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电流互感器论文-金晶,董小龙

光纤电流互感器论文-金晶,董小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光纤电流互感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DSP,光纤电流互感器,噪声处理,改进的最小均方自适应算法

光纤电流互感器论文文献综述

金晶,董小龙[1](2019)在《基于DSP的去噪处理系统在光纤电流互感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基于DSP的光纤电流互感器去噪系统,将光纤电流互感器产生的电信号经过前置放大电路、滤波电路、A/D采样电路实现电路调理,并通过DSP核心控制算法来对信号进行去噪处理。与传统最小均方自适应算法相比较,改进的最小均方自适应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速度和稳态精度,在光纤电流互感器应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19期)

傅建平[2](2019)在《小波去噪方法在光纤电流互感器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社会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居民用电水平逐渐提高,配网压力逐渐增大。为保证用电设备及居民用电的安全,有效的检测输电线路的电流显得尤为重要。光纤电流互感器(Fiber-Optical Current Transformer,FOCT)以法拉第磁光效应为基础,通过将光能转化为磁场能再转化为光能的独特传感原理,已逐步成为配电网规划中检测及监测输电线路电流不可或缺的电网组件。但是由于FOCT工作环境特殊,其输出信号所含噪声复杂,使得FOCT的长期运行稳定性及检测精度还达不到要求。基于此,为提高FOCT输出信号的信噪比,本文根据小波去噪法,在已有小波阈值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阈值算法,并根据其改进机理将其命名为D-Exp阈值算法。针对FOCT的输出特性,在D-Exp阈值算法去噪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去噪方案(Improved De-noising scheme),简称为Imp-Dn去噪方案。此外,将Matlab及Labview二者有机结合,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小波阈值去噪系统,通过该系统对FOCT的含噪输出信号用不同的阈值去噪算法进行性能对比。本文主要就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1)分别分析了Sagnac反射式FOCT输出信号的数学模型以及FOCT输出信号的噪声方差大小与其功率谱密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实现了二者的实验仿真,验证了FOCT的噪声复杂程度。(2)为确定小波基函数及分解层数的选取,对FOCT输出参考信号进行了不同阶数的sym和db小波基的分解重构误差及不同分解层数去噪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对比,确定选用sym5小波基5层分解对FOCT的含噪信号进行去噪。(3)通过小波阈值去噪系统,分别使用了D-Exp阈值算法及Imp-Dn去噪方案对FOCT的含噪输出信号进行了去噪效果对比。经分析,在FOCT初始SNR为-3.7665时,经D-Exp阈值算法去噪后SNR提升了130.7%,RMS降低了43.2%;经Imp-Dn去噪方案去噪后SNR提升了312.4%,RMSE降低了74.2%。表明在FOCT低信噪比情况下,改进阈值算法及改进去噪方案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4)最后,为验证D-Exp阈值算法的鲁棒性,对叁组Sagnac环实测信号进行去噪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对不同阈值算法去噪后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及去噪后的类间距离对比,都表明D-Exp阈值算法在实际应用中也有较好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9-06-01)

陈旭宇,黄堃,曾中梁,曾梦妤,赵俊[3](2019)在《闭环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温度补偿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闭环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的温度误差影响因素,设计了FOCT系统的温度补偿方案,完成了样机研制及全温范围(-40℃~70℃)内不同长度1/4波片和不同圈数传感环的系统性能测试。仿真结果表明,当1/4波片的相位延迟角在101°~103°范围内时,1/4波片和Verdet常数对FOCT的温度误差影响可相互抵消。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当1/4波片长度在2.4mm,即1/4波片的相位延迟角为102.86°时,FOCT的温度性能最好,和仿真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樊博,张明虎,黄吉涛,周媛奉,胡婷婷[4](2019)在《环境温度和线性双折射对光纤电流互感器的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光纤电流互感器在应用过程中的性能,需要对光纤电流互感器的性能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当前分析方法不能准确的分析外部因素对光纤电流互感器性能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环境温度和线性双折射对光纤电流互感器的性能分析方法,分析得到环境温度会改变光纤电流互感器中波片的相位延迟角,进而影响互感器的测量值;通过建立光纤电流互感器响应度特性数学模型分析光纤电流互感器受线性双折射的影响,得到线性双折射越高对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影响越大。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优化后互感器测得的电流相对误差变小,线性双折射越低互感器的比差越接近于零,与所提方法得到的结论一致。(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梁冰,叶国雄,王鼎,刘翔,刘东伟[5](2019)在《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独立双采样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工作原理及配置现状,结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技术规范,提出一种基于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独立双采样配置方案。独立双采样全光纤电流互感器采用时分复用技术实现两路相互独立的采样系统。试验结果表明独立双采样全光纤电流互感器达到0.2级准确度的要求,在任一路A/D采样系统发生故障时另一路A/D采样系统仍能稳定运行。该方案能满足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技术规范要求,并且降低了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在变电站中的整体成本,对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推广应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电网与清洁能源》期刊2019年03期)

刘鑫滢[6](2019)在《全光纤电流互感器误差特性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电网自动化与智能化背景下,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以其绝缘简单、动态性能好等突出优势,已逐渐成为电力系统测量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实际运行精度问题是限制其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障碍。因此,分析各种内外因素对FOCT输出精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优化方法,对FOCT的系统实用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宏观角度上,采用琼斯矩阵分析了 FOCT光波偏振态的演变过程,建立了 FOCT输出信号数学模型;从微观角度上,结合麦克斯韦方程与光纤介质属性变化,分别建立了磁光效应与光纤线性双折射的分布参数数学模型。其次,基于宏观整体分析,建立了 FOCT偏振误差的数学模型,据此给出偏振器件选择与安置的改进建议。基于微观传感分析,分别建立了温度波动和振动干扰下的FOCT输出误差模型,并分析不同因素对FOCT运行精度的影响,从光纤种类与几何参数、工作波长与安装结构角度给出相应优化建议,为FOCT进一步优化提供了结构基础。再次,以误差特性分析为基础,采用磁光玻璃信号对光纤信号进行补偿,提出了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差分磁光补偿方法。建立各路光学信号数学模型,采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验证光学信号模型合理性。设计信号选择处理系统,在LabVIEW平台进行实时信号仿真验证,说明该信号补偿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针对基于偏振态检测结构的FOCT,设计并搭建实验平台,分别进行不同输入光消光比、不同偏振方位角度偏移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电流及输出误差测试,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理论误差分析的合理性。增加磁光支路进行信号补偿,光纤信号波动时输出电流稳定,实验验证了磁光补偿信号处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9-03-01)

陈浩敏,王军龙,李俊一,于文鹏,蒋愈勇[7](2019)在《基于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和故障树的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OCT(fiber optical current transducer)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对其进行故障诊断和分析,能够提高其运行可靠性。基于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故障数据构建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fault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表格,建立故障树,构造故障特征空间。利用FMEA表格、故障树和故障特征空间聚类中心构造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从而实现对故障类型、模式和部件的准确诊断。利用某区域电网中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故障数据和故障案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对故障全光纤电流互感器进行诊断的结果与现场实际结果一致,验证了本方法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占元,牛晓晨,苏红,陈勉舟,程含渺[8](2019)在《一种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早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一些故障在早期以测量异常的形式表现出来,本文从识别测量异常方向,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差不变原理的早期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阐述了不变相位差原理,即在电网频率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等时间间隔截取信号,采用数值求解方法可求解出一个仅与时间间隔有关的相位差。以此相位差作为比对标准,通过分析实际相位差的变化情况,可识别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是否发生测量异常,为早期故障诊断提供辅助判据。为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开展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全光纤电流互感器受外部干扰而发生测量异常时,本文所提的方法能识别出测量异常。以此为基础研发的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故障预警系统,已在辽宁某智能变电站投入运行。(本文来源于《电工电能新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胡浩亮,黄俊昌,夏历,严震霖,彭慎[9](2019)在《全光纤电流互感器长期温度稳定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感器的关键器件之一是λ/4波片。针对不完美λ/4波片对系统的温度补偿作用,阐述了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原理,分析了传感环的温度特性,并给出了一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温度补偿算法的情况下,相位延迟约为108°的波片相对于标准的波片对比差变化范围有0.9%的改善,较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工电气》期刊2019年01期)

齐跃峰,冯麒,张瑾,张鑫,王明君[10](2019)在《基于无源相位调制器的光纤电流互感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4波片相位延迟功能,结合起偏器与法拉第旋光器,提出了一种集起偏与相位偏置功能于一体的用于Sagnac环路中的非互易相位调制器设计方案。所提结构从根本上消除了延迟线圈对系统灵敏度的影响,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减小了体积。实验测得该相位调制器的相对插入损耗为3.6 dB,相位偏置角度为89.9605°,实验结果能够很好地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提出了变比误差自补偿技术,分析得到:当温度在-40~40℃范围内变化时,不同制作工艺下系统的最低变比误差不超过±0.02%。(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光纤电流互感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人类社会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居民用电水平逐渐提高,配网压力逐渐增大。为保证用电设备及居民用电的安全,有效的检测输电线路的电流显得尤为重要。光纤电流互感器(Fiber-Optical Current Transformer,FOCT)以法拉第磁光效应为基础,通过将光能转化为磁场能再转化为光能的独特传感原理,已逐步成为配电网规划中检测及监测输电线路电流不可或缺的电网组件。但是由于FOCT工作环境特殊,其输出信号所含噪声复杂,使得FOCT的长期运行稳定性及检测精度还达不到要求。基于此,为提高FOCT输出信号的信噪比,本文根据小波去噪法,在已有小波阈值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阈值算法,并根据其改进机理将其命名为D-Exp阈值算法。针对FOCT的输出特性,在D-Exp阈值算法去噪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去噪方案(Improved De-noising scheme),简称为Imp-Dn去噪方案。此外,将Matlab及Labview二者有机结合,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小波阈值去噪系统,通过该系统对FOCT的含噪输出信号用不同的阈值去噪算法进行性能对比。本文主要就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1)分别分析了Sagnac反射式FOCT输出信号的数学模型以及FOCT输出信号的噪声方差大小与其功率谱密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实现了二者的实验仿真,验证了FOCT的噪声复杂程度。(2)为确定小波基函数及分解层数的选取,对FOCT输出参考信号进行了不同阶数的sym和db小波基的分解重构误差及不同分解层数去噪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对比,确定选用sym5小波基5层分解对FOCT的含噪信号进行去噪。(3)通过小波阈值去噪系统,分别使用了D-Exp阈值算法及Imp-Dn去噪方案对FOCT的含噪输出信号进行了去噪效果对比。经分析,在FOCT初始SNR为-3.7665时,经D-Exp阈值算法去噪后SNR提升了130.7%,RMS降低了43.2%;经Imp-Dn去噪方案去噪后SNR提升了312.4%,RMSE降低了74.2%。表明在FOCT低信噪比情况下,改进阈值算法及改进去噪方案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4)最后,为验证D-Exp阈值算法的鲁棒性,对叁组Sagnac环实测信号进行去噪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对不同阈值算法去噪后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及去噪后的类间距离对比,都表明D-Exp阈值算法在实际应用中也有较好的鲁棒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纤电流互感器论文参考文献

[1].金晶,董小龙.基于DSP的去噪处理系统在光纤电流互感器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2].傅建平.小波去噪方法在光纤电流互感器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9

[3].陈旭宇,黄堃,曾中梁,曾梦妤,赵俊.闭环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温度补偿方法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9

[4].樊博,张明虎,黄吉涛,周媛奉,胡婷婷.环境温度和线性双折射对光纤电流互感器的性能分析[J].科技通报.2019

[5].梁冰,叶国雄,王鼎,刘翔,刘东伟.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独立双采样技术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9

[6].刘鑫滢.全光纤电流互感器误差特性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7].陈浩敏,王军龙,李俊一,于文鹏,蒋愈勇.基于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和故障树的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故障诊断专家系统[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9

[8].刘占元,牛晓晨,苏红,陈勉舟,程含渺.一种全光纤电流互感器早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9

[9].胡浩亮,黄俊昌,夏历,严震霖,彭慎.全光纤电流互感器长期温度稳定特性研究[J].电工电气.2019

[10].齐跃峰,冯麒,张瑾,张鑫,王明君.基于无源相位调制器的光纤电流互感器设计[J].光学学报.2019

标签:;  ;  ;  ;  

光纤电流互感器论文-金晶,董小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