烯大单体共聚以制备长链支化聚乙烯,但未能获得成功。4.对本课题组合成的茂-非茂混配型锆金属络合物进行烯烃聚合研究,这些络合物具有高的乙烯聚合活性。茂环上具较小位阻的正丁基取代的络合物C20在70℃下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活性达1.15×106g PE/mol Zr·h,优于茂环上不含取代基的络合物C19,而茂环上有大位阻取代基的络合物C21、C22催化活性较低。通过GPC和13C NMR分析表明,得到的是线性宽分布聚乙烯。这类络合物用于催化乙烯/1-己烯共聚时,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和高的共聚物分子量。含烷基取代基的络合物C20-C22催化所得共聚物中1-己烯插入率(0.89-1.39%)较未取代的络合物C19(1.44%)稍低,但其分子量却远大于后者。(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0-03-01)

齐晓宇[9](2009)在《新型金属铜络合物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新型金属铜络合物(N-Cu)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MTT法测定新型金属铜络合物对5株人肿瘤细胞(人卵巢癌细胞(SKOV3)、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食管癌细胞(EC9706)、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增值的影响。2.对S180腹水瘤小鼠腹腔注射新型金属铜络合物溶液,观察其对小鼠体重、腹围、腹水体积、生存期及主要脏器的影响。3.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新型金属铜络合物对Hela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探讨了新型金属铜络合物抗肿瘤活性的作用机制。4.应用了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Ct DNA热变形实验、粘度法、电泳法等不同的方法,研究了新型金属铜络合物与Ct DNA的相互作用方式以及不同条件下对DNA的切割作用,进一步探讨了新型金属铜络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作用机制。结果:1.体外抗肿瘤活性:新型金属铜络合物对5种人肿瘤细胞株的增值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MTT结果显示,新型金属铜络合物对SKOV3、Hela、MCF7、EC9706、A549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作用24h的分别为:32.10±1.84、168.39±3.24、100±2+4.81、49.05±1.91、24.35±2.76μg/ml;新型金属铜络合物对SKOV3、Hela、MCF7、EC9706、A549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作用48h的分别为:19.65±3.04、15.7±0.14、82.35±3.04、33.2±1.98、21.65±2.62μg/ml。2.体内抗肿瘤活性:新型金属铜络合物对S180腹水瘤模型小鼠的肿瘤具有一定抑制作用。能减小S180腹水模型小鼠的腹围和减少瘤体积;延长S180腹水模型小鼠的生存期;对小鼠脏器无影响,病理切片显示出治疗组小鼠的肝有明显好转。3.抗肿瘤的作用机制研究(1)周期实验结果显示:经不同浓度的新型金属铜络合物溶液(10.00-100.00μg/ml)作用细胞48小时后,Hela细胞的S期细胞的比例显着下降,G_0/G_1期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且G_0/G_1期细胞数具有一定的浓度效应关系,说明新型金属铜络合物溶液将Hela细胞分裂阻滞于G_0/G_1期,最终导致细胞的凋亡。(2)凋亡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新型金属铜络合物溶液(10.00-100.00μg/ml)作用细胞24、48h后,Hela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未加药组的细胞核均一、结构完整;给药组细胞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大分别出现了:细胞体积缩小、变圆、脱落、破碎等现象。流式结果显示,Hela细胞出现了明显的凋亡。浓度为10.00、50.00、100.00μg/ml时,凋亡率比例分别为3.19、11.01、24.10%。(3)与Ct DNA作用的实验结果显示:在新型金属铜络合物的作用下,小牛胸腺DNA(Ct DNA)的紫外光谱出现了减色效应和明显的红移现象。DNA-EB体系的荧光光谱产生了荧光强度降低的现象。热变性实验结果表明,DNA的Tm略有升高。电泳的试验结果显示,新型金属铜络合物可以切割超螺旋质粒DNA。由实验结果显示,新型金属铜络合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是与DNA结合并造成其的损伤有关。结论:新型金属铜络合物对5株人肿瘤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体内生物学活性较好;其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其通过阻滞Hela细胞于G_0/G_1期而产生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显示明显的凋亡,凋亡率较高;与光谱学和电泳实验结果一致。说明新型金属铜络合物是一种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抗肿瘤药物。(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9-04-01)

林仁波[10](2008)在《新型金属氨基络合物基储氢材料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全面综述金属氨基络合物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确定以碱土金属氯化物为研究对象,采用XRD、FTIR、Raman等结构分析方法以及TPD、体积测试手段,分别就MgCl_2、CaCl_2的储氨性能以及MgCl_2(NH_3)_6-18LiH复合物的储氢性能和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以期开发出一种新型金属氨基络合物基高容量储氢材料。论文系统研究了工作温度、起始氨压、球磨处理以及金属催化剂添加对无水MgCl_2吸脱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2 h后的无水MgCl_2的吸脱氨反应是完全可逆的,吸氨产物为MgCl_2(NH_3)_6,吸氨量可达51.8wt.%,对应的储氢量高达9.1wt.%。吸氨反应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在室温和0.4 MPa在条件下,60 mins内即可完全氨化。脱氨反应过程受温度、压力控制。MgCl_2(NH_3)_6的脱氨反应主要发生在150~330℃之间,~15 mins即可放出全部NH_3。球磨MgCl_2制得的MgCl_2(NH_3)_6的受热分解放氨反应分为叁步,峰温分别为160℃、260℃和320℃,脱附量分别为4个、1个和1个NH_3分子。提高吸氨工作温度和增大吸氨起始氨压可以提高MgCl_2的吸氨动力学性能,而增加球磨时间、可以改善其脱氨动力学性能。添加金属催化剂(Co、Ti、Fe、Cu、Ni)对MgCl_2的吸氨性能基本没有影响,但可以改善吸氨产物MgCl_2(NH_3)_6的放氨动力学性能,其中添加Co催化剂样品的放氨反应温度可降低45℃左右。对无水CaCl_2吸脱氨性能研究表明,球磨2h的CaCl_2样品在温度20℃和氨压0.55 MPa的条件下,15 mins内即可完全氨化,形成CaCl_2(NH_3)_8,其吸氨量可达55.1wt.%,相当于储氢量9.72wt.%。CaCl_2(NH_3)_8在20-300℃的范围内可通过叁步反应实现完全脱氨,脱氨反应受温度和压力控制,其中6个NH_3分子在室温、室压下即可脱附。进一步研究表明,较高的工作温度和起始氨压可以提高CaCl_2的吸氨动力学性能,而球磨时间的增加可以显着降低其脱氨工作温度,提高其脱氨动力学性能。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球磨制备了MgCl_2(NH_3)_6-18LiH混合物,系统研究了其放氢性能及机理。结果发现,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氢气逐渐从混合物中放出。球磨24 h样品的放氢量为3.7wt.%,相当于6个H_2分子。TPD和体积测试表明,在20-350℃范围内,球磨24 h的MgCl_2(NH_3)_6-18LiH样品的放氢反应分为两步,在130-200℃的范围内,发生第一步放氢反应,放氢量约为1.2wt.%,相当于2个H_2分子;在200-350℃的范围内进行第二步放氢反应,放氢量约为2.4wt.%,相当于4个H2分子。球磨和随后的加热过程总的放氢量可达7.1wt.%,相当于12个H_2分子。XRD和FTIR测试发现,球磨过程中形成了Mg(NH_2)_2和LiNH_2中间产物。结合放氢量和XRD、FTIR分析可以推测:MgCl_2(NH_3)_6-18LiH在球磨和加热过程中,总反应过程中可以表述如下:(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8-05-01)

新型金属铜络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叁价膦配体在无机配位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中是最常见的配体,含有较软的磷原子易与过渡金属配位形成单金属、双金属、多金属结构新颖的络合物~(1-2)。基于以上思想,以杯芳烃碎片为主体,设计并合成几种不同的刚柔并济的含膦杯芳烃碎片,其叁价膦在杯芳烃环面,与过渡金属配位,形成一系列杂金属-膦杯芳烃。利用X-ray单晶衍射结构分析测定了所合成金属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型金属铜络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刘亚军.新型双金属络合物催化不对称Henry反应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

[2].岳军,张春来,徐凤波,李庆山.基于杯芳烃片段新型双齿膦配体及其金属络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C].第十八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4

[3].刘敏霞.新型多齿含氮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及其配位化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3

[4].付军.新型氮杂环卡宾的合成,性质及其金属络合物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

[5].许荣花,王国华,徐凤波,王文虎,李庆山.具有螺旋结构的新型氧配位金属络合物的合成[C].第十七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1).2012

[6].张艳,韩鹏黎,徐霞,程旭芳,王宁.新型金属铜络合物对SMMC-772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2

[7].李艳波.新型联吡啶过渡金属络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1

[8].黄文忠.新型C_1-对称亚乙基桥联茚芴锆金属络合物的合成及催化烯烃聚合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

[9].齐晓宇.新型金属铜络合物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9

[10].林仁波.新型金属氨基络合物基储氢材料的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8

标签:;  ;  ;  ;  

新型金属铜络合物论文-刘亚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