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防水施工需要注意的几个细部构造

地下防水施工需要注意的几个细部构造

江苏华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公司徐州221003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进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交通工具和交通手段的现代化,居住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恶化等问题已越来越明显。地下空间的拓展和利用,是缓解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受到自然环境、水文地质、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结构形式等的影响和制约,渗漏问题时常发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使用功能。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注意哪些薄弱环节,才能避免受水侵袭,保证正常的使用,也就成了地下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地下防水、细部构造、控制要点

防水工程是房屋建筑的一项重要分项工程,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在施工过程中接触较多、施工面积较大,出现问题后较难处理的首先是的防水。目前,防水设计等级一般均在二级以上,采取刚、柔两道防水措施,即采用防水混凝土的刚性防水和迎水面(背水面)的柔性防水。

在我们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自然环境、建筑物使用功能等问题,在地下工程建筑过程中会经常留置一些孔、洞、缝等,不能和结构主体在同一时间段内连续完成,又由于施工、设计、材料的偏差,经常有渗漏问题的出现,如何做好防水侵扰,过程中关注哪些细部构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将做以剖析。

一、防水等级、标准和适用范围

二、方案选择

2.1方案选择依据

2.1.1工程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设防烈度、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地下水位;

2.1.2防水等级的使用范围,防水标准;

2.1.3防水材料的性能;

2.2方案选择原则:方案可靠、施工简单、经济合理。

三、施工需要注意的几个细部构造

地下防水工程包括主体防水及节点防水。主体防水又分为结构自防水和附加防水。结构自防水是必须采用的;附加防水按工程的防水等级选用,以柔性外防水为主。常见细部构造主要包括施工缝、变形缝、后浇带、穿墙管、埋设件、预留通道接头、桩头、、深井降水孔、坑、池等节点。

3.1施工缝

施工缝有竖向和横向两种。

传统的思维方式都是通过延长渗水路线来解决压力水的作用,因而出现了台阶式、企口式、凹槽式、凸峰式和钢板止水带。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及外加剂的使用,缝的存在不一定很重要了。施工缝处混凝土防水关键点是混凝土自防。因此问题的关键是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避免不密实情况出现。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监控的要点:在施工缝浇筑前,认真将两侧的松散层、浮浆和杂物清除干净,铺设净浆、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再铺30mm~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及时浇筑混凝土,使新老混凝土间不出现隔离,基本上就保证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3.2变形缝

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总称。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有很多建筑物对这三种接缝进行了综合考虑,即所谓的“三缝合一”。

伸缩缝和防震缝,基础可不断开。沉降缝为避免不均匀沉降使墙体或其它结构部位开裂而设置,沉降缝把建筑物划分成几个段落,自成系统,从基础、墙体、楼板到房顶各不连接。变形缝是地下防水的薄弱环节,处理起来比较复杂,也最容易发生渗漏。变形缝防渗漏的措施一般有:中埋式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采用两道埋入式或嵌缝式、粘帖式、附贴式、埋入式等的复合使用。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监控的要点:

3.2.1变形缝的防水构、所选用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3.2.2在结构厚度中心处埋设止水带,止水带中间空心圆应位于变形缝中心;

3.2.3止水带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妥善采用专用的钢筋套或扁钢固定,防止位移措施。当采用扁钢固定时,止水带端部先用扁钢加紧,固定螺栓间距500mm为宜,并将扁钢与结构内部钢筋焊牢;

3.2.4止水带的接缝宜为一处,接缝应在边墙较高位置上,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接头宜采用热压焊接,接缝平整、牢固,不能有裂口和脱胶现象;

3.2.4中埋式止水带在转弯处应做成圆弧形,顶板、底板内安装成盆状,橡胶止水带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200mm,在止水带宽度增加的情况下,转弯半径适当增大;

3.2.5外贴式止水带在变形缝与施工缝相交部位宜采用专用十字配件,在转角部位采用直角配件;

3.2.6嵌填密封材料施工时,缝内两侧基面应平整、干燥、洁净、无渗水,并涂刷基层处理剂;嵌缝时先设置背衬材料,嵌缝严密、连续、饱满,与两侧粘结牢固;

3.2.7变形缝表面粘帖卷材或涂刷涂料前,应在缝上设隔离层和加强层,而后进行施工。卷材和涂料施工应符合相关要求。

3.3后浇带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限制膨胀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监控的要点:

3.3.1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60d后再施工,高层建筑的后浇带应在沉降稳定后进行;

3.3.2水平施工缝混凝土建筑前,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理干净,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等材料,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3.3.3垂直施工缝混凝土建筑前,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等材料,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3.3.4遇水膨胀止水条(胶)与接缝表面密贴,选用的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应具有缓胀性能,7d的净膨胀率不宜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最终膨胀率宜大于220%;

3.3.5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或预埋式注浆管时,定位准确、固定牢靠;

3.3.6后浇带混凝土一次浇筑,不得留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28d。

3.4穿墙管

穿墙管又叫做穿墙套管、防水套管,墙体预埋管。分为刚性防水套管和柔性防水套管。柔性防水套管主要适用于管道穿过墙壁之处受有振动或有严密防水要求的构筑物,如人防墙、水池等要求很高的地方;刚性防水套管一般用在地下室等管道需穿管道地位置。刚性穿墙防水套管是钢管外加翼环,装于墙内(多为混凝土墙),用于一般管道穿墙,利于墙体的防水。柔性穿墙防水套管除了外部翼环,内部还有档圈之类的,用于有减震需要的管路,如和水泵连接的管道穿墙。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监控的要点:

3.4.1固定式穿墙管应加焊止水环或环绕遇水膨胀止水圈,金属止水环与主管或套管满焊,并做防腐处理,并在施工前将套管内表面清理干净,穿墙管在主体结构迎水面预留凹槽,槽内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

3.4.2套管式穿墙管的套管与止水环及翼环应满焊,并做防腐处理,套管内表面清理干净,穿墙管与套管之间应用密封材料和橡胶密封圈进行密封处理,并采用法兰盘及螺栓进行固定;

3.4.3管与管的间距大于300mm;穿墙管线较多时且相对集中时,采用穿墙盒处理,管道安装完毕,再于箱盒内浇筑混凝土。盒周边迎水面一侧,应加作柔性防水涂层;

3.4.4当主体结构迎水面有柔性防水层时,防水层与套管穿墙连接处应加设加强层;

3.4.5穿墙管伸出外墙的主体部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回填时损坏;

3.4.6穿墙管伸出外墙的主体部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往建筑物内灌水;

3.4.7大直径的预埋套管,应防止混凝土在管底浇空。套管与管道,须在穿至混凝土表面处设置凹槽,用密封材料密封。

3.5预埋件

预埋件,预先安装(埋藏)在隐蔽工程内的构件。在结构浇筑时安置,用于砌筑上部结构时的搭接。以利于外部工程设备基础的安装固定。预埋件大多由金属制造。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监控的要点:

3.5.1穿透防水层的预埋螺栓铁件,可沿铁件四周剔成凹槽,防水层施工前采用水泥砂浆抹平,然后再和其它部位一起做成整体防水层;

3.5.2用于固定模板的螺栓等采用工具式螺栓或加堵头螺栓加焊止水环。模板拆除后留下的凹槽用密封材料堵密实,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然后再和其它部位一起做成整体防水层;

3.5.3预留预埋凹槽,槽内防水随墙面或地面一起做好防水,确保防水层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3.6桩顶

桩头部位的混凝土与底板混凝土是分两次浇筑的,桩的受力钢筋深入到底板,受到混凝土断面的影响,成为渗水的主要通道之一。

3.6.1检查破桩后是否存在渗漏,如有渗漏应采取措施将渗漏控制住;

3.6.2截桩、清除桩头顶部以及周围表面凸起的杂物,将桩顶剔凿至密实处,清理干净;

3.6.3桩头顶面和侧面均匀刷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使其渗透到混凝土空隙中,达到封闭作用。涂刷层延伸到结构底板垫层150mm处;桩头四周300mm范围内涂抹聚合物水泥砂浆作为过渡层。

3.7预留通道接头

3.7.1中埋式止水带与防水相关的预埋件等要做好保护,保证端部表面混凝土和中埋式止水带清洁,并且埋件不锈蚀;

3.7.2在接头混凝土施工前应先凿毛浇筑混凝土端部表面。露出钢筋或预埋的钢筋接驳器钢板,混凝土部位的钢筋与先浇混凝土部位的钢筋焊接或连接好后,然后进行浇筑;

3.7.3如果浇混凝土中预埋可卸式止水带的预埋螺栓时,可以采用金属或尼龙的膨胀螺栓将其固定。若采用金属膨胀螺栓,选用的材料应为不锈钢,或用金属涂膜、环氧涂料进行防锈处理。

结束语: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的细部构造是地下防水的薄弱环节,防水处理也比较复杂,处理不当极易发生渗漏,直接影响地下工程的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因此,掌握正确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按照规范和技术标准对在施工过程中对细部构造严加控制,以达到地下工程防渗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2】苏G02—2011,《建筑物抗震构造》

【3】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4】《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第4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主编《建筑安装工程专业监理工作技术手册》2011年

【6】沈春林主编《地下工程防水设计与施工》(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5

【7】李伟、王飞主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标签:;  ;  ;  

地下防水施工需要注意的几个细部构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