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产后糖代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硒蛋白P,妊娠期糖尿病,糖代谢异常
产后糖代谢论文文献综述
朱洁,高伟娜,刘冲,杨再刚[1](2019)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和孕中期血清硒蛋白P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和孕中期血清硒蛋白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GDM孕妇400例,根据产后1 a的75 g葡萄糖耐量结果将其分成糖代谢正常组282例和糖代谢异常组118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和孕中期血清硒蛋白P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GDM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孕前BMI、有糖尿病家族史、孕期增重、甘油叁酯(TG)、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孕中期血清硒蛋白P水平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 24 kg/m2(OR=1. 408,95%CI=1. 137~1. 743)、有糖尿病家族史(OR=1. 718,95%CI=1. 443~2. 045)、孕中期TG> 1. 02 mmol/L(OR=1. 259,95%CI=1. 182~1. 340)和血清硒蛋白P> 2. 69 mmol/L(OR=2. 010,95%CI=1. 168~3. 459)是GDM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孕中期血清硒蛋白P对GDM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诊断的临界值为3. 55mmol/L,敏感度为79. 66%,特异度为87. 94%,AUC为0. 856(95%CI=0. 825~0. 886)。结论:孕前高BMI、有糖尿病家族史、孕中期TG> 1. 02 mmol/L和血清硒蛋白P> 2. 69 mmol/L是GDM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孕中期血清硒蛋白P对预测产后糖代谢异常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毋晶[2](2019)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6-12周糖代谢转归及相关因素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6-12周糖代谢情况的再评估,分析其孕前、住院期间相关指标及新生儿体重与产后糖代谢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8年10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GDM患者,对其产后6-12周随访并行OGTT,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将产后6-12周的糖代谢结局分为糖代谢正常组和糖代谢异常组,对比分析两组GDM患者的孕前指标(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生育史、流产史)、孕期指标(诊断GDM时孕周、年龄、OGTT FPG及OGTT 2hPG、HbA1c、FCP、1hCP、2hCP、TG、TC、HDL-C、LDL-C、UA、出院时需用胰岛素剂量、产时孕周)及新生儿体重的差异,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189例GDM患者,随访到125例,随访率66.1%。其中5例不明原因流产。120例GDM患者中产后糖代谢正常组72例(60.0%),糖代谢异常组48例(40.0%),其中空腹血糖受损13例(10.8%),糖耐量异常12例(10.0%),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异常10例(8.3%),糖尿病13例(10.8%);2.孕前超重(24 kg/m~2≤BMI<28kg/m~2)及肥胖(BMI≥28 kg/m~2)的GDM患者,产后持续糖代谢异常的比例显着高于孕前BMI正常者,P<0.001;3.年龄越大的GDM患者产后持续糖代谢异常的比例显着增高,P<0.001;4.有糖尿病家族史的GDM患者产后持续糖代谢异常的比例显着高于无糖尿病家族史者,P<0.001;5.糖代谢异常组确诊时OGTT FPG及OGTT 2hPG显着高于糖代谢正常组,P=0.0007,P=0.0018;6.诊断GDM时孕周、生育史、流产史、HbA1C、FCP、1hCP、2hCP、TG、TC、HDL-C、LDL-C、UA、出院时需用胰岛素剂量、产时孕周及新生儿体重因素在两组间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7.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因素变量经多变量间影响因素相互调整后得出,GDM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越高,年龄越大,产后持续糖代谢异常的危险性越高;结论:1.孕前BMI、年龄、糖尿病家族史、OGTT FPG及OGTT2hPG是GDM患者产后6-12周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2.孕前BMI、年龄及糖尿病家族史是GDM患者产后6-12周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3.GDM患者是公认的DM高危人群,重视GDM患者妊娠期的血糖管理、产后糖代谢情况的再评估及持续的血糖关注,是减少或延缓其DM发生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杨亚丽,辛庆锋,于素贞[3](2019)在《早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妊娠结局及产后糖代谢转归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集中化健康教育和行为心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高危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值、血糖水平、GDM发生率、妊娠结局和糖代谢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于河南省某医院产科门诊首次孕检的69例GDM高危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4)。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同时给予观察组早期集中化健康教育和行为心理干预。比较2组孕妇孕中期体质量增加值(WGDMP)和孕期体质量增加值(WGDP)、分娩前1 d空腹血糖(FPG)水平、GDM发生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和产后6个月糖代谢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WGDMP,WGDP及分娩前1 d FBG分别为(6.28±3.06) kg,(14.72±4.46) kg及(4.35±0.65) 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8.19±3.27) kg,(16.85±4.53) kg及(4.85±0.76) mmol/L,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孕妇GDM发生率为11. 76%,低于对照组的37.14%,且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为17.65%,低于对照组的4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6个月糖代谢转归为正常血糖(NGR)的例数有33例(97.05%),而对照组孕妇产后6个月糖代谢转归为NGR的例数有27例(7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集中化健康教育和行为心理干预可以降低GDM高危孕妇的GDM发生率及血糖水平,避免孕期体质量过度增加,并可改善妊娠结局及产后糖代谢转归,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02期)
李爱玲,韩晓华,杨艺君,李晓珊[4](2018)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产后糖代谢的转归情况及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并分析2015-2016年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进行围产保健、住院分娩及产后随访的215例GDM孕妇的临床资料,于产后复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根据产后6~12周糖代谢恢复情况分为糖代谢正常组114例和糖代谢异常组101例,分析两组孕妇糖代谢转归的相关因素。结果 114例孕妇产后6~12周糖代谢恢复正常,占53. 02%,101例孕妇产后6~12周糖代谢异常,占46. 98%;其中糖尿病15例,空腹血糖受损15例,糖耐量受损71例;两组孕妇的年龄、民族、孕产次、糖尿病家族史、空腹血糖(FPG)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孕期运动锻炼的比例、孕期使用胰岛素、产后母乳喂养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产后糖代谢异常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产时BMI、产后BMI、孕期OGTT 1 h及OGTT 2 h血糖值、叁酰甘油(TG)、C-反应蛋白(CRP)较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产时BMI、产后BMI、CRP、OGTT 1 h、OGTT 2 h血糖值是引起产后血糖异常的危险因素(P<0. 05)。结论孕前BMI、产时BMI、产后BMI、孕期OGTT 1 h血糖值、孕期OGTT 2 h血糖值及CRP均为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8年21期)
叶芬,张慧莉[5](2018)在《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多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产后血糖水平并分析影响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孝感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产后8周时血糖恢复情况分为A组(血糖正常组)和B组(血糖异常组),将可能影响产后血糖转归的因素包括年龄、民族、吸烟史、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产前BMI、产后锻炼时间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43例(71. 5%)患者产后8周血糖恢复正常,57例(28. 5%)患者糖代谢异常(糖尿病6例,空腹血糖受损11例,糖耐量受损4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家族史、年龄、孕前BMI、产前BMI以及产后锻炼时间和产后糖代谢异常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是产后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GDM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较高,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和产后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应加强产后运动锻炼。(本文来源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卫华,段思柳,冯香艳,张飒乐,张瑜[6](2018)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血清相关细胞因子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基质细胞趋化因子-1α(SDF-1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表达特征及与糖代谢异常关系。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后血糖筛查结果分为糖尿病组30例,糖耐量受损组41例、糖耐量正常组67例。测定血糖指标及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空腹血糖(FBG)、叁酰甘油(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Lp-PLA2、SDF-1α、FGF21水平比较,糖尿病组>糖耐量受损组>糖耐量正常组(均P<0.05)。Lp-PLA2、SDF-1α、FGF21均与血糖指标呈正相关(P<0.05)。结论:Lp-PLA2、SDF-1α、FGF21表达与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可将其作为临床筛查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的辅助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梁世芳,毛莹[7](2018)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母乳喂养对糖代谢恢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母乳喂养对糖代谢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进行产后母乳喂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进行产后人工喂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后糖代谢情况及BMI指数进行观察。结果两组产前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糖代谢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42 d的糖代谢水平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产前的BM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时,两组患者BMI指数均有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母乳喂养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近期体质量无明显影响,但可促进糖代谢水平恢复。(本文来源于《糖尿病新世界》期刊2018年13期)
毋晶,林风武,申有霞,刘琳,赵岩[8](2018)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6-8周糖代谢转归及相关因素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GDM)患者产后6-8周的糖代谢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其孕前及住院期间相关指标与产后6-8周糖代谢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7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96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后6-8周糖代谢状态分为糖代谢正常组和糖代谢异常组,对两组患者孕前及住院期间相关指标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96例GDM患者中产后6-8周糖代谢正常组54例,糖代谢异常组42例(43.8%),其中空腹血糖受损9例(9.4%),糖耐量异常12例(12.5%),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8例(8.3%),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13例(13.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患者年龄、孕前体质质量数(BMI)、诊断孕周、孕期甘油叁酯(TG)、孕期总胆固醇(T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单变量经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发现年龄、诊断孕周是产后糖代谢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孕前BMI、诊断孕周、孕期TG及TC是GDM患者产后6-8周糖代谢转归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诊断孕周与其关系最为密切。(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8年05期)
赵春锋[9](2017)在《不同喂养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体质量指数和糖代谢恢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产后体质量指数(BMI)和糖代谢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20例GDM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产后42 d时的喂养方式分为试验组(57例,纯母乳喂养)与对照组(63例,非纯母乳喂养),比较两组GDM患者产后BMI及糖代谢恢复情况。结果共108例患者完成产后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其中试验组54例,对照组54例。试验组糖代谢恢复正常者占74.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DM患者入组时和产后42 d 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50,P=0.083;t=1.262,P=0.210),试验组体质量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3.510,P=0.001);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t=0.352,P=0.726)、42 d体质量(t=0.587,P=0.558)以及体质量增长值(t=0.799,P=0.426)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52,P=0.726;t=0.587,P=0.558;t=0.799,0.426)。结论纯母乳喂养对近期BMI的影响不大,但可促进GDM患者产后的体质量和糖代谢恢复正常。(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7年23期)
丁靓[10](2017)在《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产后1年糖代谢转归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妇女产后1年糖代谢转归情况,分析糖代谢转归异常的可能影响因素,探寻GDM妇女产后转变为2型糖尿病(T2DM)及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为预防GDM妇女产后转变为2型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铜陵市某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门诊进行产检并且在孕24-28周之间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被诊断为GDM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进行产后1年随访。收集研究对象产后1年时的体重、血压、体成分、母乳喂养情况、体力活动情况等信息。同时复查OGTT,并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叁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瘦素、C-反应蛋白、脂联素、白介素-6水平。了解GDM妇女产后1年T2DM及糖代谢异常发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影响糖代谢转归的危险因素。结果:(1)经过纳入排除标准,确定孕中期OGTT试验诊断出的204名GDM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最终于产后1年随访到166名GDM妇女,失访率为18.6%。经过产后1年OGTT试验,诊断出3例2型糖尿病患者,24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IFT),9例餐后2h血糖受损者(IGT),4例空腹血糖受损合并餐后两小时血糖受损者(IFT合并IGT),产后1年GDM妇女T2DM发病率为1.81%,糖代谢异常发病率为24.1%。(2)产后1年糖代谢转归异常的GDM妇女与糖代谢转归正常的妇女相比,孕前及产后1年BMI较高,孕早、中、晚期及产后一年空腹血糖水平较高,孕中期餐后1h血糖水平较高,产后1年餐后2h血糖水平较高,产后1年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水平较高,孕早期、孕中期及产后1年甘油叁酯水平较高,孕晚期高密低脂蛋白水平较低(P<0.05)。此外糖代谢转归异常的GDM妇女产后1年有着更高的腰围、肱叁头肌皮褶厚度、肩胛下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体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及收缩压(P<0.05)。(3)C-反应蛋白水平与产后1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HOMA-IR水平呈现正相关趋势(P<0.05),瘦素水平与产后1年空腹胰岛素及HOMA-IR水平呈现正相关趋势(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后1年BMI、孕中期-产后1年空腹血糖值差异、孕中期-产后1年餐后2h血糖值差异、产后1年体脂百分比及产后一年内脏脂肪含量等级是GDM妇女产后糖代谢异常发生的危险因素(OR=1.679,95%CI[1.085~2.596];OR=5.857,95%CI[1.957~17.529];OR=1.568,95%CI[1.130~2.176];OR=1.481,95%CI[1.042~2.105];OR=0.366,95%CI[0.182~0.732])。结论:(1)孕前及产后1年BMI,孕期及产后血脂水平,产后1年腰围、体脂百分比及内脏脂肪含量都与GDM妇女产后糖代谢转归密切相关,其中产后1年BMI、孕中期-产后1年空腹血糖值差异、孕中期-产后1年餐后2h血糖值差异、产后1年体脂百分比及产后一年内脏脂肪含量等级均为GDM妇女产后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2)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妇女产后易发生T2DM和糖代谢异常,因此对妊娠期糖尿病妇女进行产后随访十分必要,对预防和延迟将来发生T2DM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7-02-01)
产后糖代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6-12周糖代谢情况的再评估,分析其孕前、住院期间相关指标及新生儿体重与产后糖代谢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8年10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GDM患者,对其产后6-12周随访并行OGTT,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将产后6-12周的糖代谢结局分为糖代谢正常组和糖代谢异常组,对比分析两组GDM患者的孕前指标(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生育史、流产史)、孕期指标(诊断GDM时孕周、年龄、OGTT FPG及OGTT 2hPG、HbA1c、FCP、1hCP、2hCP、TG、TC、HDL-C、LDL-C、UA、出院时需用胰岛素剂量、产时孕周)及新生儿体重的差异,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189例GDM患者,随访到125例,随访率66.1%。其中5例不明原因流产。120例GDM患者中产后糖代谢正常组72例(60.0%),糖代谢异常组48例(40.0%),其中空腹血糖受损13例(10.8%),糖耐量异常12例(10.0%),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异常10例(8.3%),糖尿病13例(10.8%);2.孕前超重(24 kg/m~2≤BMI<28kg/m~2)及肥胖(BMI≥28 kg/m~2)的GDM患者,产后持续糖代谢异常的比例显着高于孕前BMI正常者,P<0.001;3.年龄越大的GDM患者产后持续糖代谢异常的比例显着增高,P<0.001;4.有糖尿病家族史的GDM患者产后持续糖代谢异常的比例显着高于无糖尿病家族史者,P<0.001;5.糖代谢异常组确诊时OGTT FPG及OGTT 2hPG显着高于糖代谢正常组,P=0.0007,P=0.0018;6.诊断GDM时孕周、生育史、流产史、HbA1C、FCP、1hCP、2hCP、TG、TC、HDL-C、LDL-C、UA、出院时需用胰岛素剂量、产时孕周及新生儿体重因素在两组间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7.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因素变量经多变量间影响因素相互调整后得出,GDM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孕前BMI越高,年龄越大,产后持续糖代谢异常的危险性越高;结论:1.孕前BMI、年龄、糖尿病家族史、OGTT FPG及OGTT2hPG是GDM患者产后6-12周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2.孕前BMI、年龄及糖尿病家族史是GDM患者产后6-12周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3.GDM患者是公认的DM高危人群,重视GDM患者妊娠期的血糖管理、产后糖代谢情况的再评估及持续的血糖关注,是减少或延缓其DM发生的有效手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后糖代谢论文参考文献
[1].朱洁,高伟娜,刘冲,杨再刚.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和孕中期血清硒蛋白P的预测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2].毋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6-12周糖代谢转归及相关因素的分析[D].吉林大学.2019
[3].杨亚丽,辛庆锋,于素贞.早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妊娠结局及产后糖代谢转归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4].李爱玲,韩晓华,杨艺君,李晓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
[5].叶芬,张慧莉.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多因素分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6].卫华,段思柳,冯香艳,张飒乐,张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血清相关细胞因子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8
[7].梁世芳,毛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母乳喂养对糖代谢恢复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8
[8].毋晶,林风武,申有霞,刘琳,赵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6-8周糖代谢转归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
[9].赵春锋.不同喂养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体质量指数和糖代谢恢复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
[10].丁靓.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产后1年糖代谢转归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7