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补肾生血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血液透析,肾性贫血,补肾健脾生血法,促红细胞生成素
补肾生血法论文文献综述
袁丽莎,魏宇,曹钋,钟剑,王京[1](2019)在《补肾健脾生血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补肾健脾生血法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由两名研究者单独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3篇随机对照试验,共855例MHD肾性贫血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均数差(MD)=9.52,95%CI(6.75,12.29),P<0.000 01]、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数差(MD)=0.79,95%CI(0.33,1.24),P=0.0007]、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数差(MD)=8.71,95%CI(4.54,12.88),P<0.000 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尿素氮水平[均数差(MD)=-3.79,95%CI(-6.92,-0.65),P=0.02]、血肌酐水平[均数差(MD)=-80.84,95%CI(-154.53,-7.15),P=0.0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30,95%CI(0.09,1.02),P=0.05]其中观察组高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28,95%CI(0.10,0.77),P=0.01]。结论:基于目前证据,对于MHD肾性贫血的治疗,以补肾健脾生血法为主的中药联合EPO治疗比单纯应用EPO治疗能更好地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铁蛋白水平,降低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且高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好。(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19年10期)
张群秀,王丽娜,祝微,刘开江,赵汗青[2](2019)在《补肾生血法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生长因子GM-CSF, EPO, TPO mRNA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补肾生血(BSSX)法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明确其改善骨髓抑制的机制。方法 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BSSX高、中、低剂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均连续4d每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50 mg·kg~(-1))1次,制备化疗后骨髓抑制模型。造模完成次日,阳性对照组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30μg·kg~(-1)),BSSX高、中、低剂组分别按16 g·kg~(-1)、8 g·kg~(-1)、4 g·kg~(-1)给予左归丸联合当归补血丸,均每日1次,连续9d。造模前后记录小鼠体重,并观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血小板计数(PLT)变化,以评价造模成功与否。用药结束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骨髓细胞中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mRNA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前各组小鼠体重、外周血WBC、RBC、HGB、PLT值无明显差异(均P>0.05),提示组间具有可比性。造模后注射CTX的小鼠体重、WBC、RBC、HGB明显低于正常小鼠(均P<0.01),提示模型复制成功。用药干预9d后,模型对照组小鼠骨髓细胞中GM-CSF、EPO、TPO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GM-CSF、EPO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分别P<0.01、P<0.05),BSSX高剂组GM-CSF、EPO、TPO 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分别P<0.01、P<0.01、P<0.05);在上调GM-CSF、EPO、TPO mRNA表达方面,BSSX高剂组与阳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补肾生血法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机制与上调骨髓细胞造血生长因子GM-CSF、EPO、TPO mRNA表达有密切关系。(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9年08期)
田云龙[3](2018)在《中医补肾健脾生血法治疗贫血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医补肾健脾生血法应用在贫血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择本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贫血疾病患者98例作为资料,通过随机分组,各49例,对照组为阿胶浆疗法,观察组为中医补肾健脾生血法,观察两组疗效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79.5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检测各指标均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在贫血疾病治疗中采用中医补肾健脾生血法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血液检测指标,缓解不良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治疗价值较高。(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26期)
宋璐霞,赵宗江[4](2017)在《赵宗江教授及其团队应用补肾益髓生血法治疗AA的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概括论述赵宗江教授及其团队研究采取补肾益髓生血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研究概况,总结性陈述赵宗江教授针对该病所做的研究及其相应成果。方法:在中国知网中搜索条件为,作者=赵宗江,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进行检索。对其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及总结。结果:补肾益髓生血法可以通过有效改善造血微环境、调控AA免疫功能进而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起到延缓病程进展的作用,治疗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及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十四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17-10-28)
侯新珺[5](2017)在《浅析中医补肾健脾生血法治疗贫血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浅谈补肾健脾生血法治疗贫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86例患者给予补肾健脾生血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86例患者给予复方阿胶浆疗法进行治疗,通过对RBC、Hb、HCT等生化指标进行评价,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1.40%),P<0.05;两组患者的RBC、Hb、HCT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加明显,P<0.05。结论补肾健脾生血法治疗贫血性疾病,临床疗效显着,可以有效提高患者RBC、Hb、HCT等指标,改善贫血情况,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烦恼,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7年12期)
杜福泉[6](2017)在《补肾生血法治疗慢性髓劳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Kv1.3mRNA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补肾生血法对30例慢性髓劳病患者治疗6个月,通过外周血象、中医证候积分等数据的疗前、疗后对比,观察补肾生血法治疗慢性髓劳病的临床疗效及疗前疗后骨髓中Kv1.3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性变化,并与10位志愿者组成的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以了解慢性髓劳病患者Kv1.3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性。探讨Kv1.3mRNA表达水平变化与慢性髓劳病发病机制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从而推测补肾生血法治疗慢性髓劳病可能存在的的疗效机理。方法:①选择30位已确诊的慢性髓劳病患者为治疗组,采用补肾生血法对这些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观察并记录这些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外周血象等在治疗前后的变化;②采集这些患者用补肾生血法治疗前后的骨髓,采用RT-PCR法检测骨髓液中Kv1.3mRNA表达水平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①患者经补肾生血法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为80.0%,患者经补肾生血法治疗六个月后症状均有明显好转,中医证候积分较疗前也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患者外周血血象各项指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患者骨髓中Kv1.3mRNA表达水平在经过补肾生血法治疗六个月后,表达水平明显上升,但仍低于健康对照组骨髓中Kv1.3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补肾生血法对于慢性髓劳病的临床治疗具有肯定意义,无论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中医证候、还是提高外周血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疗效。②慢性髓劳患者Kv1.3mRNA表达水平的低表达状态可能与慢性髓劳的病机存在某种关系。③补肾生血法可能通过调节Kv1.3mRNA表达水平而调节整合素介导的造血微环境损伤,从而提高骨髓造血能力,促进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最终达到治疗慢性髓劳病的目的。(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6-01)
李聪[7](2017)在《补肾生血法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的回顾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补肾生血法对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探讨肾虚与NSAA患者发病之间的关系,分析补肾生血法对NSAA患者的治疗效果,继而为深入研究补肾生血法治疗NSAA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并筛选2014-2016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病房及门诊就诊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观察其病程中规律治疗的一年,记录疗前疗后的血常规变化及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判定临床疗效及症状积分变化,并做出相关分析。结果:1.本次统计共纳入病例130例;2.西医临床总缓解率为74.6%,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红蛋白、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3.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3.8%,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结论:1.补肾生血法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提高患者临床有效率和外周血细胞数值。2.补肾生血法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及证候有效率。(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6-01)
[8](2017)在《基于中医“肾髓系统”理论——补肾益髓生血法干预障碍性贫血的基础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赵宗江教授团队学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细胞与生物化学"叁级实验室,依托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集基础医学、细胞学及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于一体,开展了北京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和教育创新引智项目等多项重点和重大课题研究。实验室主任为赵宗江教授。一、学术研究思路赵宗江教授团队参加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基于"肾藏精"的脏象理(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2017年05期)
陈君[9](2017)在《中医补肾生血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应用与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并探讨中医补肾生血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通过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7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将其进行中医分型,且采取中医补肾生血法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以后,痊愈17例,缓解34例,进步15例,总有效率为94.2%。结论:中医辩证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7年04期)
郝晶,孙凤,王金环,高明洁,赵伟[10](2016)在《补肾生血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h22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补肾生血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外周血血细胞计数的变化及Th2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h22细胞的比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能明显提升CAA患者外周血血细胞计数,尤其能升高血红蛋白(HGB)和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P<0.01),外周血Th22比例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生血法对CAA疗效肯定,可降低CAA患者Th22表达,有效改善CAA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6年10期)
补肾生血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BSSX)法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明确其改善骨髓抑制的机制。方法 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BSSX高、中、低剂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均连续4d每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50 mg·kg~(-1))1次,制备化疗后骨髓抑制模型。造模完成次日,阳性对照组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30μg·kg~(-1)),BSSX高、中、低剂组分别按16 g·kg~(-1)、8 g·kg~(-1)、4 g·kg~(-1)给予左归丸联合当归补血丸,均每日1次,连续9d。造模前后记录小鼠体重,并观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血小板计数(PLT)变化,以评价造模成功与否。用药结束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骨髓细胞中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小板生成素(TPO)mRNA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前各组小鼠体重、外周血WBC、RBC、HGB、PLT值无明显差异(均P>0.05),提示组间具有可比性。造模后注射CTX的小鼠体重、WBC、RBC、HGB明显低于正常小鼠(均P<0.01),提示模型复制成功。用药干预9d后,模型对照组小鼠骨髓细胞中GM-CSF、EPO、TPO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GM-CSF、EPO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分别P<0.01、P<0.05),BSSX高剂组GM-CSF、EPO、TPO 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分别P<0.01、P<0.01、P<0.05);在上调GM-CSF、EPO、TPO mRNA表达方面,BSSX高剂组与阳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补肾生血法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机制与上调骨髓细胞造血生长因子GM-CSF、EPO、TPO mRNA表达有密切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补肾生血法论文参考文献
[1].袁丽莎,魏宇,曹钋,钟剑,王京.补肾健脾生血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9
[2].张群秀,王丽娜,祝微,刘开江,赵汗青.补肾生血法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生长因子GM-CSF,EPO,TPOmRNA表达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9
[3].田云龙.中医补肾健脾生血法治疗贫血疗效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4].宋璐霞,赵宗江.赵宗江教授及其团队应用补肾益髓生血法治疗AA的研究概况[C].第十四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7
[5].侯新珺.浅析中医补肾健脾生血法治疗贫血的疗效[J].光明中医.2017
[6].杜福泉.补肾生血法治疗慢性髓劳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Kv1.3mRNA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
[7].李聪.补肾生血法治疗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的回顾性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
[8]..基于中医“肾髓系统”理论——补肾益髓生血法干预障碍性贫血的基础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赵宗江教授团队学术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7
[9].陈君.中医补肾生血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应用与观察[J].人人健康.2017
[10].郝晶,孙凤,王金环,高明洁,赵伟.补肾生血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Th22影响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