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新城新一轮标杆地价更新相关技术问题探讨

工业新城新一轮标杆地价更新相关技术问题探讨

一、新型工业城市新一轮基准地价更新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孙钰瑶[1](2021)在《云南省住宅地价与房价时空联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未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将会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持同步。目前土地供应、住房需求、市场结构等不均衡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楼市调控政策。要发挥土地要素、房地产要素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价格是关键手段,而房价存在较强的时间上的动态惯性效应和空间上的区域关联特征。因此,为促进云南房地产市场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研究清楚住宅地价与房价之间的时空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围绕地价和房价的关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出发,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及研究成果后,在地价和房价互动机理基础上,首先展开云南省经济和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次,以2011-2019年云南16州市的土地出让价格和商品住宅价格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借助脉冲响应函数研究两者在时序上的动态关系,并进一步构建房价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云南房价的影响因素。空间上,基于云南129县(市、区),运用反距离加权法建立住宅用地基准地价和房价的数字价格模型来研究空间分布特征,通过聚类进行异常值分析,最后结合地价房价比来分析云南房地产市场现存的问题。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到的结论为:(1)云南住宅用地土地出让价格与商品住宅价格存在长期的正向互动关系,且商品住宅价格还存在着自我推动上涨的趋势;近些年云南商品住宅价格上涨引起了云南住宅用地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且住宅用地土地出让价格并不是云南商品住宅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2)在影响云南房价的因素中,供给方面的因素有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住宅用地土地出让价格、住宅用地推出土地面积;需求方面的因素有人口城市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一年房价的增长率,且需求方面的作用大于供给方面。由于房价的成本弹性相对较低,可以认为供给成本并不是影响云南房价的主要因素,而影响程度最大的人口城市化率,反映出云南省资源分配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非均等化等问题,云南地区房价的上涨更多依赖于人口城市化率的推动。(3)房价受需求及空间溢出的影响并没有随着住宅用地基准地价的变化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两者在空间上具有差异性,由此说明基准地价的更新不在局限于现实性,要结合周边环境变化以此保持其现势性。其中,罗平县、富源县、沾益市、麒麟区、蒙自市、鹤庆县、巍山县的住宅用地基准地价和房价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4)2018年云南省有80%的区县地价房价比在5%-15%之间,表明云南绝大部分区县的城区目前执行的住宅用地基准地价偏低;将16州市的地价房价比与全国50城对比发现,特别是昆明和滇中新区城市与作为云南省省会城市和辐射南亚东南亚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不相符,其余州市更加偏低,与各级城市等级不相符。最后,从实证研究结果出发,针对云南地区要提升地价房价占比;优化住宅用地供应空间配置,高质量发展中心(滇中)城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土地监管,增强市场透明度;注重公共服务资源的供给质量和数量的空间均等化发展;重视省会(州市)周边区县房价的增长,调控要注重“城市联动”和“因城施策”。

杜海龙[2](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薛睿[3](2020)在《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文中指出哈尔滨的大规模城市化发展起源于1898年中东铁路的勘测与修建,百余年的历史相比于国内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并不算久远,但其发展过程较为曲折,造就了哈尔滨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剧烈波动的演化过程。本文以哈尔滨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形态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从时间维度上划分出从前至后的6个形态演化周期,确定了中心城区与典型片区两个尺度层级,融合多种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对哈尔滨相关形态要素特征的演变历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及动因解读。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绪论与第2章城形态学理论解析及研究框架构建,是论文的基础分析部分,论述了论文写作的背景、目的与意义,从研究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要素等方面为其后论述提供理论及技术上的支撑;第二部分包括第3章近代时期与第4章现代时期的城市形态解析,分别对所确定的6个形态周期中的哈尔滨中心城区及各典型片区的发展背景与形态特征进行的分析与解读;第三部包括第5章城市形态演化规律分析与第6章城市形态演化动因分析,是整个论文的最重要结论部分,将各周期城市形态静态特征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演化的规律,并结合相关背景分析形态特征的生成及演化动因与机制。哈尔滨的中心城区的扩展经历了从以铁路与水路为依托的聚集式扩展,到以公路及产业网络为依托的外延式扩展,其间经历了三次明显的加速过程以及一次明显的降速过程。市区的结构形态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演化过程,从城市生成初期的松散的多中心结构,以及其后几个阶段中单中心结构的整合、迁移与分化过程,并逐渐朝着相对成熟的多核心结构发展,整个过程受到地缘环境不断转化的影响呈现出先“差异式”再“叠加式”的演化特征。较大的阶段性差异使城市结构发展的连续性较差,市区内始终未形成延续性较强的功能轴线。市区内受限于铁路、水系、大面积的工业用地等因素的阻隔,各片区之间的交通无法进行有效的整合,导致市区路网整体联系度较弱,无法对“双极多核心”结构的培育提供有效的交通支撑。在局部的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过程中,主要的指导思想从初期的以美学秩序为基础的欧式古典主义规划思想演化为后期的以功能理性为基础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伴随这一过程哈尔滨的片区路网肌理形态从“图形化、内向型”的形式向“均质化、外向型”的形式转化,并体现出一定的“去地域文化性”特征;功能组织形态经历了从“线性组织”到“分区组织”,再到“组团式组织”的演化过程,组织层级上具有从“垂直化”到“扁平化”的演化特征;公共开放空间的类型经历了从“街区主导”到“公园绿地主导”的演化过程,并体现出小型化、带状化、多样化与商业化的趋势特征。哈尔滨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的动因较为复杂,其中主要以地缘环境及自然环境为主要的底层逻辑,以“城市的枢纽地位”及“移民城市及来自于俄国的影响”两条始终保有持续影响力的因素为主线,以经济体制、依托网络、空间门槛、规划思想、形态主导意向等因素的阶段性变化为最直接的动因,并以标志性事件为触发点,通过其对应的城市发展政策与相关规划直接作用在城市形态上。通过本文的研究形成以下创新性成果:提炼出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中的“时间”、“尺度”与“区域”三个核心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搭建了对中观尺度的城市形态的融合型研究平台;通过从静态到动态的形态特征分析,揭示了哈尔滨中心城区的各种形态要素的演化规律,并结合城市发展背景提炼出城市形态生成及演化的主要动因;结合哈尔滨城市形态演化过程及发展趋势,以片区尺度层面的6个维度及12组变量为基础建立了“肌理指数”的片区形态择优模型及初步的评价体系。

陈阳[4](2020)在《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自复苏以来一直是旧城中心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原则与目标。当前我国正面临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严控新增用地指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既有建成区的功能提升与结构调整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土地混合利用因具备多维度可持续效应潜力,也就成为当前我国旧城中心区更新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既往的土地混合利用研究与实践长期固化于“功能混合”理念框架,缺乏“通过城市更新促使土地混合利用发挥多维度可持续效应”的切实经验,与西方国家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急需变革。因此,本文意在以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发源地“旧城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归纳西方英美国家土地混合利用路径为实现可持续效应经历的演变历程规律,据此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南京的既有路径成效,以期为我国改革提供依据。针对过往研究的不足,在确定研究目标与整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主体分为“审视框架构建”、“历程脉络剖析”、“演变规律归纳”、“典型案例审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剖析土地混合利用实现可持续效应的本质,以及过往研究认知的差异与共识,明晰过往研究框架对土地混合利用演变规律解析的不足,确定新的审视框架的构建准则,进而依据准则确立包括审视内容、审视历程、审视规律应用等三层次的审视思路,确定英美国家及南京为具体审视对象,明确审视时间范围和历史阶段分期,确定审视分析数据资料类型,从而完成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的构建。其次,依托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厘清英美国家1900年代至今的土地混合利用实践瓦解、复苏、衍化各历史阶段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现实问题,剖析各阶段时期中现代规划理论、后现代规划理论、可持续更新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地利用权力等三方面内容的应对性变革要求,以及相应时期现实实践中这三方面内容的切实转变,从而明确各阶段实践的价值目标、解决重点及模式特征。再次,在历史脉络梳理的基础上,归纳土地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要素、土地利用形式和土地利用权力三维度的演变特征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剖析促成路径演变的“社会—市场—政策”三角动力机制的实施逻辑,并辩证性探讨路径演变的本质、路径演变的重点难点和实践者应当秉持的正确认知态度。最后,根据西方规律模型中“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规律特征,建立“空间模式”、“时间模式”、“权力模式”3个维度16个分项的评价要素体系,运用GIS、Depthmap、Flo EFD、Excel等软件平台,通过香农维纳指数分析、空间句法分析、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空间演变一致性分析、政策制度分析等多元技术方法,定量定性地全面审视了1978年以来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趋势,客观总结其成效、问题及背后机制,并尝试提出相应改革建议。

黄利华[5](2020)在《佛山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及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佛山是一座极具特色空间形态的历史文化名城,它的形态在工商业不断促进下自下而上发展,形成了遵循周边自然山水要素布局的自由式肌理。相比国内大多数由政治或军事推动而自上而下发展,形成轴线规整空间形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形态表现出极为不同的特征和类型。佛山品字街历史街区是承载佛山市镇核心文化和发展动力的街区,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该街区积淀了丰富的形态,是透视佛山历史发展和特色形态的重要窗口。2007年以来,伴随着珠三角地区如火如荼开展的“三旧”改造,该街区形态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面对街区形态保护缺乏关注和理论指引的现实困境,亟需依托完善的理论体系对该街区形态进行研究并引导其未来保护与发展。在如上背景下,本文采用城市形态学康泽恩学派的历史地理分析法,基于理论应用和拓展的目标,对品字街历史街区进行实证研究。本文期待通过对该街区现状形态的研究,探索街区形态特征、特征成因与规律,为街区未来形态发展提出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还可用于佛山乃至国内其他同类城市的历史街区。论文分为四大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对应第一至二章,是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阐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等,梳理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并总结可拓展的方向;而后对研究所依托的“历史地理分析法”的核心理论、效用、在中国的应用与拓展进行精炼总结,为下文的研究思路开展奠定基础和方向。第二部分对应第三至四章,是街区的形态表象解读。首先,从城市和街区两个层面阐述街区形态发展的背景与基础,之后运用“历史地理分析法”对街区进行多层级的形态区域划分,最终划分出“传统形态区域”、“建国初期形态区域”、“现代形态区域”3类一级形态区域,往下细分则包含6类二级形态区域、16类三级形态单元和26类四级形态单元。第三部分对应第五至七章,是街区的形态特征归纳和成因解析。承接划定的三大一级形态区域,分三大章节独立展开。各章节内,首先详细研究各形态区域内各形态单元的形态特征,而后对形态单元整体展开特征归纳,最后从形态塑造者影响力及行为结果、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方式、经济体制与土地制度、生活需求与建造技术4方面深入解析形态单元各形态要素特征的成因,如上4方面链接不同城市发展时期呈现不同特点。第四部分对应第八章,是论文的研究结论总结以及对街区未来形态发展的建议。首先,总结出街区的形态特征:形态呈现历时性演进和共时性分布并存、相同功能用地形态呈现出不断循环演进的过程。而后对街区形态特征成因及其发展影响力进行总结归纳,发现:(1)同一影响因子对不同时期的同一形态要素特征影响力度不同,也会因自身在不同时期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形态特征;(2)在后续发展时期中,前一时期所形成的形态特征会在多种力量影响下产生变化,这些力量的平衡是促进形态特征稳定的基础,但是这些力量的平衡又很容易被强大外力打破。最后,基于如上结论对街区形态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思辨,并结合形态区域划分成果提出街区保护界线的优化建议、以及各形态区域形态发展建议和形态优化更新指引。

钱泉花[6](2020)在《基于经济可行性评价的廿三里城市更新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存量更新已经成为各个城市空间优化的主要方式。如何在城市更新中进行用地功能的置换和空间结构的调整,催生存量资源的转型升级,恢复并提高城市经济的活力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在存量更新前期,对规划方案进行经济可行性研究是保证方案得到有效落实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义乌市廿三里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为例,探讨如何基于基准地价体系和多种经济评价方法对一个城市更新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本文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基于经济可行性评价的城市更新体系的建构,第二部分是基于第二章的廿三里城市更新原有的规划方案的经济可行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方案的优化。第一部分通过相关理论的引介,在依据经济可行性评价的前提和原理之后,构建了经济可行性评价指标,从而构建城市更新分析的模型。经济可行性评价指标主要是六个内容:房地产的开发总价值,土地出让价格,土地收购价格,土地开发强度,建设费用估算以及地价占房地产价格的比率,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总价值,土地价格,土地价格与土地房地产销售价格的比,土地收购价格以及建设费用的估算是评价指标的五大核心,而土地开发强度是对控制详细规划以及其它规划的执行保证。第二部分包括廿三里更新规划方案的经济可行性评价和规划方案优化。首先,对于原有方案的经济可行性评价基于第一部分的评价指标体系展开,得出显然方案需要进一步的调整才能够具备经济可行性的结论。其次,对原有方案的优化是通过比较品质提升型、总量增加型、极致追求型三个思路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品质提升型和总量增加型的优化思路均可行。在规划方案优化价值的评价依据之后,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对其优化方案一和优化方案二的利润主体,即政府和开发商利润效益的比较分析,认为该优化方案由于不同的优化思路分析得到的结果各异,开发商还是政府的经济利益角度通常会考虑各自的利益,根据品质提升型的优化思路对于廿三里街道的城市更新项目来说最可行的结论。本文主要结论包括:(1)经济可行性评价有助于及时纠正城市更新项目方案的不足。(2)品质提升型方案为城市更新方案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3)经济可行性受到规划方案和非规划方案的影响。(4)规划方案的落地是最终归宿。本文的创新点也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1)跨学科领域的创新;(2)基于品质提升型的城市更新规划方案优化的思路创新;(3)基于经济可行性得出的城市更新的优化方案选择的方法创新;(4)通过特色案例研究来丰富既有知识体系。

左文韬[7](2020)在《包头市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的影响1953-2016》文中提出工业项目及其用地的选定,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局部上都极大地影响到城市形态,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型项目或项目集中的产业园区而言更是如此。包头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从建国初期以商业为主工业发展滞缓到“一五”时期在国家援建背景下逐渐发展成为一座重工业城市,经过30余年发展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建设,再到工业3.0时代为了产业发展的可持续而重新选择发展路径进而实现转型发展。包头市工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地方传统工业—重工业—轻、重工业并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历程,与此同时包头市的城市形态也经历了从点状发展到以昆青、东河区、建设路形成的两点一线式发展,再到外部延伸内部填充的发展,最后到多中心横向发展的过程。包头市的工业发展历程与城市形态的变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以包头市为研究对象,对19532016年工业的发展与城市形态的内在关系进行探究。结合中国政治、经济等重大变革,划分三个时期:建国初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二十年(19782000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至今(20002016)。梳理每个时期工业发展及其在空间上的布局,研究工业发展进程与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并进行横向比较。最后,对工业及城市形态发展进行总结,揭示其特征和发展规律,并提出工业发展对策和城市空间优化策略,为城市规划提供有益启示。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论、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阐述本研究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构建城市产业空间格局和城市空间形态分析方法框架。第二部分,按照上述划分的历史时期,分别对工业发展进程及城市形态演变进行阐述。就工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工业结构、工厂数量、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梳理,得出工业发展的动态曲线及城市形态演进轨迹,并对每个时期的发展特点进行概况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比较,总结出19532016年间包头市工业发展及城市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三部分,在以上分析基础上,在产城融合背景下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探讨新时期新背景下城市工业发展对策,提出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对策,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工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城市规划工作提出有益建议。

薄宏涛[8](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指出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马晨光[9](2019)在《基于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体形态,同时也是国家推进城镇化、实施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载体,作为一种具有全球意义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将引领区域经济的多极增长。产业与空间作为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引擎和重要载体,其相互作用的效应必将影响城市群的生长与协同发展。中国城市群发展不均衡,多数尚未成熟,特别是诸如哈长城市群这类跨省级行政区域城市群,普遍存在着协同机制薄弱、发展路径各异、产业协作困难、地方利益至上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城市群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基于新型城镇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导向、哈长城市群拓展新空间的切实需求、城市产业转型与振兴的发展要求等研究背景,以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为研究切入点,挖掘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系统的作用机理、揭示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格局、提出适宜哈长城市群未来空间生长的模式及规划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协同测度—模式选择—实现路径”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城市群空间生长、产业发展、产业与空间关联性、测度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梳理与研究,共同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基础。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城市群的空间生长基本组织模式、一般特征、制约与促进因素,以及产业集聚扩散的形成机制与动力要素,进而研究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关联性,对相关技术方法进行梳理,为产业与空间的相关协同发展测度及空间生长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特征解析”——哈长城市群空间与产业要素演化特征的“形”的分析,哈长城市群具有较好的发展支撑基础,但尚处于雏形发育与快速发展之间的阶段,属于城市群发育的初级水平,且核心城市处在集聚为主的发育阶段。通过多样本大数据,分析人口规模与城市建设用地、经济规模与基本公共服务、交通联系与国家调控政策、资源利用与主体功能区划等空间要素的演化特征,以及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企业数量与优势产业、科技创新与外向程度、环境污染与治理状况等产业要素的演化特征。为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提供基础数据与要素支持,并为空间生长模式选择提供“基本轮廓”判断和修正依据。“协同测度”——基于系统耦合的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从“形”深入到“质”,研究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协同发展水平。首先,通过产业与空间的系统耦合机理分析发现二者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以此构建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理论模型和基本测度模型。遵循“目标统领—原则导向—框架指引—逐层完善”的总体思路,构建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体系,涵盖产业与空间2个子系统、涉及8个要素和26个指标单元。将哈长城市群划分为105个区县(县级市)级空间作为研究单元,从时空双重维度对产业与空间发展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得出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并进行时序变化、空间分异和演化格局的分析,进而探究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和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的原因。为空间生长模式适宜性选择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模式选择”——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适宜性选择,遵循“格局判读—机制指引—原则匹配—导向修正”的技术路线,从“形”和“质”的双重基础、在可预见的时空范围内进行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适宜性选择。首先,根据“状态—机理—行为—格局”的链式循环过程对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格局进行判读;其次,分析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推阻机制,作为空间生长模式选择的重要依据和方向指引;再次,在选择原则的匹配和目标导向的修正下,进行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适宜性选择,提出内优外联的双核引领、集聚组合的次级稳定、精明收缩的边缘培育、区带统筹的轴向拓展、异类等值的分区管控等空间生长模式,并分析其价值内涵和各模式在空间构成要素、空间结构、空间生长时序等方面的协同关系。“实现路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的实施与规划策略,根据引申讨论和空间生长模式选择,着眼于对缓解“核心—边缘”空间结构锁定效应、实现“产业—空间”规模效应与协同能力、破解内生动力推动区域与城市发展难题、推进不同主体功能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等路径的探索,从总体路径构建和分模式生长策略制定等多个维度,提出具有科学依据和可操作性的空间生长模式实施与规划策略,保障哈长城市群的长远建设以及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研究以《“东北振兴”背景下的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及其空间绩效评价》《收缩城市的时空间演化机制与规划应对研究——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支撑,面向特殊发展时期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和产业转型问题,通过产业与空间要素演变特征和系统间协同发展水平的测度,发现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缺陷,在可预见的时空范围内选择适宜的空间生长模式。以期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支撑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框架与技术方法,在实践层面上,提升城市群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与时效性。

荆莹[10](2019)在《收缩城市建成区低效工业用地识别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齐齐哈尔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我国部分城市的收缩态势已逐渐显现,传统工业地区转型升级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合理利用低效工业用地成为现实要解决的问题。上世纪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传统工业城市以工业生产功能为核心展开大规模建设。齐齐哈尔市就是这类城市的代表,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大面积工业用地,而如今由于产业效能衰退,遗留下大片衰败区。为维持过剩工业设施运营,政府过度消耗城市财政资源,埋下大量潜在危机,加剧收缩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选取齐齐哈尔市作为东北地区收缩城市研究的研究对象,建立收缩城市低效工业用地识别体系,并用其分析齐齐哈尔市建成区现状工业用地发展状况,提出微观视角的优化策略,对收缩城市的发展及工业用地转型再生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本次研究调查了齐齐哈尔市人口收缩与建成区工业发展现状。根据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中科院数据网人口及GDP密度分布图(2010、2015年空间分辨率1km),了解齐齐哈尔建成区现状经济社会、产业发展以及收缩空间分布情况,依据收缩程度划定类型。通过实地观察、遥感影像、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等方法,对收缩背景下齐齐哈尔市工业用地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要素进行现状调查。之后构建齐齐哈尔市低效工业用地识别体系。根据以往研究、规范及数据可获得性整合识别指标。基于GIS平台对工业用地各指标进行数据标准化,通过多因素评价方法叠加分析得到用地综合评价结果,并提出低效工业用地评价标准。将其分为高效集约、一般适度、一般低效、低效粗放利用四类。建成区半成工业用地处于低效利用状态,以一般低效利用用地为主,装备制造业低效程度最为严重。从行业规模、空间分布等角度分别进行分析,低效工业用地属于城市局部收缩,其空间分布与城市收缩区域大致相符,具有相关性但并不同时发生。在此基础上,提出收缩背景下齐齐哈尔市建成区不同类型低效工业用地优化策略。根据周边城市空间收缩程度,将其未来发展态势分为显着增长、平稳增长、潜在收缩、显着收缩四类;综合未来发展态势以及自身低效程度提出分类控制引导的优化策略:保留发展型用地综合整治、产业提升型用地转型升级、功能置换型用地挖潜增效、弹性调整型用地暂时收储。形成应对收缩可持续、健康化的规划策略,引导收缩城市建成区工业用地的转型与发展。

二、新型工业城市新一轮基准地价更新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工业城市新一轮基准地价更新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住宅地价与房价时空联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地价与房价的研究方法
        二、地价与房价关系研究
        三、地价与房价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住宅地价
        二、商品住宅价格
        三、地价与房价的关系
        四、地价房价比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地租地价理论
        二、城市土地区位理论
        三、供求均衡理论
        四、蛛网滞后模型
        五、预期理论
        六、地价与房价的互动机理
第三章 云南省住宅市场分析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
        一、区位概况
        二、经济发展状况
        三、房地产行业发展状况
    第二节 云南省土地市场分析
        一、土地市场供求分析
        二、土地价格分析
    第三节 云南省商品住宅市场分析
        一、商品住宅市场供求分析
        二、商品住宅价格分析
第四章 基于PVAR模型的住宅地价与房价动态关系研究
    第一节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第二节 数据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模型变量的检验
        一、相关性检验
        二、单位根检验
        三、协整检验
    第四节 构建PVAR模型
        一、滞后阶数的选取
        二、GMM估计
        三、Granger因果检验
    第五节 PVAR模型的动态关系分析
        一、脉冲响应分析
        二、方差分解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PD模型的房价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第一节 变量选取与处理
    第二节 模型指标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模型的介绍与构建
        一、面板数据基本模型
        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构建
    第四节 自变量相关性分析
    第五节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第六节 稳健性检验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IDW插值的住宅地价与房价空间关系研究
    第一节 云南县域环境概况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说明
    第三节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一、数据结构分析
        二、全局趋势分析
        三、空间相关性分析
    第四节 数字价格模型
        一、数字地价模型(DLPM)的建立
        二、数字房价模型(DHPM)的建立
    第五节 聚类分析
    第六节 地价房价比分析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3)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发展转型
        1.1.2 中观尺度的城市形态演化梳理
        1.1.3 哈尔滨总体城市设计专题
    1.2 研究意义和目标
        1.2.1 研究的意义
        1.2.2 研究的目标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市形态学
        1.3.2 城市结构形态
        1.3.3 城市功能布局形态
        1.3.4 路网形态量化研究
        1.3.5 城市形态演化
        1.3.6 哈尔滨城市形态发展
        1.3.7 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形态学理论解析及研究框架构建
    2.1 相关理论及基本研究思路
        2.1.1 概念解析
        2.1.2 相关理论解析
        2.1.3 基本研究思路
    2.2 框架基础分析
        2.2.1 研究周期划定
        2.2.2 尺度层级划定
        2.2.3 研究区域划定
    2.3 研究要素及研究方法
        2.3.1 研究要素
        2.3.2 中心城区研究内容
        2.3.3 典型片区研究内容
    2.4 论文研究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时期城市形态解析
    3.1 沙俄主导及中东铁路影响时期(1898-1932)
        3.1.1 城市发展背景—中东铁路影响下的城市初创
        3.1.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俄国人眼中的理想城市
        3.1.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3.1.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3.2 日伪占领时期(1932-1945)
        3.2.1 城市发展背景—强权统治下的城市整合
        3.2.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
        3.2.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3.2.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代时期城市形态解析
    4.1 解放初期及计划经济时期(1945-1979)
        4.1.1 城市发展背景—工业城市转型及发展
        4.1.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社会主义工业城市
        4.1.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4.1.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2 改革开放初期(1979-2004)
        4.2.1 城市发展背景—改革与转型压力下的调整
        4.2.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国内规划的新启蒙时期
        4.2.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4.2.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3 改革深化推进时期(2004-2015)
        4.3.1 城市发展背景—增长主义下的高速发展
        4.3.2 城市规划设计思潮——经营城市与多核心结构
        4.3.3 中心城区形态特征分析
        4.3.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4 新型城镇化时期(2015- )
        4.4.1 新时期国内城镇化发展趋势
        4.4.2 哈尔滨城市发展机遇与问题
        4.4.3 中心城区形态发展
        4.4.4 典型片区形态特征分析
        4.4.5 相关规划的形态发展趋势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形态演化规律分析
    5.1 城市扩展形态演化规律
        5.1.1 扩展强度演化
        5.1.2 扩展的空间分异
        5.1.3 从“聚集式扩展”到“外延式扩展”
        5.1.4 扩展轴的政策带动倾向
    5.2 城市路网拓扑形态演化规律
        5.2.1 网络整体集成度分布演化
        5.2.2 路网联系度与合理程度演化
    5.3 城市结构形态演化规律
        5.3.1 结构的“差异式”与“叠加式”演化
        5.3.2 “单中心”与“多中心”相互交替
        5.3.3 公共轴线缺乏延续性
    5.4 片区形态类型演化规律
        5.4.1 街道街廓系统形态类型演化
        5.4.2 功能组织形态类型演化规律
        5.4.3 公共开放空间构成及形态类型演化
    5.5 片区形态相关变量演化规律
        5.5.1 街道街廓形态相关变量演化
        5.5.2 功能组织形态相关变量演化
        5.5.3 公共开放空间相关变量演化
        5.5.4 肌理指数评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形态演化动因分析
    6.1 地缘及自然环境动因
        6.1.1 地缘环境引发的城市定位转向
        6.1.2 依水而起、顺势生长
        6.1.3 枢纽地位及俄国影响
    6.2 经济及技术动因
        6.2.1 经济因素的转换
        6.2.2 技术经济进步引发的依托网络的转化
        6.2.3 发展的空间门槛
    6.3 社会及文化动因
        6.3.1 典型的近代移民城市
        6.3.2 规划思想中文化与技术的主从关系
        6.3.3 形态主导意向的迭代
    6.4 政策及规划动因
        6.4.1 标志性事件及政策驱动
        6.4.2 政体关系与规划干预
        6.4.3 城市设计的实施与引导
    6.5 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优化探讨
        6.5.1 政策层面
        6.5.2 中心城区层面
        6.5.3 典型片区层面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与实践持续强化演变
        1.1.2 国内背景:本土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现实与转型需求存在落差
    1.2 研究问题
        1.2.1 理论问题:归纳西方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1.2.2 应用问题:审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成效
    1.3 研究意义
        1.3.1 拓展完善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论认知
        1.3.2 实现由静态格局到动态演进的规律总结转变
        1.3.3 应对转型期本土旧城中心区的优化升级需求
    1.4 相关概念
        1.4.1 旧城中心区
        1.4.1.1 概念定义
        1.4.1.2 范围界定
        1.4.2 土地混合利用
        1.4.3 可持续更新
    1.5 研究综述
        1.5.1 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相关研究
        1.5.1.1 发展历程研究
        1.5.1.2 理论概念演变研究
        1.5.1.3 政策与实践演变研究
        1.5.1.4 形成机制、测度方法与实施成效相关研究
        1.5.2 旧城中心区更新路径演变
        1.5.2.1 更新政策实践发展历程研究
        1.5.2.2 演变规律研究
        1.5.3 研究评述
    1.6 研究目标
    1.7 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1.1 跨学科综合
        1.7.1.2 历史研究
        1.7.1.3 比较归纳
        1.7.1.4 定量定性相结合
        1.7.2 研究框架
第2章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
    2.1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必要性
        2.1.1 实现可持续更新是土地混合利用的本质内涵
        2.1.1.1 土地利用方式内涵与准则的理论要求
        2.1.1.2 实践复苏及广泛兴盛的现实要求
        2.1.2 过往研究对土地混合利用认知的异同
        2.1.2.1 概念理解差异中蕴含的模糊化
        2.1.2.2 概念理解共识中的确定与非确定
        2.1.3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构建的必要性
        2.1.3.1 过往研究对演变规律的解析不足
        2.1.3.2 新的审视框架建立的准则
    2.2 可持续更新审视框架
        2.2.1 审视思路的确立
        2.2.1.1 基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审视内容维度
        2.2.1.2 基于实践方式演变的审视历程维度
        2.2.1.3 基于研究目标的审视规律应用维度
        2.2.2 审视对象及范围
        2.2.2.1 研究对象的确定
        2.2.2.2 时间范围的确定
        2.2.3 审视分析数据基础
        2.2.3.1 西方路径演变规律审视数据资料
        2.2.3.2 南京路径演变趋势审视数据资料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追求“秩序与疏解”的瓦解阶段(1900s-1950s)
    3.1 “混杂”成为急需解决的不可持续根源
        3.1.1 环境维度:拥挤混杂布局引发环境恶化
        3.1.2 社会维度:持续社会隔离加重交通拥堵
        3.1.3 经济维度:混杂权属阻碍商业开发需求
    3.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现代规划理论的应对方式评述
        3.2.1 寻求结构秩序性
        3.2.1.1 理性功能主义
        3.2.1.2 交通分区的协同
        3.2.2 疏散人口与功能
        3.2.2.1 霍华德田园城市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2.2 格迪斯的区域规划对旧城中心区的疏散思想
        3.2.3 现代规划理论的利弊影响与“片面应用”机制
        3.2.3.1 现代规划理论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利弊影响
        3.2.3.2 现代规划理论的“片面应用”:经济维度至上的中央商务区
    3.3 基于片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瓦解实践
        3.3.1 关注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分离
        3.3.1.1 政策引导下低价值功能外迁
        3.3.1.2 市场机制下经济性职能集聚
        3.3.1.3 政府掌控下公共空间提升
        3.3.2 追求秩序隔离的时空利用模式
        3.3.2.1 “功能—交通”空间隔离模式
        3.3.2.2 “宏观—微观”时间断裂模式
        3.3.3 强调集权控制的实施管理体系
        3.3.3.1 集权式区划工具的运用
        3.3.3.2 公共征地权下的更新政策
    3.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4章 促进“活力与消费”的复苏阶段(1960s-1980s)
    4.1 秩序疏解造成的不可持续恶果
        4.1.1 社会维度:人口隔离与社会结构断裂
        4.1.1.1 “宏观-微观”双层面的人口隔离
        4.1.1.2 社会生态结构遭到破坏
        4.1.2 环境维度:物质空间破坏与环境恶化
        4.1.2.1 物质空间破坏
        4.1.2.2 生活环境恶化
        4.1.3 经济维度:经济衰退与去工业化灾难
        4.1.3.1 经济持续衰退
        4.1.3.2 去工业化的灾难影响
        4.1.4 综合结果:安全丧失与不公平的动乱
        4.1.4.1 秩序与疏解导致安全隐患
        4.1.4.2 社会不公平引发大规模动乱
    4.2 基于可持续更新视角的后现代规划理论复苏框架评述
        4.2.1 人本主义的城市多样性
        4.2.1.1 雅各布斯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1.2 其他多样性拥护者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 延续历史的城市文脉主义
        4.2.2.1 英国城镇景观运动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2.2 美国文脉主义对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3 批判无序蔓延的中心区回归
        4.2.3.1 对无序蔓延的批判
        4.2.3.2 重归中心区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复苏的主张
        4.2.4 追求社会公正的公众参与
        4.2.4.1 土地利用方式非公正的背后机制
        4.2.4.2 公众参与成为解决途径
        4.2.5 后现代规划理论下的复苏框架与“非全面应用”机制
        4.2.5.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复苏框架
        4.2.5.2 后现代规划理论的“非全面应用”:侧重经济维度的中央游憩区
    4.3 基于非全面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复苏实践
        4.3.1 侧重经济维度的功能要素混合复苏
        4.3.1.1 居住功能的局部恢复及其混合复苏
        4.3.1.2 办公引领的功能混合及社会维度关注尝试
        4.3.1.3 商业模式转变及大规模建设
        4.3.1.4 文化休闲的功能与规模多维度复苏
        4.3.1.5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转向及空间环境营造
        4.3.2 基于涓滴模式的时空混合复苏模式
        4.3.2.1 涓滴网络的空间模式
        4.3.2.2 涓滴渗透的时间模式
        4.3.3 应对弹性合作的实施管理体系
        4.3.3.1 规划体系改革:弹性与约束并存
        4.3.3.2 更新政策转变:由集权转向合作
    4.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5章 “可持续全面提升”的衍化阶段(1990s至今)
    5.1 活力营造表面下的不可持续隐忧
        5.1.1 社会维度:绅士化、私有化及社区关注不足
        5.1.1.1 多维绅士化与空间同质化
        5.1.1.2 空间私有化与阴影效应
        5.1.1.3 缺乏对社区与弱势群体关注
        5.1.2 环境维度:忽视公共环境与公交一体化建设
        5.1.2.1 公共环境影响
        5.1.2.2 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不足
        5.1.3 经济维度:“人口-商业-办公”裹挟式外迁现象加剧
        5.1.3.1 人口持续郊区化
        5.1.3.2 零售购物郊区化
        5.1.3.3 办公就业郊区化
    5.2 可持续更新思想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拓展衍化
        5.2.1 可持续发展对土地利用体系的创新需求
        5.2.2 可持续更新三种分支理论对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的衍化
        5.2.2.1 物质空间设计
        5.2.2.2 城市发展行为改良
        5.2.2.3 复杂系统提升
        5.2.3 可持续更新理论下的衍化趋势与“耦合应用”机制
        5.2.3.1 可持续更新理论影响下土地混合利用理念衍化趋势
        5.2.3.2 可持续更新理论的“耦合应用”:多维度并重的中央活力区
    5.3 基于耦合应用的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衍化实践
        5.3.1 迈向可持续的功能要素混合衍化
        5.3.1.1 居住功能提升及其混合维度衍化
        5.3.1.2 办公功能的产业结构升级及社会包容效应
        5.3.1.3 商业功能的中心区地位强调及模式的再度转变
        5.3.1.4 文化休闲功能的社会效应显现
        5.3.1.5 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的回归
        5.3.1.6 生态环境维度提升及其混合衍化
        5.3.2 基于全面提升的时空混合衍化模式
        5.3.2.1 整体可持续的空间模式
        5.3.2.2 连续可持续的时间模式
        5.3.3 协调多元需求的实施管理体系
        5.3.3.1 规划体系改革:优化土地混合利用效果
        5.3.3.2 更新政策优化:社会民主制度
    5.4 本章小结:演变动因、演变重点、实践模式
第6章 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剖析
    6.1 协同性:混合利用路径演变特征
        6.1.1 土地功能要素的双重化演变
        6.1.1.1 功能混合逻辑的演变
        6.1.1.2 可持续维度的提升
        6.1.2 土地利用形式的应对性演变
        6.1.2.1 空间模式双层级演变
        6.1.2.2 时间模式三层面演进
        6.1.3 土地利用权力的保障性演变
        6.1.3.1 管理维度的两极拓展
        6.1.3.2 政策权力的多元民主化演变
        6.1.4 “功能—时空—权力”协同演变关系
    6.2 三角制: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机制
        6.2.1 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
        6.2.1.1 1990年代前市场的主动应对
        6.2.1.2 1990年代后政策的全面促进
        6.2.1.3 动力机制演变逻辑
        6.2.2 动力机制实施逻辑
        6.2.2.1 社会机制——应对“生产消费方式”是根本需求
        6.2.2.2 市场机制——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是直接动力
        6.2.2.3 政策机制——制定“立体全面政策”是切实保障
        6.2.2.4 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
    6.3 多面化:混合利用路径演变本质
        6.3.1 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
        6.3.1.1 体现了实践中概念理解的演变:从物质空间技术到可持续场所氛围营造
        6.3.1.2 体现了中心区本质属性的回归:“社会活力”集聚区的恢复与超越
        6.3.1.3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提升:个体需求与共存需求的双重提升
        6.3.2 路径演变的辩证性思考
        6.3.2.1 重点即难点:协调的内容与过程
        6.3.2.2 不是万能药:实践与理论缝隙的不断弥合,并不意味着理论效应实现的必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南京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既有路径演变审视
    7.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的分析框架
        7.1.1 分析要素确立
        7.1.2 分析对象界定
    7.2 空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2.1 空间模式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
        7.2.1.1 分析方法确立
        7.2.1.2 功能混合逻辑演变趋势分析
        7.2.1.3 小结
        7.2.2 空间模式可持续维度演变趋势
        7.2.2.1 多维度内容混合演变趋势分析
        7.2.2.2 整体空间体系协同演变趋势
        7.2.2.3 小结
    7.3 时间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3.1 时间模式纵向延伸趋势
        7.3.2 时间模式横向延展趋势
        7.3.2.1 历史氛围特色延续
        7.3.2.2 绿色可持续环境提升
    7.4 权力模式演变趋势分析
        7.4.1 功能混合逻辑控制灵活度演变趋势
        7.4.1.1 用地分类标准弹性演变趋势
        7.4.1.2 建筑物用途调整弹性演变趋势
        7.4.1.3 小结
        7.4.2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与形式演变趋势
        7.4.2.1 可持续维度管控内容演变趋势
        7.4.2.2 可持续效应管治形式演变趋势
        7.4.3 开发控制权力演变趋势
        7.4.3.1 规划制定实施过程演变趋势
        7.4.3.2 城市更新运作过程演变趋势
        7.4.3.3 小结
    7.5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问题、机制与改革建议
        7.5.1 既有路径演变成效与问题总结
        7.5.1.1 成效与问题的全面总结
        7.5.1.2 成效与问题的分类总结
        7.5.2 既有路径演变问题的内在机制
        7.5.2.1 理念固化于“功能混合”
        7.5.2.2 实践固化于“局部地块”
        7.5.2.3 制度固化于“事前设计”
        7.5.3 既有路径优化改革建议
        7.5.3.1 统一明确新时期土地混合利用理念内涵,扭转“偏重经济维度”思维
        7.5.3.2 结合城市双修政策,突破局部地块实践桎梏
        7.5.3.3 建立保障良性演变的全历程调控制度体系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历程
        8.1.1.1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前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1.2 可持续更新理论提出后路径演变特征与机制
        8.1.2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西方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规律
        8.1.2.1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特征
        8.1.2.2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机制
        8.1.2.3 英美国家路径演变本质
        8.1.3 可持续更新视角下南京路径演变审视
        8.1.3.1 南京既有路径成效
        8.1.3.2 南京既有路径问题
        8.1.3.3 南京既有路径内在机制
    8.2 主要创新点
        8.2.1 创建了可持续更新综合审视框架
        8.2.2 深化了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规律认知
        8.2.3 审视了我国典型案例城市既有路径成效与问题
    8.3 不足与展望
        8.3.1 进一步深化演变规律认知
        8.3.2 进一步全面审视我国路径
        8.3.3 进一步提出改革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5)佛山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概念辨析
        1.3.2 研究对象
        1.3.3 时间范围
        1.3.4 研究内容
        1.3.5 研究方法
        1.3.6 研究框架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历史街区形态研究综述
        1.4.1.1 国外研究
        1.4.1.2 国内研究
        1.4.2 品字街历史街区相关研究综述
        1.4.3 历史保护相关重要文件梳理
    注释
第二章 历史地理分析法的理论核心、效用与拓展
    2.1 理论发展与核心框架
        2.1.1 方法的提出与发展
        2.1.2 核心概念与框架
    2.2 方法运用效用
    2.3 中国实例应用与理论拓展
        2.3.1 中国实例应用——方法的适用性证实
        2.3.2 方法拓展方向——研究路线提升与差异背景下的理论拓展
    2.4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发展背景
    3.1 城市发展背景
        3.1.1 城市行政区划变化
        3.1.2 城市发展历程
        3.1.3 城市形态时期划分
        3.1.4 历史城区发展
    3.2 街区历史发展
        3.2.1 1949年以前——门户之地
        3.2.2 1949至1978年——商娱中心
        3.2.3 1978年至今——历史旧街区
    3.3 街区的保护体系
    3.4 街区的用地权属
    3.5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单元划分
    4.1 平面格局类型划分
        4.1.1 街道系统类型划分
        4.1.1.1 街道分级与平面形制分类
        4.1.1.2 街道分级空间特征
        4.1.1.3 公共开敞空间分布
        4.1.1.4 街道系统类型划分
        4.1.2 地块格局类型划分
        4.1.2.1 地块分类与分布
        4.1.2.2 地块系列分类及细分
        4.1.2.3 地块格局层级划分
        4.1.3 建筑基底平面类型划分
        4.1.3.1 建筑基底平面分类
        4.1.3.2 建筑基底平面层级划分
        4.1.4 平面格局类型及层级划分
    4.2 建筑肌理类型划分
        4.2.1 建筑各类特征分类
        4.2.2 建筑肌理层级划分
    4.3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4.3.1 土地利用分类分布
        4.3.2 土地利用层级划分
    4.4 形态单元划分
        4.4.1 形态区域等级划分
        4.4.2 形态单元划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形态区域单元特征及成因分析
    5.1 单元特征分述
        5.1.1 历史建筑单元
        5.1.2 传统街屋单元
        5.1.3 传统民宅单元
        5.1.4 小型空地与厕所单元
    5.2 单元特征总述
        5.2.1 空间分布特征
        5.2.2 分项要素特性归纳
    5.3 特征成因
        5.3.1 形态塑造者影响力及行为结果分析
        5.3.2 街道特征成因——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方式
        5.3.3 地块特征成因——经济体制与土地制度
        5.3.4 建筑特征成因——生活需求与建造技术
    5.4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六章 建国初期形态区域单元特征及成因分析
    6.1 单元特征分述
        6.1.1 早期集合住宅单元
        6.1.2 晚期集合住宅单元
        6.1.3 建国初期商业单元
        6.1.4 独栋私宅单元
        6.1.5 单位大院单元
    6.2 单元特征总述
        6.2.1 空间分布特征
        6.2.2 分项要素特性归纳
    6.3 特征成因
        6.3.1 形态塑造者影响力及行为结果分析
        6.3.2 街道特征成因——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方式
        6.3.3 地块特征成因——经济体制与土地制度
        6.3.4 建筑特征成因——生活需求与建造技术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现代形态区域单元特征及成因分析
    7.1 单元特征分述
        7.1.1 旧改住宅单元
        7.1.2 开敞空间单元
        7.1.3 现代商住单元
        7.1.4 现代设施单元
        7.1.5 仿古商铺单元
        7.1.6 现代商务单元
        7.1.7 大型重建商业单元
    7.2 单元总体特征
        7.2.1 空间分布特征
        7.2.2 分项要素特性归纳
    7.3 特征成因
        7.3.1 形态塑造者影响力及行为结果分析
        7.3.2 街道特征成因——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方式
        7.3.3 地块特征成因——经济体制与土地制度
        7.3.4 建筑特征成因——生活需求与建造技术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及发展策略
    8.1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
        8.1.1 历时性演进和共时性分布并存
        8.1.1.1 与城市发展周期同步的历时类型与特征演进
        8.1.1.2 与城市发展结构同步的共时类型分布
        8.1.2 呈现基本功能用地不断的形态演进
        8.1.2.1 基本功能用地的形态类型演进过程
        8.1.2.2 同类功能用地的形态演进模型构建
        8.1.3 各类形态单元特征对比
        8.1.4 与不同类型历史街区形态特征的差异对比
    8.2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成因及发展影响力
        8.2.1 形态区域生成时期影响因素及特征关联
        8.2.2 形态区域生成后特征发展影响力解析
        8.2.3 小结
    8.3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可持续发展思辨
        8.3.1 历史街区形态可持续发展思辨
        8.3.2 历史街区形态最优发展模式探讨
        8.3.3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发展模式评述
        8.3.4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发展阶段及特征
        8.3.5 品字街历史街区保护界线优化建议
        8.3.6 小结
    8.4 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发展策略建议
        8.4.1 传统形态区域
        8.4.2 建国初期形态区域
        8.4.3 现代形态区域
    8.5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家、广东省、佛山市有关三旧改造(城市更新)政策文件汇总表
附录2: 地块实地调查记录表
附录3: 街区形态单元信息详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基于经济可行性评价的廿三里城市更新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存量更新成为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式之一
        1.1.2 较低的存量用地效益引发社会矛盾
        1.1.3 经济可行性评价评估论证城市更新项目
        1.1.4 政府委托背景下的规划设计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城市更新的研究进展
        1.3.2 国内外经济可行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1.3.3 国内外基准地价体系研究进展
        1.3.4 小结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思路框架
2 基于经济可行性评价的城市更新体系建构
    2.1 相关理论引介
        2.1.1 城市更新相关理论
        2.1.2 基准地价相关理论
    2.2 经济可行性评价前提与原理
        2.2.1 经济可行性评价的基本前提
        2.2.2 经济可行性评价原理
    2.3 经济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
        2.3.1 经济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3.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评价指标的测算方法
    2.4 构建经济可行性评价的城市更新分析模型
        2.4.1 城市更新项目实施过程构建
        2.4.2 经济可行性评价指导城市更新实施
    2.5 城市更新与经济可行性的联系
        2.5.1 经济可行性对城市更新的促进作用
        2.5.2 经济可行性对城市更新的推动作用
        2.5.3 经济可行性对城市更新的必要性分析
        2.5.4 经济可行性对城市更新的优势分析
3 廿三里城市更新规划初步方案
    3.1 廿三里城市更新法规解析
        3.1.1 城市更新补地价政策
        3.1.2 城市更新其他相关政策
    3.2 城市更新发展历程及其他相关分析
        3.2.1 义乌城市更新发展历程
        3.2.2 廿三里城市文脉分析
        3.2.3 廿三里产业需求分析
        3.2.4 廿三里人居环境分析
        3.2.5 廿三里规划定位分析
    3.3 廿三里城市更新方案阐述
        3.3.1 廿三里城市更新的重点
        3.3.2 廿三里更新方案
    3.4 本章小结
4 廿三里更新规划方案经济可行性评价
    4.1 廿三里规划方案总价值分析
        4.1.1 规划实施可出售面积
        4.1.2 空间插值法
        4.1.3 规划方案总价值评估
    4.2 廿三里土地成本估算/土地出让成本估算
        4.2.1 市场分析比较法
        4.2.2 土地成本价格综合评估
    4.3 廿三里建设费用估算
        4.3.1 义乌市工程造价指数分析
        4.3.2 廿三里城市更新建设费用分析
    4.4 廿三里土地收购地价分析
        4.4.1 义乌市宅基地的收购补偿方式
        4.4.2 廿三里宅基地的收购补偿阐述
    4.5 廿三里地价占房产价格的比率
        4.5.1 空间序列的地比分析
        4.5.2 廿三里地比分析
    4.6 经济可行性风险系数评价
        4.6.1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
        4.6.2 风险指标权重的确定
        4.6.3 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4.7 本章小结
5 廿三里更新规划方案优化
    5.1 廿三里更新规划方案优化体系
        5.1.1 廿三里更新规划方案优化目标与原则
        5.1.2 廿三里更新规划方案优化思路和策略
    5.2 方案优化思路指标对比分析
        5.2.1 基于品质提升型的方案优化思路一
        5.2.2 基于总量增加型的方案优化思路二
        5.2.3 基于极致追求型的方案优化思路三
        5.2.4 廿三里街道更新优化思路比较分析
    5.3 品质提升型规划方案一的优化
        5.3.1 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
        5.3.2 空间结构以及交通组织的明确
        5.3.3 总建筑量核算明确
        5.3.4 开发强度进一步调整
    5.4 总量增加型规划方案二的优化
        5.4.1 容积率的提升
        5.4.2 商业盈利性建筑面积的增加
        5.4.3 分析图及其总平面图的调整
    5.5 廿三里优化方案的评价
        5.5.1 规划方案优化价值评价依据
        5.5.2 优化方案利润主体的比较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包头市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的影响1953-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现状
        1.4.1 工业空间发展研究现状
        1.4.2 城市空间演变研究综述
        1.4.3 工业发展与城市空间演变互动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带动城市向西跳跃发展时期(建国初期1949-1978)
    2.1 时代背景
    2.2 工业发展
        2.2.1 地方传统工业缓慢发展(1949-1953)
        2.2.2 “一五”时期国家援建(1953-1958)
        2.2.3 大规模建设及调整(1958-1965)
        2.2.4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8)
        2.2.5 小结
    2.3 城市形态演变
        2.3.1 1955年版总体规划概要
        2.3.2 城市形态发展变化
        2.3.3 1949-1978年城市形态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3 主导疏解与助力中调时期(改革开放20年1978-2000)
    3.1 时代背景
    3.2 工业发展
        3.2.1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4)
        3.2.2 工业郊区化时期(1984-1990)
        3.2.3 小结
    3.3 城市形态演变
        3.3.1 1994年版总体规划概要
        3.3.2 城市形态发展变化
        3.3.3 1978-2000年城市形态影响因素
    3.4 本章小结
4 带动和完善包头市多核心发展时期(1990-2016)
    4.1 阶段背景
    4.2 工业园区的发展
        4.2.1 稀土高新区的成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4.2.2 装备制造工业区的成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4.2.3 包头铝业工业区的成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4.2.4 金属深加工园区的成立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4.3 城市形态演变
        4.3.1 2000年版总体规划概要
        4.3.2 城市形态发展变化
        4.3.3 1990年后包头城市形态影响因素
    4.4 本章小结
5 包头工业空间与城市形态发展变化的协同分析
    5.1 工业空间的集聚模式
    5.2 包头市工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协同关系
        5.2.1 工业化拉动包头市城镇水平
        5.2.2 工业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关系
    5.3 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变化的作用方式
        5.3.1 带动道路空间演变及城市边缘路网的发展
        5.3.2 引导居住空间分异
        5.3.3 带动土地使用结构转型
6 产城融合背景下包头工业与城市未来发展方向
    6.1 政策背景
    6.2 产城融合的内涵及模式
        6.2.1 产城融合的内涵
        6.2.2 产业园区与城市的空间融合模式
        6.2.3 产城融合的发展阶段
    6.3 工业产业园内部空间结构特点
        6.3.1 交通网络体系
        6.3.2 景观生态结构
        6.3.3 产业园空间组织形式
        6.3.4 功能组织体系
    6.4 产城融合背景下包头市产业与城市发展策略
        6.4.1 交通路网规划
        6.4.2 功能空间布局
        6.4.3 政策协调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在校研究成果
致谢

(8)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1.3 研究概念界定
        1.3.1 城市更新
        1.3.2 工业遗存
        1.3.3 工业遗存更新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目的
        1.4.3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2.2.4.3 城市复兴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2.4 小结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3.3.2.1 缝合与叠置
        3.3.2.2 内置与包络
        3.3.2.3 并置与对偶
        3.3.2.4 嵌固与植入
        3.3.2.5 封存与再现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3.9 小结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4.9 小结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5.7.1 梳理上位条件
        5.7.2 编制建设方案
        5.7.3 推进更新产策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5.8.1 操作资金构成
        5.8.2 运管团队构成
        5.8.3 工作机制创建
    5.9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6.2 主要创新点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作者简介及成果

(9)基于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导向
        1.1.2 哈长城市群拓展新空间的切实需求
        1.1.3 城市产业转型与振兴的发展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哈长城市群
        1.3.2 城市群空间生长
        1.3.3 协同发展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城市群空间发展与生长
        2.1.1 城市群空间发展理论
        2.1.2 城市群空间生长的组织模式
        2.1.3 城市群空间生长的一般特征
        2.1.4 城市群空间的生长动力与促进因素
    2.2 产业发展与集聚扩散
        2.2.1 产业发展理论
        2.2.2 产业集聚扩散的形成机制
        2.2.3 产业集聚扩散的动力要素
    2.3 城市群产业与空间的关联性
        2.3.1 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2.3.2 产业阶段与空间要素的演化模式
        2.3.3 产业优化与空间演进的作用机理
        2.3.4 产业组织与空间生长的趋势判断
    2.4 协同发展测度体系与技术方法
        2.4.1 协同理论与复杂系统的关系
        2.4.2 协同发展测度体系的构建路径
        2.4.3 协同发展的测度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长城市群空间与产业要素的演化
    3.1 哈长城市群基础概况
        3.1.1 哈长城市群历史演进过程
        3.1.2 哈长城市群发展基础
    3.2 哈长城市群发育水平分析
        3.2.1 哈长城市群发育阶段识别
        3.2.2 哈长城市群发育水平的类比分析
        3.2.3 核心城市发育水平的类比分析
    3.3 哈长城市群空间要素演化特征分析
        3.3.1 人口规模与城市建设用地
        3.3.2 经济规模与基本公共服务
        3.3.3 交通联系与国家调控政策
        3.3.4 资源利用与主体功能区划
    3.4 哈长城市群产业要素演化特征分析
        3.4.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3.4.2 企业数量与优势产业
        3.4.3 科技创新与外向程度
        3.4.4 环境污染与治理状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长城市群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
    4.1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的理论构建
        4.1.1 产业与空间的系统耦合机理
        4.1.2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理论模型
        4.1.3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测度模型
    4.2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测度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的目标原则与层次框架
        4.2.2 多维指针集成及要素层构建
        4.2.3 指标层构建与内涵解析
    4.3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测度
        4.3.1 研究单元选取
        4.3.2 数据来源与校正
        4.3.3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4.3.4 主客观结合确定指标权重
        4.3.5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分析
    4.4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分析
        4.4.1 协同发展水平的时序变化
        4.4.2 协同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
        4.4.3 协同发展水平的演化格局
    4.5 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水平及差异成因
        4.5.1 群域发育水平与外向能力相对滞后
        4.5.2 产业分工与地域合作程度有待优化
        4.5.3 城市间扩张与收缩并存的发展分异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选择
    5.1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格局判读
        5.1.1 哈长城市群的全域空间生长格局
        5.1.2 哈长城市群的局域空间生长格局
    5.2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的推阻机制
        5.2.1 空间禀赋的先导与规制
        5.2.2 产业组织的联动与传导
        5.2.3 交通联系的支撑与促动
        5.2.4 行政边界的异化与疏导
        5.2.5 政策制度的引导与调控
    5.3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选择思路
        5.3.1 空间生长模式的判据原则
        5.3.2 空间生长模式的目标导向
        5.3.3 空间生长模式的选择路线
    5.4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选择
        5.4.1 内优外联的双核引领模式
        5.4.2 集聚组合的次级稳定模式
        5.4.3 精明收缩的边缘培育模式
        5.4.4 区带统筹的轴向拓展模式
        5.4.5 异类等值的分区管控模式
    5.5 空间生长模式的关系与价值内涵
        5.5.1 各空间生长模式之间的协同关系
        5.5.2 空间生长模式的价值内涵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实施策略
    6.1 空间生长路径总构
        6.1.1 重点培育与适度平衡
        6.1.2 群域外向型网络构建
        6.1.3 群域多级中心融合
        6.1.4 一体化与差异化发展
    6.2 核心城市内优外联的生长策略
        6.2.1 都市区核心圈层的优化生长重点
        6.2.2 都市区外围圈层的拓展生长重点
        6.2.3 两核相向生长的示范区建设重点
    6.3 次级中心集聚组合的合作策略
        6.3.1 组合城市合作互补式发展路径
        6.3.2 城郊组团型组合城市的合作策略
        6.3.3 跨越生长型组合城市的合作策略
    6.4 边缘地区精明收缩的培育策略
        6.4.1 精明收缩的空间培育路径
        6.4.2 产业转型与新生的精确化引导
        6.4.3 产业集群与融合的精细化培育
        6.4.4 空间储备与生长的精明化管控
    6.5 生长轴带沿线拓展的统筹策略
        6.5.1 交通联系通道的轴带统筹
        6.5.2 产业集聚融合的体系统筹
        6.5.3 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统筹
    6.6 各功能区异类等值的要素调配策略
        6.6.1 产业要素的调控与配置
        6.6.2 空间要素的调控与配置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收缩城市建成区低效工业用地识别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齐齐哈尔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基础
    2.1 收缩城市相关理论
        2.1.1 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2.1.2 收缩城市驱动理论
    2.2 收缩城市研究基础
        2.2.1 收缩城市定量分析
        2.2.2 收缩城市类型划分
        2.2.3 收缩城市更新策略
    2.3 低效工业用地相关理论
        2.3.1 土地地租理论
        2.3.2 工业区位理论
        2.3.3 绩效评估理论
    2.4 低效工业用地研究基础
        2.4.1 低效工业用地内涵及界定
        2.4.2 低效工业用地识别及标准
        2.4.3 低效工业用地优化实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齐齐哈尔市收缩与建成区工业用地现状分析
    3.1 城市发展概况
    3.2 城市收缩现状分析
        3.3.1 人口收缩现状分析
        3.3.2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3.3 建成区收缩现状分析
        3.3.1 人口空间分布现状分析
        3.3.2 经济空间分布现状分析
        3.3.3 建设用地发展现状分析
        3.3.4 收缩总体发展现状分析
    3.4 收缩影响下建成区工业用地现状分析
        3.4.1 工业用地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4.2 工业用地经济效益现状分析
        3.4.3 工业用地社会效益现状分析
        3.4.4 工业用地环境效益现状分析
    3.5 收缩影响下低效工业用地相关因素总结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齐齐哈尔市建成区低效工业用地识别
    4.1 低效工业用地识别体系构建
        4.1.1 体系构建原则
        4.1.2 指标体系构建
        4.1.3 低效识别方法
        4.1.4 识别指标解析
        4.1.5 指标权重评定
        4.1.6 识别标准认定
    4.2 低效工业用地识别结果
        4.2.1 基于GIS平台分项识别结果
        4.2.2 基于GIS平台综合识别结果
    4.3 低效工业用地特征解析
        4.3.1 低效工业用地规模类型特征解析
        4.3.2 低效工业用地空间分布特征解析
        4.3.3 低效工业用地用地收缩特征解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齐齐哈尔市建成区低效工业用地优化策略
    5.1 低效工业用地未来发展态势
        5.1.1 周边地区显着增长的低效用地
        5.1.2 周边地区平稳增长的低效用地
        5.1.3 周边地区潜在收缩的存量用地
        5.1.4 周边地区显着收缩的失效用地
    5.2 低效工业用地分类优化策略
        5.2.1 保留发展型用地综合整治
        5.2.2 产业提升型用地转型升级
        5.2.3 功能置换型用地挖潜增效
        5.2.4 弹性调整型用地暂时收储
    5.3 低效工业用地管理策略
        5.3.1 建立预防低效用地形成的长效管理机制
        5.3.2 建立数据驱动的低效工业用地评估机制
        5.3.3 建立以目标导向的低效土地收储制度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空间环境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2 用地评分分项结果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新型工业城市新一轮基准地价更新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住宅地价与房价时空联动研究[D]. 孙钰瑶.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3]哈尔滨中心城区形态演进研究(1898-2018)[D]. 薛睿.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可持续更新视角下旧城中心区土地混合利用路径演变[D]. 陈阳. 东南大学, 2020(02)
  • [5]佛山品字街历史街区形态特征及成因研究[D]. 黄利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基于经济可行性评价的廿三里城市更新规划研究[D]. 钱泉花.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7]包头市工业发展对城市形态的影响1953-2016[D]. 左文韬.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8]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9]基于产业与空间协同发展的哈长城市群空间生长模式研究[D]. 马晨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12)
  • [10]收缩城市建成区低效工业用地识别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齐齐哈尔市为例[D]. 荆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工业新城新一轮标杆地价更新相关技术问题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