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自觉论文-高彩梅

课程自觉论文-高彩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课程自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化自觉,主体性,经典文化

课程自觉论文文献综述

高彩梅[1](2019)在《英文经典品读课程中的文化自觉》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着眼于文化建设,从战略上增强文化自信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同时强调尊重并且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为我所用,丰富我国民族文化。英文经典品读课程,从文化自觉的思想出发,完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实施,深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文化凝练、文化(本文来源于《扬州基础教育学校联盟年会论文集——当代教育评论(第九辑)》期刊2019-12-01)

丁昭[2](2019)在《课程文化自觉的意义、问题及实现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课程学研究中课程文化自觉是一个热点,课程文化自觉是人类有意识地发展课程文化,在课程文化上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不断超越的理性态度。它包括逻辑的思维、严谨的态度和高尚的目标。在课程文化走向自觉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问题和挑战,即外部控制与主体需求的矛盾、主体意识与价值中立的对立以及文化惯性的阻滞。课程文化在当代出现了"迷失",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就是扎根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回归;就是要打开胸怀,以开放的态度接纳外国文化。处理好这些问题和挑战,课程文化才能走向自觉。(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33期)

蒋惠咪[3](2019)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角色与主体自觉》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思政课程"已逐渐向"课程思政"转变。辅导员队伍作为我国高校"大思政"格局下的一支关键力量,是延展思政课"主渠道"、引领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工作手臂"。因此,推进辅导员"课程思政"建设、帮助辅导员在工作中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提高辅导员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是思政课程教育的有力补充,是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必要条件,是构建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的重要保障。(本文来源于《改革与开放》期刊2019年19期)

贾建国,张蓁[4](2019)在《学校课程建设自觉表达的内涵、困境与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素养时代的到来,中小学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觉意识与创新能力,寻求课程建设的自觉表达方式,彰显课程建设的主体性、规范性和创生性。当前,学校课程建设的自觉表达面临着认知性、资源性和文化性困境,制约着素养本位课程新体系的形成。为此,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等课程主体应协同运用理念培育、文化融合和制度创新叁大策略,推进学校课程建设的自觉表达。(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28期)

王清[5](2019)在《基于选文类型的课程自觉与重构——以《纪念白求恩》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囿于历史和语文教材编撰的局限性,当下语文教材对文本类型的模糊性定位,从不同程度上紊乱了课程理路,制约了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发展。一线教师要想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就必须有敏锐的课程自觉意识,必须对教材中的文本类型的定位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根据课程标准和具体学情,进行或"定篇"、或"例文"、或"样本"、或"用件"式的课程重构。(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28期)

张芳,廖薇[6](2019)在《探寻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自觉表达范式——以龙华区域同胜特色德育课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最初的双基教育到课程改革中的素质教育,再至如今日益瞩目的核心素养,教育正以矫健的身姿驶向教育的深海区,而这些目标的达成依然需要课程来摆渡。如何拉动课程的引擎?如何推动课程的时速?如何让课程自觉表达?如何让课程构建变成一种自觉习惯?这应成为当今每一个教育一线的老师们自觉思考的问题。此文将从自觉的内涵思考开去,以龙华区域同胜学的特色课程为例进行微观探讨,以而探道。(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35期)

龙骋华[7](2019)在《共生,唤醒生命的自觉——生涯教育班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缺乏科学的成长规划,将升学考试作为唯一的发展目标,这是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在高中阶段尤为突出。本文作者以家班共育为抓手,推进高中生涯教育的有效实施。本案例值得借鉴与推广之处在于:首先,班主任开展生涯教育的基础是对教育内容的整体设计。案例中,教师系统架构生涯教育的叁大模块:认识自我、规划目标和实现自我,并确立六个主题,每个主题由叁门课程组成,通过高中叁年的序列化实施,开展主题统整、分层递进的生涯教育。其次,家班共育推进生涯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和家长将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教师通过生涯指导团的组织架构,为教师、家长设立生涯顾问、生涯领航员、生涯导师、生涯探索员、外事联络员等岗位及相应的职责,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优化了资源配置。最后,教师还探索出家班共育的一般路径:形成共识—实施共策—实现共生。教育工作者应该共同努力,让家校合作互动从"合力"走向"共生"。(本文来源于《现代教学》期刊2019年Z4期)

陈丽霞[8](2019)在《指向课程文化自觉的教科研视角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基本力量是教师,其课程文化自觉既关乎课程改革的推进,也体现课程改革的成效。以课题研究、项目建设、评课众享、课程研发、培训展示为教育科研视角,是唤醒教师课程文化自觉的有效手段,也是以教科研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24期)

范卿泽,钟儒成[9](2019)在《让课程文化在巴渝大地自觉生长》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课程与教学研究工作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主要推手。美国课程论专家塞勒曾形象地揭示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是建筑的蓝图,教学则是施工;课程是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比赛;课程是乐谱,教学则是演奏的过程。"这组比喻深刻揭示了课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教研工作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从第一届、第二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看,两届教学成果课程类获奖比例均达到28%,重庆课程类教学成果在第二届中获奖比例高达61%。鉴于此,有必要对重庆在课程方面的创新探索作回顾总结并就课程改革再出发作思考和准备。(本文来源于《今日教育》期刊2019年Z1期)

马琳[10](2019)在《文化自觉视角下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新形势、新视角赋予了大学英语课程新生命力,使其有了时代性的课程定位标准,即文化自觉意识。随着2004年新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实施,我国大学英语对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新目标,对母语文化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重新定位。因此,培养在校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成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4期)

课程自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下课程学研究中课程文化自觉是一个热点,课程文化自觉是人类有意识地发展课程文化,在课程文化上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不断超越的理性态度。它包括逻辑的思维、严谨的态度和高尚的目标。在课程文化走向自觉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问题和挑战,即外部控制与主体需求的矛盾、主体意识与价值中立的对立以及文化惯性的阻滞。课程文化在当代出现了"迷失",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就是扎根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回归;就是要打开胸怀,以开放的态度接纳外国文化。处理好这些问题和挑战,课程文化才能走向自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课程自觉论文参考文献

[1].高彩梅.英文经典品读课程中的文化自觉[C].扬州基础教育学校联盟年会论文集——当代教育评论(第九辑).2019

[2].丁昭.课程文化自觉的意义、问题及实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9

[3].蒋惠咪.“课程思政”建设中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角色与主体自觉[J].改革与开放.2019

[4].贾建国,张蓁.学校课程建设自觉表达的内涵、困境与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9

[5].王清.基于选文类型的课程自觉与重构——以《纪念白求恩》为例[J].教学与管理.2019

[6].张芳,廖薇.探寻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自觉表达范式——以龙华区域同胜特色德育课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

[7].龙骋华.共生,唤醒生命的自觉——生涯教育班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学.2019

[8].陈丽霞.指向课程文化自觉的教科研视角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9

[9].范卿泽,钟儒成.让课程文化在巴渝大地自觉生长[J].今日教育.2019

[10].马琳.文化自觉视角下大学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现代交际.2019

标签:;  ;  ;  

课程自觉论文-高彩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