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郭峰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郭峰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100013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低碳环保的意识明显增强。低碳理念逐步融入各个行业,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建筑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一个高能源消耗,高污染产业,为改善这一现象,通过在建筑领域纳入低碳概念,它将对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建筑业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而不只是重视质量,还需要从环境效益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促进以后建筑物的使用可以发挥环境保护的作用,减少各种可能危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这也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基础要求。低碳环保是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概念。贯穿建筑设计所有的环节,甚至涉及到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在建筑设计中,要保持低碳环保理念。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该从节能、资源再利用等多个角度出发,并认真考虑低碳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解决低碳理念下的建筑设计,使人们体会到绿色生活的美好。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理念,提出了低碳建筑设计策略及其推广应用的建议,对于建筑领域在我国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低碳概念;建筑设计;策略

前言

节能环保、绿色舒适、实用等建筑原则,是现代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探寻的主要目标,工程建设完成以后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为了人们提供日常生产、生活方面的服务

1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理念

1.1优化能源组合

为了真正实现低碳的建筑设计,我们需要去学习相关的理念,从而在建筑的设计实际过程中去使用。低碳建筑设计,需要坚持优化能源组合的理念。我们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很多能源,所以对于这些能源的组合使用,我们应该极力优化。例如我们可以将一些对环境污染比较大的能源去除,以一些绿色能源替代。比如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入一些绿色能源,天然气、生物物质、固体燃料等,利用这些污染比较少的能源能够很好的去践行低碳理念。还可以采用新兴能源去改造燃煤锅炉,做好降低碳排放量,减少污染,从而真正实现低碳环保。

1.2对能源进行有效的节约

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的时候,建筑设计人员可以应用一些相关的节能设备和技术,这样可以让建筑施工过程中耗能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同时设计人员也可以结合一些先进科技和自然条件,让低碳、节能的建筑结构要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1.3对资源进行有效的节约

在进行低碳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用节能材料和相关节能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节能材料和相关节能技术不仅可以让建筑结构得到有效的优化,还可以避免建筑施工过程中对自然资源造成的无端浪费,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1.4材料使用过程中多应用天然材料

设计人员在设计低碳建筑内部结构的过程中,尽量的加大天然材料的使用力度,但是在对天然材料使用之前,要做好质量检查的相关工作,如果发现材料中含有有害物质,要马上停止使用,以免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2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

2.1合理选取低碳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选择是低碳建筑设计的重点内容。首先要加强建筑内外部设计的统一规划,这有利于建筑材料的合理利用,避免材料的浪费。其次要明确不同类型建筑材料的性质,以达到科学配置建筑材料,严控资源浪费的目的。再次要强化对建筑材料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减少浪费,实现低碳。最后,我国应大力加强对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当前我国建筑中运用的很多材料搜存在严重的污染性,不仅污染环境,也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损害。例如室内装修中用到的橱柜和底板都含有大量的甲醛,使用率极高的水泥也是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的大量使用无疑与低碳的理念背道而驰。基于此,绿色建筑材料的研究和推广变得极其迫切。

2.2建筑环境方面

在进行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建筑周边的环境,要将设计问题与周边的环境相结合,从而真正得出适宜环境方面的设计策略,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应用低碳设计能够促进周边环境向着积极方向发展,进一步使得周边环境与建筑在绿色环保方面相互促进。而在具体其实施过程中可以去增加绿化面积的设计,并且要加大绿化植物在环境中的密度,从而使得环境对建筑产生积极的影响。除此之外对于交通线路的规划要科学,即要去合理布置整个交通线路,并合理调整城市的环境布局,从而最大限度去增强人与环境,建筑与周边的有效融合,以此促使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绿色环境下的建筑设计。

2.3优化体形设计,节省建筑空间

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物的时候,要保证体形与室内结构统一,充分利用空间资源,优化体形结构。并且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能源特点制定设计方案,建筑物设计的要有高有低,设计合理化的体形结构,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随着我国建筑物面积不断扩大,建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日趋严重。在设计建筑时,应合理安排,充分利用空间,从根本上减少建筑面积。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空间是有限的,合理利用空间是低碳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建筑空间规划的越合理,越能减少建筑面积;减少不必要的空间地带,减少空间中交通的长度与宽度,完全符合低碳设计理念的实际要求。

2.4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

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合理使用是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保障。建筑是大型的人类社会活动,为人类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是一种产能活动,但是建筑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在环境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对可再生能源(主要对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等)的充分地、合理地利用是很必要的。太阳能的使用体现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能够节约电能,间接地减少火力发电对环境的污染。地热能可以直接将水加热供居民使用。

3案例分析

该小区的的特点在于优质的景观绿化,其绿地率达到较高的49%,且植株搭配合理,景观多样而不单调。此外,小区利用了楼栋一层架空、楼栋入口灰空间、楼栋间空地以及步行道两侧绿化的隔离带,创造了很多性质各异的社交空间。小区的健身锻炼器材主要布置于个别楼栋底层架空层,另有宽约5m的小区环绕步行道(也作消防车道使用)。调研当天是阴天,室外温度较低,有部分老年人坐在步道两侧的“座椅”上聊天,儿童活动区有老年人看着小孩嬉戏。其他空间基本没有使用人群。从器材使用情况和咨询回馈来看,楼栋底层架空空间的使用频率较少。

3.1案例中老年人室外活动空间分析

该小区的群体交往空间较为丰富,既有大规模的群体交往空间,也有适用于小团体的半私密空间。在人行步道两侧设计的绿化隔离带,因为其适宜的尺度,成为了随处可用的公共“座椅”,步道1.5m的宽度也适合3~4人面对面坐着交流,住区老人可以根据需要在小区的任何一个地方找到“座位”。楼栋间空地使用硬质铺地和乔木营造老年人大规模群体社交活动(如广场舞等)的空间。成为群体社交空间的条件,而其私密性又不受保障。导致该景观只存在室内观赏价值,而旁边的两个空地遭到冷落。小区的健身锻炼器材集中于部分楼栋的底层架空层,鲜有人去。而设置在楼栋间的儿童游戏区却热闹的多。分析原因是底层架空层相对于自身楼栋的私有性,以及该空间缺乏的开敞性,影响了小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使用倾向。另一方面,从询问采访得知,小区的环绕步行道也得到使用者们的肯定。分析原因:该步道的尺度合适,步道两侧的“座椅”随时可停驻休憩;步道的布置手法,使其处于小区各楼栋的“目光网络”中,增强了使用者的安全感,同时与其公共空间的身份无矛盾。

3.2案例中老年人室外活动空间改进

将楼栋的底层架空层部分围合,改造成茶室或休息厅,为小区创造居民交往的私密空间:充分利用楼栋入口灰空间,在楼栋入口处布置桌椅,在这里,老年人可以停留,坐着并且观看活动,也可以与楼栋居民进行社会活动;在群体社交场地边缘设置座椅,营造边缘空间。处于边缘空间的人,能看见别人而又不会被太多的人看见,在确保私密性的同时,又满足一些老年人接触公共空间的过渡心理。作为非交通空间,绿地两侧的空地具有成为半私密社交空间的潜质,建议在绿地与空地交界处种植高大植株,并设置桌椅,一方面是提升该控件的亲密性和隐私感,另一方面为小型社交活动提供了可能。锻炼健身区应移至楼栋间空地,开敝的空间不仅有阳光的滋润,同时处于楼栋间的公共场地得到了两侧住户及过往行人的目光“保护”,安全性提升,而且相对于某些楼栋的底层,楼栋间的开敞用地更易到达。此外。在该锻炼健身场地两侧的楼栋底层,建议设置半私密性的休憩空间,布置桌椅,使场地与人相互作用。

结束语

建筑设计当中低碳理念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建筑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设计过程中应用低碳理念,可以让建筑物实现降低能源消耗、保护环境的效果,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斌.谈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低碳世界,2015,(5):52-53

[2]王文君.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低碳世界,2017(29)

标签:;  ;  ;  

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郭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