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羰基化合物论文-陈川,徐迎迪,薛叙明,周鹏鹏

金属羰基化合物论文-陈川,徐迎迪,薛叙明,周鹏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金属羰基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钴卟啉,类水滑石,醇,选择性氧化

金属羰基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陈川,徐迎迪,薛叙明,周鹏鹏[1](2019)在《金属卟啉/MgAl水滑石催化醇选择性氧化制备羰基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将MgAl水滑石引入到金属四苯基卟啉(MTPPs,M=Co,Fe,Mn,Ni)催化氧化体系中,实现了醇的选择性氧化。结果表明,在分子氧/异丁醛体系中,Co TPP在苯甲醇氧化制苯甲醛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MgAl水滑石添加剂可有效地提高醛的选择性。在苯甲醇1 mmol、乙腈2 m L、Co TPP 5 mg、MgAl水滑石18 mg、异丁醛5 mmol、反应温度60℃、氧气气氛下反应2 h,苯甲醇的转化率和苯甲醛的选择性分别达到94%和92%。另外,此催化体系在其它醇类化合物的氧化反应中也具有较好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9年11期)

韩欣彤[2](2019)在《3d双过渡金属与羰基形成低配位数化合物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在现代配位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化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近些年,随着实验条件和计算机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被证实和研究,然而对于低配位的双核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却研究的很少。因此,本文在BP86/6-311G(d)的计算水平下,系统的研究了TM_2CO_2(TM=Sc-Zn)和TM_2CO_3(TM=Sc-Zn)两个体系的低能结构的点群、基态电子态、几何结构、振动频率以及红外强度等规律,主要内容如下:(1)在TM_2(CO)_2(TM=Sc-Zn)和TM_2(CO)_3(TM=Sc-Zn)两个体系中,通过对比C-O不分离的结构和C-O分离的结构的能量,我们发现对于含有d电子数较少的前过渡金属原子的结构,其C-O分离的结构能量最低;对于含有d电子数较多的后过渡金属原子,其C-O不分离的结构能量最低。(2)在TM_2(CO)_2(TM=Sc-Zn)和TM_2(CO)_3(TM=Sc-Zn)两个体系中,我们对比了含有d电子数较少的前过渡金属原子的结构中C-O不分离的结构和C-O分离的结构之间的能量差,发现随着d电子数的增加而能量差逐渐降低。(3)在C-O不分离的TM_2(CO)_2(TM=Sc-Zn)和TM_2(CO)_3(TM=Sc-Zn)两个体系中,通过对比C-O键长和C-O伸缩振动频率,我们发现对于含有d电子数较少的前过渡金属原子的结构,其C-O键长和C-O伸缩振动频率都远远偏离单独的CO分子中C-O键长和C-O伸缩振动频率;对于含有d电子数较多的后过渡金属原子的结构,其C-O键长和C-O伸缩振动频率都更接近单独的CO分子中C-O键长和C-O伸缩振动频率,但依然有所差异;对于3d轨道电子全占满的Cu原子和Zn原子的结构中,C-O键长和C-O伸缩振动频率和单独的CO分子中C-O键长和C-O伸缩振动频率很接近。(4)我们分析了TM_2(CO)_2(TM=Sc-Zn)和TM_2(CO)_3(TM=Sc-Zn)两个体系中的TM-TM距离,并与单独的TM_2分子以及其他已经被发现的含有TM-TM金属多重键的羰基化合物中的TM-TM键长进行了对比,发现低配位的TM_2(CO)_2(TM=Sc-Zn)和TM_2(CO)_3(TM=Sc-Zn)中的TM-TM之间都存在相对较短的距离,期待存在强关联相互作用。(5)在TM_2(CO)_2(TM=Sc-Zn)和TM_2(CO)_3(TM=Sc-Zn)两个体系中,结构的相对稳定和C-O伸缩振动频率都有一样的变化规律,这是因为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中金属原子与羰基配体之间的配位键的强弱对结构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过渡金属原子拥有较少的d电子时,其很难与羰基配体形成有效的反馈π键;当过渡金属原子拥有较多的d电子时,其能够与羰基配体之间发生更好的电子转移,形成更强的反馈π键,反馈π键和σ配键的协同作用会进一步促进羰基配合物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李松,甘贤雪,唐良富[3](2018)在《羟甲基功能化吡唑金属羰基化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3(5)-羟甲基-5(3)-甲基吡唑(L~1),4-羟甲基吡唑(L2)及双(3-羟甲基-5-甲基吡唑)甲烷(L3)与羰基钨(钼)的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以单齿及双齿氮配位的羰基金属衍生物LW(CO)5(L=L1或L2)和L3M(CO)4(M=Mo或W)。通过核磁、红外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往往通过O-H…O,N-H…O及O-H…OC-M等氢键作用,形成一维或二维金属有机超分子结构。并且依赖于配体中羟甲基所处的不同位置,这些金属有机超分子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结构特征。初步的催化活性测试表明,这些新化合物在苯乙炔叁聚反应中具有明显的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张昊[4](2018)在《过渡金属催化氧化合成氟代羰基化合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偶联反应是各类亲电试剂在金属催化剂催化下与各种金属亲核试剂形成碳-碳键以及各类碳-杂键的反应。这类反应在底物的适应性和官能团兼容性方面有着良好的特性。偶联反应发展速度很快,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农药、仿生、材料、天然产物全合成等各个领域当中。随着偶联反应研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学研究者意识到经典偶联反应中所使用的亲电试剂大多数是由亲核试剂经过多个步骤的电子转移转化后得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典偶联反应的应用和发展。在此背景下,氧化偶联反应应运而生。氧化偶联反应是在经典偶联反应中引入了氧化剂来实现试剂与底物之间的偶联反应,这是偶联反应的一大突破。近些年来,氧化偶联反应的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在有机化学领域中研究的热点之一,氧化偶联反应在医药和化学工艺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有机合成化学这一学科中,氧化偶联是一种有效合成碳-杂键和碳-碳键的重要方法。在传统的偶联反应中,反应中一般会包含繁琐复杂的反应底物的前官能团化,导致反应过程的反应路线较长,反应效率相比较低,而氧化偶联反应可以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简化底物的前官能团化,缩短反应路线从而提高反应效率。而且随着氧化偶联反应的发展,其原料的来源也更加广泛,综合以上优势,就可以通过氧化偶联反应大大提高反应的实用性和效率化,降低反应成本。从所周知,过渡态金属有着良好的反应活性,将过渡态金属应用于氧化偶联催化方面可以使氧化偶联反应更加高效,并且可以做到催化剂的重复利用。然而,对于保证反应中的条件温和,高效环保以及原子和成本经济性高一直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追求目标。基于以上原因,本篇论文主要研究了过渡态金属不同的盐(主要是铜、银、铁)催化氧化偶联反应来合成羰基化合物,主要研究包括以下工作:(1)实现了一种铜催化氧化烯烃双官能团化合成β-CF_3/-CHF_2酮的方法。含氟化合物有着良好的化学特质,在医学药物,材料科学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此方法主要以末端烯烃与2-碘-1,1,1-叁氟乙烷为原料,在铜-银的双重催化下,其中银作为辅助催化剂,过氧化叔丁醇作为氧化剂,一步法合成β-CF_3酮类化合物。如果把2-碘-1,1,1-叁氟乙烷用2-碘-1,1-二氟乙烷代替,则会相应的得到β-CHF_2酮化合物。此方法的优点在于反应过程条件温和,实验步骤简易,并且选择了相对比较廉价易得的2-碘-1,1-二氟乙烷和2-碘-1,1,1-叁氟乙烷作为二氟乙基和叁氟乙基的官能团来源。(2)一锅法实现了一种由末端炔烃经过铜催化氧化得到炔基磷酸酯,再通过银催化水合作用合成β-羰基膦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这一方法过程的原料是末端炔烃以及亚磷酸酯,在铜的催化作用下,加入纯净的氧气作为氧化剂,合成炔基磷酸酯类中间产物;在经过银的催化,经水合反应得到重要的有机药物中间体β-羰基膦酸酯。(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5-20)

蓝建勇[5](2018)在《过渡金属催化芳基C-H键与羰基化合物的偶联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渡金属催化C-H键官能化反应是高效快速构建C-C键或者C-X(碳-杂原子)键的有效途径。芳基酯类化合物是很多天然产物、生物活性分子的核心骨架,该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可进行多样性官能团的转化而备受关注。传统合成芳基酯类化合物的方法主要利用贵重金属催化酚类或者芳基硅烷与羰基化合物的偶联反应来实现,因此发展廉价金属催化芳基酯化合物的合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在全面综述过渡金属催化芳基C-H键官能化反应的基础之上,设计了含有2-吡啶甲酰胺功能基的萘环分子,利用吡啶甲酰胺上吡啶"N"和酰胺"N"对金属的双齿鳌合作用,探索了廉价金属钴催化萘基C-H键与羧酸化合物的脱氢偶联反应性能,为高效构建萘基酯类化合物提供了简捷的合成渠道。系统的反应条件筛选与优化表明:利用廉价金属钴[Co(OAc)_2(10 mol%)]为催化剂,以甲苯为溶剂,Ag_2CO_3(2.0 equiv)为氧化剂,Na_2CO_3(2.0 equiv)为碱,在120℃下通过萘基C-H键与羧酸化合物的交叉偶联反应可在萘环C-8位高区域选择性地引入酰氧功能基。底物拓展研究显示该反应底物普适性好,各类芳基羧酸包括杂芳酸和脂肪羧酸底物分子均能高效转化为芳基酯类化合物,产率高达92%,其中贫电子羧酸能以较高的化学转化率形成芳基酯,而富电子羧酸反应产率则偏低;相反,萘环上取代基电负性大小则对N-取代萘基Csp~2-H键同羧酸的交叉偶联性能影响较低,含有不同电子性能取代基的1-酰胺基萘都能以中等至良好的产率形成复杂的1-酰氧基-8-酰胺基萘衍生物;此外,N-(2-吡啶甲酰基)-取代的亚甲基苯类化合物也能容忍该反应体系,可在苄胺的邻位引入酰氧功能基。所有产物结构皆利用~1HNMR、~(13)CNMR、HR-MS、IR和单晶等分析数据予以表征;深入的机理研究证实芳基C-H键与羧酸化合物的脱氢偶联反应涉及活性Co(III)-催化的C-H键活化过程,其中萘环底物的H/D交换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C-H键的断裂是不可逆的;同时,同位素动力学实验进一步佐证了C-H键断裂在该反应体系中不属于决速步骤。后续的合成应用表明再次的Csp~2-H键胺化反应可将萘基酯衍生为结构多样性的7,8-二胺基取代的1-萘基酯化合物。(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4-24)

易年年[6](2017)在《过渡金属催化氧化合成羰基化合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氧化偶联反应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有机化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其在化工和医药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机合成化学中,氧化偶联反应已成为构建碳-碳键及碳-杂键的重要方法之一。相比于传统的偶联反应,氧化偶联反应不仅减少了繁琐的反应底物的前官能团化,缩短了反应路线,提高了反应效率,而且其原料的来源也更为广泛,综合起来就大大地提高了反应的实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过渡金属催化的氧化偶联反应由于其高效的反应活性,催化剂的可重复利用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探索条件温和、高效环保以及原子和成本经济性高的反应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基于上述原因,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过渡金属(主要是铜、银、铁)催化的氧化反应来合成羰基化合物,研究工作包括以下部分:(1)实现了一种末端炔烃经铜催化氧化得到炔基膦酸酯,后经银催化水合作用合成β-羰基膦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以末端炔烃和亚磷酸酯为原料,在铜催化剂的作用下,以清洁的氧气为氧化剂,合成中间产物炔基膦酸酯;后在银催化剂的作用下,经水合反应得到目标产物β-羰基膦酸酯。β-羰基膦酸酯在有机药物合成领域中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2)发展了一种铜/铁共催化氧化炔烃磷酰基化反应合成β-羰基膦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本文以末端炔烃和亚磷酸酯为原料,利用铜/铁的共催化作用,以清洁的氧气为氧化剂,一步制得目标产物。该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底物适应性好。对照实验中加入自由基捕捉剂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成功抑制了反应的进行,并捕捉到磷酰基自由基,证明了反应可能是通过自由基机理来完成的。(3)探索了一种铜催化氧化烯烃双官能团化合成β-CF3/CHF2酮的方法。含氟化合物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在医药、材料等方面表现出广泛的应用价值。该方法主要以末端烯烃与2-碘-1,1,1-叁氟乙烷为原料,在铜催化剂的作用下,加入适量的银盐作为助催化剂,以过氧叔丁醇为氧化剂,一步合成β-CF3酮类化合物。若使用2-碘-1,1-二氟乙烷与烯烃反应,则可以得到相应的β-CHF2酮化合物。该方法条件简单,选择相对廉价的含氟碘化物作为叁氟乙基和二氟乙基的来源,节约了成本。另外,通过对照实验的设计,反应中加入自由基捕捉剂TEMPO成功捕捉到叁氟乙基自由基,从而证明反应过程中可能也包含自由基的历程。(4)实现了一种铁催化氧化吲哚与α-胺基羰基化合物合成3-酰基吲哚类化合物的方法。吲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生物活性分子中,在有机合成中常被作为重要的原料使用。该合成方法主要以吲哚和α-胺基羰基化合物为原料,在铁催化剂的作用下,以过氧叔丁醇为氧化剂,一步合成3-酰基化吲哚衍生物。该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底物适应性强,初步的机理研究实验表明反应过程中也存在自由基的历程。(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7-05-18)

吴萍[7](2017)在《无金属催化/铁催化下羰基咪唑及六元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氮杂环化合物在农业、生物、材料和医药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也不断吸引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更多方法去获得含氮化合物。本着高效、简单、环保、经济的原则,我们提出新的合成多取代咪唑衍生物和多取代嘧啶衍生物的方案。分别通过一系列实验对其进行机理探讨,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对化合物进行单晶结构确认。1、对咪唑化合物的合成的综述以及α,β-不饱和醛/酮参与的环加成、碳氢活化、氧化还原等反应的综述。我们提出,1,10-菲罗啉做配体,α,β-不饱和醛/酮和芳基脒在10 mol%的FeCl3?6H2O和2.5 mol%的碘单质的催化下发生[3+2]环加成反应,合成出一系列1,2,4,5-酰基化咪唑化合物。在该反应中,铁盐既充当了催化剂的作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还作为路易斯酸提高α,β-不饱和醛/酮的活性。该反应区域选择性和适应性优异,简单、高效、环保获得相应产物,结果令人满意。55种底物拓展产率达到43-97%。2、N-甲苯磺酰腙是一类活性比较高的化合物,通常由简单的醛类或者酮类直接和酰肼反应反应得到。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脱掉磺酰基作为重氮化合物参与反应,也可以磺酰肼基作为离去基团发生碳氢活化,进行偶联。由于N-甲苯磺酰腙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碳烯,我们通过实验完成该化合物和芳基脒碳氮键的构建。反应加入1当量的碘单质和2当量的叔丁醇锂,70 oC下在甲苯溶剂中反应,得到了一系列1,2,4-叁取代咪唑化合物,并通过实验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该反应不加入过渡金属作为催化剂,没有配体的使用,制备了芳基取代和烷基取代的咪唑衍生物。3、氮肟作为很好的氮源参与反应的综述和对嘧啶及其衍生物的一些合成的综述。我们提出了使用易于得到的α,β-不饱和醛/酮和N-羟基脒为原料,使用铁盐作为催化剂,加入不同的促催化剂和碱控制反应的发生方向,从而合成一系列2,4,5-叁取代酰基化咪唑化合物和二/叁取代的嘧啶化合物,并对机理进行了探讨。该反应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和收益性,是一种经济、高效、环保的反应。重要的是,该反应使用相同的反应底物,控制不同催化剂和碱,可以选择性地发生[3+2]和[3+3]环化反应,对以后合成更多环加成产物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7-04-01)

张新利,马志宏,商成喜,秦玫,郑学忠[8](2016)在《茚及其衍生物与金属羰基化合物的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茚及其衍生物与羰基钌、羰基铁、羰基钼等金属羰基化合物反应的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了一系列桥连或取代茚基金属羰基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骆学松[9](2016)在《基于羰基重氮化合物无金属参与的N-F和N-H键的插入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氮羰基化合物是常用的一种卡宾前体,它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释放一分子氮气而形成卡宾中间体,得到的卡宾碳是很好的亲核试剂。由于卡宾碳受到重氮官能团的影响,从而使得卡宾碳具有一定的亲核性,使其能够受到亲电试剂的进攻,例如质子酸、带正电的卤原子、活泼的羰基化合物等一系列的亲核试剂都可以与重氮发生取代反应,从而得到各种功能化的羰基化合物。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发展了两种新的重氮转移方法,一个是N-F键对羰基重氮的插入反应,另一个是N-H键对羰基重氮的插入反应。1.N-F键对α-羰基重氮的插入反应氟代双苯磺酰亚胺(NFSI)在无金属催化下与α羰基重氮发生N-F键的插入反应被首次报道。该反应中,NFSI作为氟源和氮源对重氮进行插入反应并得到目标产物,而且产率较高。经过机理研究,我们提出了可能的反应路线。2.N-H键对羰基重氮的插入反应无金属催化下的N-H键对α-羰基重氮插入反应也得以发展。由于PKa的原因,产率和反应时间都表明双苯磺酰亚胺是最理想的胺源。在最优条件下,N-H插入的目标产物能够得到较好的收率。与此同时,我们做了动力学实验,实验数据表明反应是个多步过程,而且不经过卡宾中间体。总的来说,在无金属催化下N-F键和N-H键插入反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氟代双苯磺酰亚胺和双苯磺酰亚胺作为反应原料,以高效的原子经济性得到C-N键和C-F键产物。(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6-06-01)

陈盼盼[10](2016)在《金属作用下2-(2-溴烯丙基)-1,3-二羰基化合物的环化在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天然产物中都包含呋喃结构或者环戊烯酮结构,所以许多合成工作者致力于发展这些母核的构建策略。现代有机化学最为重要的发展和发现之一便是能够通过新颖的反应实现碳碳偶联或碳杂偶联,形成新的C-X键。许多过渡金属都能够介导这类反应的发生,其中银、钯在这类反应中因其实用性高效性尤为引人注目。本论文主要研究Ag(Ⅰ)或Pd(0)参与的2-(2-溴烯丙基)-1,3-二羰基化合物的分子内环化用于合成多取代呋喃化合物或2-环戊烯酮衍生物及类似物。具体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银/碱、碱诱导的多取代呋喃化合物的选择性合成,共合成了30个化合物。第二部分是钯(0)催化的C(sp3)-H活化、碳碳键形成,2-环戊烯酮衍生物及其类似物的合成。共合成了18个化合物,预期产物15个,非预期产物3个。上述所有终产物的结构都通过1H NMR,13C NMR, HRMS, IR进行了表征和确证。这些策略目前都未见文献报道,具备首创性。这些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底物适用性广,部分化合物具有新颖的结构和功能,更有可能为构建含呋喃或2-环戊烯酮的天然产物提供新的策略。(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6-05-01)

金属羰基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在现代配位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化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近些年,随着实验条件和计算机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被证实和研究,然而对于低配位的双核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却研究的很少。因此,本文在BP86/6-311G(d)的计算水平下,系统的研究了TM_2CO_2(TM=Sc-Zn)和TM_2CO_3(TM=Sc-Zn)两个体系的低能结构的点群、基态电子态、几何结构、振动频率以及红外强度等规律,主要内容如下:(1)在TM_2(CO)_2(TM=Sc-Zn)和TM_2(CO)_3(TM=Sc-Zn)两个体系中,通过对比C-O不分离的结构和C-O分离的结构的能量,我们发现对于含有d电子数较少的前过渡金属原子的结构,其C-O分离的结构能量最低;对于含有d电子数较多的后过渡金属原子,其C-O不分离的结构能量最低。(2)在TM_2(CO)_2(TM=Sc-Zn)和TM_2(CO)_3(TM=Sc-Zn)两个体系中,我们对比了含有d电子数较少的前过渡金属原子的结构中C-O不分离的结构和C-O分离的结构之间的能量差,发现随着d电子数的增加而能量差逐渐降低。(3)在C-O不分离的TM_2(CO)_2(TM=Sc-Zn)和TM_2(CO)_3(TM=Sc-Zn)两个体系中,通过对比C-O键长和C-O伸缩振动频率,我们发现对于含有d电子数较少的前过渡金属原子的结构,其C-O键长和C-O伸缩振动频率都远远偏离单独的CO分子中C-O键长和C-O伸缩振动频率;对于含有d电子数较多的后过渡金属原子的结构,其C-O键长和C-O伸缩振动频率都更接近单独的CO分子中C-O键长和C-O伸缩振动频率,但依然有所差异;对于3d轨道电子全占满的Cu原子和Zn原子的结构中,C-O键长和C-O伸缩振动频率和单独的CO分子中C-O键长和C-O伸缩振动频率很接近。(4)我们分析了TM_2(CO)_2(TM=Sc-Zn)和TM_2(CO)_3(TM=Sc-Zn)两个体系中的TM-TM距离,并与单独的TM_2分子以及其他已经被发现的含有TM-TM金属多重键的羰基化合物中的TM-TM键长进行了对比,发现低配位的TM_2(CO)_2(TM=Sc-Zn)和TM_2(CO)_3(TM=Sc-Zn)中的TM-TM之间都存在相对较短的距离,期待存在强关联相互作用。(5)在TM_2(CO)_2(TM=Sc-Zn)和TM_2(CO)_3(TM=Sc-Zn)两个体系中,结构的相对稳定和C-O伸缩振动频率都有一样的变化规律,这是因为过渡金属羰基化合物中金属原子与羰基配体之间的配位键的强弱对结构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过渡金属原子拥有较少的d电子时,其很难与羰基配体形成有效的反馈π键;当过渡金属原子拥有较多的d电子时,其能够与羰基配体之间发生更好的电子转移,形成更强的反馈π键,反馈π键和σ配键的协同作用会进一步促进羰基配合物的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属羰基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陈川,徐迎迪,薛叙明,周鹏鹏.金属卟啉/MgAl水滑石催化醇选择性氧化制备羰基化合物[J].应用化学.2019

[2].韩欣彤.3d双过渡金属与羰基形成低配位数化合物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3].李松,甘贤雪,唐良富.羟甲基功能化吡唑金属羰基化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质(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8

[4].张昊.过渡金属催化氧化合成氟代羰基化合物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8

[5].蓝建勇.过渡金属催化芳基C-H键与羰基化合物的偶联反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

[6].易年年.过渡金属催化氧化合成羰基化合物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7

[7].吴萍.无金属催化/铁催化下羰基咪唑及六元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构建[D].兰州大学.2017

[8].张新利,马志宏,商成喜,秦玫,郑学忠.茚及其衍生物与金属羰基化合物的反应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9].骆学松.基于羰基重氮化合物无金属参与的N-F和N-H键的插入反应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

[10].陈盼盼.金属作用下2-(2-溴烯丙基)-1,3-二羰基化合物的环化在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6

标签:;  ;  ;  ;  

金属羰基化合物论文-陈川,徐迎迪,薛叙明,周鹏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