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新文学初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文学文体,国文教科书,经典建构
新文学初期论文文献综述
郑园园[1](2019)在《新文学文体与民国初期国文教科书经典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文学革命确立的"文学"观念,在民国的历史语境中具有独特的内涵。西方现代"文学"观念在这一时期取得支配性话语权,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新文学文体均被"五四"新文化整合和纳入这一整体性的"文学"观念之中。为拓展"新文学"的公共空间,新文学作家群体开始积极地参与到教育场域之中,以胡适、叶圣陶等为代表的新文学运动者将新文学文体纳入新学制国文国语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对国文教科书文学经典的建构,规定着新一代知识分子将要接受的新文学知识体系。(本文来源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汪雪[2](2018)在《新文学初期的乡绅形象研究(1918-1927)》一文中研究指出乡绅是大一统的专制皇权确立之后,中国传统社会中所特具的一种社会阶层,乡绅的发生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权阶层,乡绅阶层见证了历史的波谲云诡;作为文学人物,乡绅形象展现了现代启蒙作家对于乡土中国的热切关注。新文学初期强调乡绅的“在乡性”,写作聚焦于乡村中的人和事,乡土文学越来越具有独特的乡土内涵,这和现代文学中的城市叙事形成了截然对比,可以说乡绅形象的逐渐明晰是乡土文学之所以成为乡土文学的重要标志之一。近代以来,乡绅和缙绅、士绅的分化越发明显,现代启蒙作家对乡绅的否定书写使得乡土文学具有了文化批判功能,然而这批判之中又带有建设的愿望。本论文主要包括四个章节,首先通过介绍乡绅的历史定义和社会特征,从客观上和整体上来把握乡绅阶层;通过论述乡绅在近代社会中的发展,来探讨乡绅在历史进程中的起伏;通过明清以来乡绅形象的演变追溯,来探讨乡绅阶层进入文学文本后呈现的面貌特征,并且和新文学初期的乡绅形象形成对比和参照。其次,通过梳理新文学初期的乡绅形象,把乡绅分为中国传统社会转型的消极力量、中国传统社会转型的中间物和失落的乡村精英叁大类,探究乡绅在进入现代作家创作视野后呈现的面貌。作家们试图在整体上把乡绅阶层塑造为落后、愚昧、保守、残酷的反面人物,并且认为这是从乡绅阶层原有的缺点上生发出来的,乡绅阶层的动摇是受旧道德崩坏的影响。作家在刻画乡绅形象时有意强调和放大乡绅的缺点,并试图以此为支点来全面否定乡绅。再次,从负面内涵的文化精英设置、配角为主的结构安排和传统文化乡村共同体的角力隐喻叁个层面来分析新文学初期乡绅形象的书写策略,探究作家们对乡绅的“污名化”塑造以及这背后的价值立场问题。文学革命担负着启蒙的重任,旨在显示思想革命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揭露乡绅阶层的文化原罪、政治特权和经济剥削的本质就成了大多数作家选择的路径。最后,联系前叁章的内容,挖掘乡绅形象的角色功能。乡绅形象担负着隐喻传统文化规训,建构平民文学的支点和折射乡土社会变迁的功能。总体而言,乡绅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和维持着乡土社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乡土社会的禁锢。(本文来源于《江苏师范大学》期刊2018-03-01)
邹纯慧,王一夫[3](2017)在《新文学创作初期主情小说写作的几种形态——以郁达夫、庐隐和许地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917—1927年是新文学开端的十年,在这十年中文学创作特别是小说创作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作家的主观情感更多地融入到文本中,形成"主情小说"这一重要文学支脉。其中以郁达夫、庐隐、许地山等作家的创作最具代表性,他们分别在自我投射、女性情感、宗教色彩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开拓。(本文来源于《肇庆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刘璐[4](2017)在《作为文学事件的《沉沦》与新文学初期的“文学生活”》一文中研究指出郁达夫的短篇小说集《沉沦》自1921年10月15日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之时,便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反响,并在上海社会各界或扬或弃的声音中,顺势成为了当时的标志性文学事件,一时之间成为热点话题,在新文学初期的社会精神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结构性作用。而借由其争议性所产生的轰动效应亦足以构成一种"《沉沦》现象",以致小说集《沉沦》超越其本身"文学文本"含义,而另赋予其自身"社会文化文本"之双重内蕴,此偶然现象中的历史必然性,及其背后复杂的内在机制,实在值得关注与探究。同时,文学作品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文学生产、文学出版、文学阅读与文学消费这一动态链中实现着重构与新变,而读者与出版两端,尤其是普通读者方面,更使《沉沦》的"症候阅读"成为一种可能。因此,本文试图突破以往"作家一作品"二元对立的"内循环"研究框架,关注普通读者的阅读心理与接受视野,将短篇小说集《沉沦》这一特殊的文学事件作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地透视其现象背后个人、群体与社会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以期还原新文学初期,以"《沉沦》现象"为中心的文化语境下的阅读风貌与文学生活。本文试分四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探讨作为文学事件的短篇小说集《沉沦》的文本生成过程、文学传播网络及其出版后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力。第一节选取小说集《沉沦》中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与其他几种具有典型关联的文学文本进行细节对照,考察其间的承续关系,在文本生成过程中发见其后来引起轰动效应的因子与注脚;第二节则通过展现于小说集《沉沦》出版前的两部文学翻译作品在社会中的接受情况,考察小说集《沉沦》文学接受的文化氛围,及其对读者阅读所起到的导向作用;第叁节凭借大量史料回到小说集《沉沦》出版之时的历史现场,复原文本遭到"冷遇"与"热捧"的历史场景,以此凸显小说集《沉沦》在新文学初期,特别是在文学青年的社会精神生活中所起到的结构性作用。第二章旨在勾勒1921年新旧转换的重要历史节点下,小说集《沉沦》接受语境中新文学初期的历史文化情势。第一节借由1921年沈雁冰接手《小说月报》与《礼拜六》复刊这一文学背景,考察当时真实的文坛景况,以及新旧两派争夺文化市场过程中的读者文化心理;第二节考察以上海泰东书局与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出版人"趋新"意识背后的文化选择,其寻找新旧平衡点过程中的文化纠缠与挣扎,顺势为读者的阅读接受埋下了伏笔;第叁节论述小说集《沉沦》文本本义在新旧转折时代所体现的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与分离,再借由读者对"性"与"政治"的阅读体验的考察,发见其置身于文化进退、道德真伪之间所生发的文化焦虑心态,并于阅读过程中重又与时代建立联系。第叁章在"作家—读者"视阈下,探讨两类主体在情感场域中的共时性心理,并以此考察作家与读者二者间的情感"共振"效应与精神"聚变"反应。第一节考察作家由士大夫阶层转换为智识阶层的文化心理,而其特殊的文化杂糅身份则为读者群体的"精神皈依"新增意义与表征;第二节探讨郁达夫"侨易"回国之时的文化处境,揭示其与小说主人公、文学青年之间的内在精神联系;第叁节考察小说集《沉沦》传播过程中,身为编辑的郁达夫所运用的文化策略,继而探讨作家所属文化群体"异军突起"表征之外的"弱者自居"文化风貌,及其与文学青年接受心理的契合之处,并以此还原"弱者—英雄"模式的生发机制。第四章在"作品—读者"视阈下,围绕个别争议性论题,结合专业读者对小说集《沉沦》的批评,着重探讨以青年读者为主的"普通读者"的阅读接受情况。第一节通过将小说主人公等同于作家的"普通读者"的阅读感受,揭示作家与读者"视野融合"的接受现象;第二节借由更为自觉的专业读者对"灵"与"肉"孰轻孰重的探讨,反衬文本对"普通读者"所具有的"超越视野"内质;第叁节则在"灵肉冲突"议题的延伸话题"性道德"的叁次讨论中,引出"普通读者"的小资产阶级身份,发见其个人语义包裹下的文学趣味,及其进入"文学公共空间"实现自我想象的文化意图。结语中,本文展现小说集《沉沦》在当时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不仅意在复原当时的一段文学历史,且旨在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探索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生活史"研究的可能性,并考察其新的文学史意义。以往的现代文学史书写中通常忽略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接受过程,其"话语权"往往掌握在少数专业学者手中,而缺少对普通读者接受行为的探究,对新文学与社会生活间的互动考察则更乏关注。而本文意在凸显的对群体性"文学生活史"的研究,则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从而使整个"社会的"文学史更为"立体"与"真实"。(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5-29)
李明[5](2017)在《论新文学初期(1917-1927)的北京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作为新文化中心,为现代作家提供了文化空间和语境,是现代作家创作的重要资源。而新文学初期的北京书写与后期北京书写相比,它是北京书写发展的重要源头,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本论文将从四个章节探讨新文学初期的北京书写,并从中找寻出新文学初期北京书写的独特性。第一章是对新文学初期北京书写内容作梳理。本章从城市空间印象、文化体验、北京人事印象叁个角度对新文学初期的北京书写内容作梳理归纳,从而找出新文学初期北京书写在书写内容上的独特性。第二章是对作家书写心态作考察。由于第一章中所收集到的作家数量过多,本章在作家书写作品数量的基础上,对部分作家的北京书写心态进行详细考察,其余作家作总体上概述,从而探寻出新文学初期北京书写心态与后期北京书写心态的差异。第叁章是对书写策略作考察。本章从文体策略与语言策略着手,分析探讨新文学初期的北京书写策略有何独特处。文体策略主要从散文、小说文体着手,侧重讨论书写对象与文体选择的关系;语言策略主要探讨新文学初期北京书写在语言策略上与后期北京书写的不同,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语言的概述性与否定性策略上。第四章分析新文学初期北京书写的奠基作用。本章主要探讨新文学初期北京书写对京派文学中的北京书写以及京味文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江苏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张先飞[6](2016)在《五四“人间感”的发现——新感觉、情感世界与初期新文学主题、形态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时期,建造新的感觉世界与情感世界,即"人间感"塑造,成为现代人道主义"人的文学"运动的重要职责,也促成了初期新文学的主题与形态生成。"人的文学"家在人道主义启示下产生出新的世界感受,就是人类兄弟间"爱"的联系:正面感受,除"神圣感"外,既有发现"人间"正当联系时的欣喜与紧张感,和与他人的胞与之情,又有发现人类一体的神秘联系的欢喜与惊异感等;负面感受,是当新文艺家面对漠视"人间"正当"爱"的联系的社会现象时,所产生的种种悲哀、无奈、激愤之感。"人的文学"家通过创作将新的感觉与情感固化为文学主题、形态。周作人是"人间感"发现及文学表现的核心作家,叶绍钧也从"生命哲学"出发表达出深刻的感受。(本文来源于《河南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4期)
冀闽[7](2013)在《新文学初期“现代化”视野下周作人的儿童文学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作人是"五四"新文学时期最有影响的理论先导,同时也是中国儿童文学的理论奠基者。他的新文学理论和儿童文学理论在这一时期文学现代化进程中格外耀眼,是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成果的有机部分。本文试将周作人儿童文学观的产生、发展置于宏观的新文学"现代化"视野中,浅谈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3年24期)
涂文晖[8](2013)在《试论中国抗战时期文学对初期越南华文新文学的影响——以西南联大诗人叶传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越南华文新文学初期代表诗人叶传华的写作为例,从作家的求学经历和写作背景、作家的写作特点、思想的矛盾与变化叁方面分析初期越南华文新文学与中国抗战时期文学的血肉联系,从而得出结论:初期的越南华文新文学是中国抗战时期文学多样性的延伸。(本文来源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期刊2013年03期)
胡安定[9](2012)在《跨越新旧的“第叁文学空间”——论新文学发生初期的“蝙蝠派”》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在二元对立的文学史叙述框架下,新文学与鸳鸯蝴蝶派之间的纠葛、争斗往往被简化为一种单纯的对立关系,二者之间因互动与互渗而呈现的复杂性往往被忽略了。事实上,在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个驳杂、含混的灰色地带,活跃着相当一批"蝙蝠派"人物,如叶劲风、胡寄尘、王无为、王靖等。他们或试图融汇新旧,或在新旧之间摇摆不定,或以新文化/新文学中人自命,这些兼容、游移、模拟的策略,体现的正是新旧文学之间的互相渗透和模棱两可。通过发掘这个超越了新旧对立而互动、互渗的"第叁文学空间"——"蝙蝠派",我们可以重审中国近现代文学中新/旧、雅/俗文学之间深层的复杂关联,及其呈现出来的繁复的文学生态图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2年06期)
温儒敏[10](2010)在《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对话——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对话"。这个题目涉及到对中文系学科结构的一些看法。中文系有七门基础课,其中文学史占很大比重,有古代文学史,还有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都叫文学史。为什么要学那么多文学史呢?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一问题?学文学史是为了对文学发展的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过文学史,系统阅读研究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视野打开,就有了参照系,以后接触其他作品,会(本文来源于《华夏文化论坛》期刊2010年00期)
新文学初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乡绅是大一统的专制皇权确立之后,中国传统社会中所特具的一种社会阶层,乡绅的发生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权阶层,乡绅阶层见证了历史的波谲云诡;作为文学人物,乡绅形象展现了现代启蒙作家对于乡土中国的热切关注。新文学初期强调乡绅的“在乡性”,写作聚焦于乡村中的人和事,乡土文学越来越具有独特的乡土内涵,这和现代文学中的城市叙事形成了截然对比,可以说乡绅形象的逐渐明晰是乡土文学之所以成为乡土文学的重要标志之一。近代以来,乡绅和缙绅、士绅的分化越发明显,现代启蒙作家对乡绅的否定书写使得乡土文学具有了文化批判功能,然而这批判之中又带有建设的愿望。本论文主要包括四个章节,首先通过介绍乡绅的历史定义和社会特征,从客观上和整体上来把握乡绅阶层;通过论述乡绅在近代社会中的发展,来探讨乡绅在历史进程中的起伏;通过明清以来乡绅形象的演变追溯,来探讨乡绅阶层进入文学文本后呈现的面貌特征,并且和新文学初期的乡绅形象形成对比和参照。其次,通过梳理新文学初期的乡绅形象,把乡绅分为中国传统社会转型的消极力量、中国传统社会转型的中间物和失落的乡村精英叁大类,探究乡绅在进入现代作家创作视野后呈现的面貌。作家们试图在整体上把乡绅阶层塑造为落后、愚昧、保守、残酷的反面人物,并且认为这是从乡绅阶层原有的缺点上生发出来的,乡绅阶层的动摇是受旧道德崩坏的影响。作家在刻画乡绅形象时有意强调和放大乡绅的缺点,并试图以此为支点来全面否定乡绅。再次,从负面内涵的文化精英设置、配角为主的结构安排和传统文化乡村共同体的角力隐喻叁个层面来分析新文学初期乡绅形象的书写策略,探究作家们对乡绅的“污名化”塑造以及这背后的价值立场问题。文学革命担负着启蒙的重任,旨在显示思想革命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揭露乡绅阶层的文化原罪、政治特权和经济剥削的本质就成了大多数作家选择的路径。最后,联系前叁章的内容,挖掘乡绅形象的角色功能。乡绅形象担负着隐喻传统文化规训,建构平民文学的支点和折射乡土社会变迁的功能。总体而言,乡绅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和维持着乡土社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乡土社会的禁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文学初期论文参考文献
[1].郑园园.新文学文体与民国初期国文教科书经典的建构[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
[2].汪雪.新文学初期的乡绅形象研究(1918-1927)[D].江苏师范大学.2018
[3].邹纯慧,王一夫.新文学创作初期主情小说写作的几种形态——以郁达夫、庐隐和许地山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17
[4].刘璐.作为文学事件的《沉沦》与新文学初期的“文学生活”[D].山东大学.2017
[5].李明.论新文学初期(1917-1927)的北京书写[D].江苏师范大学.2017
[6].张先飞.五四“人间感”的发现——新感觉、情感世界与初期新文学主题、形态生成[J].河南社会科学.2016
[7].冀闽.新文学初期“现代化”视野下周作人的儿童文学观[J].大众文艺.2013
[8].涂文晖.试论中国抗战时期文学对初期越南华文新文学的影响——以西南联大诗人叶传华为例[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3
[9].胡安定.跨越新旧的“第叁文学空间”——论新文学发生初期的“蝙蝠派”[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
[10].温儒敏.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对话——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J].华夏文化论坛.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