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铜器文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铜器,保护,文物修复,问题
铜器文物论文文献综述
段正丽[1](2016)在《铜器保护和文物修复所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铜器保护和文物修复工作至关重要,对于历史资源保护与研究有重要影响,要明确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为文物的开发研究提供支持。本文分析了铜器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了铜器文物修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希望能为文物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6年08期)
黄建华[2](2015)在《铜器 从土崖上刨出 国宝 从废品收购站买回 何尊 从周成王建陪都事件中发现价值 何尊 最早出现“中国”二字的文物》一文中研究指出1963年8月一个雨后的上午,宝鸡市贾村镇人陈堆在其家中的后院发现下雨坍塌后的土崖上好像有亮光,于是用手和小撅头刨,结果刨出了一个铜器,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国宝级文物——何尊。1965年,宝鸡市博物馆干部佟太放在市区玉泉废品收购站看到了这件铜器,感觉这应该是一件比较珍贵的文物,便向馆长吴增昆汇报。吴增昆随即让保管部主任王永光去查看,王永光赶至废品收购站后,也断定这是一件珍贵文物,(本文来源于《中国地名》期刊2015年06期)
李文喜[3](2013)在《vb铜器鉴定视角下论文物鉴定理论与标准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铜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从古至今,铜器都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美观的造型受到人们的喜爱,收藏价值很高。由此,大量的伪铜器、仿制品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市面上,为了更好地辨别真伪,科学的文物鉴定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将概述文物鉴定的重要性,介绍铜器鉴定的理论,并给出相应的文物鉴定标准。(本文来源于《神州》期刊2013年35期)
赵晓林[4](2010)在《京杭大运河第一闸浮出水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12月21日讯( 赵晓林)“这是目前我省发现的最为完整的古代船闸,也是京杭大运河上发现的第一座完整的古代船闸,可以说是‘运河第一闸’。”在今天聊城市举行的土桥闸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考古专家对于土桥闸作出如是评价。 瓷片显示明清时期南北(本文来源于《济南日报》期刊2010-12-22)
李培[5](2010)在《“南澳Ⅰ号”或为非法贸易船》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方日报讯(/李培)昨日,从省考古所获悉,“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项目再获重要进展,1号舱已经清理文物2层,深度约50厘米,尚未清理到船舱底,出水完整或者可复原文物700余件,瓷器等文物碎片若干筐,许多文物都是前期工作中未曾见过的新品种,其中包括明代(本文来源于《南方日报》期刊2010-05-20)
李坚[6](2009)在《视觉盛宴 华美乐章——评《中国古代文物鉴定丛书——玉器、陶器、铜器、瓷器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从史前文明社会直至今日社会的文明成果,这些造型隽永、雕刻精美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科研、观赏和收藏价值,被历代人们所喜爱和收藏。今日中国正逢盛世,中国的收藏业更是日盛一日;然而,在收藏的过程中,人们也遇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其中文物鉴定可谓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它是评判文物研究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的标准。事实上,文物鉴定是一切文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种新形势下,姚江波先生以其多年来对古文物的不懈钻研和对古瓷器、玉器、青铜器、陶器的精深研究,结合主流博物馆丰富而又系统的馆藏,于2009年推出其重型力作——《中国古代文物鉴定大系·玉器、陶器、铜器、瓷器鉴定》,值得文物学界的同仁们关注。(本文来源于《美术之友》期刊2009年04期)
李健[7](2007)在《从“百越文物展”中的几件文物谈中国战汉时期的铜器髹漆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3月至6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联合举办了"瓯骆遗萃——广西百越文化文物精品展"。来自全国的观众有幸在首都北京一睹历年来广西地区出土的东周秦汉时期的大量文物精品,亲身领略中华大家庭中祖国南疆地区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明与灿烂文化。在蔚为大观的广西文物精品中,贵县罗泊湾汉墓出土的几件文物珍品尤其引人注目,它们是:漆绘提梁铜筒、漆绘铜盆、漆绘铜壶。这叁件文物的装饰手法独特,器表的纹饰图案均由彩漆描绘而(本文来源于《首都博物馆丛刊》期刊2007年00期)
杨璐宇[8](2007)在《越南铜器文物在区博物馆展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南宁讯 (实习生/杨璐宇)10月29日上午,“越南铜器——传统与特色”文物展在自治区博物馆开展。展览由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共同举办,这是两者首次合作在中国办展。自治区副主席吴恒、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范国军等出席了开幕式。(本文来源于《广西日报》期刊2007-10-30)
丁艳梅,许淳淳,王菊琳[9](2006)在《铜器文物用气相缓蚀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气相甄别法和封闭空间挥发减量法研究了多种气相缓蚀剂(VCI)对铜器文物的缓蚀效果,以此为基础,研制出了缓蚀性能优异的复合气相缓蚀剂,其缓蚀率达到94.5%。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该缓蚀剂吸附在铜器文物上形成的自组装缓蚀膜的形貌,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2期)
高至喜[10](2006)在《从铜器鉴定谈文物鉴定理论与标准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铜器鉴定为例,阐述了当前文物鉴定的重要性、迫切性,鉴定的科学方法(包括传统的“眼学”与现代自然科学),如何提高辨伪能力,正确掌握鉴定标准,提高鉴定人员道德良知,如何处理鉴定中的意见分歧等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文物科学研究》期刊2006年01期)
铜器文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63年8月一个雨后的上午,宝鸡市贾村镇人陈堆在其家中的后院发现下雨坍塌后的土崖上好像有亮光,于是用手和小撅头刨,结果刨出了一个铜器,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国宝级文物——何尊。1965年,宝鸡市博物馆干部佟太放在市区玉泉废品收购站看到了这件铜器,感觉这应该是一件比较珍贵的文物,便向馆长吴增昆汇报。吴增昆随即让保管部主任王永光去查看,王永光赶至废品收购站后,也断定这是一件珍贵文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铜器文物论文参考文献
[1].段正丽.铜器保护和文物修复所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J].中国民族博览.2016
[2].黄建华.铜器从土崖上刨出国宝从废品收购站买回何尊从周成王建陪都事件中发现价值何尊最早出现“中国”二字的文物[J].中国地名.2015
[3].李文喜.vb铜器鉴定视角下论文物鉴定理论与标准问题[J].神州.2013
[4].赵晓林.京杭大运河第一闸浮出水面[N].济南日报.2010
[5].李培.“南澳Ⅰ号”或为非法贸易船[N].南方日报.2010
[6].李坚.视觉盛宴华美乐章——评《中国古代文物鉴定丛书——玉器、陶器、铜器、瓷器鉴定》[J].美术之友.2009
[7].李健.从“百越文物展”中的几件文物谈中国战汉时期的铜器髹漆工艺[J].首都博物馆丛刊.2007
[8].杨璐宇.越南铜器文物在区博物馆展出[N].广西日报.2007
[9].丁艳梅,许淳淳,王菊琳.铜器文物用气相缓蚀剂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10].高至喜.从铜器鉴定谈文物鉴定理论与标准问题[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