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性别偏见论文-苏曼,蒋京川

矛盾性别偏见论文-苏曼,蒋京川

导读:本文包含了矛盾性别偏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矛盾性别偏见,消极元刻板印象,群体认同,群际焦虑

矛盾性别偏见论文文献综述

苏曼,蒋京川[1](2019)在《“我不喜欢你”所以“你也可能不喜欢我”:矛盾性别偏见与群际焦虑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国内外研究发现,偏见水平和元刻板印象均可预测群际焦虑,且元刻板印象的作用更加重要。但这些研究并未解释偏见影响群际焦虑的具体机制,以及当个体不认同自身群体身份时这种作用是否显着。为此,本研究在群际焦虑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矛盾性别偏见与群际焦虑的关系,以及消极元刻板印象的中介作用和群体认同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矛盾性别偏见正向预测群际焦虑,但善意性别偏见与群际焦虑相关不显着;(2)消极元刻板印象在矛盾性别偏见和群际焦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消极元刻板印象的中介作用受到群体认同水平的调节。(本文来源于《心理与行为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典亚娇[2](2018)在《矛盾性别偏见对女领导CPM效能评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文明程度及社会对女性发展关注度的提升使得职场女性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她们在职场中所面对的性别歧视依然是困扰其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基于群体标签或刻板印象,女领导往往被冠以“工作狂”、“缺少女人味儿”等负面标签,员工在对女领导CPM效能进行评价时是否会受性别偏见态度的影响?其中的作用机理又是如何?这将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性别偏见的最新理论表明,对女性的性别偏见不仅包括敌意态度而且包括善意态度,本研究将主要探讨这两种偏见对领导CPM效能评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对员工性别及领导性别分组进行性别间的对比研究,以探讨下属的矛盾性别偏见对女领导CPM效能评价的影响及善意性别偏见的本质,现得出以下结论:(1)员工的敌意性别偏见负向预测对男女领导CPM效能的评价,善意性别偏见正向预测对男女领导CPM效能的评价;敌意性别偏见对女性的负向影响高于男性,善意性别偏见对男性的利好大于女性。(2)女性敌意性别偏见显着高于男性,女性善意性别偏见略高于男性但未达到显着水平;矛盾性别偏见水平越高对领导CPM效能评价的影响越强。(3)男员工的敌意性别偏见对女领导CPM效能的负向影响并不显着,但与男领导CPM效能显着正相关。也即,男性员工不会因敌意性别偏见刻意降低对女领导的评价,但在不会“踩女”的同时,男性员工却做到了“捧男”。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并指出研究不足之处,同时,结合本研究的结论为组织实践及未来研究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曹欣蕾[3](2018)在《矛盾的性别偏见对基于性别的群际帮助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群际帮助是指施助者作为某个群体的成员对另一群体成员的帮助行为,Nadler提出的群际帮助关系作为权力关系的模型认为,群体会通过帮助来建立或挑战现有统治和优势地位。根据帮助的性质可以将其划分为自主定向帮助和依赖定向帮助,其中,依赖定向帮助被视为是一种维护当前权力关系以及社会支配的机制。男性和女性群体是基于性别划分的最常见的群体,并且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关系。前人研究指出,善意的性别偏见增加了跨性别交互中的依赖定向帮助。其中善意的性别偏见是矛盾的性别偏见中的一种,即主观上以一个积极的态度看待女性,但实质上是为了将女性限制在传统的性别角色中。与之相对应的是敌意的性别偏见,即公开敌视、贬低女性的意识形态与情感。虽然以往研究已经发现了善意的性别偏见与基于性别的群际帮助的关系,但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的研究,前人调查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性别偏见水平不同,而且平均性别偏见水平会使得人们对不同形式的性别偏见产生不同程度的偏爱。那么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矛盾的性别偏见是否依旧能预测依赖定向帮助的提供?这是本研究希望探讨的问题之一。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群际帮助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发现在两个或多个个体间的,既然群际帮助大多是以人际帮助的形式发生的,那么当个体对受助者产生了不同的人际知觉时,矛盾的性别偏见对依赖定向帮助的影响是否会发生改变?这是本研究希望探讨的第二个问题。研究一采用问卷法探究矛盾的性别偏见对基于性别的群际帮助的影响,将帮助对象的性别作为组内变量,测量男女所持有的矛盾性别偏和其向不同性别对象提供帮助的倾向。结果发现,男性所持有的敌意性别偏见预测了其提供依赖定向帮助的几率,并且这种效应只只存在于受助者为女性的情况下。研究二采用实验法探究矛盾的性别偏见对基于性别的群际帮助的影响,将帮助对象的性别作为组间变量,将被试短时间的暴露于不同形式的性别偏见信念中,然后测量其向不同性别对象提供依赖定向帮助的可能性。结果发现,暴露于善意的性别偏见信念后增加了男性提供依赖定向帮助的几率,并且这种效应只存在于受助者为女性的情况下。研究叁探究了矛盾的性别偏见对基于性别的群际帮助中的影响及人际知觉在其中的作用,包括预实验和正式实验。预实验旨在根据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中温暖和能力两个维度编制能够表现出帮助接受者高温暖高能力、高温暖低能力、低温暖高能力以及低温暖低能力的描述材料。正式实验采用问卷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将帮助对象的性别作为组间变量,让被试阅读一段根据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划分的四类有关男性或女性熟人的描述之一,启动其对熟人产生不同的人际知觉,然后测量其对熟人的帮助提供倾向,结果发现男性所持有的善意性别偏见预测了其向女性提供依赖定向帮助的几率,并且男性所感知到女性的能力和符合传统性别角色的程度在其中起到了调节作用。本研究表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依旧是善意的性别偏见增加了男性向女性提供依赖定向帮助的可能性,并且当男性感知到求助女性具有高能力时,其作为优势群体的男性认同受到了威胁,为了缓解这种威胁,其所持有的善意性别偏见起到了防御的作用,通过强调女性的弱势地位从而鼓励其提供更多的依赖定向的帮助,以此来维持自己所属的男性群体的优势地位。而当男性感知到求助女性符合传统的女性角色时,其所持有的善意性别偏见激起了他们的同情与怜悯之心,并鼓励他们通过向女性提供依赖定向帮助来对她们进行表扬,从而将她们进一步的限制在传统的性别角色之中。(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3-30)

苏曼,蒋京川[4](2017)在《“我不喜欢你”所以“你也可能不喜欢我”:矛盾性别偏见与群际焦虑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国内外研究发现,偏见水平和元刻板印象均可预测群际焦虑,且元刻板印象的作用更加重要。但这些研究并未解释偏见影响群际焦虑的具体机制,以及当个体不认同自身群体身份时这种作用是否显着。为此,本研究在群际焦虑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矛盾性别偏见与群际焦虑的关系,以及消极元刻板印象的中介作用和群体认同的调节作用。采用矛盾性别偏见问卷、群体认同问卷、群际焦虑问卷以及自我报告消极元刻板印象的内容及水平的方式对3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矛盾性别偏见、消极元刻板印象、群际焦虑之间两两均相关;其中敌意性别偏见与消极元刻板印象相关显着,善意性别偏见与消极元刻板印象相关关系不显着。(2)群体认同与消极元刻板印象和群际焦虑相关不显着。(3)消极元刻板印象能够在矛盾性别偏见与群际焦虑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消极元刻板印象的中介作用受到群体认同水平的调节,中介作用对于群体认同水平高的大学生显着,对于群体认同水平低的大学生不显着。因此,消极元刻板印象在矛盾性别偏见与群际焦虑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且该效应受到群体认同的调节。(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期刊2017-11-03)

陈志霞,徐荣华[5](2013)在《矛盾性别偏见与工作场所性骚扰态度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模拟实验研究方法对矛盾性别偏见与工作场所性骚扰态度及行为策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敌意性别偏见与骚扰辩护态度显着正相关;与骚扰者责备显着负相关,与受害者责备显着正相关;与自我隐忍策略显着正相关。(2)善意性别偏见与反骚扰态度显着正相关;与寻求公司外法律援助显着正相关。(3)反性骚扰态度与组织内策略显着正相关;性骚扰辩护态度与自我隐忍策略显着正相关。(4)骚扰者责备态度与组织内策略显着正相关,与自我隐忍策略显着负相关,与寻求公司外法律援助显着正相关。(5)在受害者是违反传统性别角色的情境下,敌意性别偏见与骚扰者责备的负相关、与受害者责备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明显。(本文来源于《妇女研究论丛》期刊2013年04期)

陈志霞,何芳玲[6](2009)在《矛盾性别偏见与家庭权力相关婚恋观念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Glick和Fiske善意与敌意矛盾性别偏见量表和自编家庭权力相关传统婚恋观念问卷,对大学生样本矛盾性别偏见与权力相关婚恋观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探讨。其中,权力相关婚恋观念问卷主要包括择偶标准和婚姻家庭性别角色规范两个部分。研究结果显示,修订的矛盾性别偏见中文问卷和自编权力相关婚恋观念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后续相关研究的参考;善意和敌意性别偏见与个体的权力相关传统婚恋观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显着相关,支持了本研究提出的矛盾性别偏见影响家庭权力关系的双重途径假说。(本文来源于《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期刊2009-07-20)

吕胜男[7](2009)在《矛盾性别偏见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女性的职业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引入矛盾性别偏见的概念,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叁个案例的事件中六个维度的性别偏见进行挖掘与考察,进而分析探讨在现代社会中矛盾性别偏见的产生和发展机制,及其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性别偏见自从产生之时起就脱离其结构性根源,而独立的进入人类知识库存,又因为人类对其结构性根源的遗忘,即使在当代已经不存最初产生性别偏见的结构性根源,人类仍然会非理性的接受性别偏见存在的“合理性”。而矛盾性别偏见的多个维度也都是由性别间能力差异这一维度衍生出来。其中,善意性别偏见的产生是因为现代社会敌意性别偏见的结构性根源已不再存在,人类面临的情境呈现出社会结构的根源的缺失与不合理,并与其惯有的社会意识不相一致而产生的。研究还发现,矛盾性别偏见对女性职业发展有负面影响,通常内隐的善意性别偏见比通常外显的敌意性别偏见对女性影响要大;女性自身内隐的矛盾性别偏见比来自外界的的矛盾性别偏见的影响要大;处于性别间能力差异维度的矛盾女性别偏见影响较大,而处于异性性行为维度的矛盾性别偏见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则相对较小。矛盾性别偏见对女性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还存在循环放大效应,并且女性的职业发展的好坏等因素会对性别偏见有反向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徐荣华[8](2008)在《矛盾性别偏见与工作场合性骚扰态度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矛盾性别偏见是Glick和Fiske等近来提出的一种性别偏见理论,他们认为性别偏见应该包括敌意的性别偏见(hostile sexism, HS)与善意的性别偏见(benevolent sexism, BS)两类,前者是一种出于对女性敌对情感的偏见,往往通过贬损女性来证明男性自己的权利,而后者则是一种主观上出于爱护女性的正面情感和积极态度,通过特定的角色限制而对女性形成一种性别偏见态度,这种态度会导致男性的行为被视作是亲社会行为。而工作场合性骚扰是对一个古老问题的新称谓,指工作中不受欢迎的、带有性色彩的行为。本研究在对矛盾性别偏见和工作场合性骚扰的相关概念、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武汉400名大学生的矛盾性别偏见和工作场合性骚扰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敌意性别偏见与性骚扰女性敌意态度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善意性别偏见与性骚扰一般善意态度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2)敌意性别偏见与骚扰者责备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受害者责备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善意性别偏见与骚扰者责备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受害者责备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3)敌意性别偏见与组织内向内策略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善意性别偏见与寻求公司外法律援助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4)性骚扰一般善意态度与组织内向外策略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性骚扰女性敌意态度与组织内向内策略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5)骚扰者责备态度与组织内向外策略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与组织内向内策略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寻求公司外法律援助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6)在受害者是违反传统性别角色的情境下,敌意性别偏见与骚扰者责备的负相关关系、与受害者责备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明显。(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8-05-01)

蔡学青[9](2008)在《女大学生矛盾性别偏见与成就动机关系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310名女大学生矛盾性别偏见(分为敌意、善意性别偏见)、成就动机(分为追求成功、逃避失败动机)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问卷测量来探讨矛盾性别偏见与女大学生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与成就动机总分相关关系中,敌意性别偏见、善意性别偏见“父权保护”维度分别与其成就动机呈显着负相关;而善意性别偏见“性别互补”维度则与成就动机呈显着正相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敌意性别偏见主要是通过与逃避失败动机(成就动机的负向维度)呈负正相关来实现与成就动机形成显着负相关关系,即:敌意性别偏见强的女大学生是由于逃避失败动机过强而降低其成就动机的。善意性别偏见则与成就动机关系复杂:其中“父权保护”维度与追求成功动机显着负相关、与逃避失败动机显着正相关,而“性别互补”维度则与追求成功动机正相关。作为女大学生动机研究的一个补充,职业生涯规划能较好的在一定程度上被以上几个指标预测,即:追求成功动机与职业生涯规划得分显着正相关;逃避失败动机和成功恐惧都与职业生涯规划呈显着负相关;与成就动机呈显着负相关善意性别偏见“父权保护”维度和敌意性别偏见都与职业生涯规划呈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8-05-01)

何方玲[10](2008)在《矛盾性别偏见与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Glick & Fiske善意与敌意矛盾性别偏见量表和自编人际关系模式调查问卷(Relationship Style Survey),对大学生样本的矛盾性别偏见与婚恋价值观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探讨。重点关注善意性别偏见与敌意性别偏见类似的性别偏见实质,探讨两类性别偏见通过婚恋价值观念影响大学生择偶过程的具体机制,同时探讨矛盾性别偏见对婚姻性别角色关系的重要影响。一方面通过择偶标准影响婚姻起始阶段的夫妻矛盾性别地位设置,使得男性在婚姻的起点就处于经济社会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通过婚姻性别角色规范,保持和强化男性在婚姻中的优势地位。研究结果显示,善意和敌意性别偏见对大学生个体的传统婚恋价值观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显着预测作用,支持了研究开始之初提出的矛盾性别偏见影响家庭权力关系的矛盾途径假设。主要的研究结论有:结论一:对女性的善意性别偏见BS对择偶标准中的能力素质、情感沟通及容貌魅力叁大因素有显着的预测作用;对女性的敌意性别偏见HS的个体与物质能力素质因子呈显着的负相关。结论二:对男性的善意性别偏见BM与能力素质因素及容貌魅力呈负相关,但在容貌魅力维度并未达到显着性水平;对男性的善意性别偏见HM对择偶标准中的能力素质、情感沟通两大因素有显着的正相关,而HM与容貌魅力在模型内部呈正相关,但并未达到显着性水平,故结论部分支持了假设;结论叁:个体对女性敌意的性别偏见HS对“男性权威”之外的其他因素“家务分工”、“家庭暴力”及“传统观念”均有显着正相关;这就表明,HS越高,越认同女性应该承担孩子教养及家务劳动,对家庭暴力的容忍度也越高。模型内部并未通过F检验的显着性水平,个体对女性的BS对婚姻性别角色规范各因子无显着的预测作用。结论四:对男性的善意性别偏见BM在男性权威及家务分工两位上有显着的正相关,而在其他两维度上存在正相关,但未达到显着性水平;而HM对家庭相别角色规范的相关均未达到显着性水平。(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8-05-01)

矛盾性别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社会文明程度及社会对女性发展关注度的提升使得职场女性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她们在职场中所面对的性别歧视依然是困扰其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基于群体标签或刻板印象,女领导往往被冠以“工作狂”、“缺少女人味儿”等负面标签,员工在对女领导CPM效能进行评价时是否会受性别偏见态度的影响?其中的作用机理又是如何?这将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问题。性别偏见的最新理论表明,对女性的性别偏见不仅包括敌意态度而且包括善意态度,本研究将主要探讨这两种偏见对领导CPM效能评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对员工性别及领导性别分组进行性别间的对比研究,以探讨下属的矛盾性别偏见对女领导CPM效能评价的影响及善意性别偏见的本质,现得出以下结论:(1)员工的敌意性别偏见负向预测对男女领导CPM效能的评价,善意性别偏见正向预测对男女领导CPM效能的评价;敌意性别偏见对女性的负向影响高于男性,善意性别偏见对男性的利好大于女性。(2)女性敌意性别偏见显着高于男性,女性善意性别偏见略高于男性但未达到显着水平;矛盾性别偏见水平越高对领导CPM效能评价的影响越强。(3)男员工的敌意性别偏见对女领导CPM效能的负向影响并不显着,但与男领导CPM效能显着正相关。也即,男性员工不会因敌意性别偏见刻意降低对女领导的评价,但在不会“踩女”的同时,男性员工却做到了“捧男”。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并指出研究不足之处,同时,结合本研究的结论为组织实践及未来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矛盾性别偏见论文参考文献

[1].苏曼,蒋京川.“我不喜欢你”所以“你也可能不喜欢我”:矛盾性别偏见与群际焦虑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9

[2].典亚娇.矛盾性别偏见对女领导CPM效能评价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8

[3].曹欣蕾.矛盾的性别偏见对基于性别的群际帮助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8

[4].苏曼,蒋京川.“我不喜欢你”所以“你也可能不喜欢我”:矛盾性别偏见与群际焦虑的关系[C].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

[5].陈志霞,徐荣华.矛盾性别偏见与工作场所性骚扰态度的相关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13

[6].陈志霞,何芳玲.矛盾性别偏见与家庭权力相关婚恋观念的相关研究[C].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2009

[7].吕胜男.矛盾性别偏见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9

[8].徐荣华.矛盾性别偏见与工作场合性骚扰态度的相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9].蔡学青.女大学生矛盾性别偏见与成就动机关系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10].何方玲.矛盾性别偏见与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标签:;  ;  ;  ;  

矛盾性别偏见论文-苏曼,蒋京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